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遗传学实验新技术》求取 ⇩

引言1

第一章 测定DNA含量的光学方法 G.P.Berlyn R.A.Cecich1

光吸收2

误差的来源6

染色特异性8

材料和方法9

细胞光度计部件9

细胞光度计调准10

标本制作10

孚尔根反应吸收曲线的获得12

孚尔根染色步骤12

Schiff试剂12

a,方法113

b,方法213

塞子法13

双波长法15

单波·氏/二面积法17

积分法18

内部标准18

DNA的提取和纯化22

材料和方法22

第二章 核酸的提取、纯化、重退火和杂交方法 R.B.Hall J.P.Miksche K.M.Hansen22

引言22

完整种子、实生苗或针叶23

双子叶植物的叶材料27

细胞器核酸31

不连续的梯度31

选择溶解32

核酸的鉴定和分析方法34

浮力密度和硷基组成测定34

制备超迷离心34

Tm分析37

分析离心37

分子量测定41

分析离心44

电泳45

用羟基磷灰石进行DNA Cot分析或DNA重结合46

羟基磷捉石(HAP)色谱48

DNA重退火48

毛肽在电场中的动向52

核酸杂交54

DNA-RNA杂交54

DNA-DNA杂交55

结论56

引言57

蛋白质和酶的复合分子形式57

蛋白质的分子结构57

第三章 蛋白质和酶的凝胶电泳 P.P.Feret F.BerCmann57

凝胶介质的应用59

历史发展59

方法59

同功酶的命名和分类61

同功酶变异—历史背景62

研究上的应用62

森林树木中同功酶的变异67

方法和技术70

植物组织准备和蛋白质抽提的方法70

淀粉凝胶的配制和使用73

丙烯酰胺凝胶的配制和使用76

讨论78

凝胶介质的优缺点78

分析中存在的问题79

数据的评定80

酶谱的检查与鉴定80

同功酶变异的遗传控制的分析81

群体差异的统计评价82

同功酶变异性的麦示方法84

在森林遗传和树木育种中酶电泳的应用85

个体发育的研究85

遗传变异性的分析86

多型现象86

基因流动和隔离87

地理变异和生态群变异87

个体和群体的鉴定88

结论89

第四章 在挪威云杉叶子中抽提和分析游离的和与蛋白质结合的氨基酸 J.Lunderstadt90

引言90

方法92

云杉针叶中游离的和蛋白质相结合的氨基酸的定量测定92

组织准备92

可溶性氨基酸的抽提93

可溶性氨基酸的浓缩与纯化93

与蛋白质结合的氨基酸的酸解93

双向纸层析法94

纸层析法94

氨基酸的检出和定量94

氨基酸的分离94

圆形滤纸层析法95

氨基酸的定量95

氨基酸分析仪法96

结论98

第五章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与干物质生产 W.Zelawski R.B.Walker101

引言101

定义和名词介绍101

干重104

表面积104

鲜重104

表示速率的参考单位和基数104

光合器和叶绿素105

N—含量或蛋白质含量105

形态学的基数106

表示速率的基数的选择106

光合能力和光合效率106

树木光合能力的特点106

光合能力的比较107

光台效率108

潜在光合能力108

遗传变异110

年龄和发育阶段111

材料和方法113

试验材料113

一般考虑113

形态和部位113

适应114

植物的年龄和离体分枝的使用115

植物小室中的条件116

光照118

测量二氧化碳的吸收和释放120

电导计法和化学法120

热导气析计法121

红外线气体分析121

测量氧气的放出和吸入124

用碳同位素测量125

干物质增加的测定128

校准方法131

一般注意131

使用碳酸盐的特殊校准132

容器容积的测压测定133

结论134

第六章 针叶树单萜类的气—液色谱分析 A.E.Squillace135

引言135

材料和方法137

取样137

含油树脂的来源138

季节139

茎上的部位—木质部含油树脂139

树木年龄139

采集样本时应考虑的因子139

在树冠中的部位和组织的年龄—皮层含油树脂140

损伤的组织140

样品的贮藏时间140

样品的采集、制备和贮藏141

气相色谱的操作142

定量测定144

总单萜基数145

含油树脂基数146

组织基数148

成分之间的相关150

数据的处理和解释150

统计分析152

单萜含量的表现型分类152

测定遗传方式155

地理型的测定155

测定生物合成途径155

摘要157

树种索引157

第七章 从叶中分离和分析与抗虫和抗病性有关的植物酚类化合物 J.Lunderstadt158

引言158

方法159

从叶中,特别是从针叶中抽提酚类化合物160

游离酚类化合物(游离酚和酚酸)160

步骤1160

步骤2160

步骤3160

丹宁类物质160

结合的酚类化合物161

酚类的鉴定161

定性的方法161

1.纸层析法和薄层层析法161

2.气相色谱法162

1.光度法162

2.讣光光度法162

定量的方法162

用植物新鲜汁液与冻干植物组织的微量分析法163

从鲜叶中分离植物汁液163

从冻干植物组织中分离酚类163

分离酚类化合物163

讨论165

第八章 矿质分析 F.H.EVers W.Bucking166

引言166

采样时间168

方法168

采样部位169

样品分析的准备170

分析数据的解释171

分析方法171

分析的一般计划173

分析草案175

总氮175

1.原理175

2.试剂175

3.工作步骤175

4.文献176

干灰化,总灰分和灰分提取177

1.原理177

2.试剂177

3.工作步骤177

磷酸盐的测定178

1.原理178

2.试剂178

3.工作步骤178

火焰光谱法和原子吸收分析179

4.文献179

180

1.原理180

2.试剂180

3.工作步骤181

4.文献181

181

1.原理181

2.试剂181

2.试剂182

1.原理182

182

4.文献182

3.工作步骤182

3.工作步骤183

4.文献183

183

1.原理183

2.试剂183

3.工作步骤183

2.试剂184

1.原理184

184

4.文献184

3.工作步骤185

4.文献185

185

1.原理185

2.试剂186

3.工作步骤186

3.工作步骤187

2.试剂187

1.原理187

总硫187

硷灰化187

4.文献187

4.文献188

总氯188

1.原理188

2.试剂189

3.工作步骤189

4.文献190

引言191

第九章 污染反应 K.F.Jensen L.S,Dochinger B.R.ROberts A.M.Townsend191

材料和方法192

研究空气污染效应的方法192

熏蒸研究192

空气监测193

野外凋查194

植物取样194

生物监测195

植物对空气污染的反应195

叶部症状195

二氧化硫196

氧化剂197

氟化物198

各种各样的空气污染物198

树种的耐性199

生理反应199

生长199

代谢反应205

繁殖206

研究吸收过程的方法207

树木对大气污染物的吸收与净化207

大气污染物的吸收208

气体污染物的吸收209

微粒状污染物的吸收211

净化过程的相对重要性212

树木对空气污染的遗传表现212

评定和利用对污染物反应上的遗传变异性的方法213

对空气污染的耐受性215

针叶树215

被子植物216

讨论与总结217

空气污染的术语解释218

第十章 用来改良期望特性的间接选择法 K.Von Weisserlberg222

引言222

间接选择的理论222

在林木育种中的间接选择226

抗病性226

抗虫性228

其它特性230

总结性意见231

花粉管理235

收集235

第十一章 森林遗传学中的花粉处理技术(特别是关于不亲和性方面) E.G.Kirby R.G.Stanley235

方法235

引言235

贮藏236

生活力238

花粉处理和授放243

花粉管生长的促进物243

蒙导花粉244

花粉的授放246

引言249

第十二章 树木的组织培养 L.Winton O.Huhinen249

由体细胞组织的愈伤组织培养253

苗木254

根萌条255

阔叶树种的一年生枝条257

针叶树的一年生枝条258

由体细胞愈伤组织培养物的悬浮培养259

体细胞愈伤组织或悬浮培养的再生261

原生质体和体细胞杂交261

树木原生质体263

原生质体融合264

遗传转化作用265

配于体细胞和组织的培养266

树木的花药培养267

讨论270

第十三章 用植物激素控制针叶树开花 R.P.Phafis271

引言271

讨论271

球花的诱导271

激素处理272

柏科和杉科272

非激素的栽培处理272

松科274

性别280

在开花期前球花的发育283

开花期后的发育284

结论286

附录288

脚注288

参考文献290

第一章290

第二章291

第三章293

第四章298

第五章300

第六章305

第七章319

第八章320

第九章324

第十章330

第十一章333

第十二章334

第十三章338

1981《森林遗传学实验新技术》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米克施(J.P.Miksche)著;张培杲,吴贯明译 1981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遗传学实验  第2版(1979 PDF版)
遗传学实验 第2版
1979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遗传学实验( PDF版)
遗传学实验
遗传学实验方法和技术(1983年11月第1版 PDF版)
遗传学实验方法和技术
1983年11月第1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园林植物遗传学实验指导书(1992 PDF版)
园林植物遗传学实验指导书
1992
森林昆虫学实验指导( PDF版)
森林昆虫学实验指导
森林遗传资源学概论(1998 PDF版)
森林遗传资源学概论
1998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遗传学实验技术(1991 PDF版)
遗传学实验技术
1991 北京:农业出版社
遗传学实验  第2版(1987 PDF版)
遗传学实验 第2版
1987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遗传学实验(1989 PDF版)
遗传学实验
1989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微生物遗传学与实验技术(1989 PDF版)
微生物遗传学与实验技术
1989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遗传学实验(1982 PDF版)
遗传学实验
1982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遗传学实验(1987 PDF版)
遗传学实验
1987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遗传学实验方法和技术(1983 PDF版)
遗传学实验方法和技术
1983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遗传学实验(1979 PDF版)
遗传学实验
1979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微生物遗传学实验(1982 PDF版)
微生物遗传学实验
1982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