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对西方及列强认识资料汇编 第3辑 第2分册》
作者 |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编 编者 |
---|---|
出版 |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
参考页数 | 976 |
出版时间 | 1986(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无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15745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一、综合目录501
王先谦501
337条陈洋务事宜疏(节录)光绪五年501
338俄人在华购茶自运茶商多歇业请以轮船运货出洋片光绪六年十月二十六日506
339请派兵船赴日本疏光绪六年507
汤震509
340议院光绪十六年509
341论中学西学光绪十六年510
342书院(节录)光绪十六年512
343国债(节录)光绪十六年512
344夷势光绪十六年512
345教民光绪十六年514
346洋匠光绪十六年517
347邮政光绪十六年518
348变法光绪十六年520
王家璧523
349马嘉理一案请明白宣示俾知是非所在摺光绪二年闰五月十一日523
黄遵宪525
350跋邻交志光绪十三年525
351职官志序光绪十三年527
352食货志序光绪十三年528
353食货志户籍篇后记(节录)光绪十三年528
354食货志租税篇后记(节录)光绪十三年529
355食货志国债篇后记光绪十三年530
356食货志商务篇后记光绪十三年531
357兵志序光绪十三年532
358兵志兵制篇后记(节录)光绪十三年533
359兵志海军篇后记(节录)光绪十三年534
360刑法志序光绪十三年535
361学术志序光绪十三年536
362学术志西学篇后记光绪十三年537
363礼俗志社会篇后记光绪十三年539
刘璈541
364法违公法封禁台口阻碍通商请咨各国理论摺光绪十年十一月八日541
365请与德国立互助盟约以保全台片光绪十年十一月八日543
郑观应545
366盛世危言初刊自序光绪十八年三月545
367道器论(节录)547
368学校548
369西学(节录)(附中国宜求格致之学论)550
370考试上553
371考试下556
372吏治上(节录)558
373游历561
374商务一(节录)562
375商战上563
376商战下566
377泰西徵税论略568
378技艺(节录)(附制造说)570
379议院上575
380议院下577
381公举(节录)579
382公法580
383日报上582
384日报下584
385训俗586
386序富国探原论587
387铁路上589
388铁路下(节录)591
389电报593
390邮政上(节录)595
391邮政下(附泰西邮政考)596
392英国国家总银行攷599
393传教601
394交涉上604
395女教606
396国债609
397书吏(节录)611
398狱囚611
399医道613
400善举616
张自牧619
401瀛海论上篇(节录)光绪二年619
402瀛海论中篇光绪二年620
403瀛海论下篇光绪二年626
李凤苞633
404德国民俗(节录)光绪四年十一月七日633
405巴黎答友人书论西国制治之要634
黎庶昌637
406敬陈管见摺光绪十年三月637
407与莫芷升书撮举泰西大要(节录)641
崔国因643
408论美国国势光绪十七年三月二十六日643
409泰西读书以致用为主光绪十七年五月八日643
410公法无灭人国之例请饬于会议时慎为规复地步片光绪十八年三月二十一日644
411驰赴古巴察看情形并回美都日期摺光绪十八年三月二十二日644
412当前列国形势光绪十八年十二月三十日646
413美国政情大要光绪十九年正月十九日648
414列国政体光绪十九年正月二十四日648
415税则之权当自操光绪十九年四月二十九日649
416奉使任满谨陈办理使事各节摺(节录)光绪十九年九月四日650
马建忠653
417上李伯相书言身观各国政事之心得(节录)光绪三年夏653
418巴黎复友人书言欧洲邦国之交(节录)光绪四年夏654
419玛赛复友人书拟具培植出使人材方案光绪四年冬658
420覆李伯相札议洋货入内地加厘禀(节录)光绪五年夏661
421铁道论(节录)光绪五年冬664
422借债以开铁道说光绪五年冬666
423英自称秉礼助人实诈胁人国(节录)光绪七年四月一日670
424上书李伯相覆议何学士如璋设水师奏疏(节录)光绪七年冬671
425富民说(节录)光绪十六年春675
姚文栋681
426答日本友人言中日相交之道681
427日本地理兵要例言681
428答马相伯书光绪九年正月684
429俄罗斯属地西卑利亚新造铁路图说684
430与葛子源书拟设地学会685
李圭687
431美国博览会总略光绪二年687
432美国博览会纪略(节录)光绪二年689
433记美国博览会之机器局(节录)光绪二年691
434记美国博览会之耕种院(节录)光绪二年694
435记美国女工院光绪二年694
436记美国监狱光绪二年695
437记美国医院光绪二年697
438记美国造钱局(节录)光绪二年698
439记美国蜡像院光绪二年698
440记美国邮政局光绪二年699
441纽约书馆光绪二年700
442纽约税关光绪二年701
443大英博物院光绪二年702
444交游西国浅要说光绪二年703
445西人待客说光绪二年703
446东行日记(节录)光绪二年704
吴汝纶707
447送曾袭侯入觐序光绪四年七月707
448上张制军论富强之策(节录)光绪十年708
449与吴季白论西医之盛光绪十九年三月二十五日709
450筹洋刍议序709
朱采711
451论款敌光绪元年冬711
452西学之理无一非中国圣人所已言(节录)光绪十年春712
杨象济713
453洋教所言多不合西人格致之说713
谢祖源715
454请派员游历外洋疏715
汪之昌717
455泰西以海为扼要制胜之法光绪十一年717
456俄人于亚洲北境筑铁路论718
黄楙材721
457英人经略缅甸及其对策光绪五年闰三月七日721
458初乘铁路光绪五年六月五日721
459中西政俗之异光绪五年722
460西域形势(节录)光绪六年722
461南洋形势光绪六年723
许庭铨727
462中国近日讲求富强之术以何者为先论(节录)光绪十二年秋727
463振兴商务策(节录)光绪十七年冬728
464议院利害若何论光绪十九年冬730
465泰西善举中国能否仿行论(节录)光绪十九年冬733
王佐才735
466中国创设铁路利弊论光绪十二年冬735
467中西格致源流论(节录)光绪十五年春745
468论国际贸易(节录)光绪十五年春746
彭瑞熙747
469英人以三岛制五洲论光绪十二年747
470格致之学中西异同论光绪十三年748
赵元益751
471讲求新法以豫防并补救灾荒论(节录)光绪十三年冬751
张玠755
472如何收回利权论(节录)光绪十四年夏755
蒋同寅757
473论美国禁止华工是否违背国际公法光绪十五年春757
朱澄叙759
474中西格致源流论光绪十五年春759
车善呈763
475泰西格致之学与近刻翻译诸书详略得失论(节录)光绪十五年春763
鍾天纬767
476泰西格致之学与近刻翻译诸书详略得失论光绪十五年春767
477扩充商务十条(上南皮张制军)770
华国治777
478如何建铁路有利无弊论(节录)光绪十五年秋777
杨毓骥779
479振兴西学善策论(节录)光绪十五年冬779
480中外各国刑律轻重宽严异同得失考(节录)光绪十九年夏780
欧阳骥787
481比较中西化学原素名称及其体用论光绪十六年春787
李鼎颐789
482中国自造金银钱通行方策光绪十六年夏789
483铁利洋纱自强之道(节录)光绪十八年秋793
钱大受795
484仿泰西设立银行利弊论(节录)光绪十七年春795
孙维新797
485仿泰西设立银行利弊论(节录)光绪十七年春797
李经邦801
486防海防陆难易缓急论(节录)光绪十七年夏801
487请永停捐输实官议(节录)光绪十八年夏802
488中外各国刑律轻重宽严异同得失考光绪十九年夏803
489中西医术医理精粗优劣论光绪十九年夏807
项藻馨813
490强国利民论(节录)光绪十七年秋813
彭寿人821
491振兴商务策(节录)光绪十七年冬821
许克勤825
492中西医理孰长论光绪十八年秋825
杨史彬829
493论讲求铁政织务以收利权(节录)光绪十八年秋829
494议院利害论光绪十九年冬829
495论仿西法振兴技艺光绪十九年冬833
沈尚功839
496欧洲各国养济院考(节录)光绪十九年春839
殷之辂841
497中国推广棉纺织业三要点(节录)光绪十九年秋841
吴佐清845
498中国仿行西法纺纱织布论(节录)光绪十九年秋845
储桂山847
499中国仿行西法纺纱织布如何筹办论(节录)光绪十九年秋847
陈翼为849
500议院利害若何论光绪十九年冬849
王韬853
501?忧生易言跋光绪六年七月十五日853
502原学光绪九年856
503变法上光绪九年857
504变法中光绪九年858
505变法下光绪九年860
506重民下光绪九年861
507治中(节录)光绪九年863
508睦邻光绪九年864
509洋务上光绪九年866
510洋务下光绪九年867
512变法自强上光绪九年869
513变法自强下光绪九年870
514设官泰西上光绪九年872
515设官泰西下光绪九年873
516设领事光绪九年875
517传教上光绪九年876
518传教下光绪九年877
519达民情光绪九年879
520禁游民(节录)光绪九年880
521练水师光绪九年880
522慎用兵光绪九年882
523除额外权利光绪九年883
524欧洲将有变局光绪九年884
525英重通商光绪九年885
526俄人志在并兼光绪九年887
526中外合力防俄光绪九年888
527遣使亲俄光绪九年890
528英俄经营亚洲光绪九年891
529英欲中国富强光绪九年892
530普法战纪前序光绪九年893
531普法战纪后序光绪九年896
532跋上海字林西报后光绪九年898
533上当路论时务书光绪九年899
534代上广州府冯太守书(节录)光绪九年900
535法越交兵纪序光绪十年907
536风俗类志光绪十三年七月909
537制造精奇光绪十三年七月910
538游博物院光绪十三年七月912
陈虬915
539经世博议序光绪十八年十一月915
540工商六策(节录)光绪十八年十一月916
541?设议院以通下情光绪十八年十一月917
徐润919
542第四批留美官学生名单光绪元年九月十六日919
邵作舟921
543译书921
544习艺923
袁祖志927
545泰西不逮中土说光绪十年927
546中西俗尚相反说光绪十年928
547火轮船不足恃说光绪十年930
548火输车记光绪十年931
杨楷933
549我应仿西例加抽税额并与英法立约公同保护暹罗光绪十二年933
550我应仿泰西之例设博物院赛奇会以振兴商务光绪十二年934
李东沅937
551论交涉937
552论民团939
553论传教940
554论税务942
555论借款943
556论商务944
557论考试(附论洋学)946
吴曾英951
558论今南洋各岛国951
韩文举953
559万国公政说953
余贻范957
560论今日勿忧无财957
杨然青959
561赛会959
沈粹生963
562论泰西治狱963
吴剑华965
563查视秘鲁华工记965
邹弢967
564风俗考(节录)967
宋存礼969
565上合肥傅相书陈变法之略(节录)光绪十八年四月969
綦鸿逵973
566藉西士以兴中国论973
二、分类目录501
一、综论501
337条陈洋务事宜疏(节录)王先谦光绪五年501
344夷势汤震 光绪十六年512
348法汤震 光绪十六年520
363礼俗志社会篇后记黄遵宪 光绪十三年539
366盛世危言初刊自序郑观应 光绪十八年三月545
373游历郑观应561
401瀛海论上篇(节录)张自牧 光绪二年619
402瀛海论中篇张自牧 光绪二年620
403瀛海论下篇张自牧 光绪二年626
405巴黎答友人书论西国制治之要李凤苞634
406敬陈管见摺黎庶昌 光绪十年三月637
407与莫芷升书撮举泰西大要(节录)黎庶昌641
408论美国国势崔国因 光绪十七年三月二十六日643
412当前列国形势崔国因 光绪十八年十二月三十日646
417上李伯相书言身观各国政事之心得(节录)马建忠 光绪三年夏653
423英自称秉礼助人实诈胁人国(节录)马建忠 光绪七年四月一日670
446东行日记(节录)李圭 光绪二年704
447送曾袭侯入觐序吴汝纶 光绪四年七月707
450筹洋刍议序吴汝纶709
454请派员游历外洋疏谢祖源715
456俄人于亚洲北境筑铁路论 汪之昌718
457英人经略缅甸及其对策黄?材 光绪五年闰三月七日721
461南洋形势黄?材 光绪六年723
462中国近日讲求富强之术以何者为先论(节录)许庭铨 光绪十二年秋727
469英人以三岛制五洲论彭瑞熙 光绪十二年747
490强国利民论(节录)项藻馨 光绪十七年秋813
501?忧生易言跋王韬 光绪六年七月十五日853
503变法上王韬 光绪九年857
504变法中王韬 光绪九年858
505变法下王韬 光绪九年860
507治中(节录)王韬 光绪九年863
509洋务上王韬 光绪九年866
510洋务下王韬 光绪九年867
511变法自强上王韬 光绪九年869
512变法自强下王韬 光绪九年870
518达民情王韬 光绪九年879
523欧洲将有变局王韬 光绪九年884
525俄人志在?兼王韬 光绪九年887
528英俄经营亚洲王韬 光绪九年891
530普法战纪前序王韬 光绪九年893
531普法战纪后序王韬 光绪九年896
533上当路论时务书王韬 光绪九年899
534代上广州府冯大守书(节录)王韬 光绪九年900
535法越交兵纪序王韬 光绪十年907
539经世博议序陈虬 光绪十八年十一月915
545泰西不逮中土说袁祖志 光绪十年927
565上合肥傅相书陈变法之略(节录)宋存礼 光绪十八年四月969
566藉西士以兴中国论綦鸿逵973
二、法政509
340议院汤震光绪十六年509
351职官志序黄遵宪 光绪十三年527
360刑法志序黄遵宪 光绪十三年535
372吏治上(节录)郑观应558
379议院上郑观应575
380议院下郑观应577
381公举(节录)郑观应579
382公法郑观应580
394交涉上郑观应604
397书吏(节录)郑观应611
398狱囚郑观应611
413美国政情大要崔国因 光绪十九年正月十九日648
414列国政体崔国因 光绪十九年正月二十四日648
436记美国监狱李圭 光绪二年695
464议院利害若何论许庭铨 光绪十九年冬730
480中外各国刑律轻重宽严异同得失考(节录)杨毓煇 光绪十九年夏780
488中外各国刑律轻重宽严异同得失考李经邦 光绪十九年夏803
494议院利害论杨史彬 光绪十九年冬829
500议院利害若何论陈翼为 光绪十九年冬849
506重民下王韬 光绪九年861
541?设议院以通下情陈虬 光绪十八年十一月917
551论交涉李东沅937
562论泰西治狱沈粹生963
三、外交523
349马嘉理一案请明白宣示俾知是非所在摺王家璧光绪二年闰五月十一日523
350跋邻交志黄遵宪 光绪十三年525
364法违公法封禁台口阻碍通商请咨各国理论摺刘璈 光绪十年十一月八日541
365请与德国立互助盟约以保全台片刘璈 光绪十年十一月八日543
410公法无灭人国之例请饬于会议时慎为规复地步片崔国因 光绪十八年三月二十一日644
411驰赴古巴察看情形并回美都日期摺崔国因 光绪十八年三月二十二日644
416奉使任满谨陈办理使事各节摺(节录)崔国因 光绪十九年九月四日650
418巴黎复友人书言欧洲邦国之交(节录)马建忠 光绪四年夏654
419玛赛复友人书拟具培植出使人材方案马建忠 光绪四年冬658
426答日本友人言中日相交之道姚文栋681
428答马相伯书姚文栋 光绪九年正月684
451论款敌朱采 光绪元年冬711
473论美国禁止华工是否违背国际公法蒋同寅 光绪十五年春757
508睦邻王韬 光绪九年864
513设官泰西上王韬 光绪九年872
514设官泰西下王韬 光绪九年873
515设领事王韬 光绪九年875
522除额外权利王韬 光绪九年883
526中外合力防俄王韬 光绪九年888
527遣使亲俄王韬 光绪九年890
529英欲中国富强王韬 光绪九年892
532跋上海字林西报后王韬 光绪九年898
549我应仿西例加抽税额?与英法立约公同保护暹罗杨楷 光绪十二年933
558论今南洋各岛国吴曾英951
559万国公政说韩文举953
563查视秘鲁华工记吴剑华965
四、国防507
339请派兵船赴日本疏王先谦光绪六年507
357兵志序黄遵宪 光绪十三年532
358兵志兵制篇后记(节录)黄遵宪 光绪十三年533
359兵志海军篇后记(节录)黄遵宪 光绪十三年534
424上书李伯相覆议何学士如璋设水师奏疏(节录)马建忠 光绪七年冬671
427日本地理兵要例言姚文栋681
455泰西以海为扼要制胜之法汪之昌 光绪十一年717
486防海防陆难易缓急论(节录)李经邦 光绪十七年夏801
520练水师王韬 光绪九年880
521慎用兵王韬 光绪九年882
552论民团李东沅939
五、财政512
343国债(节录)汤震光绪十六年512
352食货志序黄遵宪 光绪十三年528
353食货志户籍篇后记(节录)黄遵宪 光绪十三年528
354食货志租税篇后记(节录)黄遵宪 光绪十三年529
355食货志国债篇后记黄遵宪 光绪十三年530
377泰西徵税论略郑观应568
392英国国家总银行攷郑观应59
396国债郑观应609
415税则之权当自操崔国因 光绪十九年四月二十九日649
420覆李伯相札议洋货入内地加厘禀(节录)马建忠 光绪五年夏661
438记美国造钱局(节录)李圭 光绪二年698
442纽约税关李圭 光绪二年701
482中国自造金银钱通行方策李鼎颐 光绪十六年夏789
484仿泰西设立银行利弊论(节录)钱大受 光绪十七年春795
485仿泰西设立银行利弊论(节录)孙维新 光绪十七年春797
487请永停捐输实官议(节录)李经邦 光绪十八年夏802
549我应仿西例加抽税额?与英法立约公同保护暹罗杨楷 光绪十二年933
554论税务李东沅942
555论借款李东沅943
560论今日勿忧无财余贻范957
六、经济506
338俄人在华购茶自运茶商多歇业请以轮船运货出洋片王先谦光绪六年十月二十六日506
346洋匠汤震 光绪十六年517
356食货志商务篇后记黄遵宪 光绪十三年531
374商务一(节录)郑观应562
375商战上郑观应563
376商战下郑观应566
386序富国探原论郑观应587
425富民说(节录)马建忠 光绪十六年春675
431美国博览会总略李圭 光绪二年687
432美国博览会纪略(节录)李圭 光绪二年689
433记美国博览会之机器局(节录)李圭 光绪二年691
434记美国博览会之耕种院(节录)李圭 光绪二年694
448上张制军论富强之策(节录)吴汝 纶 光绪十年708
463振兴商务策(节录)许庭铨 光绪十七年冬728
468论国际贸易(节录)王佐才 光绪十五年春746
471讲求新法以豫防并补救灾荒论(节录)赵元益 光绪十三年冬751
472如何收回利权论(节录)张玠 光绪十四年夏755
477扩充商务十条(上南皮张制军)鍾天纬770
483铁利洋纱自强之道(节录)李鼎颐 光绪十八年秋793
491振兴商务策(节录)彭寿人 光绪十七年冬821
493论讲求铁政织务以收利权(节录)杨史彬 光绪十八年秋829
497中国推广棉纺织业三要点(节录)殷之辂 光绪十九年秋841
498中国仿行西法纺纱织布论(节录)吴佐清 光绪十九年秋845
499中国仿行西法纺纱织布如何筹办论(节录)储桂山 光绪十九年秋847
524英重通商王韬 光绪九年885
540工商六策(节录)陈虬 光绪十八年十一月916
544习艺邵作舟923
550我应仿泰西之例设博物院赛奇会以振兴商务杨楷 光绪十二年934
556论商务李东沅944
561赛会杨然青959
七、交通518
347邮政汤震光绪十六年518
387铁路上郑观应589
388铁路下(节录)郑观应591
389电报郑观应593
390邮政上(节录)郑观应595
391邮政下(附泰西邮政考)郑观应596
421铁道论(节录)马建忠 光绪五年冬664
422借债以开铁道说马建忠 光绪五年冬666
429俄罗斯属地西卑利亚新造铁路图说姚文栋684
440记美国邮政局李圭 光绪二年699
458初乘铁路黄?材 光绪五年六月五日721
460西域形势(节录)黄?材 光绪六年722
466中国创设铁路利弊论王佐才 光绪十二年冬735
478如何建铁路有利无弊论(节录)华国治 光绪十五年秋777
547火轮船不足恃说袁祖志 光绪十年930
548火轮车记袁祖志 光绪十年931
八、文教510
341论中学西学汤震光绪十六年510
342书院(节录)汤震 光绪十六年512
361学术志序黄遵宪 光绪十三年536
362学术志西学篇后记黄遵宪 光绪十三年537
367道器论(节录)郑观应547
368学校郑观应548
369西学(节录)(附中国宜求格致之学论)郑观应550
370考试上郑观应553
371考试下郑观应556
378技艺(节录)(附制造说)郑观应570
383日报上郑观应582
384日报下郑观应584
395女教郑观应606
399医道郑观应613
409泰西读书以致用为主崔国因 光绪十七年五月八日643
430与葛子源书拟设地学会姚文栋685
437记美国医院李圭 光绪二年697
439记美国蜡像院李圭 光绪二年698
441纽约书馆李圭 光绪二年700
443大英博物院李圭 光绪二年702
449与吴季白论西医之盛吴汝纶 光绪十九年三月二十五日709
452西学之理无一非中国圣人所已言(节录)朱采 光绪十年春712
467中西格致源流论(节录)王佐才 光绪十五年春745
470格致之学中西异同论彭瑞熙 光绪十三年748
474中西格致源流论朱澄敍 光绪十五年春759
475泰西格致之学与近刻翻译诸书详略得失论(节录)车善呈 光绪十五年春763
476泰西格致之学与近刻翻译诸书详略得失论鍾天纬 光绪十五年春767
479振兴西学善策论(节录)杨毓煇 光绪十五年冬779
481比较中西化学原素名称及其体用论欧阳骥 光绪十六年春787
489中西医术医理精粗优劣论李经邦 光绪十九年夏807
492中西医理孰长论许克勤 光绪十八年秋825
495论仿西法振兴技艺杨史彬 光绪十九年冬833
502原学王韬 光绪九年856
537制造精奇王韬 光绪十三年七月910
538游博物院王韬 光绪十三年七月912
542第四批留美官学生名单徐润 光绪元年九月十六日919
543译书邵作舟921
557论考试(附论洋学)李东沅946
九、宗教礼俗514
345教民汤震光绪十六年514
385训俗郑观应586
393传教郑观应601
400善举郑观应616
404德国民俗(节录)李凤苞 光绪四年十一月七日633
435记美国女工院李圭 光绪二年694
444交游西国浅要说李圭 光绪二年703
445西人待客说李圭 光绪二年703
453洋教所言多不合西人格致之说杨象济713
459中西政俗之异黄?材 光绪五年722
465泰西善举中国能否仿行论(节录)许庭铨 光绪十九年冬733
496欧洲各国养济院考(节录)沈尚功 光绪十九年春839
516传教上王韬 光绪九年876
517传教下王韬 光绪九年877
519禁游民(节录)王韬 光绪九年880
536风俗类志王韬 光绪十三年七月909
546中西俗尚相反说袁祖志 光绪十年928
553论传教李东沅940
564风俗考(节录)邹弢967
1986《近代中国对西方及列强认识资料汇编 第3辑 第2分册》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编 1986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