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 民国军事史略稿 第一卷》
作者 | 姜克夫编著 编者 |
---|---|
出版 | 未查询到或未知 |
参考页数 | |
出版时间 | 1987(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无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1997420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卷 北洋军阀和国民革命军1
第一章 清末新军的编练和北洋军阀集团的形成1
第一节 “新建陆军”和袁世凯小站系新军的出现1
第二节 清新军北洋六镇和三十六镇5
一 北洋六镇的建立和装备5
二 陆军部和新军三十六镇13
三 新军各镇、协主官和驻地16
四 督练公所17
五 军械研究和译书18
第三节 新军学堂和陆军留学生19
一 新军学堂19
(一)各种专门军官学堂19
(二)陆军小学堂和中学堂22
(三)贵胄学堂24
二 陆军留学生的选派24
三 有关北洋武备学堂和留学生的名单选列26
(一)北洋武备学堂肄业者26
(二)1904年以来所派留学生名单27
(三)保定北洋陆军速成学堂主管官和学生名单31
(四)小结33
第四节 清新军官制34
第二章 辛亥革命和民军、清军之战37
第一节 民军的诞生——武昌起义和各省光复经过37
第二节 南京临时政府民军兵力40
一 同盟会时期民军的编制和官制41
二 民军的兵力42
(一)苏浙沪皖闽方面42
(二)鄂湘赣方面43
(三)粤桂方面44
(四)川滇黔方面45
(五)陕晋豫鲁方面46
第三节 清政府的兵力47
第四节 民军和清军武汉之战48
第五节 苏浙沪联军进攻南京之战50
第三章 癸丑之役与护国战争袁世凯窃国称帝败亡52
第一节 癸丑战前双方兵力52
一 孙中山国民党所属的兵力54
二 袁世凯北京政府的兵力55
第二节 癸丑之役56
第三节 护国战争59
第四节 肇庆军务院与两广护国军都司令部68
第四章 护法战争南北军事对峙与皖系军阀之失势71
第一节 北洋系各派的军队71
一 段祺瑞皖系71
二 冯国璋、曹锟直系74
三 张作霖奉系77
四 阎锡山晋系80
五 属于北洋系统的各省小军阀集团81
(一)刘镇华镇嵩军81
(二)西北五马回军85
(三)倪嗣冲安武军86
(四)米振标毅军87
(五)龙济米济军88
第二节 南方各派系的军队90
一 唐继尧滇军90
二 刘显世黔军95
三 熊克武、刘湘川军99
四 陆荣廷旧桂系103
五 谭延闿、程潜湘军109
六 陈炯明粤军116
七 护法旗帜下的其他各省军队125
(一)蓝天蔚、夏斗寅鄂军125
(一)李烈钧、赖世璜赣军131
(三)方声涛、谭曙卿闽军136
(四)胡景翼、杨虎城陕军143
(五)王天纵、樊钟秀豫军151
第三节 护法战争162
第四节 直皖战争168
第五章 直系军阀的兴起和其武力统一政策的破产172
第一节 直皖战后直系军事力量的扩张172
一 直系基本部队172
二 直系地方部队174
(一)湖北部队174
(二)江苏部队174
(三)江西部队175
(四)福建部队175
(五)河南部队175
三 依附于直系的部队176
(一)陈炯明粤军176
(二)赵恒惕湘军176
(三)刘镇华豫军177
(四)袁祖铭黔军177
(五)刘湘、杨森川军178
(六)刘存厚川军179
(七)沈鸿英桂军179
(八)马联甲旧安武军179
四 割据一方的地方小军阀179
(一)阎锡山晋军179
(二)甘肃军队180
(三)马福祥回军180
(四)新疆军队180
(五)西康军队181
第二节 反直系军阀力量的发展181
一 张作霖奉军181
二 段祺瑞皖系残余势力183
(一)浙江督军卢永祥183
(二)福建军务帮办王永泉183
(三)安徽新安武军184
(四)山东督军郑士琦184
三 孙中山的讨贼军184
(一)滇军186
(二)湘军186
(三)豫军187
(四)山陕军187
(五)粤军187
(六)桂军188
(七)中央直辖军188
(八)鄂军188
(九)赣军188
(十)川军189
第三节 第一次直奉战争190
第四节 南北政府争夺四川的最后决战194
第五节 江浙战争199
第六节 第二次直奉战争202
第六章 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第二次直奉战后各派军事力量206
第一节 孙中山建立黄埔军校和国民革命军的建成206
一 黄埔军官学校206
二 校军教导团和国民革命军第一军207
三 党军的体制和编制209
四 国民革命军的编制和军阶211
第二节 国民军系军事力量的发展212
一 冯玉祥国民一军213
二 胡景翼国民二军219
三 孙岳国民三军224
四 魏益三国民四军226
五 方振武国民五军227
第三节 张作霖奉军230
第四节 阎锡山晋军233
第五节 李、黄、白新桂军234
第六节 广州军政府讨伐陈炯明——第一次东征242
第七节 国民政府讨伐陈炯明——第二次东征245
第八节 国奉直南口大战247
第七章 国共合作进行北伐和直系军阀的败亡253
第一节 国民革命军北伐前南北军事形势253
第二节 国民革命军的兵力254
一 北伐军的基本武装255
二 北伐途中收编的军阀部队258
三 改换旗帜的地方军阀259
四 北伐军的同盟军——冯玉祥西北军260
第三节 北洋系的反动武装265
一 吴佩孚的残余势力265
(一)萧耀南鄂军266
(二)靳云鹗豫军267
二 孙传芳五省联军269
(一)浙军273
(二)闽军274
(三)苏军276
(四)皖军278
(五)赣军278
三 张宗昌直鲁联军280
第四节 北伐战争286
一 汀泗桥战役287
二 南昌、德安战役291
三 冯玉祥西安解围战役299
第五节 龙潭之战301
第六节 国民政府宁、汉双方兵力305
一 蒋介石南京政府兵力306
二 汪精卫武汉政府兵力308
三 骑墙派的兵力310
第八章 国民党新军阀的形成及其对张作霖之战311
第一节 国民党新军阀的形成和国奉双方兵力311
一 国民党新军阀的形成311
二 国民党南京政府的兵力315
(一)蒋介石第一集团军315
(二)冯玉祥第二集团军316
(三)阎锡山第三集团军318
(四)李宗仁第四集团军318
(五)李济深第八路军319
三 张作霖北京政权的兵力319
第二节 冯玉祥对张宗昌的两次大战322
一 马牧集、兰封之战322
二 考城之战324
第三节 蒋介石对奉军下讨伐令327
第四节 冯玉祥对张作霖的彰德之战329
第五节 阎锡山对张作霖的方顺桥之战332
第六节 张作霖出关身亡和张学良易帜336
1987《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 民国军事史略稿 第一卷》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大事记 第5辑
- 1978 北京:中华书局
-
- 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 译稿 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 第一卷 第二分册
- 1981年05月第1版
-
- 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 译稿 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 第二卷 第一分册
- 1979年07月第1版
-
- 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 民国人物传 第四卷
- 1984年03月第1版
-
- 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 民国人传 第六卷
- 1987
-
- 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 民国人物传 第一卷
- 1978
-
- 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大事记 第十一辑
- 1978年08月第1版 中华书局
-
- 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大事记 第七辑
- 1978年01月第1版 中华书局
-
- 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译稿-民国名人传记辞典 第12辑 第9分册
- 北京:中华书局
-
- 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 译稿
- 1985 北京:中华书局
-
- 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 译稿 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 第3卷 第2分册
- 1983 北京:中华书局
-
- 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 大事记 第6辑
- 1978 北京:中华书局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