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民富裕化道路 锡山市农村现代化研究》求取 ⇩

导论——研究农民,富裕农民1

中国最难认识的是农民问题1

二 中国最重要的是研究农民问题8

三 中国研究最薄弱和最需要加强研究的是农民问题13

四 中国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是富裕农民问题15

五 农民问题是农民的富裕化与现代化问题22

六 农民富裕化与农村现代化的关系32

七 中国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36

八 中国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工作思路38

九 中国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运行机制41

十 农民富裕化与现代化的县级农村社区研究基地的选择45

十一 本课题研究的宏观史学和应用史学的视角53

十二 本课题研究方法的综合创新56

上篇农村现代化进程述论61

第一章历史溯源——中国农村资本主义现代化的主要发源地61

历史沿革与锡山市市名由来61

1.历史沿革61

2.为何取名锡山市63

3.关于撤县设市新市名的议论65

自然经济地理和行政区划概况67

1.自然经济地理67

2.行政区划69

吴文化的发祥和闪光70

1.吴文化的发祥70

2.吴文化概念试解72

3.吴文化的发展道路73

4.吴文化的五大特征75

5.吴文化精神77

中国农村资本主义现代化的主要发源地77

1.现代化的人文基础77

2.现代工商业的发祥79

3.农村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发源与发展81

4.分析与结论88

中国共产党创造的现代化新模式的胜利与无锡人民的贡献89

1.百年中国现代化发展的三种模式89

2.无锡人民对中国现代化新模式胜利的贡献91

第二章半世辉煌——农村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三大里程9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现代化进程划时代的伟大转折93

1.实现了政府由丧权辱国到独立自主的转折93

2.实现了国家政治制度由专制独裁到民主法治的转折94

3.实现了国家社会由分裂动荡到统一稳定的转折95

4.实现了中国现代化道路由资本主义到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折95

共产党人对中国现代化发展战略的探索96

1.赶超激进型现代化发展战略96

2.持续渐进型现代化发展战略97

第一里程碑——解决温饱、启动了农村现代化98

1.夯实农业基础,比全国超前近20年解决了“温饱”问题98

2.创办乡镇企业,比全国超前10年启动了农村现代化101

第二里程碑——“初步现代化”与基本实现小康105

1.走在全国前列105

2.英克尔斯现代化指标体系与1990年锡山市实现程度测评107

3.联合国划分贫富各类型的指标体系与1990年锡山市小康实现程度测评109

4.锡山市农村现代化指标体系与1991年实现程度测评109

5.国家农村小康指标体系与1992年锡山市小康实现程度测评117

第三里程碑——接近基本实现现代化120

1.制订规划,向农村现代化的新跨越120

2.迎战困难,走出困境122

3.财政负担沉重,在困境中对国家的贡献却有增无减125

4.在困境中重铸辉煌,加快推进了农村现代化进程126

5.江苏省现代化指标体系与1998年锡山市实现程度测评128

6.江苏省县级基本现代化指标与1998年锡山市实现程度测评131

7.农村现代化阶段的分析判断142

农村现代化和农民富裕化与现代化的新道路及其内涵144

1.农村现代化与农民富裕化的新道路144

2.农民经济生活的富裕化与现代化145

3.农民文化生活的富裕化与现代化147

4.农民政治生活的富裕化与现代化161

农村现代化和农民现代化与富裕化的主要规律与经验教训167

1.农民现代化与富裕化——农村现代化的关键167

2.思维创新——农村现代化的灵魂168

3.制度创新——农村现代化的运行载体169

4.综合协调发展——农村现代化全面进步的保障170

5.营造伟大工程——农村现代化的政治和组织保证171

下篇农村现代化进程分论175

第三章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的基础175

谁来养活中国?175

1.“布朗命题”175

2.要善待布朗176

农业还是不是基础?177

1.实践的挑战177

2.理论的挑战180

三“农业第一”与农村现代化181

1.“农业第一”取决于农村产业结构系统论181

2.“农业第一”取决于农业与其他产业“高关联度”论182

3.“农业第一”取决于“农业生态环境独特贡献论”183

4.“农业第一”取决于“社会稳定论”185

5.“农业第一”取决于“国家安全论”185

6.“农业第一”取决于“三步走发展战略论”186

7.“农业第一”决定了农业现代化是农村现代化的基础187

8.始终把农业摆在“第一”的位置187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践与理论的创新190

1.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实践创新190

2.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理论创新194

3.“腾飞奖”——《深化农村改革的重点应是发展社会化服务》197

制度创新之一:以村办农场为载体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198

1.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农业从“第一个飞跃”跨向“第二个飞跃”的桥梁198

2.村办农场的实践创新199

3.村办农场的理论创新202

4.又一“腾飞奖”一《无锡县农业经营方式改革——首创村办农场》203

5.农业经营制度发展创新的新趋势205

6.经济发达地区试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应慎之再慎207

制度创新之二:原有基础生发的农业产业化211

1.农业产业化应在原有组织形式上实行制度创新211

2.制定推进农业产业化的指导思想和扶持政策213

3.灵活多样的农业产业化微观组织形式214

4.“十要”“十忌”的农业产业化理论218

5.农业产业化的成就与问题221

制度创新之三:多元投入的农业保护制度的创建与完善222

1.“狼来了”,中国农业如何入“贸”(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22

2.创建多元投入的农业保护制度224

3.农业保护制度的改革与完善227

4.农业保护制度加快了农业现代化进程228

实施科教兴农战略,迎战农业科技革命230

1.实施组织领导工程,把科教兴农落实在实处230

2.实施“绿色证书工程”,培养“知识农民”232

3.实施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工程,使农业科技走进农民的生活234

4.实施农业产学研一体化工程,使农业科技成果尽快转化成生产力和高效益235

5.实施农业科技综合组装创新工程,启动新的科技革命238

6.实施生态农业工程,走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243

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及其进程的测度和评析245

1.农业现代化的内涵245

2.锡山市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及其进程综合测评247

3.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与锡山市农业现代化进程综合测评250

4.江苏省基本农业现代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与锡山市农业现代化进程综合测评251

5.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与进程评析253

6.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中外比较255

开辟有中国特色的、面向国际市场的农业现代化新道路258

1.世界农业现代化、国际化的典型道路258

2.中国农业现代化新道路262

十一走有中国特色的、面向国际市场的农业现代化新道路需要处理好的三个关系266

1.扬弃与创新的关系266

2.造粮库与造“良田”、“良人”的关系268

3.规模经营与规模效益的关系269

第四章农村工业化——农村现代化的核心和动力271

农村工业化是农村现代化的核心和动力271

1.农村工业化与农村现代化的关系271

2.乡镇企业在中国农村现代化中的地位和作用273

二“一包三改”经营管理与分配制度的创立276

1.乡镇企业改革与制度创新的动因和思路276

2.“一包三改”经营管理与分配制度的创立277

3.“一包三改”经营管理与分配制度的社会效应281

三“一包三改”经营管理与分配制度的完善与创新283

1.“两段分配”制度的创立283

2.“资产增值承包”制度的创立285

第二次创业与产权制度的改革创新287

1.第二次创业突破口的选择——产权制度的改革创新287

2.产权制度创新与第二次创业的大思路290

3.产权制度改革创新工作的主要特色293

4.产权制度改革创新后的股本与产权结构296

产权制度改革创新加快推进了第二次创业进程296

1.完善了所有制结构,形成了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新局面296

2.创新了“苏南模式”,私营工业经济成了“重要组成部分”298

3.促进了投资多元化及有效性,提高了资产运行质量303

4.科技创新呈现出新走向、新特点304

5.以质量管理为中心,提高了产品在国内国际市场的竞争力309

6.各大集团群雄并起,成为乡镇企业的中流砥柱313

六 锡山市农村工业化指标体系和其进程综合测评320

第五章农村城镇化——农村现代化的载体和主要标志322

研究农村城镇化绕不开的几个问题322

1.农村城镇化是什么?322

2.是“农村城镇化”还是“农村城市化”?323

3.中国城镇化现状325

小城镇是农村现代化的载体和主要标志326

1.小城镇是农业产业化和农村二三产业的归宿和载体326

2.小城镇是农民富裕化的归宿和载体327

3.小城镇是拉动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有效载体330

4.小城镇是人口结构与社会结构现代化的载体333

5.小城镇是农村现代化的主要标志334

6.小城镇在农村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的总结334

城镇和中心村规划编制制度的创新335

1.科学规划是农村城镇化的“龙头”和“灵魂”335

2.市镇规划的编制与创新336

3.中心村规划的编制与创新341

4.规划曾滞后或不科学带来的深刻教训343

5.怎样做好城镇规划?344

城镇规划建设依法行政制度的创新347

1.城镇规划具有法治性与连续性347

2.制订颁布城镇规划依法行政的法规347

3.强化人民对城镇规划建设的法治意识348

4.提高城镇规划建设管理人员的法治素质348

5.抓难点加强城镇规划建设的法治力度349

6.加强城镇规划建设的组织领导350

城镇经营发展制度的创新351

1.政府自上而下的造城制度及其成就351

2.政府造城制度的缺陷分析352

3.城镇经营发展制度的思路创新354

4.开发区经营造城的壮举355

5.工业小区经营兴镇的方略360

6.城镇经营发展制度创新的分析361

7.建立城镇经营发展制度要思维创新、观念更新363

户籍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创新364

1.户籍管理制度的缺陷分析364

2.户籍管理制度的改革365

3.探寻制度创新与产业发展的最佳结合点368

城镇化、产业升级和服务社会化相结合制度的创新371

1.城镇化、产业升级和服务社会化相结合的思维创新371

2.城镇化、产业升级和服务社会化相结合制度的创新375

3.以服务社会化为中心的流通业的繁荣378

4.以服务社会化为中心的交通运输业的发达379

5.以服务社会化为中心的旅游业的红火379

6.以服务社会化为中心的信息产业的兴起382

7.以服务社会化为中心的私营三产经济的快速发展384

农村城镇化进程及其测评386

1.锡山美,美在城乡一体化386

2.锡山市农村城镇化指标体系和进程综合测评390

3.清华大学城市现代化指标体系与锡山市进程测评390

中国应走什么样的农村城镇化道路393

1.多种样式,共同“造城”393

2.量力而行,顺乎民心395

第六章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农村现代化的必然选择397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农村现代化的必然选择397

1.“华夏第一县”的“中华生态第一碑”397

2.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形成及其内涵400

3.中国农村现代化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403

人口接近“零增长”的制度和机制创新406

1.执行“三大国策”,实施“两大工程”406

2.依法行政,综合治理409

3.健全网络,优化服务410

4.科学管理,探索新路413

5.控制人口增长制度与机制创新的分析415

水土资源管理保护制度的创新417

1.科学的规划是水土资源管理保护制度创新的纲领417

2.依法行政,建立健全土地全程监察制度420

3.勇于探索,创造造田产业化制度422

4.加强基础业务建设,土地管理制度走向现代化、规范化424

5.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依法做好有偿合理用地服务425

6.水资源管理保护制度的创新427

保护生态环境制度的创新429

1.建立健全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制度429

2.依法行政,建立了环境统一监督管理和分工负责制度431

3.建立了多渠道的环保投入制度432

4.建立了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环境保护制度433

5.制定“大地园林化”规划,实施绿色产业化工程434

五 确立“自然立国”的发展理念437

附录440

锡山市大事记440

二 参考书目486

488

1999《中国农民富裕化道路 锡山市农村现代化研究》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冯治著 1999 北京: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