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育种学》求取 ⇩

第一章甘薯生产发展与甘薯育种1

第一节甘薯生产发展1

目 录1

第二节甘薯育种概况7

第三节甘薯育种展望14

第二章甘薯的育种学基础19

第一节甘薯的起源与进化19

一、甘薯的原产地19

二、甘薯的原始种20

三、甘薯的进化23

四、由野生型向栽培型的演化26

五、甘薯的传播和地理分布27

一、分类29

第二节甘薯组植物的分类和染色体组构造29

二、染色体组构造32

三、2n配子的发生38

第三节甘薯组植物的交配不亲和性40

一、交配不亲和性的含义40

二、种内交配不亲和性41

三、种间交配不亲和性50

四、种间、种内交配不亲和性的克服方法51

第四节甘薯的花器构造和开花生理54

一、花器构造和开花习性54

二、开花生理55

一、块根的形成和膨大过程58

第五节甘薯的块根形成和膨大58

二、影响块根形成和膨大的因素64

第三章甘薯种质资源73

第一节甘薯种质资源的搜集和保存73

第二节甘薯种质资源的鉴定和评价78

第三节甘薯种质资源的创新82

第四节种质资源在甘薯育种中的利用83

第五节甘薯主要种质资源85

第六节甘薯种质资源交换和引种88

第四章甘薯品种间杂交育种92

第一节甘薯品种间杂交育种的意义92

一、亲本材料的创新93

第二节甘薯的亲本选配93

二、选配亲本的方法96

第三节甘薯的杂交方式105

一、单交105

二、多父本杂交105

三、复合杂交105

四、自由授粉106

第四节诱导甘薯开花和结实108

一、诱导甘薯开花的假说108

二、诱导甘薯开花的方法110

三、杂交授粉技术114

四、提高结实率的方法115

五、种子的采集和保存116

第五节甘薯的实生系世代118

一、种子处理118

二、播种118

三、实生苗苗床管理119

四、F1实生系的选拔119

五、F1实生系的选择指标121

第五章甘薯种间杂交育种131

第一节甘薯种间杂交育种的意义131

第二节甘薯近缘野生种的特性132

一、第Ⅰ群植物的特性132

二、第Ⅱ群植物的特性139

一、有性杂交141

第三节甘薯种间杂交育种途径141

二、体细胞杂交155

三、基因工程155

第四节四倍体甘薯155

第五节人工合成六倍体159

第六章甘薯诱变育种164

第一节 自然变异在甘薯育种中的选择利用164

第二节甘薯人工诱变研究概况167

第三节甘薯诱变育种技术169

一、诱变育种目标169

二、诱变处理对象、处理方法和适宜剂量170

三、诱变效果分析174

五、对甘薯诱变育种的评价177

四、诱变后代处理方法177

第七章甘薯育种程序与试验方法182

第一节甘薯育种试验的特点182

第二节处理甘薯杂交后代的基本方法183

第三节处理甘薯杂交后代的改进方法185

一、改进方法之一185

二、改进方法之二187

三、改进方法之三191

第四节甘薯集团选择育种程序194

一、随机杂交集团选择育种程序(属混合法)194

二、计划杂交集团育种程序(属株系法)197

第一节甘薯产量育种的意义200

第八章甘薯产量育种200

第二节甘薯产量性状的遗传202

一、块根产量的遗传效应202

二、块根产量的遗传力205

三、块根产量的遗传相关207

第三节甘薯高产品种的选育208

一、选配高产组合209

二、选拔高产个体213

第四节甘薯的株型育种和高光效育种219

一、株型育种219

二、高光效育种222

三、源与库223

第五节早熟甘薯品种的选育230

第六节直播甘薯品种的选育235

第七节饲用甘薯品种的选育238

第九章甘薯品质育种249

第一节甘薯品质育种的意义249

第二节甘薯品质育种目标250

一、食用及食品加工用品种250

二、工业原料用品种251

三、饲料用品种252

第三节甘薯品质性状的遗传及相关253

一、淀粉含量的遗传及其与其它性状的相关253

二、蛋白质含量的遗传及其与其它性状的相关255

三、胡萝卜素含量的遗传及其与其它性状的相关257

四、纤维素含量的遗传及其与其它性状的相关258

五、其它块根有关品质性状的遗传和相关259

六、薯蔓有关性状的遗传260

第四节甘薯品质成分的测定方法261

一、淀粉261

二、可溶性糖268

三、胡萝卜素271

四、纤维素272

五、多酚272

六、饲料养分273

第五节甘薯品质育种途径274

一、品种间杂交274

二、种间杂交278

三、辐射诱变279

四、生物工程280

第十章甘薯抗病虫育种284

第一节甘薯主要病虫害概述285

一、黑斑病(Black rot)286

二、根腐病(Root rot)289

三、茎线虫病(Stem nematode,Brown ring)291

四、细菌性萎蔫病(甘薯瘟)(Bacterial wilt)292

五、根结线虫病(Root-knot nematode)293

六、疮痂病(Scab)294

七、蔓割病(Stem rot,Fusarium wilt)295

八、软腐病(Rhizopus soft rot,Soft rot,Ring rot,Collar rot)296

十、蚁象(Weevil)298

九、病毒病(Virus)298

第二节甘薯主要病虫害的抗性类型和遗传300

一、抗病虫性的类型300

二、抗病虫性的遗传301

第三节甘薯主要病虫害抗性鉴定方法307

一、黑斑病309

二、根腐病312

三、茎线虫病315

四、甘薯瘟319

五、根结线虫病320

六、蔓割病320

七、病毒病322

九、蚁象323

八、软腐病323

第四节甘薯抗病虫品种选育途径326

一、品种间杂交326

二、种间杂交327

三、轮回选择或集团选择328

四、辐射诱变328

五、近交系利用329

六、诱发抗性329

第十一章 甘薯耐逆境育种335

第一节甘薯耐逆境育种的意义335

第二节甘薯耐逆性的鉴定方法338

一、耐旱性338

二、耐瘠性344

三、耐盐性345

四、耐湿性347

五、耐寒性348

六、耐铝性351

七、耐荫性351

八、耐除草剂352

第三节甘薯耐逆境育种途径353

第十二章甘薯生物工程358

第一节生物工程在甘薯改良中的意义358

第二节甘薯组织器官培养359

一、器官形成359

二、体细胞胚胎发生366

三、胚、胚珠培养375

第三节甘薯花药培养376

一、研究进展376

二、操作程序377

第四节甘薯原生质体分离和培养379

一、研究进展379

二、操作程序382

第五节甘薯体细胞杂交388

一、研究进展388

二、操作程序389

第六节甘薯外源基因导入392

一、研究进展392

二、导入方法394

第七节甘薯的分子生物学技术397

第十三章甘薯品种审定和种薯生产408

第一节甘薯品种区域化鉴定和品种审定408

一、品种区域化鉴定408

二、品种审定412

第二节甘薯种薯生产415

一、种薯生产的任务415

二、良种的防杂保纯415

三、加速良种繁育的方法420

四、脱毒种薯的生产423

五、种薯质量检验与分级426

附录Ⅰ 我国甘薯品种性状观察记载标准430

附录Ⅱ 国际植物遗传资源委员会甘薯形态特征和初步评定标准434

1998《甘薯育种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陆漱韵等编著 1998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甘薯(1981 PDF版)
甘薯
1981 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甘薯选育种(1985 PDF版)
甘薯选育种
1985
甘蔗育种( PDF版)
甘蔗育种
广西壮族自治区甘蔗研究所
中国之甘薯(1948 PDF版)
中国之甘薯
1948
甘薯栽培学(1975 PDF版)
甘薯栽培学
1975
全国甘薯品种资源目录(1984 PDF版)
全国甘薯品种资源目录
1984
甘薯(1978 PDF版)
甘薯
1978 北京:科学出版社
甘薯与气象(1986 PDF版)
甘薯与气象
1986 北京:气象出版社
甘薯优良品种与高产栽培(1998 PDF版)
甘薯优良品种与高产栽培
1998 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甘薯贮藏(1956 PDF版)
甘薯贮藏
1956 北京:财政经济出版社
甘薯(1957 PDF版)
甘薯
1957 北京:科学出版社
甘薯的栽培(1956 PDF版)
甘薯的栽培
1956 财经经济出版社
甘薯  红苕  育苗技术(1958 PDF版)
甘薯 红苕 育苗技术
1958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甘薯的贮藏(1959 PDF版)
甘薯的贮藏
1959 北京:农业出版社
甘薯(1959 PDF版)
甘薯
1959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