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工作拾论 关于思想工作与心理学问题的探讨》
作者 | 李春生,戚致功著 编者 |
---|---|
出版 | 北京:北京日报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313 |
出版时间 | 1989(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805023123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17577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章思想矛盾运动的特点及其规律1
第一节 思想的基本特点和基本反映形式2
第二节 思想矛盾运动的特性及其实践意义(一)5
第三节 思想矛盾运动的特性及其实践意义(二)12
第四节 思想矛盾运动的辩证规律21
第二章情感作用及其运用原则25
第一节 情感、情绪及其两极性25
第二节 情感在思想工作中的作用31
第三节 思想工作中情与理的辩证关系38
第四节 积极情绪的开发44
第五节 运用情感的原则49
第六节 谐调领导与群众的感情58
第三章建立社会主义需要观64
第一节 需要特性与种类64
第二节 需要模式与探讨70
第三节 需要动机与效果78
第四节 外部动机对需要的重要调节作用83
第五节 社会主义需要观88
第六节 职工基本需要及其心理特点96
第七节 挫折与牢骚108
第八节 需要的调节与引导118
第四章自我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模式125
第一节 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三维模式”125
第二节 “三维模式”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128
第三节 自我教育类型133
第四节 自我意识与自我教育136
第五节 自我教育需要引导142
第六节 培养自我教育能力150
第七节 主人翁意识的培养154
第五章政工语言的特点、类型及其运用163
第一节 语言在思想教育工作中的作用164
第二节 政工语言的特点166
第三节 政工语言的类型及其运用171
第四节 语言运用与影响个别谈话的心理因素179
第五节 加强语言修养184
第六章“逆反心理”与制逆引导188
第一节对“逆反心理”的异议188
第二节“逆反心理”的特点189
第三节“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192
第四节“逆反心理”辩证196
第五节“逆反心理”与制逆引导200
第七章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205
第一节 环境与心理205
第二节 改革与心理因素213
第三节 逆境与心理218
第四节周围环境对心理的影响226
第五节 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230
第八章团结与心理236
第一节 团结的心理基础236
第二节 团结的特性243
第三节 影响团结的心理因素250
第四节 团结与“议论道德”254
第五节 培养与建立新型的人际关系257
第九章第一印象与最后印象264
第一节 第一印象及其形成264
第二节 第一印象的特性267
第三节 第一印象的作用269
第四节 克服第一印象的偏误272
第五节 最后印象及其作用274
第六节 塑造自己的形象278
第十章政工与管理干部心理修养283
第一节 要提高规劝能力283
第二节 要提高“听”话的能力292
第三节 劝君切莫闹误会297
第四节 要善于控制自己的脾气301
第五节 要善于集思“广议”307
1989《思想工作拾论 关于思想工作与心理学问题的探讨》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李春生,戚致功著 1989 北京:北京日报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思想政治工作心理学
- 1986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
- 思想工作方法探
- 1990
-
- 马克思主义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论述
- 1985
-
- 心理学与思想政治工作
- 1991 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
-
- 煤矿思想政治工作探讨
- 1986 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
- 经常性思想工作探讨
- 1992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
- 关于思想政治工作问题
- 1983 北京:人民出版社
-
- 思想、心理、行为 思想政治工作学探索
- 1990 重庆:重庆出版社
-
-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反思与探讨
- 1989 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
-
- 思想政治工作与心理学
- 1985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 思想工作心理学
- 1986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
- 思想工作心理学
- 1989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