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说批评史略》
作者 | 方正耀著 编者 |
---|---|
出版 |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308 |
出版时间 | 1990(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500406886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181516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目 录1
关于中国古代小说理论批评特点问题(代序)……………郭豫适1
绪论1
第一编6
小说批评的萌发时期6
(先秦至宋元)6
概说6
第一章朦胧的小说观念8
第一节 “小说”概念及其内涵8
第二节 早期的小说分类14
第三节 小说与史传的关系22
第二章幻奇理论的产生28
第一节 幻奇理论的产生28
第二节 幻奇理论的内容33
第三节 志怪小说的褒贬40
第三章实录理论的形成45
第一节 实录理论的思想基础45
第二节 实录理论的不同内涵49
第三节 实录理论的统一原则53
第一节 史鉴功能的归属58
第四章小说功能的发现58
第二节 文学功能的归属62
第三节 小说功能的发现66
第二编72
小说批评的形成时期72
(明代)72
概说72
第一章小说观的形成75
第一节小说的特性75
第二节 小说的价值80
第三节 小说的流变85
第二章小说传道的倡导90
第一节 小说传道的社会氛围90
第二节 传道理论的主要内容94
第三节 传道理论的合理内核101
第三章虚实理论的探讨106
第一节 幻奇理论的变化106
第二节 实录观念的突破111
第三节 虚实关系的阐发114
第四章写实理论的崛起120
第一节 实录与写实120
第二节 小说与生活126
第三节 典型论的萌发131
第三编138
小说批评的发展时期138
(清代)138
概说138
第一章小说观的分歧141
第一节传道理论的变化141
第二节 虚实理论的发展148
第三节 小说价值的评估155
第二章世情说的贡献159
第一节 世情说的萌发159
第二节 世情说的主要内容164
第三节 世情说的进步意义172
第三章典型论的产生177
第一节 人物性格化的理论177
第二节 性格化理论的变化183
第三节 典型化理论的构成188
第四章文法和语言艺术198
第一节 文法的基本内容198
第二节文法与人物塑造206
第三节 语言艺术的评点213
概说220
(晚清)220
第四编220
小说批评的繁荣时期220
第一章小说观的突破224
第一节功利主义的小说观224
第二节 反功利的小说观233
第三节 小说特性的认识241
第二章创作规律的探寻248
第一节 小说与生活248
第二节 虚构与真实254
第三节 写实与理想260
第一节 历史小说的新论266
第三章小说史论的发唱266
第二节 古代名著的重评272
第三节 小说史的研究278
第四章小说变革的研讨285
第一节 中西小说的比较285
第二节 小说改良的主张292
第三节 艺术形式的探讨297
结束语304
后记307
1990《中国小说批评史略》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方正耀著 1990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中国武侠小说史略
- 1988 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
-
- 中国小说史略
- I210.91
-
- 中国小说史略
- 1997
-
- 中国小说史略
- 1998.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 中国小说史略
- 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
-
- 中国小说史略
- 1930 北新书局
-
- 中国小说理论批评史
- 1989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 《中国小说史略》旁证
- 1987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
- 中国小说史略
- 1990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
- 中国绘画批评史略
- 1982 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
- 中国小说史略
- 1973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
- 中国小说史略
- 1952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
- 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
- 1957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 中国文学批评史
- 1984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 读《中国小说史略》札记
- 1981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