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与教育开放战略》
作者 | 邢无敏主编 编者 |
---|---|
出版 |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600 |
出版时间 | 没有确切时间的资料 目录预览 |
ISBN号 | 无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1770201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代序)邢元敏1
第一部分:经济全球化与教育开放战略的一般研究1
一、经济全球化与教育开放3
(一)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世界图景3
1.科技全球化的世界图景3
2.信息全球化的世界图景13
3.经济全球化的世界图景20
(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教育国际化25
1.欧洲教育的一体化26
2.北美教育的区域化与国际化37
3.亚太教育的区域化与国际化43
4.澳洲教育的国际化50
(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的教育开放54
1.教育国际化以教育开放为先导55
2.教育国际化为扩大教育开放提供了新的契机和条件58
3.迎接教育国际化的教育开放战略62
二、地缘关系与教育开放69
(一)地缘关系的意义69
1.地缘关系的内涵与特点69
2.地缘关系的理论与特点71
3.地缘关系理论对教育发展与开放的意义84
(二)当今教育开放中的地缘关系85
1.欧盟成员国教育开放中的地缘关系85
2.北美主要国家教育开放中的地缘关系93
3.亚太主要国家教育开放中的地缘关系99
4.东北亚主要国家教育开放中的地缘关系106
5.澳、新教育开放中的地缘关系111
6.中俄、中印教育开放的地缘关系114
(三)地缘关系理论与教育开放的一般规律115
1.地缘政治主导制约教育开放115
2.教育开放在地缘关系中具有能动作用117
三、文化流变与教育开放120
(一)世界文化流变的历程120
1.世界文化流变的图景121
2.世界文化中心转移大势126
3.世界文化流变历程对教育发展与开放的影响128
(二)世界文化分布格局与流变态势132
1.世界宗教文化分布格局与流变态势132
2.世界语言文化分布格局与流变态势133
3.世界文化分布格局与流变对教育发展与开放的影响136
(三)世界文化流变与教育开放的关系141
1.文化流变促进教育开放141
2.教育开放促进文化传播、融合与创新144
四、后现代经济与教育开放164
(一)经济形态变迁164
1.“物”本经济164
2.“资”本经济165
3.“知”本经济168
4.“人”本经济173
(二)后现代经济的本质特征176
1.人本性177
2.全球性179
3.全面性182
4.可持续性185
(三)后现代经济对教育开放的影响186
1.后现代经济要求将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186
2.后现代经济要求教育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因和源泉189
3.后现代经济要求教育国际化193
五、人才竞争与教育开放196
(一)人才竞争是现代国际竞争的焦点196
1.国际人才竞争的时代背景196
2.先发国家在人才竞争上的主要谋略199
3.后发国家在人才竞争上的主要谋略208
4.现代国际人才竞争的启示214
(二)国际人才分布的格局与态势216
1.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分布格局与态势216
2.其他国际大奖获得者的分布格局与态势248
3.世界著名创新人才团队典型举要263
(三)人才竞争与教育开放271
1.人才竞争对教育开放的影响271
2.教育开放对人才竞争的影响277
六、教育发展与教育开放282
(一)世界义务教育发展的跨越及其对教育开放的影响282
1.世界义务教育发展的第一次跨越及其对教育开放的影响283
2.世界义务教育发展的第二次跨越及其对教育开放的影响288
3.世界义务教育发展的第三次跨越及其对教育开放的影响293
(二)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及其对教育开放的影响300
1.大学现代社会职能的形成及其对教育开放的影响300
2.高等教育大众化及其对教育开放的影响304
3.高等教育国际化及其对教育开放的影响319
(三)国际组织与教育开放342
1.世界贸易组织342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345
3.国际劳工组织348
4.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350
5.世界银行353
第二部分:面向经济全球化的天津教育开放战略361
一、天津的地缘性质与教育开放363
(一)从世界看天津的地缘性质363
1.“地缘重心国”是区域一体化决定性力量363
2.中亚是世界大国地缘政治博弈中心366
3.东北亚是全球重要地缘战略区367
4.中国地缘是“海权与陆权”交汇点372
5.天津是通往“世界心脏”的东大门377
(二)从全国看天津的地缘性质378
1.天津在环渤海的地缘性质378
2.天津经济地理特点379
3.天津的首都辐射效应383
(三)利用天津地缘优势扩大教育开放391
1.“海陆和合”是天津教育开放的地缘新理念391
2.扩大与世界各国教育交流合作的对策394
二、天津历史文化与教育开放403
(一)伴随城市演变形成的天津文化403
1.传统城市的形成与漕运文化、盐商文化403
2.天津城市的近代化与码头文化、寓公文化407
3.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与河海文化、都市文化409
(二)影响教育开放的天津文化因素415
1.有利于教育开放的天津文化特性415
2.不利于教育开放的天津文化因素419
(三)近代天津文化与教育开放的关系422
1.天津文化促进近代新式教育的发展与开放422
2.新式教育的发展促进天津文化的进步424
(四)革新天津文化,为教育扩大开放创造条件426
1.发扬有利文化因素,为教育开放奠基铺路426
2.改变不利文化因素,为教育开放拓宽社会心理空间427
3.区别对待雅文化与俗文化,为教育开放创造有利条件428
4.加强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研究,为教育开放提供充分的思想支撑430
三、世界教育资源划分与天津教育开放432
(一)世界教育资源发展的划分432
1.当今世界教育资源的发展态势432
2.人力资源的分布特点435
3.资本资源的分布特点447
4.语言资源的分布特点458
(二)典型国家利用教育资源的经验与举措461
(三)世界教育资源中的天津教育开放467
1.天津教育开放在世界教育资源中的位置467
2.天津教育资源发展趋势的对策与建议474
四、天津高等教育开放481
(一)高等教育开放的内容及其国际比较481
1.高等教育开放的内容481
2.主要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开放情况492
(二)天津高等教育开放的现状与发展496
1.天津高等教育开放的优势与国内比较496
2.目前天津高等教育开放中存在的问题501
3.高等教育开放对天津市的积极影响508
(三)拓展天津高等教育开放的更大空间509
1.鼓励教育机构进入国际教育市场进行竞争509
2.拓展中外合作办学空间510
3.提升教师队伍的开放度510
4.推进留学工作511
5.打造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516
五、天津基础教育开放519
(一)基础教育开放的比较研究519
1.国际社会关于基础教育开放的观念519
2.发达国家关于基础教育开放的举措531
3.基础教育开放的未来走势544
(二)天津基础教育开放状况的分析547
1.天津基础教育开放的成绩548
2.天津基础教育开放的经验552
3.天津基础教育开放的问题554
(三)天津基础教育开放策略的选择554
1.发展国际学校555
2.扩大外聘教师数量,提高外聘教师层次556
3.拓宽教师出国培训渠道556
4.引入和利用国际教育评估标准与方法557
5.积极创办国外学校559
六、天津职业教育开放562
(一)决定天津职业教育开放的因素562
1.劳务市场、人才市场以及移民的流动性和国际性决定天津职业教育的开放562
2.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国家发展战略决定天津职业教育的开放568
3.“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的性质与功能决定天津职业教育的开放572
(二)天津职业教育开放的现状分析574
1.天津职业教育开放的基本成绩574
2.天津职业教育开放存在的主要问题577
3.天津职业教育开放的战略目标选择580
(三)天津职业教育开放的战略举措583
1.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升人才的国际竞争力583
2.转变观念,确定立足天津、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开放思路584
3.创新职业教育办学体制,形成多元办学的新格局586
4.革新人才培养模式,采用“订单”式和弹性原则,为人才的发展提供便利590
5.课程与教学要逐步与世界接轨,培养适用于中外劳务市场需要的各类人才592
6.建立全国性和国际就业市场预测和研究机构,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信息和研究支持597
后记599
表1—1—1美国与欧盟及欧洲经济区国家之间的多边、双边科学协议5
表1—1—2加拿大与欧盟及欧洲经济区国家之间的多边、双边科学协议5
表1—1—31994、1999年外国在美研究开发机构的数量8
表1—1—4美国海外研发机构的国家和地区分布情况(1997)8
表1—1—5欧美各主要国家国内公司和外资公司申请专利的情况(1996)9
表1—1—6全球技术创新中心12
表1—1—7各地区IT资源投入比较(1998年)18
表1—1—8世界最大100家公司的跨国化指数21
表1—1—9世界对外直接投资流出存量22
表1—1—10世界对外直接投资流入存量22
表1—1—11对外直接投资流入和流出额占固定资本形成总额的比重22
表1—1—12对外直接投资流入和流出存量占GDP的比重23
表1—1—13 1950—2000年世界生产和货物出口年均增长率24
表1—1—14货物和服务进出口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24
表1—1—15 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在某些国际金融中心外资银行的数目25
表1—1—16欧盟跨国教育与训练方案28
表1—1—17 1999年OECD国家中东道主国的留学生分布41
表1—1—18热点国家留学费用表42
表1—1—19加拿大萨斯喀彻温大学的留学生入学主要活动安排一览表42
表1—1—20 1994—2004年澳大利亚接收留学生结构一览表51
表1—1—21承诺对外开放教育分支部门的国家57
表1—1—22 5个教育出口国家教育出口发展情况58
表1—1—23来自外国学生的收入及其占服务出口总额之比例59
表1—1—24 1960—2001年主要留学生母国和地区及人数60
表1—1—25中国与教育发达国家教育产品的国际价格对比65
表1—2—1部分欧盟国家1995年留学生来源统计92
表1—2—2 2001年亚洲留学教育最大输出国100
表1—2—3 2001年全球留学教育最大输入国100
表1—2—4日本签订的WTO教育服务贸易减让表107
表1—2—5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入世承诺112
表1—3—1世界科学技术产业革命历程表124
表1—3—2世界文化流变图景表125
表1—3—3世界文化流变类型表125
表1—3—4中国与世界各国重大科技成就对照表127
表1—3—5世界科技中心转移表127
表1—3—6汉语在整个世界使用国家类别表134
表1—3—7全国基督教会学校学生历年增长表138
附表1—3—1世界宗教文化分布及重要性排序表151
附表1—3—2世界语言文化分布及日常使用语言排序表157
表1—4—1日本三次产业的名义GDP构成比变化167
表1—4—2专利权申请文件数量(2003年)172
表1—4—3社会生产形态及教育开放的代表性特征176
表1—4—4世界各地区商品出口结构180
表1—4—5世界各地区商品进口结构181
表1—4—6 2005年世界各国和地区人文发展指数前十名(HDI)186
表1—5—1部分国家教育经费开支占全部财政支出的比例(1995年,2002年)200
表1—5—2 2002年部分国家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200
表1—5—3主要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里程表201
表1—5—4 2003年各国不同教育程度者接受正规、非正规教育和培训的比率201
表1—5—5 2003年不同国家各级教育程度劳动者(25~64岁)接受与工作相关的非正规继续教育的比例和时间202
表1—5—6先发国家留学生数量占大学在校生总数的比例203
表1—5—7韩国、新加坡与部分国家公共教育经费年平均增长率比较209
表1—5—8近几年来韩国留学生的数量变化(至2004年9月1日)210
表1—5—9 100所大学R&D经费开支(2001年)242
表1—5—10部分国家人才实力情况278
表1—5—11科技产出指标278
表1—6—1 2000年世界各国实行义务教育年限一览表283
表1—6—2社会时间与历史时间对照表284
表1—6—3最早实现义务教育第一次跨越(实行六年制义务教育)的时间表285
表1—6—4世界义务教育第一次跨越期间日本义务教育就学率(%)287
表1—6—5 1960—1968年入学人数与教育经费每年增加的百分比289
表1—6—6 1967—1968年世界各地区入学率(百分比)290
表1—6—7最早实现义务教育第二次跨越(实行7~9年制义务教育)国家的时间291
表1—6—8 1999年按年龄组分,公私立学校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学生的净入学率294
表1—6—9 OECD成员国中学生的阅读能力成绩和阅读活动的投入程度299
表1—6—10大学模式及其社会职能情况302
表1—6—11 1960—1961年度和1967—1968年度世界各大区高等教育入学率305
表1—6—12世界高等教育两次跨越的情况305
表1—6—13美国1976—1987年各层次院校变化情况306
表1—6—14亚太地区六国在校生人数增长情况307
表1—6—15 OECD1985—1994年适龄人口入学率(包括公立和私立第三级教育院校)309
表1—6—16 1999年大学入学率及新生的年龄分布按性别分,公私立大学A、大学B教育每一单个年龄净进入率之和310
表1—6—17 1989—1996年全部劳动年龄人口及从业人口中人力资本增长情况 劳动年龄人口中及从业人口中具有大学资格的比例变化的百分点312
表1—6—18 1999年受大学教育的人口按年龄分,受大学B、大学A及高级研究课程教育的人口比例情况312
表1—6—19亚洲四国私立高校学生数占学生总数的比例315
表1—6—20葡萄牙第三级教育的注册人数(1960—1995)316
表1—6—21 10个发达国家2003年知识传播、大学入学率及人均公教费用317
表1—6—22 11个发达国家1980—1990年公共教育费用及其大学普及率320
表1—6—23国际教育服务供应的主要模式321
表1—6—24 1980—2001年10个国家接收留学生情况及其留学生占全球留学生的比例327
表1—6—25 1980—2001年全球主要留学生输出国及其人数328
表1—6—26 1995年和1999年来自不同地区的外国学生在OECD成员国注册的分布情况329
表1—6—27 1989年、1997年和2000年来自外国学生的出口收入及其占整个服务出口收入的百分比337
表1—6—28 1989年、1997年和2000年由出国留学的本国学生带来的应支付的进口款项及其在整个服务进口支付款项中占的百分比337
表1—6—29 2000年OECD成员国高等教育国际服务收支情况338
表1—6—30 2000年与所有学生相比第三级教育阶段外国学生学习不同学科的情况340
表1—6—31 GATS义务与规则343
表1—6—3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的教育指标体系348
表1—6—33 OECD(2000年)教育指标体系353
表2—1—1天津港在华北进出口贸易中的地位384
表2—1—2 20世纪30年代京、津、沪三市金融机构情况385
表2—1—3 2004年北京、天津经济发展水平比较389
表2—3—1世界教育服务前10位出口国434
表2—3—2世界十大教育服务进口国、地区(境外消费方式)434
表2—3—3 1980年和1990年各地区接收的留学生人数及原籍分布一览表437
表2—3—4十个最大的留学生接收国和派遣国及其接收和派遣的留学生数(1980—1981年度)438
表2—3—5世界各国接收留学生排名表438
表2—3—6 1992—2003年来华留学生人数统计442
表2—3—7 1998—2003年来华留学生洲别统计445
表2—3—8 2003年在华留学生数量较多的国家445
表2—3—9 1997—2003年在华外国留学生本科以上学历统计445
表2—3—10 1999—2003年在华外国留学生学历生统计446
表2—3—11 2000—2004年出国留学人数446
表2—3—12 1970—1991年双边和多边机构用于教育发展合作的开支448
表2—3—13教育支出在双边和多边资助机构的发展合作总支出中所占的百分比450
表2—3—14 1986—1990年多边银行和基金会对不同地区的教育援助450
表2—3—15 1963—1982年世界银行对教育部门的贷款分配451
表2—3—16 1963—2005年世界银行对教育的贷款453
表2—3—17 1963—2005年世界银行对不同地区新教育项目的贷款455
表2—3—18 1981—2006年世界银行对中国的贷款一览表456
表2—3—19 1981—2004年世界银行对中国教育项目贷款一览表457
表2—3—20天津市1981—2006年获得世界银行贷款一览表468
表2—3—21北京市1983—2000年获得世界银行贷款一览表469
表2—3—22上海市1983—2006年获得世界银行贷款一览表470
表2—3—23中国不同地区接受世界银行贷款占世行对中国全部贷款的比例471
表2—3—24 1997年中国接收留学生最多的10所大学472
表2—3—25 2002年中国出国留学人数最多的10所大学472
表2—4—1 1992—2004年来华留学生人数统计484
表2—4—2 2004年来华留学生的国别情况(超过500人)485
表2—4—3我国高校国家科技交流情况487
表2—4—4中国大陆可授予国外学位与香港特别行政区学位的合作办学新增项目488
表2—4—5全国外国教材中心布局与分工490
表2—4—6中国签订的国家间相互承认学位、学历和文凭的双边协议(截至2004年2月5日)490
表2—4—7 1999—2004年天津高等教育开放部分项目进程表498
表2—4—8天津市高等院校在海外建立的孔子学院501
表2—4—9 2003年京、津、沪高校在校生数501
表2—4—10上海市1995—2004年接收留学生统计502
表2—4—11 2002年全国留学生人数超过1000人的院校排列(前20所)502
表2—4—12上海市1995年以来中外合作办学发展情况503
表2—4—13上海市1995年以来引进外籍教师专家(教师)状况504
表2—4—14 1997年美国、日本外国留学生类别506
表2—4—15外国留学生占本国学生的比例506
表2—4—16澳大利亚外国留学生占所有大学生的比例507
表2—4—17外国留学生占天津市高校在校生人数比例507
表2—4—18 2004年天津市普通高校专任教师及外教学历情况508
表2—4—19教育部予以资格认定的天津市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机构512
表2—4—20 2004年天津招收与在校外国留学生情况(按经费来源分)513
表2—4—21 2004年天津市高校外国留学生(按学历层次分)515
表2—5—1天津基础教育1995—2005年办学效益的比较549
表2—6—1 2000—2010年按地区分布世界劳动力预测563
表2—6—2 1970—2000年间国际移民的增长,根据移民输入国来划分564
表2—6—3已注册国外职业资格证书名单596
专栏1.1.1人体基因组工程7
专栏1.1.2跨国化指数20
专栏1.1.3伊拉斯谟计划27
专栏1.1.4欧洲学分转换体系29
专栏1.1.5学位的认可与认证31
专栏1.1.6美国国际教育协会39
专栏1.1.7美国国际教育周40
专栏1.1.8吸引外国学生的行动案例61
专栏1.1.9影响学生出国留学的因素63
专栏1.2.1中国古代地缘政治思想78
专栏1.2.2美国冷战后基本战略目标81
专栏1.2.3“严格的欧洲组织”90
专栏1.2.4中美地缘经济关系98
专栏1.2.5美国的地缘战略108
专栏1.2.6日本的地缘战略109
专栏1.3.1文化变迁的概念120
专栏1.3.2世界文化流变形态论122
专栏1.3.3世界文化流变分期论123
专栏1.3.4两圈一体简介131
专栏1.3.5世界上现存的语言133
专栏1.3.6世界上使用者在1亿人以上的作为母语的语言134
专栏1.3.7公共语言排在所讲语言前五位的国家135
专栏1.3.8殖民语言成为殖民地国家超过100万人使用的国际语言136
专栏1.3.9英美法德等国家或地区传播自己语言情况140
专栏1.3.10若干文化流变层面递进规律的主要观点142
专栏1.3.11上海格致书院143
专栏1.3.12教育发达与科技兴旺的关系148
专栏1.3.13美国教育——教育开放与创新的一个范例149
专栏1.4.1 20世纪50年代的“经济之谜”170
专栏1.4.2 1996—1997年世界各主要国家或地区的GDP、人口、研究开发的人数及经费178
专栏1.4.3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结构184
专栏1.4.4被中国忽视的人力资本投资188
专栏1.4.5当代教育的特征189
专栏1.5.1论科学的人才观198
专栏1.5.2发挥专业人才的积极性——制度重于技术268
专栏1.5.3教育水平决定现代经济发展269
专栏1.5.4努力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273
专栏1.5.5中国各省市区人才竞争力的指标体系表276
专栏2.1.1 20世纪美国的外交策略364
专栏2.1.2米尔歇默教授论未来的中国377
专栏2.1.3京津经济同构性问题388
专栏2.1.4首都经济构建出发点391
专栏2.1.5中美关系的新现实和新思维395
专栏2.1.6丹麦对“远程学习”的定义397
专栏2.1.7丹麦的虚拟大学400
专栏2.2.1天津的地理位置419
专栏2.2.2 1895—1905年天津创办各类学堂49所425
专栏2.2.3清末“新政”时期1895—1905年天津县各类学校统计(156所)425
专栏2.4.1进一步扩大教育开放483
专栏2.4.2关于加强学术交流485
专栏2.4.3关于跨国高等教育的法规或条例489
专栏2.4.4克林顿论国际教育战略的重要意义493
专栏2.5.1国际社会的教育目的522
专栏2.5.2实现对传统学习观念的转换525
专栏2.5.3儿童的多元智力评估核查量表529
专栏2.5.4美国2002—2007年战略计划534
专栏2.5.5澳大利亚国家十大教育目标537
专栏2.5.6法国政府促进外语教学的20项措施540
专栏2.5.7美国科学教学标准542
专栏2.5.8 “hand on”科学文化教育的十大原则543
专栏2.5.9新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中各教育阶段和在我国可选用的分类和名称558
专栏2.6.1空客A320落户天津572
专栏2.6.2教育部部长周济论职业教育发展588
图1.1.1 SCI收录国际合作论文在各国论文中的比例4
图1.1.2世界部分地区间合作发明专利的增长趋势示意图(1981—1995)9
图1.1.3全球最大的100家跨国公司全球化程度提高情况10
图1.1.4在美获博士学位学生的来源比例11
图1.1.5欧、美、日等国跨国公司研发活动全球化程度发展情况11
图1.1.6主要发达国家外资研发经费在全部产业研发经费中的比重示意图12
图1.1.7台湾地区主要PC产品全球占有率15
图1.1.8连接因特网的国家数17
图1.1.9世界因特网使用者数量17
图1.1.10全球因特网主机数17
图1.2.1体现麦金德1904年划定的世界枢纽——东欧和北亚地图74
图1.2.2麦金德1919年绘制——“世界枢纽地区”地图74
图1.2.3体现麦金德——南北美洲是“世界岛”的卫星地图75
图1.2.4体现麦金德——“边界新月带”是争夺世界锁钥的地图76
图1.2.5体现1943年麦金德“空白地幔区”的边界地图77
图1.2.6体现麦金德地球观变化的三条边界77
图1.4.1经济形态变迁中的社会生产要素的比重构成175
图1.5.1 2003年部分国家R&D经费支出总额与GDP的比值207
图1.5.2部分国家R&D经费支出总额及年均增长率207
图1.5.3 2003年SCI、EI和ISTP三系统收录科技论文数量最高的8个国家的论文数和增长率279
图1.6.1 1960年与1968年教育经费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比290
图1.6.2 1999年学前教育开支占GDP的比重297
图1.6.3 1980年至1999年经合组织成员国第三级教育阶段外国学生的增长(1990=100)323
图1.6.4 1995年和1999年在每个OECD成员国第三级教育阶段的外国学生与出国留学的本国学生的比例335
图2.1.1环渤海湾地区分布图378
图2.2.1天津文化形成示意图414
图2.3.1 1998—2003年间OECD国家留学生市场份额440
图2.3.2 2003年OECD国家接收外国留学生的比重441
图2.3.3 1992—2003年来华留学生人数增长趋势图442
图2.3.4 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中非教育交流中来华留学生的基本情况444
图2.3.5 2002年在华非洲留学生的学历层次图444
图2.3.6 1988—2003年在印度的留学生数量发展图463
图2.3.7印度留学市场的波动发展趋势图463
图2.3.8 1989—1990年度在印度的外国留学生专业分布464
图2.3.9 1990—2000年度在印度的外国留学生专业分布465
图2.3.10 2002—2003年度在印度的外国留学生专业分布465
图2.3.11在印度外国留学生经费来源466
图2.3.12 1989—1990年在印度外国留学生数量最多的十个国家和地区466
图2.3.13 1990—2000年在印度外国留学生数量最多的十个国家和地区467
图2.4.1 2004年度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构成情况484
图2.4.2 2004年度我国留学回国人员构成情况484
图2.4.3 2004年度我国在外留学生洲际分布484
图2.4.4 1992—2004年在华外国留学生人数情况484
图2.4.5 2004年在华留学生人数超过2000人的地区499
图2.4.6 2004年天津市外聘专家情况507
图2.4.7 2004年天津市普通高校专任教师学历图508
图2.4.8 2004年天津市高校外国留学生情况(按学历层次分)515
图2.4.9 2004年天津外国留学生在校生人数(按大洲分)515
图2.5.1国际理解教育的发展524
图2.6.1国际移民占移民输入国人口的比重564
图2.6.2劳动力和依存率566
图2.6.3主要发展中国家在发达国家散居的移民567
图2.6.4 2000年高等教育人士的移民率568
图2.6.5天津滨海新区规划面积2270平方公里569
图2.6.6空客A320系列飞机总装线项目选址天津滨海新区570
图2.6.7 1996—2002年获取证书人数变化情况594
图2.6.8 1996—2001年鉴定通过率变化情况595
图2.6.9 1996—2002年全国鉴定机构变动图595
图2.6.10 1996—2002年考评员人数变动情况596
《经济全球化与教育开放战略》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邢无敏主编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中国开放城市经济发展战略
- 1988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 连云港市开放型经济战略纵论
- 1994 北京:改革出版社
-
- 北海开放城市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 1988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
- 世界经济与开放经济
- 1998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
- 经济全球化与21世纪中亚经济
- 1997 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
-
- 略论对外经济开放
- 1985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 全球经济大战
- 1983 长河出版社
-
- 经济安全 金融全球化的挑战
- 1999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 商品经济与改革开放教育
- 1988 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
-
- 经济全球化:风险与控制
- 1999 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
- 长江经济开发战略
- 1989 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
- 全球经济大战
- 1985 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
- 对外开放经济发展战略比较研究
- 1991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 圈层开放 扩大开放的新战略
- 1992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 全球战略
- 1996 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