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元件技术手册 设计、制造、使用、维护》
作者 | 编者 |
---|---|
出版 | 未查询到或未知 |
参考页数 | 1446 |
出版时间 | 没有确切时间的资料 目录预览 |
ISBN号 | 无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1677160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目录3
第1篇 总论3
第1章 基础3
1概述3
1.1定义和用途3
1.2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3
1.3制造和材料4
1.4发展历史和方向5
2接触件的电传导原理6
2.1接触界面特性6
2.2清洁接触件的特性7
2.3接触件模层的电传导特性12
2.4在接触件使用方面的实际考虑17
3结构设计基础19
3.1电接触件19
3.2安全要求23
3.3密封36
3.4热设计36
第2章 机电元件用材料41
1金属材料41
1.1电触点及接触用贵金属41
1.2弹性元件用合金50
1.3导电材料56
1.4镀层用金属材料61
1.5封接用合金材料64
1.6钎焊合金材料66
2机电元件用塑料80
2.1分类80
2.2尼龙82
2.3聚碳酸酯89
第3章 机电元件金属腐蚀及防护技术94
1概述94
1.1金属腐蚀分类94
1.2腐蚀引起机电元件的故障94
2.1大气环境条件和金属表面状况96
2环境条件与金属腐蚀状况96
2.2水环境条件和金属表面状况97
2.3土壤环境条件和金属表面状况100
3常用金属及涂覆层的耐蚀性100
3.1常用金属的耐蚀性100
3.2常用涂覆层的耐蚀性107
4涂覆层的选择和应用124
4.1选择涂覆层的原则124
4.2涂覆层的特性和应用129
第2篇 低频电连接器149
第1章 概述149
1连接类型149
3.1电参数要求153
2电连接器类型153
3电连接器选择153
3.2机械参数要求154
3.3环境参数要求154
3.4端接技术要求155
3.5标准化考虑155
第2章 电连接器结构设计和制造157
1接触件种类158
2几种接触件的设计特点158
2.1圆筒形接触件158
2.2麻花插针接触件160
2.3鼠笼式接触件(双曲线插孔接触件)161
2.4方形接触件162
2.5无极性接触性163
2.6音叉式接触件166
2.7高压力气密式接触件167
3接触件制造168
4接触件基体金属168
4.1选择方法和考虑168
4.2铍铜合金(BeCu)174
4.3镍合金177
4.4镍铍合金178
5接触件涂覆179
5.2涂覆工艺180
5.1涂覆种类180
5.3金镀层182
5.4金与锡的比较183
5.5包覆镶嵌工艺184
5.6接触件涂覆层的磨损185
5.7石墨涂覆186
6接触件端接186
6.1连接器端接类型186
6.2锡焊连接190
6.3压接连接191
6.4绕接连接193
6.5绝缘层刺破连接201
第3章 电连接器的热设计203
1电连接器热设计的重要性203
2电连接器的温升203
3载流容量曲线204
3.1连接器材料的选择207
3.2接触件额定电流的确定207
3.3影响连接器温升和接触件电流的209
其它因素209
4载流容量的计算211
第4章 电连接器的可靠性214
1电连接器的可靠性设计214
3设备及系统的总装与检验218
2设备及系统的可靠性设计218
4改进电连接器的试验219
5电连接器在使用时的可靠性预计220
第5章 电连接器的种类、性能及选用229
1概述229
11工作电压229
12接触件号230
13压接式接触件嵌卸230
2圆形电连接器235
2.1GJB598耐环境快速分离电连接器235
2.2GJB599耐环境快速分离高密度小圆形电连接器267
2.3GJB600螺纹连接圆形电连接器317
2.4Q60-104连接器(GJB266-87)346
2.5X型小圆形插头座(SJ1743-81)348
2.6Q型卡口小圆形连接器353
2.7FQ型防水连接器359
2.8C型小圆形连接器362
2.9X9-6型小圆形连接器364
2.10FX16-7型防水连接器366
2.11P型插头座(SJ288-67)367
2.12C12型推拉式圆形连接器375
2.13H17型圆形连接器377
2.14S12-7型直插式圆形连接器378
2.15XF20型连接器379
2.16XC12型小圆形连接器380
2.17X12型小圆形连接器382
2.18XF18型连接器384
2.19GJB101小圆形快速分离耐环境385
电连接器385
2.20Y2系列圆形密封电连接器392
2.21Y8-2圆形电连接器396
2.22Y16系列圆形密封电连接器397
2.23Y17系列圆形电连接器399
2.24Y18系列超小型圆形电连接器402
3.1CA型矩形插头座404
3矩形电连接器404
3.22CA型矩形插头座413
3.3CA3型矩形插头座415
3.4CB2型矩形插头座417
3.5D系列连接器420
3.6CD1型矩形连接器422
3.7CD5型矩形插头座427
3.8CD7-42-6G高低频混合矩形插头座429
3.9CD8-24型插头座431
3.10CDb型微矩形插头座432
3.11CDbA型微矩形插头座434
3.12CF型矩形插头座436
3.13CTZJ3-1型系列矩形插头座442
3.14CS型矩形连接器444
3.15GJB176耐环境线簧孔矩形电连接器447
3.16GJB177压接接触矩形电连接器450
3.17J3单排矩形组合式电连接器459
3.18J8系列矩形电连接器460
3.19J14A、J14B系列矩形电连接器462
3.20J20、J20A系列矩形电连接器463
3.21TCJ系列密封无极性电缆连接器464
3.22CH8-3连接器466
3.23CH8-4型连接器468
3.24CH16-2.54型连接器468
3.25CH28-2.5型连接器471
3.26CH31-2.5-TZ型连接器472
3.27CH33-4.2型连接器474
3.28CH34-5.2型连接器476
4印刷电路连接器478
4.1CY251型印制电路连接器478
4.2CY2型印制电路连接器480
4.3CY3型绕接印制电路插座(CY301)482
4.4CY3型印制电路连接器484
4.5CY4型印制电路连接器486
4.6CY401型印制电路插座489
4.7CY5型印制电路连接器491
4.8CY6型插入浸焊式印制电路板插座493
4.9CY7-2.54型印制电路插座494
4.10CY8-3.175型印制板插座496
4.11CH1型印制电路插头座497
4.12CH3型印制电路插头座500
4.13CH9-2.54-13JZJ-6G型连接器503
4.14JY型印制电路连接器505
4.15CH36-2.5型印制电路连接器506
4.16频率低于3MHz的两件式连接器组507
4.17J15-128型双件式印制板连接器526
4.18J27系列印制电路连接器528
4.19JB1、JB2系列绕接式印制电路插座533
5.1DC型各系列带状电缆连接器535
5带状电缆连接器535
5.2C1H20-2.54型连接器542
6音响设备用连接器545
6.1YS1型圆形连接器545
6.2YC型圆形连接器552
6.3YL型音响圆形连接器574
6.4YS2型圆形连接器579
6.5YL1型音响连接器581
7广播电视接收机用电连接器582
7.1TJ型条列式插头座(TJ4、TJ5和TJ6型)582
7.2TJC1、TJC2型彩色电视广播接收机用条形连接器587
7.3TJC3型彩色电视广播接收机用条形连接器589
7.4TJC4型彩色电视广播接收机用条形连接器591
7.5TJC5型彩色电视广播接收机用条形连接器593
7.6TJC6型条形连接器594
8收录机用电连接器595
8.1CSKX2型小型二芯插塞插口595
8.2CSK2型二芯插塞插口598
8.3TX型同心插头座602
9电磁干扰滤波接触件连接器603
9.1滤波连接器简介603
9.2J18*J型滤波式矩形电连接器608
9.3J14E电磁干扰滤波接触件连接器609
10表面安装连接器610
10.1表面安装连接器各项性能指标610
10.3结构及安装互换尺寸611
10.2表面安装连接器用材料611
11气密封圆形连接器612
11.13CX型气密封耐辐照圆形连接器(GJB143-86)612
11.2Y4系列小圆形密封电连接器622
12特种电连接器623
12.1YF2圆形分离电连接器623
12.2YF1系列圆形分离电连接器624
12.3FD、FDA系列圆形分离电连接器626
12.4YS1圆形水下电连接器627
12.5防爆插头座628
13.1STZB型电子测量仪器用连接器630
13电源连接器及插头座630
13.2电源连接器及插头座633
第3篇 插座和端接件641
第1章 概述641
1插座641
1.1插座的分类641
1.2插座的性能参数641
2端接件641
2.1端接件分类642
2.2端接件的性能参数642
1插座的类型643
第2章 插座的结构及其工作特点643
2插座设计的考虑644
3引线(插脚)框架644
4插座的结构645
4.1凹进机加工接触件插座645
4.2单个冲压接触件插座646
4.3冲压接触件插座组装件646
5接触件类型646
5.1边缘挤压接触件646
5.2侧接帚接触件(双弹簧片型)646
7接触件的材料647
6接触件接端647
5.6低插入力接触件(试验用)647
5.4圆柱形接触件(4个接触点)647
5.3侧接帚接触件(单弹簧片型)647
5.5零插入力接触件〔供试验和(或)生产用〕647
8接触件镀层648
9插座体考虑648
10试验用插座648
11零插入力双列直插式插座650
11.1螺纹驱动零插入力插座650
11.2拉杆驱动的零插入力插座651
12压配合O型插座652
12.1通用O型插座652
11.3一般特性652
12.2加载系统653
12.3加载机操作步骤653
12.4采用无焊接触件的优点654
13无焊插座655
13.1C型弹性插座655
13.2橡胶插座656
14无引线封装657
14.1成形金属接触件无引线封装插座658
14.2导电橡胶无引线封装连接器660
15典型双列直插式插座规格系列661
15.1凹进插座体矮型双列直插式插座661
15.3机加工螺纹集成电路插座662
15.2窄槽插座体矮型双列直插式插座662
15.5高技术双列直插式插座663
15.4芯片载体插座663
15.6无引线封装用双列直插式插座664
15.7解锁型双列直插式插座664
15.8高密度双列直插式插座664
15.9集成电路插座665
1.2开始放电电压669
2.1外形结构、安装开孔尺寸669
1.3放电耐久性669
2GZS8-6-1型彩色显像管插座669
1.1结构牢固度669
1对彩色显像管插座的特殊要求669
第3章 彩色显像管插座669
2.2放电间隙和开始放电电压670
2.3主要的技术要求670
3GZS8-6-2彩色显像管672
3.1外形结构、安装开孔尺寸672
3.2放电间隙和开始放电电压673
3.3主要的技术要求674
4GZS10-2-1型彩色显像管插座674
4.1外形结构、安装开孔尺寸674
4.2放电间隙和开始放电电压675
5.2主要的技术要求676
5.1外形结构、安装开孔尺寸676
5GZS10-2-2型彩色显像管插座676
4.3主要的技术要求676
6GZS10-3-1型彩色显像管插座678
6.1外形结构、安装开孔尺寸678
6.2放电间隙和开始放电电压678
6.3主要的技术要求679
7GZS12-4-1型彩色显像管插座680
7.1外形结构、安装开孔尺寸680
7.2主要的技术要求681
8.2放电间隙和开始放电电压682
8.1外形结构、安装开孔尺寸682
8GZS12-4-2型彩色显像管插座682
8.3主要的技术要求683
9GZS12-4-3型彩色显像管插座684
9.1外形结构、安装开孔尺寸684
9.2放电间隙和开始放电电压684
9.3主要的技术要求685
10GZS12-4-4型彩色显像管插座686
10.1外形结构、安装开孔尺寸686
10.2放电间隙和开始放电电压686
10.3主要的技术要求687
11彩色显像管插座生产厂家687
1接端688
第4章 端接件结构及其工作特点688
2接端端子结构类型及其特点689
2.1可分离连接689
2.2永久连接692
3接线柱696
3.1绝缘接线柱696
3.2非绝缘接线柱698
4接线板699
第5章 接端端子类型系列700
1拼接件700
2绝缘端子类型系列704
3.2结构系列716
3穿墙式绝缘端子类型系列716
3.1绝缘端子类型716
第6章 接线板类型系列719
第7章 接线端连接系统类型系列734
1反馈型组件接线端连接系统734
2穿墙型组件接线端连接系统736
3反馈型导向装置接线端连接系统738
4穿墙型导向装置接线端连接系统738
5拼接件接线端连接系统739
第4篇 射频同轴连接器及其适用电缆743
第1章 概述743
1射频同轴连接器的分类743
2.1国内射频同轴连接器的发展历史744
2射频同轴连接器的发展方向744
2.2两套系列并行存在的问题745
3射频同轴连接器可靠性分析746
第2章 射频传输理论分析和同轴电缆特性747
1射频传输理论和传输线特性公式747
1.1自由空间的理论公式747
1.2传输线的公式751
2带状和微带传输理论和传输线特性752
2.1频段的划分753
2.2微带线射频传输特性753
2.3带状传输线758
2.4微带传输线762
3.1分布参数779
3射频同轴电缆特性779
3.2阻抗参数781
3.3传播速度782
3.4传输参数783
3.5电压应力785
3.6功率额定值787
3.7屏蔽788
3.8脉冲响应特性791
第3章 射频同轴连接器设计794
1射频同轴连接器设计参数794
2阻抗匹配794
4电缆装接方式797
3连接机构设计797
5一些附加的传输线公式801
第4章 基本电气参数的测试804
1反射系数(或电压驻波比)测试方法804
1.1正常的测量方法804
1.2具备误差识别的测量方法806
1.3反射系数测量的典型方法809
1.4时域反射仪(TDR)法812
1.5电压驻波比测试方法813
2射频插入损耗测试方法815
2.1测试系统815
2.2测试方法817
3屏蔽效率(或射频泄漏)测试方法819
3.1匹配三同轴测试装置原理820
3.23GHz至18GHz频段内匹配波导组件823
3.3可测量衰减范围的极限值与重复性826
3.4射频同轴连接器屏蔽效率测试可选用的测试装置826
3.5射频泄漏测试方法827
4耐射频高电位电压测试方法829
5电晕电平测试方法830
6射频插入损耗测试系统示例831
第5章 通用射频同轴连接器833
1通用射频同轴连接器类型系列833
2.2种类系列835
2射频连接器发展品种系列835
2.1连接器壳体的材料835
2.3型式系列836
第6章 常用同轴连接器及转接器846
1同轴和微带传输线射频同轴连接器846
1.1同轴、微带传输线射频同轴连接器品种系列846
1.2SMA型带状或微带传输线射频同轴连接器技术要求846
1.3外型图系列847
2通用射频同轴连接器的转接器849
2.1类型与类型之间的转接器品种系列849
2.2同一类型相互之间的转接器品种系列849
3.1耐环境小型射频同轴连接器类型系列850
2.3通用射频同轴连接器的转接器技术要求850
3耐环境小型射频同轴连接器850
2.1典型结构908
2.2性能概述910
2.3应用简介914
3按钮开关916
4多单元按钮开关922
4.1多单元按钮开关分类922
4.2按钮开关的性能923
5微动开关923
5.1微动开关结构和动作特性923
5.2微动开关的执动机构926
5.3微动开关的接线端928
5.4微动开关的电路928
5.5微动开关的使用929
5.6微动开关的安装和维修930
6钮子开关933
6.1体型和负荷分类933
6.2接线端933
6.3典型结构934
6.波动开关940
7.1滑动开关的结构和分类953
7滑动开关953
7.2滑动开关的质量要求955
7.3应用特点和系列型谱955
8双列直插式开关956
9键盘开关957
9.1机械簧片式键盘开关957
9.2薄膜式键盘开关958
9.3舌簧管式键盘开关959
9.4导电橡胶式键盘开关959
9.5电容式键盘开关960
9.6霍尔效应式键盘开关960
10.2开关的技术要求961
10.3开关的工作原理与结构设计961
10频道预选开关961
10.1开关的使用特点961
11轻触开关962
11.1开关的特点962
11.2轻触开关的主要技术参数962
11.3轻触开关的工作原理与结构设计962
11.4开关使用注意事项963
12压力开关963
12.1压力开关的类型964
12.2结构及特点964
12.5可靠性分析967
12.6压力开关特性967
12.3基本特性要求967
12.4电气特性967
13恒温开关968
13.1温度敏感元件968
13.2结构及特点969
13.3机械特性和电气特性970
第3章 开关的种类及选用971
1选择因素971
2.3触点动作时间972
2.2额定值972
2.4接触电阻972
2.1密封性972
2设计和结构的选择972
2.5功率973
2.6开关动作力973
2.7其它因素973
3开关的种类和主要性能974
3.1钮子开关和波动开关974
3.2旋转开关980
3.3微动开关985
3.4直键开关989
3.5指轮开关999
3.6彩色电视广播接收机用开关1002
3.7双列直插开关(DIP开关)1014
3.8滑动开关1015
3.9轻触按钮开关1020
第6篇 继电器1025
第1章 概述1025
1继电器的应用及发展1025
2继电器的型号命名1027
3结构名称及电气特性1029
3.1电磁系统部分1029
3.2接触系统部分1030
3.3转换部分和其它结构1033
3.4继电器工作特性1033
3.5热继电器特性1035
4继电器的类型及特性1036
4.1电磁继电器1036
4.2固体继电器1043
4.3热继电器1046
4.4时间继电器1048
4.5高频与射频继电器1051
4.6表面贴装继电器(SMR)1052
4.7特种继电器1052
第2章 继电器设计1076
1继电器设计的基本要求1076
1.1满足使用环境条件1076
1.2满足继电器的安装1077
1.3满足整机的电气特性1077
2.1基本结构与材料1078
2弹性零件及接触簧片组的设计计算1078
2.2簧片设计计算1079
2.3螺旋弹簧计算1081
2.4弹性零件尺寸的确定1081
2.5触点组的设计1082
2.6接触簧片组的总体设计1090
3磁路设计计算1092
3.1基本结构与材料1092
3.2基本计算公式1093
3.3磁路尺寸的确定1095
3.4永磁磁路的设计与计算1096
3.5交流磁路的设计与计算1097
4.1基本结构与材料1098
4线圈设计1098
4.3线圈尺寸的确定1100
4.2基本计算公式1100
4.4线圈温升和发热1101
4.5线圈绝缘与寿命1102
5继电器耐环境应力设计1103
5.1耐温性设计1103
5.2抗振性设计1104
5.3安全设计1105
2零件加工1106
2.2导磁零件加工1106
2.1零件加工特点1106
1继电器工艺特点1106
第3章 继电器工艺及可靠性1106
2.3金属底板和罩子的加工1107
2.4触点加工1108
2.5簧片加工1108
2.6塑料件加工1108
3继电器的装配调整1109
3.1电磁系统的装配1109
3.2接触簧片组的装调1109
3.3机械老练与温度老练1109
3.4清洗技术1109
4.1外罩与底座的密封1110
3.5真空焙烘与充氮1110
4密封1110
4.2带引出端的绝缘底座的制造1111
4.3工艺孔封焊1112
5继电器的可靠性1112
5.1继电器可靠性的表征1112
5.2常见继电器失效模式及失效机理1113
5.3可靠性预计1116
1.1按输入(控制)信号的性质及大小选择继电器1119
1.3按输入与被控电路的关系选择继电器1119
1.2按被控制电路的性质与大小选择继电器1119
1如何选择合适的继电器1119
第4章 正确选择和使用继电器1119
1.4按工作环境条件选择继电器1120
1.5按引出端和安装件形式要求选择继电器1120
1.6按维修、操作及经济性要求选择继电器1120
2使用继电器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120
2.1工作安全系数的大小1120
2.2触点并联使用1121
2.3额定负载值减额使用1121
2.4浪涌电流和反峰电压1121
2.5触点消火花、灭弧电路1121
2.6线圈瞬态抑制1122
2.8继电器的安装1123
2.7继电器外壳接地1123
3继电器的维护与保养1124
第7篇 变压器1127
第1章 概述1127
1变压器分类1127
2变压器基本构造1128
第2章 铁心1132
1图际通用铁心1132
1.1叠片式铁心1132
1.2C型铁心1140
1.3E型铁心1143
2国内现行铁心1146
1.4环型铁心1146
2.1叠片式铁心1147
2.2C型铁心1151
第3章 变压器典型设计和阻流圈选择1157
150Hz单项C型铁心变压器典型设计1158
1.150Hz磁化曲线和铁耗曲线1158
1.250HzCD型和ED型铁心电源变压器铁心选择参数表1159
1.350HzC型铁心电源变压器计算参数表1162
2400Hz单项C型铁心变压器典型设计1180
2.1400Hz磁化曲线和铁耗曲线1180
2.2400HzCD型和ED型铁心电源变压器铁心选择参数表1181
参数表1184
2.3400HzC型铁心电源变压器计算1184
3阻流圈选择1202
3.1电感输入式滤波阻流圈1202
3.2电容输入式滤波阻流圈1218
4线规表1233
第4章 变压器结构配件1234
1骨架和底筒1234
1.1骨架1234
1.2底筒1239
2夹框和夹条1242
2.1夹框1242
2.2夹条1243
3底板和底座1244
3.1底板1244
3.2底座1247
4打包构件1249
第5章 变压器制造工艺1252
1变压器制造工艺流程1252
2线圈制造1253
2.1线圈的种类、用途及技术要求1253
2.2线圈常用的导线和绝缘材料1258
2.3线圈绕制1262
2.4线圈质量检验方法1266
3.1叠片铁心装配1267
3铁心装配1267
3.2卷绕铁心装配1268
4绝缘处理1270
4.1绝缘浸渍1270
4.2端封1271
4.3裹覆1271
4.4灌注1272
1.2连续性1273
2绝缘试验1273
2.1抗电强度试验1273
1.1绕组直流电阻1273
1绕组电阻1273
第6章 变压器测试程序1273
2.2感应电压试验1274
2.3绝缘电阻1275
3损耗1275
3.1空载电流1275
3.2空载损耗1275
3.3品质因数Q1275
4电感1276
4.1有效电感和有效电阻1276
4.2漏感1276
5不平衡度1276
5.1电容不平衡度1276
5.3阻抗不平衡1277
5.2共模抑制比1277
5.4串音衰减1278
5.5电压不平衡度1279
5.6电阻不平衡度1279
6电容1279
6.1自身电容(分布电容)1279
6.2绕阻之间的电容1279
6.3零件之间的电容1280
7电压变比1280
8谐振频率1281
8.1固有谐振1281
8.2组合谐振1281
9.1插入损耗1282
9信号传输特性1282
9.2回程损耗1283
10频率响应1284
11脉冲特性1284
12电压-时间乘积频定值1285
13总谐波失真1285
14电压调整率1286
15温升1286
15.1利用直流电阻变化法1286
15.2采用附加的反接串联双股绕组法1286
17相位试验(极性试验)1287
16表面温度1287
18.1对屏蔽的电容试验1288
18.2隔离屏蔽1288
19声学噪声1288
18屏蔽1288
20磁场1289
20.1磁屏蔽1289
20.2磁干扰(罗盘安全距离)1289
20.3磁辐射1290
1影响变压器安全性的主要因素及防护措施1291
1.1微观环境1291
第7章 变压器安全性能与可靠性1291
1.2发热1292
1.3电击1293
2结构上的考虑1293
3安全性能试验方法1294
3.1电气强度试验1294
3.2耐火性及耐异常热试验1294
3.3耐久循环试验1295
4变压器安全认证简述1295
5失效机理1295
第8章 变压器品种规格1297
1TDA型电源变压器1297
2BCK型开关电源变压器1303
3BCC型音频输出变压器1308
4LCL型电源滤波电感器1311
第8篇 光纤光缆及其连接器1321
第1章 概述1321
1纤维光学的基本原理1321
1.1光纤传输系统1321
1.2纤维光学的基本原理1321
2光纤通信的优点及待改进之处1323
3发展前景1324
第2章 光纤1325
1光纤的类型1325
2.1光纤的主要特性1327
2光纤的特性与测量1327
2.2光纤光缆若干光学性能的测量1329
3光纤的制造1331
3.1石英系玻璃光纤1332
3.2多组分玻璃光纤1336
3.3塑料光纤1338
4通信用B1类单模光纤系列1339
5通信用多模光纤系列1340
6光纤的选择和使用1342
6.1合理选择光纤的类型1342
6.2IEC列举的短矩离传输线路用光纤的尺寸、传输参数及其应用1342
6.3国内外部分光纤产品的结构和特性1343
第3章 光缆1347
1光缆的结构与分类1347
1.1光缆的结构1347
1.2光缆的分类1347
2光缆的设计指导要点1351
2.1一般原则1351
2.2光缆的设计考虑1351
2.3光缆设计指导要点1353
3室内使用的通信用双纤光缆1353
3.1产品分类1353
3.3结构1354
3.2产品标志示例1354
4通信光缆型号的编制方法1355
第4章 光纤光缆连接器1358
1连接器的作用与分类1358
1.1连接器的作用1358
1.2连接器的分类1358
2连接器的参数与测量1359
2.1连接器的参数1359
2.2连接器参数的测量1360
3连接器的设计与使用的考虑1364
4对准技术1366
4.1概述1366
4.2实际的光纤连接装置1367
5折射率匹配1374
6光纤端面制备1374
7GLF-1A型多模光纤光缆连接器1375
7.1GLF-1A型插头1375
7.2GLF-1A型转换器1377
7.3一种国产的光纤光缆连接器1378
8IEC10种光纤光缆连接器分规范(草案)的结构特征与部分参数1379
附录A 常用资料汇编1395
A1各单位制换算关系1395
1常用单位与国际单位的换算1395
2常用线规号对照1399
3表面粗糙度与光洁度对照1400
4硬度对照1401
5电磁学中常用关系式1404
6真空介电常数和磁导率1406
7热力学单位1406
8力学单位1408
9电磁学单位1410
10光学单位1412
11声学单位1412
12放射性单位1413
A2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1414
1元素及金属的电极电位1414
13物理化学单位1414
2元素的物理性能1415
3金属在常温下的机械性能1420
4重有色金属的高温和低温机械性能1421
5种金属的电阻温度系数1422
6几种材料的介电常数1423
7几种材料的线膨胀系数1423
8几种材料的电阻率1424
9几种材料的密度1425
10几种材料的熔点和沸点1426
11几种材料的比热1426
12主要塑料的氧指数1427
A3常用参数表1428
1有关电镀的平衡常数1428
13各种工程塑料的耐热性1428
14玻璃纤维增强工程塑料与未增强的性能比较1428
2电镀金属用的电化当量和有关数据1429
3直接法测得氢超电压值1431
4常用的电镀用盐中金属的百分含量1431
5比重与波美度换算1432
6盐酸溶液的比重与波美度换算1433
7硫酸溶液的比重与波美度换算1434
8在规定的比重中硫酸铜加硫酸的总浓度1436
A4注射成型机系列的各种参数1436
A5单螺杆挤出成型机系列的各种参数1437
《机电元件技术手册 设计、制造、使用、维护》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电孵机的设计制造使用的维修
- 1982 北京:农业出版社
-
- 可靠性技术:设计、制造和使用
- 1980年06月第1版 国防工业出版社
-
- 无线电元件设计手册
- 1963 北京市:国防工业出版社
-
- 输电线路铁塔设计制造维护
- 1988 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
- 轧洗烘蒸单元机械 设计、制造与使用
- 1993 北京:纺织工业出版社
-
- 机械制造计量检测技术手册
- 1999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 机箱制造技术手册
- 1981 上海无线电十五厂技术工艺组
-
- 可靠性技术 设计、制造和使用
- 1980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
- 电热电器的设计制造与使用维修
- 1987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 计算机维护技术
- 1999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
- 计算机维护技术
- 1997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 农机使用技术手册
- 1981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