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野生大豆生物学研究》求取 ⇩

目 录1

1

前言1

第一章 中国野生大豆的地理分布与生境 李福山1

一、中国野生大豆资源考察及地理分布1

(一)考察范围及地理分布1

(二)野生大豆的地理分布特点及较大种群2

(一)野生大豆对温度的要求4

二、野生大豆的生境4

(二)野生大豆对光照的要求5

(三)野生大豆对水分的要求5

(四)野生大豆对土壤条件的要求6

(五)野生大豆的生育期6

第二章野生大豆形态及结构植物学研究…………………8

陆静梅杨光宇8

一、野生大豆的形态特征8

(一)根9

(二)茎9

(三)叶10

(四)花11

(五)荚11

(六)种子12

二、野生大豆结构植物学13

(一)野生大豆根13

(二)野生大豆茎22

(三)野生大豆叶26

(四)野生大豆花28

(五)野生大豆果实31

第三章 中国野生大豆光温生态研究 庄炳昌李启云35

一、Soja亚属大豆对光周期的反应36

二、Soja亚属大豆对昼夜温度的反应44

三、野生大豆的光温生态型及其地理分区50

四、野生大豆光温生态研究的意义54

第四章野生大豆种群生态学研究…………………………56

李军郑师章周纪伦56

一、野生大豆种子种群动态57

(一)种子雨57

(二)种子库64

二、野生大豆拟种群动态68

(一)野生大豆拟种群动态模拟70

(二)野生大豆拟种群动态模型拟合的参数72

(三)野生大豆拟种群动态参数的生态对策意义77

(四)野生大豆拟种群研究的意义79

三、野生大豆地方种群的遗传多样性………………(81 )(一)野生大豆种子库的遗传多样性82

(二)野生大豆小种群遗传多洋性88

(一)野生大豆种子种群动态与拟种群动态97

四、总结97

(二)野生大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98

第五章中国野生大豆化学品质性状研究……………………102

杨光宇刘显华102

一、野生大豆的蛋白质含量及其氨基酸组成102

(一)蛋白质含量102

(二)蛋白质含量的地理分布103

(三)蛋白质含量与主要生物学性状的关系105

(四)野生大豆的氨基酸组成106

(一)脂肪含量108

二、野生大豆的脂肪含量及其脂肪酸组成108

(二)脂肪含量的地理分布109

(三)脂肪含量与生物学性状的相关性112

(四)野生大豆的脂肪酸组成113

第六章中国野生大豆生理性状研究 朱长甫119

一、光合作用119

(一)野生大豆叶片的光合速率119

(二)叶片性状与光合作用120

(三)外界条件对光合速率的影响122

(一)氮源及同化系统123

二、氮素同化作用123

(二)硝酸盐的代谢还原和氨的同化124

(三)共生固氮作用125

第七章 中国野生大豆生物化学研究 顾其敏130

一、概况130

二、野生大豆种子贮藏蛋白的研究131

三、野生大豆同工酶的研究134

四、Kunitz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的研究144

五、大豆核酮糖二磷酸羧化酶的研究147

第八章 中国野生大豆分子生物学研究 曹凯鸣154

一、野生大豆贮藏蛋白基因结构的研究155

二、野生大 rDNA ITSI区的研究162

三、RAPD在野生大豆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169

四、RuBisCo小亚基基因rbcS的结构比较分析和分子进175

化初探175

五、基因组分子标记连锁框架图的构建192

第九章 中国野生大豆遗传学研究 杨光宇198

一、野生大豆的种间杂种优势198

(一)花色、茸毛色、脐色、叶形和裂荚的遗传变异200

二、质量性状200

(二)荚熟色、种皮色、泥膜、结荚习性和生长习性的遗传变异201

三、数量性状202

(一)野生大豆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参数202

(二)种间杂种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203

(三)回交群体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分析205

四、生物化学性状206

(一)大豆超氧化物歧化酶206

(五)低聚糖(蔗糖和棉子糖)含量207

(四)正己醛含量207

(三)大豆细胞色素氧化酶207

(二)大豆多酚氧化酶207

五、T-DNA转移技术研究208

第十章 中国野生大豆的病虫害及抗性 孙永吉庄炳昌211

一、野生大豆抗大豆蚜研究211

(一)野生大豆资源抗大豆蚜鉴定方法211

(二)野生大豆抗大豆蚜抗源筛选214

(三)Glycine亚属多年生野生大豆抗大豆蚜鉴定215

(四)野生大豆的抗蚜性利用研究215

(一)野生大豆病毒病的毒源鉴定217

二、野生大豆抗大豆花叶病毒病研究217

(二)野生大豆抗花叶病毒病抗源筛选220

(三)Glycone亚属多年生野生大豆抗花叶病毒鉴定223

三、野生大豆抗孢囊线虫(SCN)鉴定研究223

四、野生大豆田间感染灰斑病研究225

第十一章大豆起源与进化研究 庄炳昌郭文韬227

一、栽培大豆的起源227

(一)栽培大豆起源地的几种假说227

(二)大豆起源于黄河流域的现代生物学证据230

(三)从历史学的角度看栽培大豆的起源234

二、大豆的进化244

(一)农艺性状的比较246

(二)生态学的比较248

(三)品质化学性状的比较249

(四)生化性状的比较250

(五)结构生物学与孢粉学比较252

(六)分子生物学比较254

一、野生大豆的利用价值和潜力261

(一)野生大豆资源利用价值261

第十二章 中国野生大豆的综合评价与在大豆育种中的261

利用 杨光字261

(二)野生大豆资源利用潜力262

二、野生大豆利用技术264

(一)亲本选配技术264

(二)F2代选择技术266

(三)后代性状选择技术267

(四)回交改良技术268

三、野生大豆资源的利用270

(一)在大豆雄性不育系研究中的利用271

(二)在选育肥饲兼用饲草品系中的应用272

(三)通过生物技术手段利用野生大豆拓宽大豆种质资源273

(四)创造高蛋白中间材料的应用274

(五)创造丰产中间材料的应用274

(六)在选育小粒黄豆新品种中的应用276

第十三章 中国野生大豆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研究……280

王玉民280

一、野生大豆籽粒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及地理分布282

二、野生大豆茎叶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及地理分布285

三、籽粒大小与其它籽粒性状的关系286

四、籽粒大小与茎叶性状之间的关系287

第十四章中国野生大豆细胞学与细胞遗传学研究………288

孙寰赵丽梅288

第十五章 世界大豆属植物分类现状及性状描述…………298

黄德爱庄炳昌298

一、大豆亚属——Subgenus Glycine300

二、黄豆亚属——Subgenus Soja318

1999《中国野生大豆生物学研究》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庄炳昌主编 1999 北京:科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中国兽类生物学研究(1995 PDF版)
中国兽类生物学研究
1995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生物研究( PDF版)
生物研究
山海堂
野生動物消費大国ニッポン(1992.01 PDF版)
野生動物消費大国ニッポン
1992.01 岩波書店
生物学新研究(1953.12 PDF版)
生物学新研究
1953.12 池田書店
アヴェロンの野生児研究(1980.06 PDF版)
アヴェロンの野生児研究
1980.06 福村
野上彌生子研究(1969 PDF版)
野上彌生子研究
1969 八木書店
中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 PDF版)
中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局
中国珍贵野生动物( PDF版)
中国珍贵野生动物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中国野生大豆资源目录(1990 PDF版)
中国野生大豆资源目录
1990 北京:农业出版社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研究(1980 PDF版)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研究
1980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化学纤维厂废气及废液处理  第1辑(1965 PDF版)
化学纤维厂废气及废液处理 第1辑
1965 上海市科学技术编译馆
当代中国大学生素质研究(1993 PDF版)
当代中国大学生素质研究
1993 北京: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
古生物学研究法(1951 PDF版)
古生物学研究法
1951 上海:中华书局
微生物学研究法(1996 PDF版)
微生物学研究法
1996 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研究生、大学生、中学生求职择业指南(1993 PDF版)
研究生、大学生、中学生求职择业指南
1993 北京:农村读物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