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力学上册》
作者 | 马元 刘桂玉 洪春华 刘咸定 吴沛宜 编者 |
---|---|
出版 | 人民教育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509 |
出版时间 | 1981年10月第1版(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无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1783750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目录1
第一章 基本概念和定义1
1-1 热力学的性质1
1-2 能量与社会2
1-3 热力学定律简介7
1-4 热力系统、参数和状态9
1-5 量纲和单位14
1-6 密度、重度、比容和压力20
1-7 温度和第零定律25
1-8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28
1-9 理想气体温标32
参考文献33
习题33
第二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40
2-1 封闭系统和开口系统40
2-2 功和绝热过程的概念41
2-3 机械能和静电能形式的功42
2-4 热力学第一定律45
2-5 能量E的性质、总能量47
2-6 封闭系统能量守恒原理49
2-7 热量的测量和能量当量51
2-8 准静态过程中的各种功量53
2-9 非准静态功64
参考文献67
习题67
第三章 状态公理和参数关系式75
3-1 状态公理75
3-2 简单系统76
3-3 简单可压缩封闭系统的能量守恒原理79
3-4 内能、焓及其特性81
3-5 理想气体的内能、焓和比热的关系式83
3-6 气体的比热85
3-7 解题技巧90
3-8 理想气体封闭系统的能量分析92
参考文献102
习题103
第四章 纯物质的物理性质110
4-1 PvT面110
4-2 压力-温度图115
4-3 压力-容积图118
4-4 纯物质性质表121
4-5 数据表格和封闭系统能量分析137
4-6 压缩因子和对比态149
4-7 不可压缩物质的参数关系式154
参考文献160
习题160
5-1 稳定态控制容积分析的理想化170
第五章 控制容积的能量分析170
5-2 控制容积的质量守恒原理173
5-3 控制容积的能量守恒原理180
5-4 特定的守恒方程187
5-5 稳定态系统的工程应用190
5-6 瞬变流动的分析212
5-7 刚性容器的充气和放气214
5-8 有边界功的瞬变流动系统的分析222
习题226
第六章 第二定律的宏观阐述239
6-1 引言239
6-2 平衡与第二定律242
6-3 热机243
8-4 永动机247
6-5 可逆过程与不可逆过程248
6-6 贮热器和贮功器253
6-7 可逆机与不可逆机的热效率255
6-8 热力学温标257
6-9 卡诺(Carnot)效率258
6-10 克劳修斯(Clausius)不等式259
6-11 熵262
6-12 熵增原理264
6-13 贮热器和贮功器的熵变化267
参考文献268
习题269
第七章 第二定律的推论271
7-1 温熵图271
7-2 卡诺热机和可逆卡诺循环273
7-3 可逆与不可逆热作用的影响282
7-4 TdS方程285
7-5 理想气体的熵变287
7-6 实际气体饱和状态的熵变298
7-7 不可压缩物质的熵变303
7-8 功的相互作用的关系式306
7-9 等熵过程309
7-10 焓熵图320
7-11 一些稳定流动装置的效率322
7-12 稳定态装置中的不可逆绝热过程324
7-13 控制容积的熵增原理340
参考文献343
习题343
第八章 可用能与可用性359
8-1 可用能和不可用能359
8-2 封闭系统的可用性370
8-3 稳定流动过程中的可用性379
8-4 封闭系统和开口系统的不可逆性383
习题387
第九章 熵和第二定律的统计观点398
9-1 能的量子化398
9-2 熵函数400
9-3 热力学第二定律407
9-4 可逆过程与不可逆过程414
9-5 功和热的微观含义414
9-6 熵和最可几宏态416
9-7 用宏观变量表示的熵的变化421
9-8 贮热器和贮功器427
9-9 第二定律在封闭系统中的应用427
9-10 热机的概念429
参考文献434
习题434
第十章 量子统计力学的应用439
10-1 气体的简单动力理论439
10-2 玻色-爱因斯坦、费米-狄喇克和麦克斯韦-玻耳兹曼统计学446
10-3 BE、MB和FD分布律453
10-4 拉格朗日乘数A的计算460
10-5 拉格朗日乘数B461
10-6 分子的配分函数及其与理想气体宏观参数的关系465
10-7 粒子的平移能级470
10-8 刚性直线转子的旋转能量471
10-9 线性谐振子的振动能量472
10-10 平移能量模式的分子配分函数473
10-11 刚性转子的分子配分函数474
10-12 线性谐振子的振动配分函数476
10-13 理想单原子气体的性质477
10-14 旋转模式对双原子气体性质的贡献479
10-15 振动模式对双原子气体性质的贡献483
10-16 平移能的麦克斯韦能量分布函数487
10-17 辐射和光子气体493
10-18 爱因斯坦和德拜(Debye)的单原子固体模型498
10-19 电子气体501
参考文献505
习题505
1981年10月第1版《热力学上册》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马元 刘桂玉 洪春华 刘咸定 吴沛宜 1981年10月第1版 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工程热力学 上
- 1960 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
-
- 可压缩流的动力学与热力学(上册)
- 1966
-
- 物理学 上册
- 1979
-
- 工程热力学与机器学 上册
- 1959.04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 力学与热学 下册
- 1985.05 清华大学出版社
-
- 向和平友谊与幸福的将来前进
- 1953年12月第1版 中国青年出版社
-
- 工程热力学(上册)
- 1985年01月第1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
- 热力学上册
- 1981年10月第1版 人民教育出版社
-
- 热力学 下册
- 1979年04月第1版 新兴图书公司
-
- 物理学教程 力学与热学 上册
- 1984年05月第1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
-
- 热力工程学 上
- 1974 台湾东华书局股份有限公司
-
- 化工热力学 上
- 1990 徐氏基金会
-
- 热力学
- 1988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 化学热力学 上
- 1955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 热力学
- 1998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