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晚年反思——东方社会发展道路与中国社会主义实践》
作者 | 江丹林著 编者 |
---|---|
出版 | 未查询到或未知 |
参考页数 | |
出版时间 | 1992(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无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1994947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前言页1
导言 思想的闪电必须射入人民的园地--晚年马克思的发现和马克思的晚年发现1
第一章 时代提出的新问题--从西方到东方18
第一节 西方无产阶级革命的沉寂20
第二节 东方社会革命的兴起35
第三节 唯物史观遇到的新挑战43
第二章 唯物史观的新探索--从“人体”到“猴体”58
第一节 寻求解剖“猴体”的钥匙--对两种生产理论的新探索59
第二节 寻求“猴体”组织的秘密--对史前社会结构和人类社会起点的新探索67
第三节 寻求私有制、阶级、国家起源之谜的谜底--对阶级斗争理论的新探索83
第四节 寻求私有制历史暂时性的反证--对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新探索95
第三章 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的新设想--从世界历史到各国历史104
第一节 世界历史和人类社会形态演进规律105
第二节 东方社会的资本主义前景119
第三节 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设想131
第四章 社会形态演进规律的新研究--从不能“跨越”到“跨越”154
第一节 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演进理论的普遍意义155
第二节 部分与整体世界新格局形成的哲学意义165
第三节 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对社会形态演进规律认识的深化186
第五章 马克思“晚年设想”的新发展--从“同时胜利论”到“一国胜利论”204
第一节 马克思“晚年设想”对“同时胜利论”的新理解206
第二节 列宁“一国胜利论”对马克思“晚年设想”的重大发展215
第三节 “同时胜利论”与“一国胜利论”辩证关系的实质241
第六章 世界走向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247
第一节 “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248
第二节 处于历史转折关头的中国266
第三节 唯心史观的破产281
第七章 中国走向世界--从开始社会主义建设到改革293
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294
第二节 前进中的曲折304
第三节 走出中国320
1992《马克思的晚年反思——东方社会发展道路与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青年马克思的思想 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
- 1988 求实出版社
-
- 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
- 1982
-
- 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
- 1982
-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注释选编 (上)
- 1973
-
-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社会
- 红旗出版社
-
-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实践
- 1991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
-
- 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想史
- 1996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社会主义发展
- 1992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 马克思的经济理论和社会主义实践
- 1985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
- 社会主义企业发展道路的思考与选择
- 1991 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
-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实践
- 1995 北京:军事谊文出版社
-
-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实践与发展
- 1992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
- 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
- 1994 上海:学林出版社
-
- 1996-1997年中国发展状况与趋势
- 1996 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
- 东方社会之路 马克思关于东方社会非资本主义发展的理论
- 1992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