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璧山县广播电视志 1996-2003》

序言1

凡例2

概述3

大事记(1996年—2003年)7

第一章机构沿革29

第一节机构设置29

一 广播电视局32

二 广播电台32

三 有线电视台32

四 广播电视台32

五 广播电视网络公司33

六 乡镇广播电视站35

第二节体制与改革36

一 职能36

二 领导体制36

三 人事任免36

第二章事业建设37

第一节局(台)机关基本建设37

第二节广播事业建设37

一 调频广播37

二 乡镇广播网络37

第三节电视事业建设38

一 有线电视建设38

二 无线电视建设40

三 广播电视水泥发射塔建设41

第四节技术进步与推广42

一 广播电视共缆传输42

二 有线电视第二网络42

三 可寻址收费系统43

四 广播电视宽带综合信息网43

第三章广播电视宣传45

第一节广播宣传45

一 璧山人民广播电台宣传45

二 乡镇广播站宣传45

第二节电视宣传45

一 璧山有线电视台宣传45

二 乡镇企业有线电视站宣传48

第三节重大宣传活动记略49

党的“十五大”49

二 香港、澳门回归49

三 建国五十周年49

四 重要会议50

五 亚洲青年举重锦标赛50

六 璧山经贸招商洽谈会50

七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51

八 首届中国西部鞋业博览会51

九 重庆市首届花卉博览艺术节51

十 党的“十六大”52

十一 抗击“非典”52

第四节 对外宣传53

第五节 通联工作54

第六节 节目“创优”55

第七节报刊60

一《重庆广播电视报》璧山版60

二《璧山广电信息》60

第四章综合管理61

第一节局(台)机关管理61

规章制度61

二 学习教育61

三 目标考核65

第二节职工队伍66

一 职工队伍的发展66

二 职工队伍建设77

第三节乡镇、企业站管理77

一 乡镇广播电视站管理77

二 有线电视管理79

三 微波收转站管理81

第四节音像管理81

一 管理体制81

二 音像市场82

三 节目供片86

第五节卫星地面接收设施管理87

一 管理规定87

二 执法检查87

三 专项整治88

第六节财务管理89

经费来源89

二 经费运用93

三 经费管理93

第五章党群组织95

第一节共产党组织95

一 党组95

二 党支部96

三 纪检组98

第二节群团组织99

一 工会99

二 老体协100

第六章精神文明建设101

第一节 制定规划101

第二节创建活动102

一 思想教育102

二 创先争优102

三 军民共建106

四 寓教于乐107

第七章人物简介109

附录1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28号)113

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95号)120

三 国务院办公厅文件(国办发[1999]82号)124

四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文件(广发社字[2001]1411号)124

五 中共重庆市委办公厅文件(渝委办[1998]191号)129

六 中共璧山县委文件(璧委发[2000]23号)132

七 中共璧山县委文件(璧委发[2002]65号)134

八 璧山县人民政府文件(璧府发[1998]34号)137

九 璧山县广播电视台2004年工作目标考核办法140

十 重庆市乡镇优秀广播节目一等奖获奖作品(3件)145

璧山县县志编修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同意《璧山县广播电视志》印刷出版的批复152

后记153

《璧山县广播电视志 1996-2003》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