《长江中下游硫化物矿床氧化带及铁帽评价研究》
作者 | 李文达等著 编者 |
---|---|
出版 | 北京:地质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161 |
出版时间 | 1980(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15038·新524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208560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目录1
第一章长江中下游硫化物矿床的主要特征1
一、铜矿床1
二、铅、锌(锰)(铜)矿床4
三、黄铁矿矿床5
第二章 影响氧化带发育的几个因素——地貌、新构造运动、气候、地下水及围岩渗透性的主要特征8
一、地貌及新构造运动8
二、气候特点10
三、地下水特征11
四、围岩及矿体的渗透性12
第三章氧化剖面14
一、铜矿床的氧化剖面14
二、黄铁矿矿床氧化剖面23
三、铅锌矿床氧化剖面24
四、含硫化物的菱铁矿矿床铁帽25
第四章铁帽剖析27
一、铁帽的结构构造27
二、铁帽褐铁矿的矿物成分36
三、铁帽的化学成分48
第五章氧化带矿物59
一、自然元素类60
二、硫化物类63
三、氧化物及氢氧化物类66
四、硫酸盐类80
五、碳酸盐类95
六、砷酸盐、钼酸盐、磷酸盐类104
七、硅酸盐类108
第六章长江中下游硫化物矿床氧化带发育过程的探讨118
一、硫酸盐阶段118
二、碳酸盐阶段121
三、氧化物及氢氧化物阶段122
四、硅酸盐阶段124
五、络盐阶段125
第七章利用铁帽氧化带评价原生矿的可能性127
一、利用铁帽推断原生矿石成分问题127
二、氧化程度及氧化深度的推断问题129
三、我国南方铜矿床形成现代次生硫化铜富集的可能性——关于寻找富铜矿条件的分析131
第八章结论140
一、中纬度湿温地区硫化物矿床氧化带发育特征与干旱地区的对比140
二、从长江中下游铁帽分布特点看五通组之上硫化物矿床成因问题142
参考文献145
图版148
1980《长江中下游硫化物矿床氧化带及铁帽评价研究》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李文达等著 1980 北京:地质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扬子江下游铁矿志
- 1935 国立北平研究院地质学研究所,实业部地质调查所
-
- 硫氧化物与悬浮颗粒物
- 1982.03
-
-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硫化矿庆氧化带研究
- 1966 北京:科学出版社
-
- 氧化铜硫酸化焙烧动力学的研究 2
- 1959
-
- 氧化铜硫酸化焙烧动力学的研究 1
- 1959
-
- 硫酸化焙烧含铜氧化铁矿
- 1960
-
- 硫氧化物与悬浮颗粒物
- 1982
-
- 硫化矿床内因火灾的预防和扑灭
- 1964 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
-
- 论金-硫化物矿床氧化带中金的性状
- 1962 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
-
- 长江中下游铜金矿床矿田构造
- 1999 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 长江中下游鄂城-铜陵一带遥感地质及成矿规律研究
- 1992 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 长江中下游地区铁铜 金 成矿规律
- 1992 北京:地质出版社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地质专报 4 矿床与矿产 第28号 长江中下游地区铁帽型金矿床
- 1992 北京:地质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