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村志》求取 ⇩

概况·大事记1

林竹村概况1

六十年大事记4

第一编建制沿革·体制变革11

第一章 建制沿革11

第二章昌化解放、农民翻身12

第一节 合作化雏形:调工组和互助组13

第二节 合作化基础:初级合作社13

第三节 合作化发展:高级农业合作社14

第四节 合作化的高潮:人民公社14

第五节 合作化的深入发展:农业学大寨16

第六节 农业生产责任制17

附录1 夏林新垦土地及停耕土地18

附录2 竹溪新垦土地及停耕土地19

附录3 1960年~1995年集体生产伤、亡人员名录20

第二编位置·环境·气候·人文21

第一章 位置21

第二章环境21

第一节 周边乡村22

第二节 土壤·土地23

第三节 河流·水利23

第三章 气候24

第四章人文25

第一节 和谐的宗族关系26

第二节 和睦的邻里关系26

第三节 和美的家庭关系26

第四节 淳朴的民风乡情27

附录1 四川汶川大地震捐款28

附录2 2008年5月14—5月20日为白血病患儿王光美捐款名单37

第三编姓氏与人口·居民点·生育·迁徙43

第一章姓氏与人口43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前姓氏·人口43

第二节 现姓氏·人口44

第二章 居民点46

第三章 计划生育50

第四章 迁徙50

第五章竹林后裔英才辈出52

附录 夏林陈家53

第四编自然资源55

第一章动物类55

第一节 走兽类55

第二节 禽类56

第三节 爬行类56

第四节 水产57

第二章植物类57

第一节 林木类57

第二节 花卉类58

第三节 野菜类58

第四节 药材类58

第三章 菌类60

第四章 矿藏60

第五编教育·文化61

第一章新中国成立前教育61

第一节 自学明理61

第二节 创办私塾62

第三节 兴办补习班62

第四节 外出办学,惠泽他乡63

第五节 助学制度与奖励63

第二章新中国成立后的教育63

第一节 幼儿教育和其他教育63

第二节 小学教学64

第三节 初中教育66

第四节 2009年10月1日前取得大专以上文凭人员(含函授生、电大生、自考生)(夏林)66

第五节 2009年10月1日前取得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名录(竹溪)68

第三章文化69

第一节 宗教文化69

第二节娱乐文化69

第一目 新中国成立前的娱乐69

第二目 新中国成立后的娱乐70

第三目 电影72

附录1 2007年春节联欢晚会72

附录2 2007年夏林村春节联欢晚会捐赠烟花名单74

第六编医疗·卫生78

第一章医疗78

第一节民国期间的医疗78

第一目 中医、中药78

第二目“锄金堂”药店78

第三目 “民生堂”药店79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初期医疗79

第三节 合作医疗80

第四节 新型合作医疗80

第二章卫生81

第一节 环境卫生81

第二节家庭卫生81

第一目 饮食卫生81

第二目 个人卫生82

第七编经济83

第一章经济作物83

第一节林木经济作物83

第一目 山核桃83

第二目 银杏(白果)84

第三目 板栗85

第四目 茶叶85

第五目 油茶85

第六目 蚕桑86

第七目 药枣(莄肉)86

第二节田园经济作物87

第一目 麻(熟称麻皮)87

第二目 棉花87

第三目 苎麻88

第四目 吊瓜88

第三节其他经济作物88

第一目 天竺88

第二目 吉祥草88

第三目 魔芋89

第四目 红豆杉89

第五目 苗木89

第四节蔬菜89

第一目 农家特色菜90

第二目 昌西豆腐干90

第三目 肉炒腌菜梗90

第二章木材生产与销售91

第一节 木材种类与分布91

第二节 木材生产、采伐与销售91

第三节 木材运输92

第三章企业92

第一节 集体企业92

第二节 合资企业93

第三节 个体小企业93

第四章务工96

第一节 自主创业96

第二节 务工人员成老板97

第三节 其他务工人员98

第五章副业98

第一节养殖98

第一目 养猪98

第二目 养牛99

第三目 养羊99

第四目 养兔100

第五目 养鸡100

第八编生活101

第一章婚姻与家庭101

第一节 旧式家庭·婚姻101

第二节 新式家庭·婚姻101

第二章粮食生产102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前的粮食生产和用粮标准102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的粮食生产和用粮标准102

第三节 责任制后的粮食生产和用粮标准103

第三章日常生活104

第一节 衣104

第二节 食105

第三节 住105

第四节 行106

第五节 交通运输工具106

附录 几个第一107

第六节 厨房的变迁107

第七节 饮108

第八节 睡108

第九节 娱乐109

第四章消逝的景和物109

第一节消逝的情景109

第一目 田园耕作109

第二目 其他劳动110

第三目 家务劳动110

第四目 副业劳动110

第二节 消逝的用具和家具110

第五章商贸111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前商贸111

第二节新中国成立后商贸111

第一目 供销社的筹建111

第二目 物资交流会112

第三目 货郎担112

第四目 代销店112

第五目 放排112

第三节 开放后的农村商贸113

第六章保险114

附录1 农村食堂114

附录2 割资本主义尾巴115

第九编重大灾难·灾害116

第一章新中国成立前灾难·灾害116

第一节 洪杨劫难116

第二节 “民国”二十三年大旱117

第二章新中国成立后灾难·灾害117

第一节 “七·五”洪水117

第二节 “六·二一”泥石流118

第三节 “六·三零”洪水119

第四节 “八·一三”山体滑坡120

第五节 火灾综述121

第六节 竹溪灾害综述122

专记 村民的防灾意识122

第十编重大建设124

第一章修建本族宗祠124

第一节 陈氏大宗祠124

第二节 夏林陈氏庸行堂129

第三节 世和堂130

第四节 爱敬堂130

第五节 皂荚坞祠堂130

第六节 其他宗祠130

第二章殿庙130

第一节 关公殿130

第二节 洪师殿131

第三节 夏林财神殿132

附录其他殿庙132

第三章戏台、香火堂133

第一节 梅林戏台133

第二节 夏林戏台133

第三节 香火堂134

附录 夏林香火堂134

第四章农田水利建设134

第一节 兴修水利护村开田134

第二节 水库建设135

附录1 大鹏坞水库塌方事故纪实136

附录2 其他水库136

第三节 湖塘畈整理137

第四节 闸门畈低产田改造137

第五章公共设施138

第一节 水利水电站建设138

第二节 大会堂建设138

第三节 夏林大桥建设139

第四节 亮化工程141

第六章环境卫生设施141

第一节 饮水工程建设141

第二节 环境改造142

第七章道路142

第一节 村道·河道整治142

附录 个人集资名单143

第二节 康庄大道建设144

第三节 麻坑坞林道145

附录 外地工作人员赞助名单145

第四节 水土保持修复工程146

第五节 梓棚坞道路·林道拓宽146

第六节 吉麻坑林道147

附录 2009年吉麻坑开路集资捐款名单148

第七节 林角坞林道150

第八节 土地整理150

附录 林角坞林道捐款名单150

第十一编人物152

第一章古代人物152

第一节 陈“孝子”斗龙公152

第二节 陈成传记153

第三节 文象公153

第四节 文华公传154

第五节 其他人物154

第六节 陈兆震155

第七节 陈兆星155

第二章 民国时期政府机构任职人员155

第三章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任职人员157

第一节 政府部门157

第二节 村历届主要干部任职人员名录163

附录1 历届乡、镇政府联村与驻村干部名单165

附录2 历届村党支部书记简介166

附录3 历届村行政主要干部169

第三节 村级会计名录173

第四节 社会团体173

第五节林竹村党总支党员名录(含回乡人员)175

第一目 林竹村农业支部党员名单175

第二目 林竹村老年支部党员名单176

第六节 国有企业任职人员176

第四章军队系统任职人员177

第一节 复员、退伍、转业军人名录(夏林)178

第二节 复员、退伍、转业军人名录(竹溪)182

第三节 现役军人184

第五章文化卫生系统工作人员184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前任教人员184

第二节新中国成立后任教人员185

第一目 大学任教人员185

第二目 高中任教人员185

第三目 初中任教人员186

第四目 小学任教人员188

第五目 幼儿园任教人员190

第三节 医务人员名单190

第六章荣誉称号人员192

第一节 烈士192

第二节 劳模193

第三节 荣誉193

第一目 集体荣誉193

第二目 个人荣誉193

第十二编乡土风情195

第一章时令节气195

附录 祭文华公文199

第二章出生·寿庆习俗沿革201

第一节 出生201

第二节 寿庆201

第三节 收嗣与寄拜202

第三章婚丧喜事习俗沿革203

第一节 建房203

第二节 乔迁207

第三节 娶亲208

第四节 丧葬210

第四章 接龙213

第十三编古迹·民间传说·民间文学214

第一章古迹214

第一节 英猷公坟茔214

第二节 叔猷公坟茔214

第三节 蜘蛛殿215

第四节 红军标语215

第五节 红军无名烈士坟茔215

附录 宗祠、庙殿216

第二章民间传说216

第一节 龙塘高僧传说216

第二节 回龙潭217

第三节 湖塘畈的传说217

第四节 黄金坦的传说218

第五节 七月半吃煎粿的来历219

第六节 龙岩祖师与观音斗法219

第七节 五娘潭220

第八节 野猪洞220

第九节 罗隐秀才的传说221

第十节 龙塘寺和尚艺慑云游僧222

第十一节 远猷公巧赢老和尚222

第十二节 刘伯温的传说223

第十三节 胡梅林假斩王伦224

第十四节 明瞻禅师传奇225

第三章民间文学226

第一节 楹联226

第二节谚语229

第一目 气象229

第二目 农事229

第三目 人情230

第四目 其他231

第三节 谜语笑话231

第四节民歌类232

第一目 石榴花开232

第二目 死望郎233

第三目 有囡莫嫁深山坞234

第五节文艺类235

第一目 魅力夏林235

第二目 歌唱新家乡239

第三目 采收山核桃平安歌241

第四目 藤缠树的传说243

传记与文献246

一、老家是养育我的土地246

二、乡音难改乡情难忘249

三、走进夏林村252

四、捐啊捐!捐出一条感情路256

五、清凉峰七村齐庆三八节257

六、夏林村齐心协力谋发展258

七、陈健同志身残志红坚持为民排难解纷259

八、源于生活 神形备至261

九、迎接开国的一仗265

龙源里战斗,是我打得最过瘾的一仗270

十、龙塘山下颂英灵272

后记275

《竹林村志》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 浙江天目书院;亚太国际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竹林七贤(1982 PDF版)
竹林七贤
1982 庄严出版社
竹林杂吟( PDF版)
竹林杂吟
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
竹林( PDF版)
竹林
艺文书房株式会社
柳林村志( PDF版)
柳林村志
绿林村街道志(1989 PDF版)
绿林村街道志
1989
新竹县志初稿  树杞林志  合订本( PDF版)
新竹县志初稿 树杞林志 合订本
台湾大通书局
竹林女科证治( PDF版)
竹林女科证治
敏竹林寺志  藏文(1992 PDF版)
敏竹林寺志 藏文
1992 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
竹林隐士(1988 PDF版)
竹林隐士
1988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大竹县志(1992 PDF版)
大竹县志
1992 重庆:重庆出版社
绵竹县志(1992 PDF版)
绵竹县志
1992 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绿竹村风云(1965 PDF版)
绿竹村风云
1965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北方竹林栽培(1978 PDF版)
北方竹林栽培
1978 北京:农业出版社
竹林培育(1974 PDF版)
竹林培育
1974 北京:农业出版社
农村实用技术丛书  笋用竹林(1989 PDF版)
农村实用技术丛书 笋用竹林
1989 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