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与热力学》
作者 | Mark W. Zemanskv著;翁武忠,曹培熙译 编者 |
---|---|
出版 | 徐氏基金会 |
参考页数 | 612 |
出版时间 | 1979(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无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163921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章温度1
1-1 宏观观点1
1-2 微观观点2
1-3 宏观与微观的对比2
1-4 热力学的范围3
1-5 热平衡4
1-6 温度的观念6
1-7 温度的测量8
1-8 温度计的比较11
1-9 气体温度计13
1-10 理想气体温标15
1-11 摄氏温标17
1-12 电阻计温学19
1-13 温差电偶20
1-14 国际实用温标21
第二章简单热力学系统24
2-1 热力平衡24
2-2 纯物质的PV图26
2-3 纯物质的Pθ图28
2-4 PVθ面30
2-5 物态方程式30
2-6 物态的微量变化32
2-7 数学定理34
2-8 张紧的金属线37
2-9 表面膜38
2-10 可逆电池39
2-11 顺磁质固体41
2-12 内含量与外延量42
第三章功46
3-1 功46
3-2 准静态过程47
3-3 静流体系统的功48
3-4 PV图49
3-5 功与路径有关50
3-6 准静态过程的功51
3-7 金属线、表面膜和可逆电池的功53
3-8 改变磁性固体的磁化强度时所作的功55
3-9 综述58
3-10 复系58
4-1 功与热64
第四章热和第一定律64
4-2 绝热作功66
4-3 内能函数68
4-4 第一定律的数学构式69
4-5 热的观念71
4-6 第一定律的微分形式72
4-7 热容量及其测定74
4-8 水的热容量;卡路里77
4-9 静流体系统方程式78
4-10 热的准静态流动;热库80
4-11 热传导81
4-12 导热率83
4-14 热辐射;黑体86
4-13 热对流86
4-15 克希荷夫定律;辐射热88
4-16 斯忒藩—波耳兹曼定律90
第五章理想气体99
5-1 气体的物态方程式99
5-2 气体的内能103
5-3 理想气体106
5-4 热容量的实验测定108
5-5 准静态绝热过程110
5-6 量取γ值的Clèment与D'esormes法113
5-7 Rüchhardt量γ的方法114
5-8 Rǖchhardt方法的改进116
5-9 纵波的速率118
6-1 微观观点130
第六章理想气体动力论130
6-2 理想气体的物态方程式131
6-3 分子速率的分布137
6-4 马克士威速率与温度141
6-5 能量的均分145
第七章热机、冷冻机与第二定律150
7-1 功与能的相互转变150
7-2 斯特灵机152
7-3 蒸汽机154
7-4 内燃机156
7-5 第二定律的克尔文—普郎克陈述160
7-6 冷冻机162
7-7 克尔文—普郎克与克劳修司陈述的相当性167
8-1 可逆性与不可逆性172
第八章可逆性与克氏温标172
8-2 外界的与内在的热不可逆性173
8-3 内在的力学不可逆性174
8-4 外界的与内在的热不可逆性175
8-5 化学不可逆性175
8-6 可逆性的条件176
8-7 可逆绝热面的存在177
8-8 ?Q的可积分性180
8-9 λ的物理意义184
8-10 克氏温标186
8-11 理想气体温度与克氏温度的相等性188
9-1 熵的观念193
第九章熵193
9-2 理想气体的熵195
9-3 TS图197
9-4 卡诺循环200
9-5 熵的可逆性202
9-6 熵与不可逆性203
9-7 熵与非平衡状态207
9-8 熵值增加原理209
9-9 熵值原理的工程应用211
9-10 熵与不可用的能量213
9-11 熵与无序215
9-12 熵与方向;绝对熵216
9-13 熵流与熵的产生217
10-1 基本原理226
第十章统计力学226
10-2 平衡分布229
10-3 A和β的意义233
10-4 配分函数236
10-5 理想单原子气体的配分函数239
10-6 能量的均分241
10-7 功与热的统计解释243
10-8 无序、熵与讯息245
第十一章纯物质250
11-1 焓250
11-2 黑氏和吉氏函数253
11-3 两个数学定理257
11-4 马克士威尔方程式258
11-5 TdS方程式261
11-6 能量方程式266
11-7 热容量方程式268
11-8 常压力时的热容量271
11-9 热膨胀系数273
11-10 压缩系数277
11-11 等容热容量281
11-12 非金属晶体的统计力学283
11-13 晶体的频谱288
11-14 金属的热性质295
第十二章相转变;液体及固态氦312
12-1 焦耳—克尔文效应312
12-2 焦耳—克尔文效应和气体的液化315
12-3 一阶转变;克来珀龙方程式322
12-4 升华;克希荷夫方程式325
12-5 汽压常数328
12-6 汽压测量334
12-7 汽化335
12-8 临界态342
12-9 熔解346
12-10 高阶转变350
12-11 液态和固态氦356
第十三章专题370
13-1 张紧的金属线370
13-2 表面膜370
13-3 可逆电池373
13-4 燃料电池375
13-5 平行板电容器中间的介电质376
13-6 压电效应378
13-7 热电现象382
13-8 导体中电流及热流共存现象384
13-9 塞贝克和珀耳帖效应386
13-10 汤姆逊效应和克尔文方程式388
13-11 温差电冷391
13-12 光子系统的性质392
13-13 波色—爱因斯坦统计对光子的应用394
13-14 光测高温计397
13-15 维恩定律和斯忒藩—波耳兹曼定律399
13-16 辐射压力;黑体辐射为热力学系统403
14-1 原子磁性415
第十四章顺磁性,低温学,负温度和第三定律415
14-2 磁性离子子系统的统计力学418
14-3 磁性离子子系统的磁矩423
14-4 磁性离子子系统的热性质428
14-5 用离子去磁法产生极低温度432
14-6 低温测温法441
14-7 磁性冷冻机447
14-8 磁性原子核的极化448
14-9 核去磁产生微度温度453
14-10 负克尔文温度456
14-11 Pound,Purcell和Ramsey的实验460
14-12 负温度的热力学462
14-13 热力学第三定律465
第十五章超流体和超导电性476
15-1 液态氦Ⅱ的超流体476
15-2 喷泉效应479
15-3 第二种声482
15-4 第四种声487
15-5 蠕动膜;第三种声489
15-6 超流体的其他效应491
15-7 He3在超流体He4中的运动495
15-8 超导电性的过度温度496
15-9 第一型超导体的磁性500
15-10 第一型超导体的热容量505
15-11 能量差510
15-12 第二型超导体513
16-1 道尔顿定律519
第十六章化学平衡519
16-2 半透膜520
16-3 吉布斯定理521
16-4 惰性理想气体混合物的熵522
16-5 惰性理想气体混合物的吉氏函数524
16-6 化学平衡526
16-7 非平衡状态的热力学描述527
16-8 化学平衡的条件529
16-9 力学稳定性条件531
16-10 相的热力学方程式533
16-11 化学势535
16-12 反应度537
16-13 反应平衡的方程式540
17-1 质量作用定律546
第十七章理想气体反应546
17-2 平衡常数的实验测定547
17-3 反应热550
17-4 能斯特方程式553
17-5 亲和性556
17-6 平衡的移动560
17-7 平衡中的反应气体之热容量562
第十八章复相系567
18-1 复相系的热力学方程式567
18-2 无化学反应时之相律568
18-3 相律的简单应用572
18-4 有化学反应时之相律576
18-5 组成数的决定581
18-6 平衡的移动585
1979《热与热力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Mark W. Zemanskv著;翁武忠,曹培熙译 1979 徐氏基金会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热力学与化学热力学
- 1981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 物理学 上册
- 1979
-
- 力学与热学 下册
- 1985.05 清华大学出版社
-
- 热力学与统计力学
- 1974
-
- 支力论与热力学
- 1974 徐氏基金会
-
- 热力学
- 1988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 热力学
- 1986 北京:科学出版社
-
- 热力学
- 1981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
- 热力学
- 1961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
- 热力学
- 1961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
- 轮胎力学与热学
- 1988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 热力学
- 1998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
- 热管
- 1976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
- 化学热力学与统计热力学基础
- 1984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 热力学
- 1955 北京市:高等教育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