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酯纤维手册 第2版》

目 录1

第一章绪论1

一、聚酯纤维发展简史1

二、聚酯纤维的生产与展望3

三、我国的聚酯纤维工业8

第二章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的制造11

第一节生产工艺路线概述11

第二节聚酯中间体的制法19

一、高温氧化法19

(一)高温氧化反应及其特点19

(二)影响反应的主要工艺因素20

(三)工艺流程简介20

二、氧化酯化法27

(一)氧化酯化反应及其特点27

(二)影响反应的主要工艺因素30

(三)工艺流程简介31

第三节缩聚43

一、缩聚反应及其特点43

二、间歇缩聚、连续缩聚和半连续缩聚46

三、酯化法和酯交换法缩聚的工艺流程48

(一)酯化法连续缩聚的工艺流程简介48

(二)酯交换法连续缩聚的工艺流程简介52

(三)间歇缩聚的工艺流程简介53

四、酯化法和酯交换法缩聚的工艺条件55

及影响因素55

(一)影响酯化反应的主要工艺条件55

(二)影响酯交换反应的主要工艺条件64

(三)影响缩聚反应的主要工艺条件70

(四)二甘醇的生成及其对产品质量的影响78

(五)稳定剂的配制及其对产品质量的影响81

(六)消光剂的配制及其对缩聚和纺丝的影响82

五、铸带切粒与切片输送85

(一)铸带切粒的工艺流程简介85

(二)铸带切粒的工艺参数及其影响87

(三)切片输送88

六、甲醇及乙二醇回收88

(一)甲醇及乙二醇回收的工艺流程简介90

(二)甲醇及乙二醇回收的主要工艺参数90

(三)回收的甲醇及乙二醇的质量指标94

七、真空系统及防堵措施96

(一)缩聚装置真空系统的作用96

(二)缩聚装置真空系统的类型96

(三)防堵塞措施99

(三)影响切片质量主要指标的因素图101

(二)持续稳定生产的设计因素101

(一)生产优质产品的设计因素101

八、产品产量及质量的控制101

(四)增加产量的途径106

九、聚酯的结构与物理性能106

(一)聚酯的分子结构106

(二)聚酯的物理性能107

十、主要设备113

(一)酯交换反应器113

(二)酯化反应器113

(三)乙二醇脱除器113

(四)预缩聚反应器114

(五)缩聚反应器115

(六)反应器按类型的分类及其特征115

(七)切粒机123

第三章聚酯纤维的制造125

一、纤维的外观126

第一节聚酯纤维的特性126

三、纤维的吸湿127

四、纤维的机械性质127

二、纤维的密度127

五、纤维的热性质128

六、纤维的耐光性129

七、纤维的电性质129

八、纤维的化学性质131

九、纤维抗微生物性能132

第二节切片干燥133

一、干燥的目的和要求133

二、切片干燥的方式和流程133

(一)切片干燥的方式133

(二)切片干燥的流程简介134

(一)干燥条件的影响143

(三)不同干燥装置的比较143

三、切片干燥的主要工艺参数及其影响143

(二)干燥工艺参数146

(三)干燥不良的影响因素148

四、干燥过程中切片结构的变化149

五、干燥和熔融的连接149

六、主要干燥设备150

(一)真空转鼓干燥机150

(二)滚筒干燥机151

(三)充填干燥机152

(四)缝隙式干燥器153

(五)结晶机154

(六)空气脱湿器155

(一)影响熔融均匀性的主要因素156

二、熔融的工艺条件及其影响156

第三节切片熔融156

一、切片熔融方式及熔体质量156

(二)防止降解的措施157

(三)影响环结堵料的因素158

(四)熔融温度的选择158

(五)螺杆挤出机出口压力的确定158

三、螺杆挤出机的结构及其特征161

(一)螺杆挤出机的结构161

(二)螺杆挤出机的材质162

(三)螺杆挤出机结构参数的选择162

(四)螺杆挤出机的型号和规格164

四、熔体过滤器165

五、静态混合器169

第四节短纤维纺丝170

一、工艺流程筒介171

三、纺丝主要工艺参数及其影响174

二、纺丝各组成部分的作用和要求174

(一)PET质量对纺丝的影响175

(二)熔体停留时间的影响178

(三)纺丝主要工艺条件的影响178

(四)影响纺丝的主要因素图185

四、短纤维纺丝主要工艺参数及实例187

五、纺丝机的结构特征189

(一)纺丝箱体189

(二)计量泵189

(三)纺丝组件和喷丝板192

(四)冷却吹风装置197

(五)纺丝筒204

(六)卷取成条装置205

六、纺丝机主要技术规格205

一、工艺流程简介208

第五节短纤维后加工208

二、后加工各部分的作用和要求211

三、后加工主要工艺及其影响因素213

(一)集束213

(二)拉伸217

(三)热定型224

(四)卷曲230

(五)切断234

(六)纤维的输送和打包236

(七)影响后加工及成品质量的因素图237

四、后加工主要工艺参数实例240

五、后加工主要设备的技术特征241

(一)拉伸机241

(二)热定型机242

(三)卷曲机243

(四)切断机244

六、后加工设备的主要技术规格245

第六节长丝纺丝249

一、长丝纺丝的特点及流程组合249

(一)长丝纺丝的特点249

(二)长丝加工工艺流程的组合249

(一)干切片质量的影响250

(二)纺丝主要工艺参数的影响251

二、纺丝主要工艺参数及其影响256

(三)纺丝间气流组织的影响262

(四)集束上油位置的影响262

(五)卷绕丝的存放时间对丝质的影响263

(六)卷绕机有无导丝盘的影响270

(八)POY结构、质量及性能之间的关系272

三、纺丝主要工艺参数实例272

(七)影响卷绕筒子成型的因素272

四、长丝纺丝机的主要技术特征273

(一)纺丝箱体277

(二)侧吹风及甬道278

(三)卷绕机281

(四)纺丝组件和喷丝板283

(五)计量泵285

(六)静态变频器289

五、长丝纺丝机的主要技术规格290

第七节长丝后加工291

一、拉伸丝的加工291

(一)拉伸机各部分的作用、要求及措施293

(二)拉伸工艺条件的影响294

(四)拉伸加捻机的主要技术规格303

(三)拉伸主要工艺参数实例303

二、假捻变形丝的加工305

(一)以拉伸丝为原料生产假捻变形丝306

(二)以POY为原料生产假捻变形丝317

(三)主要工艺条件实例332

(四)假捻变形机的主要技术特征332

(五)假捻变形机的技术规格340

三、空气变形丝的加工342

(一)空气变形机各部分的作用343

(二)空气变形工艺条件对成品丝的影响344

(三)主要工艺条件实例351

(四)空气变形机的主要技术特征351

(五)空气变形机的主要技术规格355

四、网络丝的加工355

(一)交络器位置的选择358

(二)工艺条件对交络的影响358

(三)交络器的结构特征362

一、各种清洗方法的比较363

二、清洗方法和设备363

第八节纺丝部件的清洗和检验363

三、检验368

第四章聚酯工业用丝372

第一节聚酯工业用丝的发展趋势372

第二节聚酯工业用丝的生产工艺374

一、对原料质量的要求374

二、高粘度聚合物的制备375

三、聚酯工业用丝纺丝的特点378

四、聚酯工业用丝的后加工处理384

第三节聚酯工业用丝的性能与用途386

一、聚酯工业用丝的性能386

二、聚酯工业用丝的用途389

二、酯化率或酯交换率的计算394

第五章 聚酯纤维生产工艺计算394

一、原料摩尔比的计算394

三、缩聚转化率的计算395

四、平均聚合度的计算396

五、产品特性粘度的计算397

六、反应器容积的计算397

七、纤维纤度及截面积的计算398

八、相对强度的计算399

九、螺杆挤出机的计算399

十、计量泵泵供量和转速的计算400

十一、喷丝头拉伸倍数的计算401

十二、牵引辊和喂入轮转速的计算402

十三、短纤维换桶及长丝落筒时间的计算403

十四、拉伸倍数的计算403

十五、短纤维丝束总纤度的计算404

十六、纺丝机生产能力的计算406

十七、短纤维后加工联合机生产能力的计算407

十八、拉伸加捻机生产能力的计算407

十九、假捻变形机生产能力的计算408

二十、超喂率的计算409

第六章工厂设计中工艺对有关公用工程的要求410

一、对空调和送排风的要求410

(一)缩聚410

(二)短纤维纺丝和后加工410

(三)长丝纺丝和后加工410

(四)辅助设施411

二、对电源的要求414

三、对防火防爆的要求414

(二)蒸汽415

(三)氮气415

(一)水415

四、对水、汽、气的要求415

(四)压缩空气416

五、主要原材料消耗416

(一)DMT装置主要原材料消耗416

(二)PTA装置主要原材料消耗416

(三)酯交换法缩聚装置主要原材料消耗416

(四)酯化法缩聚装置主要原材料消耗417

(五)短纤维纺丝后加工装置主要原材料消耗418

(六)长丝纺丝装置主要原材料消耗418

(七)长丝后加工装置主要原材料消耗418

附录一质量指标419

(一)主要原材料质量的参考指标419

1.对二甲苯(419)2.甲醇(41 9) 3.对苯二甲酸二甲酯(420)4.精对苯二甲酸(420) 5.中纯度对苯二甲酸(421)6.乙二醇(421) 7.聚酯422

(二)催化剂及其他添加剂质量的参考指标423

1981《聚酯纤维手册 第2版》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贝聿泷,徐炽编 1981 北京:纺织工业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聚氨酯泡沫塑料  第2版(1994.08 PDF版)
聚氨酯泡沫塑料 第2版
1994.08 北京市:化学工业出版社
新订版  纤维(昭和1955年03月第2版 PDF版)
新订版 纤维
昭和1955年03月第2版 东京电机大学出版局
聚丙烯纤维(1981 PDF版)
聚丙烯纤维
1981
聚氨酯手册(1992 PDF版)
聚氨酯手册
1992 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
植物纤维化学  第2版(1991 PDF版)
植物纤维化学 第2版
1991 轻工业出版社
聚乙烯醇纤维手册(1981 PDF版)
聚乙烯醇纤维手册
1981 北京:纺织工业出版社
聚酯纤维手册(1981 PDF版)
聚酯纤维手册
1981 北京:纺织工业出版社
化学纤维手册  人造纤维篇(1966 PDF版)
化学纤维手册 人造纤维篇
1966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塑料工业手册  聚氨酯(1999 PDF版)
塑料工业手册 聚氨酯
1999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人造纤维工艺学  第2版(1959 PDF版)
人造纤维工艺学 第2版
1959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粘胶纤维工艺学  第2版(1989 PDF版)
粘胶纤维工艺学 第2版
1989 北京:纺织工业出版社
化学纤维译丛  聚氯乙烯纤维  第1辑(1965 PDF版)
化学纤维译丛 聚氯乙烯纤维 第1辑
1965 上海市科学技术编译馆
粘胶纤维(1985 PDF版)
粘胶纤维
1985 北京:纺织工业出版社
聚酯(1975 PDF版)
聚酯
1975 北京:石油化学工业出版社
聚酯纤维化学与工艺学  下(1978 PDF版)
聚酯纤维化学与工艺学 下
1978 轻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