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中边界外交史》
作者 | 弗·米亚斯尼科夫著;王复生,宋嗣喜,侯育成等译 编者 |
---|---|
出版 | 未查询到或未知 |
参考页数 | 446 |
出版时间 | 没有确切时间的资料 目录预览 |
ISBN号 | 无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1635830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致中国读者1
致读者1
第1章 历史背景、史料及历史文献1
关于事件和现象的特点1
溯源求本9
关于历史著述24
第2章 俄罗斯同中国的地理接近,签约前阶段的外交41
俄罗斯外交的产生41
寻觅中国湖49
外交交往屡屡受挫65
俄罗斯政权在阿穆尔河流域站住脚了72
正在备战的传闻74
如同最好客邻居般令人惬意地友爱相处79
第3章 俄中第一部界约与1689年疆界的确定88
英勇保卫阿尔巴津88
草原外交的教训95
北京的预先协议101
炮口下的和平会晤108
第一部界约:当时和后人的评价120
1689年涅尔琴斯克条约满文本译文139
涅尔琴斯克条约汉文本译文141
涅尔琴斯克条约已发表的汉文文本译文142
第4章 1727年的布连斯奇条约和恰克图条约与蒙古地区边界的确定143
俄罗斯、蒙古、中国143
重新划分疆界的外交前奏157
中国第一个访俄使团169
“重新谋和的工具”174
有损俄罗斯的大国尊严吗?191
第5章 争取阿穆尔河自由航行的斗争205
重返阿穆尔的各种方案205
相互凯觎,互不理解214
库伦蒙羞220
当时和后人的看法237
第6章 俄罗斯和清帝国完成远东领土划界245
凡是升起俄国国旗的地方245
Pacta sunt servanda[条约必应恪守]252
第三势力的出现271
开发边疆土地284
第7章 变革和动荡的世纪293
1911年的齐齐哈尔界约293
俄国政策的蒙古动因309
制度在变化,国界仍存在311
1964年的北京磋商316
又是俄中的345
能否做结语?364
附录:《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2001年7月)377
译名对照表381
中文版译后记435
《俄中边界外交史》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中朝边界沿革及界务交涉史料汇编
- 1994 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
- 中俄外交史
- 1928
-
- 中俄外交史
- 主题词:中俄关系\国际关系史
-
- 中俄外交史
- 1935
-
- 中德外交史
- 民国18.12 中华书局
-
- 中俄外交史
- 1935 上海:中华书局
-
- 中苏外交史
- 1951 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
- 早期中俄东段边界研究
- 1993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 中国外交史
- 1926 商务印书馆
-
- 中英外交史
- 1933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
- 中印边界秘史
- 1990 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
-
- 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 第1卷
- 1979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 中朝边界史
- 1993 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