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混凝土理论与应用》
作者 | 周念先等编 编者 |
---|---|
出版 |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294 |
出版时间 | 1960(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15119·1409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176581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章怎样比较深入地了解预应力混凝土1
1-1 预应力的发明思想1
1-2 最适宜于预加应力的材料2
1-3 预应力在混凝土上的应用及其特点4
1-3-1 预应力混凝土的基本作用原理4
1-3-2 预应力对静载弯矩的影响5
1-3-3 预应力对剪力的影响6
1-3-4 预应力对耐劳强度的影响8
1-4 预应力存在于混凝土里的是力而不是材料9
1-5 不用钢或其他材料的预应力混凝土工程10
1-6 全预应力、半预应力与预加自应力13
1-6-1 全预应力与半预应力的定义13
1-6-2 核心与限心13
1-6-3 全预应力与半预应力的差别15
1-6-4 预加自应力的定义15
1-7 预应力混凝土工程的发展情况15
1-7-1 在建筑物的大小方面15
1-8 我国在预应力混凝土方面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16
1-7-4 在施工方法方面16
1-7-3 在理论方面16
1-7-2 在材料方面16
附录1-1 预应力陶土17
附录1-2 无预应力的钢筋在半预应力结构中的问题26
第二章预应力混凝土的物理性能与安全系数33
2-1 预应力混凝土中所用材料的物理性能概述33
2-2 混凝土的物理性能33
2-2-1 容重33
2-2-2 常温与高低温度的影响34
2-2-3 ?缩与干缩35
2-2-4 压缩(急变与徐变)36
2-2-5 混凝土的各种弹性模量39
2-2-6 水灰比39
2-2-7 抗压强度40
2-2-8 预应力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及其应变41
2-2-9 粘着力与握裹力43
2-2-10 混凝土在动载下的耐劳强度43
2-2-11 对混凝土品质的要求44
2-3 高强度钢的物理力学性能46
2-3-1 比例弹限与各种协定弹限46
2-3-2 极限与弹限的提高与其相互关系46
2-3-4 弹性模量与徐舒48
2-3-3 ?变与徐舒48
2-3-5 耐劳强度49
2-3-6 对钢品质的要求50
2-4 预应力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51
2-4-1 各种预应力损失的分类、分析及其补救方法61
2-4-2 在使用过程中预应力的变化与其后果62
2-4-3 在试验过程中预应力的变化和各种现象63
2-5 安全系数65
2-5-1 混凝土强度65
2-5-2 钢的原施应力70
2-5-3 安全系数的选择71
2-5-4 设计依据与试验73
2-5-5 强度单价与安全系数74
第三章各种预加应力法及其特殊应力的分析75
3-1 各种预加应力法的区分75
3-1-1 初次锚固75
3-1-2 钢的预加应力77
3-1-3 钢中拉应力的永久保持81
3-1-4 锚头与管道注浆对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影响82
3-2-1 概念84
3-2 后张法中锚头下的集中应力84
3-2-2 近似计算理论要点86
3-2-3 实用计算88
3-3 先张法中的?锚固89
3-3-1 概念90
3-3-2 理论92
3-3-3 实用结论与计算94
3-4 先张法中钢丝两端的集中应力97
3-4-1 垂直于钢丝方向的张裂应力97
3-4-2 混凝土的表面拉应力98
3-4-4 钢丝和钢筋膨胀的影响99
3-4-3 粗钢筋或钢丝组之间的拉应力99
附录3-1 预应力混凝土的耐劳强度100
第四章预应力混凝土杆件断面的选择及其计算107
4-1 预应力混凝土杆件断面用古典设计方法设计的概述107
4-2 预应力混凝土杆件断面基本形式及其刚度与强度107
4-3 预应力混凝土杆件断面设计基本原则109
4-4 预应力混凝土杆件断面受弯时的弹性应力平衡设计理论及举例111
4-4-1 容许应力为定值的平衡设计112
4-4-2 容许应力为变值的平衡设计116
4-4-3 平衡设计总结119
4-5 预应力混凝土杆件断面受弯时的弹性容许应力设计理论及举例119
4-5-1 设计用的公式及步骤121
4-5-2 弹性容许应力设计理论实例122
4-6 预应力混凝土杆件断面设计的辅助说明124
附录4-1 应力平衡设计理论的断面特性128
附录4-2 断面形状常数133
第五章预应力混凝土杆件计算理论的商讨137
5-1 弹性理论概述137
5-2 塑性理论概述139
5-2-1 极限理论139
5-2-2 极限破坏理论141
5-3 现行各国预应力规范简介及对比142
5-4 设计注意事项145
5-5 弹性理论验算举例149
5-6 极限破坏理论计算举例153
5-7 弹塑性结合计算实例156
5-8 弹塑性理论应用的商讨166
附录5-1 美国公路总局预应力混凝土桥梁设计标准(后张法)167
附录5-2 英国预应力混凝土规范草案168
附录5-3 各国规范对预应力混凝土容许应力及安全系数的对比171
第六章预应力混凝土的工业与民用建筑172
6-1 概述172
6-2-1 屋面版173
6-2 工业厂房中的屋面构件173
6-2-2 屋面梁和屋面桁架175
6-3 民用房屋中的梁和楼板176
6-4 柱、基础及桩180
6-4-1 柱180
6-4-2 基础181
6-4-3 桩183
6-5 其他型式的屋面结构184
6-5-1 刚架184
6-5-2 薄壳186
6-5-3 悬吊式屋面188
6-6 螺旋形楼梯192
6-7 建筑物的修复和加强193
第七章预应力混凝土圆形结构物195
7-1 圆形结构物的概述195
7-2 蓄液池的设计原理196
7-2-1 弹性力学的精解196
7-2-2 设计用简化图表及Nβ、Mz的特解206
7-2-3 预应力与非预应力蓄液池的讨论及设计注意事项210
7-2-4 改善预应力蓄液池建筑方法的几点新措施213
7-2-5 设计举例214
7-3 预应力蓄液池的施工过程218
7-4 预应力蓄液池的经济造价比较221
7-5 预应力水管制造法分类225
7-6 预应力水管的设计计算225
7-7 预应力水管的制造过程226
7-7-1 整体式水管226
7-7-2 两阶段浇注法制造的水管228
7-7-3 自应力混凝土水管230
7-8 预应力水管的经济造价比较231
7-7-4 先张法制造的水管231
7-9 圆形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物的新成就232
附录7-1 标准蓄液池的结构尺寸及材料用量235
附录7-2 蓄液池的应力设计图表236
第八章预应力混凝土桥梁242
8-1 应用预应力混凝土建造桥梁的理由242
8-1-1 弯矩方面242
8-1-2 剪力方面243
8-1-3 跨度方面243
8-1-4 施工方面244
8-1-5 品质方面244
8-1-6 经济方面245
8-2 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各种体系概述246
8-2-1 简支梁桥246
8-2-2 连续梁桥246
8-2-3 悬臂梁桥与吊桥247
8-2-4 刚架桥247
8-2-5 拱桥与弓桥247
8-3 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构造要点247
8-3-1 简支梁247
8-3-2 连续梁259
8-3-3 悬臂梁264
8-3-4 刚架桥267
8-4 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设计要点271
8-4-1 比较方案的选择271
8-4-2 细部设计中的注意事项274
8-4-3 静定体系设计中的几个特别问题277
8-4-4 超静定体系设计中的几个特别问题279
8-5 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施工要点280
8-5-1 预制与就地浇筑概述280
8-5-2 预制梁的制造、运输、拼装与架设282
8-5-3 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在就地浇筑中的特点290
主要参考文献292
1960《预应力混凝土理论与应用》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周念先等编 1960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预应力混凝土桥
- 1962 上海市科学技术编译馆
-
- 预应力混凝土斜张桥
- 1979 交通部科学研究院重庆分院
-
- 钢筋混凝土学 下
- 1953 中国科学图书仪器公司
-
- 预应力混凝土设计
- 1984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
- 预应力混凝土压力管
- 1977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 1999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 预应力混凝土道岔梁
- 1981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
- 预应力混凝土的发展
- 1981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
- 土的冻胀与建筑物冻害防治
- 1985 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
-
- 预应力混凝土施工应用手册
- 1994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
- 预应力混凝土施工
- 1986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
- 预应力混凝土工程
- 1989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 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
- 1985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
- 预应力混凝土
- 1989 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
-
- 预应力混凝土理论与实验研究 下
- 1958 科技卫生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