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博士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 新型荧光化学敏感器的合成及性质研究》
作者 | 解宏智 编者 |
---|---|
出版 | 未查询到或未知 |
参考页数 | 139 |
出版时间 | 没有确切时间的资料 目录预览 |
ISBN号 | 无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1693174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文献综述1
摘要1
第一部分 环糊精及其衍生物的分子识别2
一、结构和性质2
Abstract3
二、包结配合物的形成和表征3
三、环糊精的选择性化学修饰5
四、环糊精内腔中的光物理性质6
五、功能化的环糊精及其在分子识别研究中的应用13
六、小结23
一、阴离子识别的接受体部分24
第二部分 对阴离子物种的分子识别24
(一)正电荷型接受体25
(二)电中性阴离子主体31
二、在有机介质中的配位作用35
三、有机磷酸盐和核苷酸盐的配合作用36
四、小结39
五、设计用于阴离子识别的荧光化学敏感其的可行性39
参考文献43
本工作的研究设想54
1.1.1 仪器56
1.1 实验部分56
1.1.2 试剂56
第一章 二甲氨基查尔酮修饰β-环糊精的合成及其分子识别作用56
引言56
1.1.3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57
1.2.4 所用客体分子的结构60
1.1.5 荧光光谱测量60
1.2 结果与讨论60
1.2.1 查尔酮衍生物的溶致变色效应60
1.2.2 主体化合物在水溶液中的“自包结”行为的研究62
1.2.3 主体化合物对环状分子的识别作用63
1.2.4 主体化合物对线状长链分子的识别作用64
1.2.5 主体化合物DMAC-CD对客体分子的识别机制68
小结69
参考文献69
2.1 实验部分70
2.1.1 仪器与试剂70
第二章、化学修饰环糊精在不同醇/水混合溶剂中包结行为的研究70
引言70
2.1.2 操作步骤71
2.2 结果与讨论71
小结79
参考文献79
第二章 查尔酮修饰β-环糊精与过渡金属离子间相互作用80
引言80
3.1 实验部分81
3.1.1 合成和表征82
3.1.2 稳态荧光光谱测量82
3.2 结果与讨论83
3.2.1 稳态荧光光谱研究查尔酮衍生物与过渡金属离子的相互作用83
3.1.3 时间分辨荧光技术测量荧光寿命83
3.2.2 稳态荧光光谱研究查尔酮修饰的β-环糊精与过渡金属离子的相互作用87
3.2.3 时间分辨荧光光谱测量结果90
小结93
参考文献93
第四章、多足化合物的分子内光诱导电子转移及pH对其荧光的影响94
引言94
4.1 实验部分94
4.1.1 仪器与试剂94
4.1.2 合成与表征94
4.1.3 荧光量子产率的测定95
4.1.4 时间分辨荧光测量95
4.2.1 稳态荧光测量结果96
4.2 结果与讨论96
4.2.2 时间荧光分辨测量结果99
小结101
参考文献101
第五章、多足开链尿基化合物与阴离子的相互作用研究102
引言102
5.1 实验部分102
5.1.1 主体化合物102
5.1.2 实验方法103
5.2 结果与讨论104
5.2.1 阴离子客体诱导主体化合物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的变化104
5.2.2 阴离子客体诱导主体化合物1HNMR谱的变化107
5.2.3 主客体配合物的配位比、稳定常数、及配合方式108
小结111
参考文献112
第六章、多足开链硫脲类化合物与阴离子的相互作用研究113
引言113
6.1 实验部分113
6.1.1 仪器与试样的合成113
6.1.2 实验方法115
6.2 结果与讨论115
6.2.1 阴离子客体诱导主体化合物吸收光谱变化115
6.2.2 主客体相互结合的1HNMR谱研究118
6.2.3 主客体配位物的化学计量比和稳定常数118
6.2.4 主客体配合物合理的结构119
小结121
参考文献123
第七章、取代1-萘酚基多足胺衍生物与ctDNA的相互作用124
引言124
7.1 实验部分124
7.1.1 试剂和处理124
7.1.2 合成和表征125
7.2 结果与讨论127
7.2.1 溶剂效应127
7.2.2 pH效应130
7.2.3 多足化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132
小结136
参考文献136
发表和待发表的文章137
致谢139
《中国科学院博士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 新型荧光化学敏感器的合成及性质研究》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