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债对日索赔纪实》
作者 | 高平 唐云 阳雨 编者 |
---|---|
出版 |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
参考页数 | 444 |
出版时间 | 1997年05月第1版(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无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1785661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1.1 今天,他仍然对太阳旗甚为恐惧,对日本歌曲闻之丧胆5
1.2 日本人不愿意回忆过去,日本是一个健忘的民族?5
1.3 民间索赔步履维艰5
1.4 我们要求日本赔偿一美元5
1.5 中国民间对日索赔沸沸扬扬,中国政府态度明确5
第一章我要求赔偿一美元5
2.2 国民党政府抗战损失调查委员会与《中国抗战时期财产损失说帖》21
2.2 国民党政府抗战损失调查委员会与《中国抗战时期财产损失说帖》21
2.4 日军铁蹄所至,财物化灰烬,村庄成废墟,人尽变鬼魂。悲凉凄惨,毛骨悚然21
2.1 七七事变前,东北的财产损失最保守的估计:金融机关损失近6000亿元,文教机关153亿元,实业损失98亿元,财政及其他损失1035亿元。上海损失亦巨大。21
第二章铁证如山21
2.3 中国共产党对抗日根据地部分损失的调查97
2.5 日本强掳中国劳工,数目之大,摧残之惨酷,世所罕见,这笔血泪帐,岂可漏掉97
2.6 日本对中国的贵重金属、船舶、矿产、机器设备、文物的劫夺骇人听闻,这笔帐不可不算97
2.8 谁无妻女,谁无姊妹,日军对中国女性所犯下的滔天罪行,是日本人最羞耻的一页,我们又怎能忘记这刻骨铭心的历史伤痕102
2.9 活人解剖,惨绝人寰,战争罪犯,千刀万剐104
2.10 铁证如山,南京大屠杀岂容抵赖104
3.9 盟国对欧洲轴心国的赔偿问题规定得详细具体,而对日本赔偿的原则却含糊不清,弹性很大106
3.8 远东委员会成了各国讨价还价、议而不决的自由论坛,盟总却成为决策与执行合二为一的实权机构106
3.7 血债血还,天经地义。中国着手对损失的调查、统计和核实106
3.6 准备对日和约及对日索赔106
3.5 没收敌伪产业和伪钞券,审判汉奸和日本战犯106
3.4 接收台湾、澎湖列岛和南海诸岛。“祖国”一词在台湾人眼中具有神秘的魔力106
3.3 由于蒋介石的倒行逆施,“中国驻日占领军”胎死腹中,中国武装部队进驻日本终成泡影,中国失去了对日索赔的最有利地位106
3.2 中国人最讲人道,战后的第一件事就是遣送日俘和日侨106
3.1 八年的浴血抗战,终于迎来了抗战的最后胜利,该是向侵略者讨还血债的时候了106
第三章血债必须偿还106
3.10 鲍莱的两份报告167
3.11 中国国民政府在顾维钧的不断催促下,于1946年8月拟定了中国对日赔偿问题提案纲领167
3.12 《中国对日要求说帖》言明:“中国对责令日本赔偿一事,自属最表关切。中国认为在盟国协商日本赔偿问题时,中国应列居主要之地位。”167
第四章国民党政府对日索赔内幕167
4.1 罗斯福为了减少自己的牺牲,无视中国的利益,竟答应苏联的要求,出卖了中国169
4.2 日本投降后,日本在东三省有着价值达20亿美元的公私财产,但却在220多名苏联专家的监督下,被苏军拆卸、搬走170
4.3 美国把中国国民政府作为对抗共产主义扩张的“唯一政府”,将日本作为亚洲的“生产工厂”,以此来对抗共产主义势力的“渗透”172
4.4 苏联已截留了日本39.68亿美元的物资,美国不仅控制了日本,而且接收了22.1亿美元的物资,而中国却一无所获174
4.5 临时赔偿方案姗姗来迟180
4.6 在对日索赔的道路上,中国人再次领教了“弱国无外交”的惨痛教训186
4.7 中国代表团认为国内最需要的设备,只因美国的一纸指令和盟总的有意拖延,终于成了泡影190
4.8 巨额黄金和白银被劫,战后丝毫未还;被劫书籍300万册,仅归还15万册;被劫重要文物15245件,仅归还2000件,这一切,均可令中华子孙痛心疾首194
4.9 斯瑞克报告和凯南报告出笼,美国已把日本当作自己在远东遏制共产主义的一个基地,开始全力扶植日本198
4.10 1949年7月1日,各同盟国不懈努力的日本赔偿问题终于被美国腰斩200
4.11 美英协调,利用朝鲜战争,单独签定对日和约。出席会议的有51个国家的代表,中国被人为地排除在外205
4.12 顾维钧说:事情有时令人难以理解,像赔款这样一个重大问题,台北政府竟会突然作出出人意料的决定211
4.13 蒋介石放弃索赔的真正原因215
4.14 索赔不成,被劫掠的物资总该归还吧?220
第五章中国政府放弃索赔纪实241
5.2 在日台条约的谈判中,日本一改战败国的身份,咬住赔偿问题不放。精明的日本人又一次使好大喜功、追求“面子”的中国人上了一大“当”245
5.3 中国共产党成立专门机构,落实抗战损失,做到心中有数249
5.7 中国红十字代表团访日,在美国“遏制中国”的高墙上冲开了一个缺口257
5.8 剔除阴影,以民促官。中国提出发展中日关系的基本原则259
5.5 1952年5月5日,周恩来声明:对旧金山和约和日台条约,中国政府和人民决不承认、坚决反对260
5.9 中国政府认为:关于中国大陆四万多情况不明的日本人问题,根本不存在,结果只能由日本政府向日本国民解释。日本政府应该从人道主义出发,提供在日华工的各种情况262
5.6 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前,双方从各自利益出发,以民间贸易的形式,逐步发展两国之间的“正常”贸易263
5.11 被劫持去日本的中国劳工竟成了“非法入境者”267
5.10 中国国旗在日本长崎被撕毁269
5.12 周鸿庆的反复并没有使台湾的阴谋得逞274
5.13 《吉田书简》,企图推行“两个中国”278
5.14 《保利书简》是骗人的285
5.16 周恩来就放弃要求战争赔偿作了专门指示290
5.17 中方的“联合声明草案”与“内部约定”300
5.18 中方作出“放弃战争赔偿要求”和建立邦交的决定,对深受日本侵略、饱受苦难的中国人民来说,短时间难以接受,于是1972年夏中国在全国开始了细致的说服群众工作308
5.19 道不明白的保留:田中角荣只说日本“给中国国民添了很大的麻烦”,联合声明中中国宣布放弃战争赔款是“为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友谊”312
5.20 毛泽东意味深长地送给田中角荣一套《楚辞集注》318
5.21 中日政府联合声明有这样的内容: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宣布:为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友谊,放弃对日本国的战争赔偿要求320
5.22 不到一千字的中日联合声明能了结中日之间的纠纷吗?在当时这也许就是一个疑问。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中国提出“民间索赔”亦在情理之中323
6.9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没有起诉天皇不能不说是个“遗憾”325
6.11 麦克阿瑟认为化学部队成员,可以“不作战犯追究”325
6.8 战争结束后,法西斯分子的命运在欧亚两地竟有天壤之别325
6.7 赔偿与“高速增长”齐飞,日本人赢得了战场上想得到却又未能得到的巨额利益325
6.12 没有追究文化界的责任,使教育和改造日本的任务十分繁重325
6.14 香烟缭绕的东京靖国神社告诉人们它被长年供奉的秘密325
第六章欧亚索赔对比研究325
6.6 包揽一切的“缅甸模式”,所产生的幅射效应十分明显。日本轻轻松松地叩开了东南亚广阔的市场325
6.5 岁月悠悠,尘封了多少旧事,家国之恨,也需要勇气面对。日本人,拿出你的勇气来吧,不应假“赔偿”之名而行经济战略之实325
6.4 1970年12月7日,德国总理勃兰特终于在向全世界直播的镜头前向华沙犹太区纪念碑跪下,向惨遭屠杀的犹太民族请罪325
6.3 德国人自食其果,负有血债的纳粹即使逃遁于世界最僻静的小镇也无以藏身325
6.2 人们始终不能忘记挑起两次世界大战的德国,也始终对德国保持高度的警惕325
6.1 没有追究文化界的责任,使教育和改造日本的任务十分繁重325
6.10 以经济手段侵略过中国的财阀逍遥法外403
6.13 审判没有确立继续无时效追究制度403
6.15 索赔不是目的,索赔只是为了制止侵略403
6.16 日本没有履行国家赔偿和个人受害赔偿403
第七章中国坚决说“不”403
7.1 政治是非不能颠倒,历史事实岂容篡改439
7.2 侵略就是侵略,性质不容混淆439
7.3 不许搞乱历史,混水摸鱼439
7.4 “侵略有理”,天理不容439
7.5 绝大多数世人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天皇推卸战争责任7.6中国坚决说“不”!十二万年也不忘记附录:主要参考书目439
1997年05月第1版《血债对日索赔纪实》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高平 唐云 阳雨 1997年05月第1版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拼杀黄浦江 中日血战纪实
- 1993 大连:大连出版社
-
- 国际贸易
- 1983.08 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
-
- 血债对日索赔纪实
- 1997年05月第1版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
- 九一八血债
- 1943
-
- 血债 “五卅一”纪念手册
- 1947
-
- 血债 1943年日伪“巴木东大检举”实录
- 中共木兰县委党史研究室;木兰县老区建设促进会
-
- 血债
- 1947
-
- 建设工程施工索赔与反索赔
- 1995 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
- 保险理赔索赔指南
- 1993 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
-
- 投保与索赔
- 1996 北京:法律出版社
-
- 工程索赔与实例
- 1993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 情债血案
- 1993 北京:群众出版社
-
- 血证 侵华日军暴行纪实日志
- 1995 成都:成都出版社
-
- 血债
- 1985 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
-
- 激战红土地 中日血战纪实
- 1993 大连:大连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