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根据地财政经济史长编 土地革命时期 (下册)》求取 ⇩

第一章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和根据地经济建设的任务1

引言5

第一节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和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对财政经济战线提出的任务10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根本思想和客观根据。大革命的伟大实践11

(一)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11

(二)毛泽东同志提出的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根本思想29

(三)大革命的伟大实践37

二、大革命失败后国内的政治经济状况和全国革命形势的变化39

(一)国民党新军阀代替旧军阀,中国社会的矛盾一个也没有解决40

(二)大革命失败后,全国革命形势由高潮转入暂时的低潮49

(三)中国革命高潮不可避免,而且是很快会要到来53

三、中国革命必须走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54

(一)毛泽东同志开创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54

(二)革命根据地是进行革命战争、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重要战略基地60

四、坚持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必须开展根据地经济建设67

(一)土地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必须开展土地革命,变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以发展生产,巩固工农民主专政68

(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必须开展经济建设,从物质上保障红军的给养69

(三)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主要阵地,必须开展经济建设,把落后的农村建成先进的巩固的革命阵地71

第二节根据地财政经济战线上的斗争73

一、土地革命前期(1927年秋—1929年初)74

(一)湘赣边界的经济政治状况75

(二)打土豪筹款和土地革命的准备81

(三)盲动主义路线的干扰和反对盲动主义路线的斗争85

(四)广泛开展分田斗争和自力更生进行经济建设90

(五)挽救“八月失败”的斗争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恢复97

(六)井冈山斗争经验的总结和为巩固根据地而进行的经济斗争102

(七)柏露会议。坚守井冈山的斗争和向赣南进军的准备105

二、土地革命中期(1929年初—1931年秋)108

(一)向赣南闽西进军,宣传、发动和组织群众进行反帝反封建的人民大革命109

(二)中共闽西“一大”的召开。闽西“分田分地真忙”124

(三)“二七”会议。赣西南土地革命的快速进行130

(四)毛泽东同志深入进行社会调查和财政经济战线上的新问题135

(五)立三路线的干扰和反立三路线的斗争144

(六)红军第一、二、三次反“围剿”战争的胜利和反“围剿”战争中的财政经济工作156

三、土地革命后期(1931年秋—1935年初)162

(一)王明路线进入中央根据地和关于土地革命问题的争论163

(二)过左的财政经济政策及其危害170

(三)财政经济战线上实际工作中的成绩178

(四)王明路线深入根据地和对根据地建设的严重危害182

(五)毛泽东同志全力领导财经领域的斗争和毛泽东同志的经济思想186

(六)王明路线的恶性发展及其严重危害和毛泽东同志为挽救革命的斗争220

第二章根据地的土地革命231

引言241

第一节毛泽东同志领导井冈山土地斗争的伟大革命实践和反对瞿秋白路线的斗争242

一、井冈山根据地建立后,土地斗争的开展242

(一)打土豪,发动群众,为分田地作准备242

(二)新城大捷后,宁冈大陇等地开始进行分田247

(三)毛泽东同志在永新塘边蹲点。井冈山根据地全面分田248

(四)分田中的阶级斗争251

(五)毛泽东同志挽救“八月失败”,领导农民保卫土地斗争的胜利果实252

二、湘赣边界党的“二大”,总结一年来井冈山斗争的经验254

(一)中共湘赣边界“二大”的召开和井冈山根据地土地斗争的经验总结254

(二)根据地第一个土地法——《井冈山土地法》的诞生258

(三)《井冈山土地法》的伟大意义260

第二节毛泽东同志开辟赣南、闽西根据地,全面开展土地革命和反对李立三“左”倾路线的斗争261

一、向赣南、闽西进军途中颁发的《宣言》和《布告》,阐明了土地革命政策262

二、毛泽东同志在长汀深入调查研究,发动群众开展打土豪斗争263

三、毛泽东同志主持制定《兴国土地法》,改变“没收一切土地”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265

四、《红四军司令部政治部布告》进一步规定了土地革命的若干具体政策267

五、中共闽西“一大”总结了闽西土地斗争的经验268

(一)大会总结了闽西的土地斗争经验270

(二)大会制定了《土地问题决议案》274

(三)在闽西党的“一大”正确路线指引下,闽西出现了“分田分地真忙”的大好形势281

六、“二七会议”,端正了赣西南土地革命的方向283

(一)批判了江汉波在土地斗争问题上的错误284

(二)“二七”会议后赣西南土地斗争蓬勃开展286

七、《寻邬调查》进一步解决了土地斗争中的若干重大政策问题297

(一)为什么应坚持照人口平分的政策298

(二)非农业人口要不要分田的问题299

(三)反对富农独霸肥田300

(四)分青问题301

(五)分配地主房屋的问题302

(六)妇女的经济地位和在土地斗争中的作用303

八、“南阳会议”通过《富农问题》决议案303

(一)分析了富农的经济地位和阶级特性304

(二)提出了限制富农的政策304

(三)明确指出以劳动力为标准分配土地对富农有利305

(四)批判了“共同生产,共同消费”和拖延土地分配的“左”右倾机会主义观点308

九、立三路线对毛泽东同志革命路线的干扰309

(一)立三路线在土地问题上的错误主张310

(二)立三路线对根据地土地革命的干扰和影响312

(三)根据地广大干部和群众对立三路线的抵制317

十、毛泽东同志的革命路线反对立三路线的斗争319

(一)《中国革命军事委员会土地法》纠正了立三路线过左的土地政策319

(二)“峡江会议”从理论上澄清了土地问题上的路线是非,批判了立三路线的错误主张323

(三)毛泽东同志在罗坊和东塘等处的调查,证明土地革命路线上的错误是来源于认识路线的错误327

十一、毛泽东同志《给江西省苏维埃政府的信》中提出了农民土地的私有权问题328

十二、闽西、江西工农民主政府作出《决议》和颁发《布告》,贯彻毛泽东同志关于土地所有权的指示精神330

第三节毛泽东同志领导中央根据地深入进行土地革命和反对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的斗争333

一、王明路线过左土地政策的提出和在根据地贯彻过程中的斗争334

(一)王明路线发布《土地法草案》334

(二)苏区中央局通过《接受国际来信及四中全会的决议》336

(三)闽西苏维埃政府颁发《重新分配土地条例》的布告337

(四)苏区中央局通过《关于土地问题的决议案》339

(五)中共湘赣省“一大”通过《决议案》,贯彻王明路线过左的土地政策346

(六)“赣南会议”和11月10日《中央为土地问题致中共苏区中央局的信》,全面否定毛泽东同志的土地革命路线347

(七)王明路线通过《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全面推行其过左的土地政策349

(八)江西省发布《对于没收和分配土地的条例》,贯彻王明路线的《土地法》352

二、王明路线过左的土地政策所造成的严重恶果353

(一)侵犯中农利益353

(二)搅乱阶级阵线356

(三)危害社会秩序359

三、查田运动的开展,毛泽东同志的革命路线同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的斗争361

(一)叶坪查田试点362

(二)中央革命根据地查田运动全面开展和毛泽东同志《怎样分析农村阶级》光辉文献的发表365

(三)毛泽东同志召开一系列查田运动大会,充分发动群众,制定查田运动的路线、方针和政策370

四、毛泽东同志主持制定的《关于土地斗争中一些问题的决定》的伟大意义379

五、查田运动的成绩394

(一)查出了一批隐瞒成分的地主、富农,纯洁了阶级队伍394

(二)纠正了一批错划的阶级成份,澄清了阶级阵线395

(三)激发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群众生活有了适当改善401

六、查田运动中王明路线的干扰401

第四节关于贯彻毛泽东同志的土地革命路线的若干政策问题406

一、关于分田中的群众路线问题407

(一)发动群众自己起来分配土地,反对恩赐观点和包办代替407

(二)联系实际,实行群众路线的分田方法411

二、关于分田的区域标准问题417

(一)以村为单位分田,容易为地主富农利用417

(二)以乡为单位分田,才能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417

三、关于分田的数量标准问题422

(一)按人口平分,能使贫农中农得到利益422

(二)按劳动力平分,对富农有利427

四、关于农民的土地私有权问题431

(一)只有确认农民的土地私有权,才能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432

(二)组织集体农场和实行其他动摇农民地权的土地政策,必然挫伤农民的革命和生产积极性434

五、关于联合中农的问题436

(一)以原耕为基础平分土地,体现了巩固地联合中农的政策436

(二)打乱平分,势必侵犯中农利益438

六、关于限制富农的问题439

(一)只是“抽多补少”,便于富农把持肥田440

(二)于“抽多补少”之外,再加上“抽肥补瘦”,才能有效地限制富农441

七、关于保护中小工商业者的问题447

(一)保护中小工商业者,对革命事业有利448

(二)“左”倾路线没收地主兼营的工商业,给根据地的经济生活带来困难449

八、关于给地主以生活出路,给富农以经济出路的问题449

(一)给地主一份土地,体现了给生活出路政策;对富农实行“抽多补少,抽肥补瘦”,体现了限制富农经济而不是消灭富农经济的政策450

(二)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的过左土地政策对革命和生产不利451

第三章根据地的农业455

引言461

第一节根据地农业生产发展概况463

一、土地革命前期(1927年秋—1929年初)463

(一)湘赣边界的经济状况和发展农业生产的迫切要求463

(二)边界工农兵政府对农业生产的领导464

(三)1928年井冈山根据地农业生产获得丰收465

二、土地革命中期(1929年初—1931年秋)466

(一)《兴国土地法》制定前后,赣西南根据地的土地革命及农业生产状况466

(二)闽西第一次党代表大会后,农业生产得到了恢复和发展467

(三)“二七”会议后,赣西南土地斗争的蓬勃开展与农业生产的恢复470

(四)毛泽东同志深入才溪指导耕种互助运动,主持召开“南阳会议”。闽西的农业生产形势大好471

(五)抵制和反对立三路线的过左政策,肯定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进一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474

三、土地革命后期(1931年秋—1935年初)477

(一)组织群众实行耕种互助,发动群众开垦荒地,修复水利478

(二)开展查田运动,掀起互助合作运动高潮,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483

(三)毛泽东同志深入群众,调查研究,总结经验,提出“农业生产是经济建设工作的第一位”等发展农业生产的理论488

(四)1934年的农业生产和王明路线所带来的危害490

第二节继续变革生产关系,开展互助合作运动492

一、从换工互助到劳动互助社493

(一)井冈山时期的劳力换工和农具耕牛互助493

(二)中央根据地耕田队的产生及其发展494

(三)劳动互助社的产生和发展496

(四)叶坪乡的劳动互助社503

二、犁牛合作社的产生及其发展506

(一)从犁牛互助到犁牛合作社507

(二)创办犁牛合作社(或犁牛站)的资金问题511

(三)模范的瑞金叶坪乡犁牛合作社513

三、互助合作运动中的几个政策原则问题515

(一)贯彻阶级路线515

(二)贯彻自愿原则516

(三)贯彻互利原则517

(四)培养和发扬社员的阶级互助精神520

四、组织起来的优越性521

(一)有组织地调剂农村劳动力,抑平工价,不误农时521

(二)组织犁牛合作社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耕牛缺乏的问题,抵制了牛税谷剥削523

(三)帮助红军家属解决生产中的困难524

(四)发挥集体劳动的协作力,增强改造自然的能力525

第三节进一步调整人们的相互关系,激发群众为革命而生产的积极性526

一、解放妇女,发挥妇女在生产中的重大作用526

(一)解放妇女是解放生产力的一个重要方面526

(二)组织妇女学习犁耙、莳田和开办托儿所,为妇女参加生产创造条件527

(三)耕种主要依靠女子,妇女在生产中起了主力作用530

二、发挥青年、老农、儿童在生产中的积极作用532

(一)发挥青年在生产中的突击作用532

(二)重视老农的生产经验,发挥老农的生产积极性534

(三)教育儿童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535

三、干部参加劳动,密切干群关系536

(一)干部参加农业生产,密切干群关系536

(二)干部参加礼拜六义务劳动,帮助红军家属搞好生产541

(三)干部自己动手种菜,解决机关吃菜问题,并支援红军544

四、军队参加农业生产,密切军民关系545

第四节在党的领导下,发挥工农民主政权的作用,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547

一、加强组织领导,开展群众运动,在大力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安排好其他作物的生产547

(一)加强党的领导,发挥组织作用547

(二)在大抓粮食生产的同时安排好其他作物的生产563

(三)组织竞赛,表彰先进,生产运动蓬勃开展572

二、工农民主政府领导农民进行开垦荒地、兴修水利、改良土壤等农田基本建设582

(一)组织群众开垦荒地582

(二)领导农民兴修水利590

(三)采取措施积肥造肥,改良土壤593

(四)植树造林,保护森林596

三、开办农事试验场、研究会,推广先进技术598

四、发挥国家财政、银行的作用,支援农业生产600

(一)国家财政、银行和信用合作社为发展农业生产提供财政信贷支援600

(二)组织农具生产合作社和开办石灰厂,扩大农具和肥料的生产供应602

(三)工农民主政府领导国营商业和消费合作社为农业提供生产资料和收购农付产品,以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603

五、武装保卫春耕、夏耕和秋收604

第四章根据地的工业、交通和邮电事业615

引言621

第一节根据地工业的发展概况624

一、土地革命前期(1927年秋—1929年初)624

(一)根据地建立前湘赣边界的工业状况624

(二)军需工业的创建625

二、土地革命中期(1929年初—1931年秋)628

(一)赣南闽西的工业状况和工人阶级的斗争628

(二)向赣南闽西进军,发动工人斗争,发展军需工业632

(三)闽西“一大”的召开和劳动法的制定635

(四)《寻邬调查》。城市工商业政策和争取城市贫民的策略641

(五)恢复赣南闽西工业生产和加强对工人运动的领导645

(六)纠正立三路线,闽西工业逐渐恢复651

三、土地革命后期(1931年秋—1935年初)657

(一)中央民主政府成立后,工业领域中两条路线的斗争657

(二)毛泽东同志主持召开十七县经济建设大会。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纷纷成立,公营厂矿迅速发展667

(三)第二次全国工农代表大会的召开。全面地总结根据地经济建设经验,系统地提出了发展工业和工人运动的指导方针673

(四)根据地第一个国营工厂经营管理办法的产生677

第二节社会主义性质的公营工业的形成680

一、公营工厂的种类681

(一)兵工厂681

(二)被服厂696

(三)印刷厂702

(四)中央钨砂公司704

(五)造纸厂709

(六)纺织厂709

(七)其他各种工厂711

二、党对国营工矿企业的领导和管理712

(一)加强企业中的政治工作712

(二)组织工人参加企业管理714

(三)开展劳动竞赛714

(四)第一个国营工厂经营管理办法经验总结——《苏维埃国家工厂支部工作条例》718

第三节组织生产合作社,恢复和发展手工业生产722

一、党和政府重视生产合作社的组织与发展723

(一)宣传创办合作社的重大意义723

(二)制定发展生产合作社的方针政策724

(三)规定生产合作社的性质,组织、分配原则和管理办法726

二、生产合作社的蓬勃发展733

(一)群众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掀起办社热潮733

(二)生产合作社的发展情况735

(三)合作运动中的阶级斗争和出现的问题739

(四)介绍一个生产合作社——长汀斗笠生产合作社740

三、开展群众性的熬硝盐运动743

(一)开展熬硝盐运动的重大意义743

(二)党和政府对熬硝盐运动的积极领导746

(三)群众性的熬硝盐运动蓬勃发展747

(四)介绍一个熬硝盐先进区——于都岭背区的熬硝盐情况748

第四节私营工业和根据地的劳动政策749

一、私营工业750

(一)保护私营工业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经济政策750

(二)保护私营工业,奖励私人投资,是毛泽东同志的一贯主张751

(三)“左”倾路线对根据地私营工业的破坏754

二、根据地的劳动政策755

(一)1929年至1930年间,闽西党和政府在总结实际斗争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的几个劳动法756

(二)立三路线的《劳动法》及其在根据地的影响762

(三)王明路线的《劳动法》767

(四)过左的劳动政策及其危害778

(五)对王明路线的过左劳动政策的抵制和批评788

(六)新劳动法的产生790

第五节发展交通邮电事业795

一、动员群众修桥筑路796

(一)修桥筑路的目的意义796

(二)修筑的主要交通干线797

(三)修路架桥的要求和方法799

二、发动群众疏通河道806

三、自力更生创办人民邮电事业807

(一)根据地邮政事业的发展情况808

(二)根据地电讯事业的建立和发展818

第五章根据地的商业823

引言829

第一节根据地商业的恢复和发展概况831

一、土地革命前期(1927年秋—1929年初)831

(一)边界的商业状况831

(二)制定保护私营商业的政策。恢复改造草林圩场。第一个公营商店的出现833

(三)同“左”倾盲动主义的斗争。兴办公卖处,建立大陇红色圩场,在红军内部进行政策教育834

(四)建立赤白贸易线,成立竹木委员会,开展对外贸易837

二、土地革命中期(1929年初—1931年秋)837

(一)赣南、闽西的商业状况837

(二)广泛宣传保护工商业的政策,扩大党的影响,肃清盲动主义残余839

(三)组织合作社,成立粮食调剂局,打击奸商,平抑物价,为缩小“剪刀差”而斗争840

(四)毛泽东同志的《寻邬调查》,为“南阳会议”制订斗争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为根据地商业的恢复指明了方向846

(五)立三路线对商业的干扰和反立三路线的斗争851

(六)成立外贸机构,有组织地进行对外贸易,开展对敌经济斗争854

(七)一、二、三次反“围剿”取得伟大胜利,根据地商业开始恢复,创建了各种形式的公营商业855

三、土地革命后期(1931年秋—1935年初)858

(一)中央工农民主政府的成立和王明路线的统治858

(二)敌人经济封锁的加紧和王明路线的危害,造成根据地经济的严重困难和私营商业的倒闭862

(三)毛泽东同志为战胜敌人的经济封锁和挽救王明路线所造成的经济困难,领导商业战线的斗争865

(四)毛泽东同志在“二苏大”上对商业工作的全面总结。在第五次反“围剿”中为保证粮食供应而斗争872

第二节公营商业880

一、公营商业的建立和发展880

(一)党对公营商业的方针880

(二)公营商业的几种类型881

二、成立粮食调剂局,控制粮食贸易886

(一)粮食调剂局的建立886

(二)粮食调剂局的任务和作用901

三、设立对外贸易局,沟通赤白贸易925

(一)设立对外贸易局的背景925

(二)对外贸易局的任务和作用944

(三)党关于对外贸易的方针政策960

四、商业公司的建立和发展976

第三节合作社商业978

一、合作社商业的建立和发展978

(一)发展合作社是根据地经济建设的中心任务之一978

(二)大规模地发展以消费合作社、粮食合作社为主的各种合作社商业981

(三)合作社工作人员的英勇奋战为革命作出巨大贡献1016

二、合作社商业的性质和组织原则1024

(一)合作社商业的性质1024

(二)合作社商业的组织原则1026

三、几个先进的合作社商业1029

(一)才溪区消费合作社1029

(二)长冈乡消费合作社1033

(三)瑞金壬田区消费合作社1037

四、加强党对合作社商业的领导1042

(一)注意抓合作社运动中的阶级斗争1042

(二)加强思想领导,坚持民主办社1045

(三)加强业务领导,改进工作作风1047

(四)纠正“何必言利”和单纯追逐盈利两种错误倾向1050

(五)从财政、税收、货源、运输等方面支持合作社商业1053

第四节私营商业和农村圩场1054

一、私营商业和农村圩场在根据地经济中的重要地位1055

二、保护、提倡和奖励私营商业1056

(一)党对私营商业必须实行保护的政策1056

(二)三次“左”倾路线对私营商业的影响和破坏1058

(三)毛泽东同志在同“左”倾错误路线斗争中为我党制定了一整套正确的商业政策1070

三、根据地的圩场情况及变革1085

(一)改造草林圩场1085

(二)建立大陇红色圩场1093

(三)几个圩场革命前后的变化1096

第六章根据地的金融1101

引言1109

第一节根据地金融的发展情况1112

一、土地革命前期(1927年秋—1929年初)1112

(一)湘赣边界旧的债务剥削关系1112

(二)建立革命根据地,开展废债斗争1115

(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工”字银元1118

二、土地革命中期(1929年初—1931年秋)1119

(一)红四军向赣南闽西进军。东固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发展和东固平民银行的成立1120

(二)中共闽西“一大”总结废债斗争的经验。信用合作社的发展1123

(三)赣西南“二七”会议和废债运动的开展。东固银行的扩大1128

(四)闽西特委接受福建省委指示,重新修订土地斗争和废债的政策1132

(五)闽西信用社发行纸币1133

(六)毛泽东同志深入调查研究对富农废除债务的问题1134

(七)“南阳会议”提出废除一切债务和创建工农银行1136

(八)《中国革命军事委员会土地法》的公布。废除欠富农的债务,反击富农的进攻1138

(九)经济斗争的开展,积极筹建闽西工农银行1138

(十)毛泽东同志排除立三路线的干扰,开创了赣西南的新局面,江西工农银行的建立1142

(十一)纠正立三路线对闽西的干扰。金融斗争的开展1149

(十二)成立湘赣省,创建湘赣省工农银行1152

三、土地革命后期(1931年秋—1935年初)1153

(一)统一货币发行,统一金融政策1154

(二)成立国家银行和中央造币厂1157

(三)代理国库的实施1160

(四)财政的统一,金库的建立,促进了金融事业的发展1162

(五)王明的错误路线造成财政困难,外贸逆差,币值不稳的严重后果1164

(六)毛泽东同志尽力解决根据地的经济困难,进一步发挥银行调剂金融,发展经济的作用1168

(七)毛泽东同志全面总结了根据地的经济建设经验,为财政金融工作指明了方向1171

(八)积极发展信用合作社事业1173

(九)王明错误路线的恶果,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失败,根据地缩小,财源枯竭,纸币贬值1174

第二节根据地的金融组织1177

一、摧毁旧的金融机构1177

(一)没收帝国主义的银行1178

(二)监督私人土著大银行、钱庄,禁止私自发行货币1179

(三)取消封建典当约会1179

(四)消灭高利贷,废除剥削债务1181

(五)关于废除富农债务的斗争1198

二、根据地银行的组织机构和任务1202

(一)工农银行的组织机构1202

(二)工农银行的任务1214

三、组织信用合作社1218

(一)组织信用合作社是农民的迫切需要1218

(二)信用合作社的意义和作用1220

四、造币厂、印钞厂1224

五、根据地广大群众热烈拥护工农银行1228

(一)积极认购入股,充实扩大银行基金1228

(二)踊跃出售金银首饰支援造币厂,积极以现洋兑换纸币1230

第三节开展信贷活动,进根据地经济的发展1231

一、吸收存款,动员和集中社会财力1231

(一)金库存款(即财政存款)1231

(二)机关企业红军部队的存款1235

(三)个人储蓄1235

二、给生产事业以信贷支持,有计划地调剂根据地金融1238

(一)发放贷款的原则1238

(二)发放贷款的种类1240

(三)根据地银行和信用合作社的借贷利息1243

第四节根据地的货币流通与货币斗争1255

一、发行货币,驱逐敌币,稳定金融1255

(一)根据地银行未发行货币之前的货币流通和货币斗争1255

(二)发行货币,占领市场1258

(三)驱逐敌币,稳定金融1260

(四)规定国家银行、工农银行发行的货币是唯一的法定货币1263

(五)统一时洋价格1266

二、提高纸币信用,保障纸币流通的正常进行1266

(一)正确执行纸币发行原则1266

(二)配合国家财政支持革命战争1270

(三)做好宣传,提高纸币信用1271

三、打击一切破坏根据地金融的活动1277

(一)打击造谣破坏者1279

(二)镇压假币制造者1280

四、集中现金,支援革命战争1282

(一)集中现金的措施1282

(二)把现金用到最需要的地方1292

第七章根据地的财政1299

引言1305

第一节根据地财政的建立和发展1307

一、土地革命前期(1927年秋—1929年初)1307

(一)军队筹款自给的方针和财政工作的建立1308

(二)土地革命促进生产发展,开始征收土地税1312

(三)军需工业的创建是军事财政的一个物质基础1313

(四)革命军队内部的经济民主和供给制1313

(五)严格财政纪律,实行节约原则1314

二、土地革命中期(1929年初—1931年秋)1316

(一)进军赣南闽西,边作战边筹款1316

(二)随着土地革命的深入和根据地的巩固,财政经济工作逐步开展1317

(三)立三路线干扰,闽西财政工作遇到困难1322

(四)执行正确的财政工作路线,为粉碎敌人一、二、三次“围剿”提供了物质保障1324

三、土地革命后期(1931年秋—1935年初)1334

(一)中央工农民主政府的建立和财政路线的转变1334

(二)统一财政,加强管理1340

(三)王明路线对财政经济工作的危害和毛泽东同志为克服财政困难所进行的斗争1347

(四)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为保障第五次反“围剿”战争的供给而斗争的财政1361

第二节财政收入1369

一、向一切剥削者筹款1369

(一)打土豪筹款1369

(二)向富农捐款1378

(三)向城市资本家捐款1381

二、税收1383

(一)税收是根据地财政收入的来源之一1383

(二)农业税1385

(三)山林税1396

(四)工商税1397

(五)店租1402

三、公债1403

(一)两期短期革命战争公债的发行1403

(二)经济建设公债的发行1407

四、公营经济收入1416

第三节财政支出1417

一、革命战争经费的供给1418

(一)保证革命战争的供给是根据地财政的首要任务1418

(二)红军的给养与标准1419

(三)各项军事费用的供给与标准1422

二、政府各项费用的支出1430

(一)政府工作人员的供给与标准1430

(二)政府公用经费的供给与标准1432

三、经济建设支出1437

(一)支持公营经济1438

(二)扶持合作社经济1441

(三)支持农业生产的发展1443

四、文教卫生和社会救济等项事业的支出1445

(一)文教费用的支出1445

(二)卫生费用的支出1447

(三)救济事业费用的支出1449

五、财政支出应根据节省的方针1451

(一)开展节省运动的意义1451

(二)开展群众性的节省运动1453

六、供给制1460

(一)供给制的意义1460

(二)实行供给制的情况和对专家技术人员的待遇1462

第四节统一财政,加强管理1463

一、从自收自支到统一财政1464

(一)中央政府成立前各级政府自收自支的情况1464

(二)统一财政的意义1466

二、统一财政必须建立规章制度1468

(一)建立预决算制度1468

(二)统一税收1471

(三)建立统一的会计制度1473

(四)建立审计制度1475

(五)建立国库制度1479

三、加强组织领导,健全财政机构,严格财政纪律1481

(一)统一财政,加强组织领导,规定各级财政系统及领导关系1481

(二)严格财政纪律,反对贪污浪费1485

第八章根据地的新气象和根据地人民对革命的贡献1489

引言1491

第一节革命前后两重天奴隶翻身作主人1492

一、革命前,劳动人民苦难重1492

二、革命后,奴隶当了主人翁1497

三、文化教育为工农服务1508

第二节新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1516

一、在经济生活中人与人关系的变革1517

二、军民关系、干群关系和军队内部的官兵关系的变革1525

(一)军民团结1525

(二)干群团结1529

(三)官兵团结1531

第三节根据地人民对革命战争的伟大贡献1535

一、踊跃参加红军,同敌人浴血奋战1536

二、不怕牺牲奋勇支前1542

三、节衣缩食支援革命战争1547

(一)积极交纳土地税,热烈响应政府的借谷运动1547

(二)踊跃认购公债捐助战费1550

四、广泛开展拥军优属运动1555

(一)农民组织耕田队,为红军家属耕田1557

(二)工厂、机关实行礼拜六义务劳动,邦助红属解决劳力不足的困难1559

(三)合作社对红属实行减价照顾1559

(四)救济红军家属,解决经济上的困难1560

大事记1565

后记1635

1978年10月《革命根据地财政经济史长编 土地革命时期 (下册)》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