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修工程技术 AMCP 706-132》求取 ⇩

前言1

简称与略语表1

目录1

1-1 什么是维修工程?7

第一章 引言7

1-3 维修工程的目标10

1-2 维修工程与维修的相互关系10

1-4 维修工程各要素组同有关科目间的相互关系13

参考资料,文献17

2-1 引言19

第二章 寿命周期内维修工程的工作19

2-2 初步设计阶段21

2-2.1 程序模型22

2-2.2.2 维修参量24

2-2.2.1 工作参量24

2-2.2 工作参量与维修参量24

2-2.3.1 研制计划25

2-2.3 规划技术25

2-2.3.2.2 后勤保障各要素27

2-2.3.2.1 后勤保障规划的安排与依据27

2-2.3.2 后勤保障计划27

2-3.1 招标书的内容29

2-3 核准阶段29

2-3.3 评定各承包者的报告31

2-3.2 承包者工作31

2-3.4 保障计划33

2-3.5.1 管理保障计划34

2-3.5 承包者建议的计划34

2-3.5.2 保障设备计划35

2-3.5.4 人员与训练计划36

2-3.5.3 备件及其保障计划36

2-3.5.7 承包维修计划37

2-3.5.6 设施计划37

2-3.5.5 装备出版物计划37

2-3.5.9 维修文件汇编与分析计划38

2-3.5.8 技术辅助计划38

2-3.5.11 运输、包装与贮存计划39

2-3.5.10 维修鉴定计划39

2-4 全面研制阶段40

2-4.1.1 管理保障计划41

2-4.1 保障计划——工作条款41

2-4.1.3 备件及其保障计划42

2-4.1.2 保障设备计划42

2-4.1.5 装备出版物计划43

2-4.1.4 人员与训练计划43

2-4.1.9 维修文件汇编与分析计划44

2-4.1.8 技术辅助计划44

2-4.1.6 设施计划44

2-4.1.7 承包维修计划44

2-4.1.10 维修鉴定计划45

2-4.2 综合权衡对维修的作用46

2-4.1.11 运输、包装与贮存计划46

2-5 生产阶段47

2-6.1 数据分析48

2-6 部署使用阶段48

2-6.2 装备改进49

2-6.3 基地工作50

2-7 淘汰处理阶段51

参考资料,文献53

3-1 引言54

第三章 维修工程对设计的影响54

3-2 维修工程设计原理55

3-3 设计时维修工程对可靠性设计思想的影响58

3-3.1.2 概率定理60

3-3.1.1 概率定义60

3-3.1 可靠性的统计学处理60

3-3.1.4 “浴盆”曲线62

3-3.1.3 指数分布62

3-3.1.5 系统可靠性模型64

3-4 维修工程对寿命周期后勤的影响65

3-3.1.6 维修工程能够做些什么?65

3-4.1 费用的综合权衡66

3-4.2 工具要求67

3-4.3 环境的适应性68

3-4.3.2 诱发环境69

3-4.3.1 自然环境69

3-4.4 寿命周期内的维修71

3-4.3.3 维修工程的作用71

3-4.5 人员训练要求73

3-4.6 安全性74

3-4.6.1.1 电击75

3-4.6.1 电子系统的安全性问题75

3-4.6.1.2 电击的防护76

3-4.6.1.3 辐射危害77

3-4.6.1.5 机械性危害78

3-4.6.1.4 内向爆炸与爆炸78

3-4.6.1.7 绝缘材料79

3-4.6.1.6 超载的防护79

3-4.7.1 材料选择80

3-4.7 结构技术80

3-4.6.1.8 防火80

3-4.7.2.1 敷形涂覆81

3-4.7.2 元件的物理保护81

3-4.7.2.2 封装82

3-4.7.2.3 振动控制83

3-4.7.3.1 电子装备器材的测试点84

3-4.7.3 测试点84

3-4.7.3.2 机械装备的测试点87

3-4.7.5 轴承88

3-4.7.4 间接测试88

3-4.7.5.4 套筒轴承89

3-4.7.5.3 密封轴承89

3-4.7.5.1 不加润滑的轴承89

3-4.7.5.2 半润滑轴承89

3-4.7.5.8 降低额定值90

3-4.7.5.7 轴承密封90

3-4.7.6 润滑90

3-4.7.5.6 锥形滚柱轴承90

3-4.7.8 自调零部件91

3-4.8 腐蚀问题91

3-4.7.7 固定关节91

3-4.8.2 表面保护层92

3-4.8.1 材料选择92

3-4.8.2.1 表面保护层选择应考虑的问题93

3-4.8.2.2 表面保护层的类型94

3-4.9 耐用性95

3-4.9.1 提高耐用性96

3-4.9.1.1 选择原材料96

3-4.9.2 耐用性试验97

3-4.9.1.3 质量控制97

3-4.9.1.2 公差与配合97

3-4.9.3 耐用性的设计98

3-4.10 冗余安排99

3-4.7.5.5 滚柱轴承与滚珠轴承99

3-4.10.1 简单冗余100

3-4.10.2 复合冗余102

3-4.10.3 运行冗余与备用冗余103

3-4.10.4 冗余,可靠性及其综合权衡104

3-4.10.5 装备器材中的冗余举例105

3-5 在装备设计中维修工程对可维修性各个方面的影响106

3-5.1 综合权衡的各个参量107

3-5.2 可维修性设计评审108

3-5.3 以分队级维修为目标的设计109

3-5.4 装备对后勤系统的适应性110

3-5.5 备件标准化111

3-5.6.1 模件种类112

3-5.6 降低对所需技术熟练水平的要求112

3-5.6.3 模件设计应考虑的问题113

3-5.6.2 模件化结构的优点113

3-5.6.4.1 弃件式模件的优缺点114

3-5.6.4 弃件式模件应考虑的问题114

3-5.7.1 紧固件的种类115

3-5.7 标准化紧固件的各种类型115

3-5.6.4.2 弃件式模件的设计要求115

3-5.7.2 标准化116

3-5.8 对寿命周期备件要求所进行的综合权衡117

3-5.10 润滑与保养部位的可达性118

3-5.9 零部件的可达性118

3-5.11 固体电路元件的保护119

3-5.13.1 电缆设计120

3-5.13 电缆与电线120

3-5.12 不需维修的装备120

3-5.13.2 电缆路线的选定121

3-5.13.3 电接插件122

3-6 维修工程在制定设计中人的因素要求时应负的责任123

3-5.14 标准测试设备使用的设计123

3-6.2.1 人体度量资料的来源与使用124

3-6.2 人体度量(人体测量学)124

3-6.1 人的因素工程124

3-6.3.1 视觉125

3-6.3 人的感觉能力125

3-6.2.2 人体度量的种类125

3-6.4.1 热126

3-6.4 过高过低温度下人的反应126

3-6.3.2 触觉126

3-6.3.3 噪声126

3-6.3.4 振动对行动的影响126

3-7 工作状况的历史数据与军用手册参考材料可帮助维修工程评价设计127

3-6.4.2 寒冷与风127

3-7.1.1 维修工程分析数据系统128

3-7.1 用电子计算机处理资料数据的收集系统128

3-7.2 工程设计、可靠性工程、可维修性工程以及人的因素工程等各种手册129

3-7.1.2 维修管理系统129

参考资料,文献131

4-1.1 维修级别133

4-1 引言133

第四章 维修方案133

4-1.2 保障综合134

4-1.3 维修剖析135

4-2.1.2 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138

4-2.1.1 装备器材寿命周期各时间要素138

4-2 维修参量138

4-2.1 定量的维修参量138

4-2.1.4 平均修复时间?ct140

4-2.1.3 单项故障排除工作时间Mct1140

4-2.1.6 修复时间最大值Mmaxct141

4-2.1.5 修复时间中值?ct141

4-2.1.8 预防维修时间中值?pt142

4-2.1.7 平均预防维修时间?pt142

4-2.1.11 装备每工作小时要求的维修工时(可维修性指数)143

4-2.1.10 维修停机时间率?143

4-2.1.9 预防维修时间最大值Mmaxpt143

4-2.1.12 利用率145

4-2.2 在技术要求中的各维修参量146

4-2.2.2 典型的定量技术要求147

4-2.2.1 某一现行技术要求的摘要举例147

4-3 维修工程工作程序模型148

4-3.1.1 第1.0步——确定项目149

4-3.1 维修工程工作程序模型149

4-3.1.4 第4.0步——进行维修任务分析152

4-3.1.3 第3.0步——研订保障数据152

4-3.1.2 第2.0步——研订维修方案152

4-3.1.7 第7.0步——创始并改进维修数据系统153

4-3.1.6 第6.0步——确定并解决问题153

4-3.1.5 第5.0步——评审并肯定各项要求153

4-3.2.1 基本资料154

4-3.2 维修工程工作程序模型的应用154

4-3.1.8 第8.0步——执行数据系统产生的结果154

4-3.1.9 第9.0步——报告现场经验154

4-3.2.3 第2.0步——拟订维修方案155

4-3.2.2 第1.0步——确定项目155

4-3.2.4 第3.0步——制订保障数据157

4-3.2.5 第4.0步——进行维修任务分析159

4-3.2.6 第5.0步——评审并肯定各项要求160

4-3.2.9 对其他装备的应用161

4-3.2.8 第7.0步——创始并改进维修数据系统161

4-3.2.7 第6.0步——确定并解决问题161

4-4.1 维修计划162

4-4 维修进度计划162

4-4.2 装备工作与维修的综合163

4-5.2 分队维修166

4-5.1 陆军野战装备器材维修166

4-5 维修组织166

4-5.3.2 广泛支援维修167

4-5.3.1 直接支援维修167

4-5.3 支援级维修167

4-6 保障规划168

4-5.4 基地维修168

4-5.3.3 战地与中继支援维修168

4-6.1 修理级别分析169

4-6.2 修理配置表170

参考资料171

4-6.3 预防维修与排除故障维修171

5-1.1 维修工程分析法172

5-1 引言172

第五章 维修工程分析172

5-1.2 维修工程分析的各项工作173

5-1.3 维修的资料来源179

5-2 初始维修配置表(PMAC)180

5-2.1 PMAC的制订181

5-2.1.2 PMAC的说明182

5-2.1.1 PMAC制订步骤182

5-2.1.3 规定维修级别188

5-2.2 PMAC的规定变量189

5-2.1.5 PMAC的修订189

5-2.1.4 正式评审189

5-3 后勤保障分析数据系统191

5-3.1 后勤保障输入资料表196

5-3.1.2 工作要求与维修要求(资料表A)197

5-3.1.1 资料表的梗概197

5-3.1.3 可靠性与可维修性特性(资料表B)198

5-3.1.4 任务分析摘要(资料表C)200

5-3.1.6 保障与测试设备或训练器材的说明与理由(资料表E)201

5-3.1.5 维修任务分析(资料表D)201

5-3.1.7 设施的说明与理由(资料表F)202

5-3.1.9 补给保障要求(资料表H)203

5-3.1.8 技能鉴定与理由(资料表G)203

5-3.2 资料数据输出报告204

5-4 维修工程对保障的影响作用206

5-5 维修率208

5-5.1.2 数学模型209

5-5.1.1 核对表209

5-5.1 维修率的应用209

5-5.2 维修率与系统其他参量之间的关系210

5-5.1.4 各种估算方法的优缺点210

5-5.1.3 自动化模型210

5-5.2.3 与可靠性和可维修性的关系211

5-5.2.2 与利用率的关系211

5-5.2.1 与故障率的关系211

5-5.3 对维修率变化有关的各要素212

5-5.5 使用场合213

5-5.4 故障率213

5-5.7 气候条件或地理条件214

5-5.6 零部件对损坏的敏感性214

5-5.9 战时和平时215

5-5.8 使用率215

5-5.10.2 估算的指导方针216

5-5.10.1 核对表说明216

5-5.10 用核对表法决定维修率216

5-5.11.1 典型数学公式217

5-5.11 用数学分析决定维修率217

5-5.10.3 注意事项217

5-5.11.2 公式的使用219

参考资料,文献228

6-1 引言229

第六章 试验,论证与鉴定229

6-1.1.2 第Ⅱ类试验与论证230

6-1.1.1 第Ⅰ类试验与论证230

6-1.1 保障试验230

6-1.1.5 数据的分析与校正231

6-1.1.4 第Ⅳ类试验与论证231

6-1.1.3 第Ⅲ类试验与论证231

6-1.2 相互关系232

6-1.1.6 保障试验方案的设计232

6-2.1 试验的类型233

6-2 试验233

6-2.1.2 工作试验与鉴定(OT D)235

6-2.1.1 研制试验与鉴定(DT E)235

6-2.3 及早确定试验方法236

6-2.2 试验方案236

6-2.5 试验保障的规划237

6-2.4 试验计划准则237

6-2.7 规划238

6-2.6 经费提供238

6-2.9 测试、测量与诊断设备(TMDE)239

6-2.10 抽样,准确度与置信水平240

6-3 可维修性论证242

6-3.1 可维修性论证的一般要求244

6-3.2 论证试验计划245

6-3.2.1 背景资料245

6-3.2.3 试验组246

6-3.2.4 保障器材物资246

6-3.2.2 相互关系246

6-3.3.1 装备种类247

6-3.3 任务选择247

6-3.2.7 重复试验247

6-3.2.5 准备阶段247

6-3.2.6 论证247

6-3.3.2 随机抽样或是分层抽样248

6-3.3.3 任务出现频数249

6-3.3.4 任务数量249

6-3.4 论证的实施250

6-3.4.1 引入人为故障250

6-3.4.3 数据的收集251

6-3.4.4 数据处理与分析251

6-3.4.2 维修任务的实施251

6-4 分析技术253

6-3.5 有关的活动253

6-3.4.5 报告253

6-4.1 实验的设计254

6-4.2 方差与显著性检验的分析255

6-4.2.1 显著性检验255

6-4.2.2 方差分析257

6-4.3 回归分析与曲线拟合263

6-4.4 相关分析268

6-5 维修鉴定269

6-5.1 鉴定顺序与其他应考虑的问题270

6-5.2 实物分解与鉴定评审271

6-5.2.1.1 一般资料272

6-5.2.1.2 鉴定组272

6-5.2.1 实物分解与鉴定计划272

6-5.2.1.3 鉴定规划273

6-5.2.1.4 物资保证273

6-5.2.1.6 鉴定工作表274

6-5.2.1.7 需要进行的活动274

6-5.2.1.5 鉴定项目表274

6-5.2.2.3 维修鉴定之后的事项275

6-5.2.2.2 报告与记录275

6-5.2.2.1 变更275

6-5.2.2 鉴定的实施275

6-5.2.3 实物分解与鉴定的评审报告276

6-5.3 数据分析与使用277

参考资料,文献285

7-1 引言287

第七章 维修与装备改进287

7-2 维修任务289

7-2.1.1 记录的种类290

7-2.1 记录的保存290

7-2.1.2 维修记录的应用与处理291

7-2.2 检查296

7-2.3 预防维修296

7-2.3.2 执行过程297

7-2.3.1 定义与说明297

7-2.3.3 预防维修计划的规划299

7-2.4.1 排除故障维修流程304

7-2.4 排除故障维修304

7-2.4.2 排除故障维修的种类306

7-2.5 装备的修改307

7-2.4.3 排除故障维修的实施307

7-2.5.1 修改308

7-2.5.1.1 修改的分等309

7-2.5.1.2 修改的鉴定309

7-2.5.1.3 装备修改的研究310

7-2.5.1.4 数量的要求310

7-2.5.1.5 修改的实施311

7-2.5.2 其他改动311

7-3 承包维修313

7-3.1 承包维修的阶段划分313

7-3.3 决策314

7-3.2 承包维修的优缺点314

7-3.4 技术条件,要求与资料数据315

7-3.5 承包维修的应用316

7-3.6 规划316

7-3.7 履行与评定317

7-3.8 维修工程的作用318

7-4.1.1 要求319

7-4.1.2 构型控制319

7-4.1 改进程序319

7-4 装备的改进319

7-4.1.2.1 研制装备改进程序320

7-4.1.2.2 正规装备改进程序320

7-4.2.1 设计原始资料321

7-4.2.2 变更的确定321

7-4.2 改进程序的执行321

7-4.2.2.2 装备改进建议书322

7-4.2.2.1 装备性能报告322

7-4.2.2.3 评定变更建议应考虑的关系问题323

7-4.2.2.4 对国防部各种出版物的建议变更表324

7-4.2.3 变更的步骤方法324

7-4.2.4 装备改进的执行334

7-4.2.4.1 装备修改工作命令(MWO)334

7-4.2.4.3 PS期刊335

7-4.2.4.2 装备改进报告与维修汇编335

参考资料,文献336

第八章 数据收集和决策337

8-1 引言337

6-2.8 在维修工程分析过程中的试验数据338

8-1.1 军用数据系统339

8-1.1.1.2 记录与表格340

8-1.1.1.1 用途的例外340

8-1.1.1 陆军维修管理系统(TAMMS),包括抽样数据积累340

8-1.1.1.3 抽样数据积累342

8-1.1.2 后勤保障分析数据系统343

8-1.1.4 装备物资部门标准系统(CCSS)344

8-1.1.3 基地维修能力/生产率与工程技术数据报告(CCEDR)344

8-1.1.5 扩大的各基地电子装备全系统计划(SPEEDEX)345

8-2 数据收集与流程347

8-3 综合权衡348

8-3.1.2 统计法352

8-3.1.1 先定法352

8-3.1 在评价综合权衡待选方案时统计学方法的应用352

8-3.1.3 统计法举例353

8-3.1.4 工程技术判定法355

8-3.2 以数据分析为基础的综合权衡357

8-3.2.1 弃件式维修与修复的综合权衡358

8-3.2.2 拼装结构的综合权衡363

8-4 其他需用的系统数据要素375

8-4.1 数据系统特性376

8-4.2 自动化数据系统377

8-5 费用分析378

8-5.1 维修费用的各种因素379

8-5.1.4 人员训练380

8-5.1.3 待修的不能使用的项目380

8-5.1.1 维修中所用的劳动380

8-5.1.2 装备编制380

8-5.1.6 各种设施381

8-5.1.5 备件381

8-5.1.9 装备出版物382

8-5.1.8 承包维修与军方维修382

8-5.1.7 专用工具382

8-5.2.1 相互关系费用估算法383

8-5.2 寿命周期费用分析383

8-5.2.2 工程监督费用估算法385

8-5.2.3 继生费用386

8-5.2.4 费用模型387

8-5.2.4.1 贴现389

8-5.2.4.2 显方程391

8-5.2.4.3 简式方程394

8-5.2.4.4 模型的应用395

参考资料,文献397

9-1.1 诊断与故障判断过程399

9-1 引言399

第九章 诊断和故障判断399

9-1.1.1 鉴别故障现象400

9-1.1.2 确定故障部位402

9-1.1.3 分离故障403

9-1.2 影响因素404

9-1.2.2 机内故障判断的手段与特点405

9-1.2.1 维修方案405

9-1.2.3.1 TMDE与人员之间的关系406

9-1.2.3 测试、测量与诊断设备(TMDE)406

9-1.2.3.2 TMDE的目录与登记408

9-1.2.4 环境条件409

9-1.3.1 固定电站、国防通讯系统与美国陆军安全局设备410

9-1.3 关于陆军各类装备诊断与故障判断方面应考虑的问题410

9-1.3.2 陆军飞机411

9-1.3.3 机动车辆和机动发电设备412

9-1.3.5 轻武器413

9-1.3.4 战斗车辆、建筑机械和装备搬运设备413

9-1.3.7 武器系统、导弹系统与弹药414

9-1.3.6 环境/温度控制设备414

9-1.3.7.2 诊断与故障判断415

9-1.3.7.1 维修方案415

9-1.3.9 战术通讯与电子装备418

9-1.3.8 使用计算机的电子系统418

9-2 诊断与故障判断的有关因素419

9-2.1 人的因素与训练420

9-2.2 军事职业专业化(MOS)级别421

9-2.3 测试与诊断设备的优缺点425

9-2.3.1 类别与样式426

9-2.3.2 优缺点427

9-2.3.3 设计原则428

9-2.5 在选择测试设备中要考虑的综合权衡问题429

9-2.4 诊断层次429

9-2.5.2 自动测试431

9-2.5.1 人机之间的相互关系431

9-2.5.3 资源要求、工作利用率和后勤432

9-3 故障判断技术与手段433

参考资料436

10-1.1 陆军器材部的物资管理438

10-1 引言438

第十章 维修设施438

10-1.2 基地维修设施440

10-1.2.2 基地的其他杂项任务441

10-1.2.1 基地主要职能441

10-1.2.3.1 基地工厂处442

10-1.2.3 基地的基本编制442

10-1.3 承包者设施445

10-1.2.3.2 生产调度,生产技术与工厂供应各处445

10-2.1.1 分队级与航空分队级维修446

10-2.1 陆军维修级别446

10-2 各级维修机构的设施种类446

10-2.1.2.1 直接支援级维修447

10-2.1.2 支援级维修447

10-2.1.2.3 航空中继支援级维修448

10-2.1.2.2 广泛支援级维修448

10-2.2 设施要求449

10-2.1.3 基地级维修449

10-2.2.3 广泛支援级设施450

10-2.2.2 直接支援级设施450

10-2.2.1 分队级设施450

10-3.1.1 确定要求和建立修理制度451

10-3.1 战地支援级维修工作流程451

10-2.2.4 航空中继支援维修设施451

10-2.2.5 基地级设施451

10-3 维修机构工作流程451

10-3.1.2 不能使用的项目的撤离452

10-3.1.4.1 位置选择与工场布局453

10-3.1.4 按编制与装备表(TOE)组织的工场内部的作业453

10-3.1.3 维修自动调节453

10-3.2 基地维修工作流程454

10-3.1.4.3 检查,工作调度与报告454

10-3.1.4.2 进度计划454

10-3.2.1.1 基地维修工作量要求的形成455

10-3.2.1 基地的生产计划与控制455

10-3.2.2 基地经费的提供457

10-3.2.1.2 紧急要求457

10-3.2.3.1 数量上的机动性458

10-3.2.3 基地维修工厂劳动力的性质458

10-3.2.4 生产过程459

10-3.2.3.2 技能的机动性459

10-3.2.4.2 分区车间或固定式工段布局460

10-3.2.4.1 生产布局的特点460

10-3.2.4.4 辅助机构的职能与布局462

10-3.2.4.3 流水生产线布局462

10-3.2.4.5 维修的最终工序463

10-4.1 维修设施要求的确定465

10-4 维修设施要求的确定与获得465

10-4.2 设施的获取466

10-5 重要设备467

参考资料469

11-1 引言470

第十一章 管理与控制470

11-2.1.1 政策的制定473

11-2.1 制定与执行维修政策473

11-2 维修管理的基本步骤473

11-2.1.2 政策的执行474

11-2.2 对装备器材的分析479

11-2.4 应用后勤模型480

11-2.3 制订后勤保障目标480

11-2.5 维修工程分析资料的形成483

11-2.8 确定运输与搬运要求484

11-2.7 选择保障与测试设备484

11-2.6 及时修订维修工程分析资料484

11-2.10 确定设施要求485

11-2.9 技术资料的形成485

11-2.13 进行费用分析486

11-2.12 评审历史资料486

11-2.11 实施人员与训练计划486

11-2.14 确定时间因素487

11-3.1 综合后勤保障方案488

11-3 系统研制时的维修管理控制488

11-2.15 应用寿命周期费用模型488

11-3.2 详细的保障规划490

11-3.3 费用分析491

11-3.4 历史的现场数据492

11-3.5 与合同相符的维修鉴定493

11-3.6 过程内评审495

11-3.7 定型497

11-3.8 借助电子计算机作出决策498

11-4 生产性维修的管理500

11-4.1 一般程序501

11-4.2 要求量的输入503

11-4.4 基地消耗品的控制504

11-4.3 工作命令与报告504

11-4.5 估算维修时间505

11-4.6 安排进度计划506

11-4.8 维修标准507

11-4.7 工作的轻重缓急507

11-4.9 工作度量508

11-4.11.1 待修装备项目的取得509

11-4.11 工作阻滞的防止509

11-4.10 生产线阻滞509

11-4.11.3 各种资源的取得510

11-4.11.2 备件的取得510

11-41.1.4 车间进度计划模型511

参考资料512

术语汇编514

1981《维修工程技术 AMCP 706-132》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汽车电工维修技术455问(1998 PDF版)
汽车电工维修技术455问
1998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装备维修技术( PDF版)
装备维修技术
实用维修技术(1982 PDF版)
实用维修技术
1982
营房维修工程( PDF版)
营房维修工程
汽车维修技术(1985 PDF版)
汽车维修技术
1985 深圳:海天出版社
电梯维修技术(1993 PDF版)
电梯维修技术
1993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管道工程设计施工及维修实用技术大全(1999 PDF版)
管道工程设计施工及维修实用技术大全
1999 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维修工程学(1992 PDF版)
维修工程学
1992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可维修性设计指导 AMCP 706-134(1983 PDF版)
可维修性设计指导 AMCP 706-134
1983 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出版社
装备维修决策技术  维修工程的方法(1991 PDF版)
装备维修决策技术 维修工程的方法
1991 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
机械维修工程与技术(1989 PDF版)
机械维修工程与技术
1989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安装与维修电工技术(1985 PDF版)
安装与维修电工技术
1985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洗衣机维修技术(1991 PDF版)
洗衣机维修技术
1991 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维修电工技术(1990 PDF版)
维修电工技术
1990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汽车维修工程(1999 PDF版)
汽车维修工程
1999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