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世史稿 国史论衡 第3册》求取 ⇩

第一章历代田土税制得失1

第一节井田制度存在问题与兴废1

甲、井田释疑1

乙、井田施行之背景3

丙、周代井田制之内容4

丁、井田制度之得失4

戊、井田制度破坏之原因5

第二节晋代的户调制6

甲、西晋的户调制6

乙、东晋的户调制7

第三节北魏均田制的创设与得失8

甲、均田制度实施的原因9

乙、均田制度之内容11

丙、均田制度之得失13

丁、均田制度的影响15

第四节隋代均田制得失15

甲、隋均田制之推行15

乙、隋代均田政策之得失17

第五节唐均田制之推行20

甲、沿革与内容20

乙、优点方面22

丙、缺点方面23

第六节隋代之税率(租役调)27

甲、租调的课征27

乙、庸(役)的课征28

第七节唐代之税制(租庸调)29

甲、税制存在之商榷29

乙、租的课征31

丙、庸的课征32

丁、调的课征32

戊、隋唐租庸调征收比例表(坿)33

第八节两税制的施行及其得失33

甲、两税法推行之时代背景33

乙、两税法之内容35

丙、两税法之优点36

丁、两税法之缺点37

第九节明代鱼鳞册及其兴废39

甲、创制之原因40

乙、鱼鳞册之内容40

丙、鱼鳞册之优点41

丁、鱼鳞册之缺点41

戊、鱼鳞册之破坏原因42

己、鱼鳞册之影响42

第十节明代黄册制度之得失43

甲、黄册创制之原因43

乙、黄册之内容44

丙、黄册之优点45

丁、黄册之缺点46

戊、黄册之影响46

己、黄册废弃之原因47

第十一节一条鞭法与得失48

甲、创制之时代背景48

乙、一条鞭法之内容49

丙、一条鞭法的优点50

丁、一条鞭法之缺点51

戊、一条鞭法破坏的原因52

第十二节 租庸调与两税法之比较53

第十三节租庸调与一条鞭法之比较56

甲、内容性质的比较56

乙、优点方面的比较57

丙、缺点方面的比较58

第十四节两税制与一条鞭法之比较59

甲、背景之比较59

乙、内容之比较60

丙、利弊之比较61

第二章历代经济与商业的发展65

第一节秦汉时代的重农抑商政策65

甲、秦汉重农的原因65

乙、秦汉抑商的原因67

第二节唐宋市舶司的设置与影响69

甲、唐宋市舶司之沿革69

乙、市舶司之职务70

丙、官制及场务72

丁、市舶司之得失与影响72

第三节宋代交子及其对经济的影响73

甲、宋代交子的渊源73

乙、宋交子发行的原因75

丙、宋代交子的内容76

丁、制度的演变76

戊、宋代纸币衰落之原因78

己、宋代纸币发行的影响79

第四节宋代的对外贸易79

甲、宋代与阿拉伯贸易发达的背景79

乙、宋代对外贸易发达所具备的条件82

第五节南北经济文化之转移84

甲、南北经济文化转移之情况84

乙、南北经济转移之原因87

第三章秦汉隋唐中央行政的得失91

第一节秦汉宰相制度得失及其比较91

甲、秦汉宰相制度91

乙、秦汉宰相制度之得失94

丙、秦汉宰相制度之比较96

第二节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得失100

甲、建制沿革100

乙、三省组织的形成101

丙、缺点方面102

丁、与秦汉之比较102

第三节隋唐中央政制与釐革103

甲、三省制之釐整与演变104

乙、中央政务机构之釐定105

丙、新君主幕僚制度之产生106

丁、中唐后诸院馆之发展107

第四节唐代三省制得失的分析108

甲、三省制之沿革108

乙、三省制之组织110

丙、三省制之优点112

丁、三省制之缺点115

戊、三省制破坏之原因118

己、三省制之影响123

第五节汉唐宰相制度之比较124

甲、时代背景之比较124

乙、相权之比较126

丙、制度优劣之比较130

第四章宋元明清中央行政的得失133

第一节宋代相权的分析133

甲、宋代宰相之名称演变133

乙、宋代宰相之权力134

第二节两宋宰相制度之比较136

甲、时代背景之比较136

乙、相权之比较137

丙、制度优劣之比较141

第三节元代中书省的设置143

甲、中书省之职权144

乙、中书省之组织145

丙、中书省得失之评价147

第四节明清内阁组织及其实权的行使148

甲、明代内阁的创立148

乙、阁臣之任用149

丙、阁臣之职权150

丁、制度之得失154

戊、明清内阁之比较156

己、明代内阁制度之破坏157

庚、清代内阁制度之破坏160

第五节宋元明三代相制比较161

甲、宰相制度异同161

乙、制度的得失162

第六节清代军机处之设置与得失163

甲、制度之沿革163

乙、创设之动机164

丙、军机处之职掌167

丁、军机处之作用169

戊、军机处制度得失170

己、军机处与古代官制之比较172

第七节清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设置与职掌173

甲、总理衙门设立之原因173

乙、总理衙门之组织结构176

丙、总理衙门之职掌178

丁、优劣得失之讨论180

第五章汉魏南北朝隋唐地方行政得失183

第一节汉代郡国制及其得失183

甲、郡国并行制的推行183

乙、郡国并行制之优点186

丙、郡国并行制之缺点188

第二节汉代地方行政得失及其影响189

甲、汉代地方行政之优点189

乙、汉代地方行政之缺点191

丙、汉代地方行政对后世的影响195

第三节魏晋南北朝地方混乱及其影响195

甲、混乱情况的表现196

乙、地方行政之缺点198

丙、造成混乱情况之原因199

丁、对当代及后世之影响200

第四节隋唐之地方政制与釐革204

甲、州郡县三级制之改革204

乙、道之划分及其发展205

丙、王国组织与地方政制之变迁206

丁、地方割据之形成207

第五节唐代地方行政制度得失208

甲、军事的系列208

乙、监察巡省的系列210

丙、财赋转运的系列211

丁、行政的系列211

戊、地方政制的优点212

己、地方制度的缺点及影响214

第六节 汉唐地方政制比较216

第六章宋元明清地方政制得失比较221

第一节宋代地方制度得失221

甲、制度之内容221

乙、制度之特色223

丙、制度之优劣问题223

第二节元代行中书省的设置及其作用225

甲、行中书省制度之沿革225

乙、行中书省设置之原因226

丙、行省统辖之范围及其官制227

丁、行省长官人选及其制度之特点229

第三节明清地方政治制度得失231

甲、明代地方政府组织231

乙、清代地方政府组织233

丙、明清地方政制得失与影响235

第四节唐宋明清地方政制之比较238

甲、唐宋地方政制相异处239

乙、唐宋地方政制相同处241

丙、明清地方政制沿革241

丁、明清地方政制得失及其比较242

第七章秦汉隋唐宋明监察制度245

第一节秦汉监察制度之得失245

甲、监察制度之优点245

乙、监察制度之缺点248

第二节秦汉监察制度比较249

甲、关于纠弹制度方面的比较249

乙、关于谏驳制度方面的比较254

丙、得失与影响255

第三节汉刺史由监察演变为州牧的原因与影响255

甲、汉刺史制的沿革255

乙、刺史职权的转变256

丙、刺史或州牧坐大的影响259

第四节隋唐时代之御史台259

甲、沿革与组织259

乙、职权之运用261

丙、唐代监察制度之得失262

第五节宋代监察制与御史台263

甲、御史台的组织263

乙、御史台的权限265

丙、对当代政制得失的影响267

第六节唐宋监察制度之比较269

甲、组织与沿革之比较269

乙、御史台官员之运用270

丙、结论与影响272

第七节明代监察制度得失273

甲、监察制度的发展与沿革274

乙、明代监察组织及职掌275

丙、明代监察制度的优点277

丁、明代监察制度的缺点280

戊、明代监察制度的影响282

第八章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兵制优劣比较285

第一节秦汉兵制比较285

甲、秦代兵制概畧285

乙、汉代兵制概畧286

丙、秦汉兵制得失与影响288

第二节魏晋南北朝兵制之得失290

甲、三国兵制之得失290

乙、晋代兵制之得失293

丙、南北朝兵制之得失295

第三节府兵制之成立及其得失296

甲、隋代以前之府兵沿革297

乙、隋唐府兵比较299

丙、府兵制之优点301

丁、府兵制破坏之原因301

第四节彍骑的成立与府兵之比较304

甲、彍骑之编制内容304

乙、彍骑废弛之原因305

丙、彍骑之得失306

丁、府兵与彍骑之比较307

第五节唐代边区的军事组织309

甲、唐代都护府之设置309

乙、都护府设置之得失与影响314

丙、唐代节度使之设置315

丁、府兵与镇兵之比较317

戊、汉义务兵制与唐府兵之比较319

第九章宋元明清兵制得失与影响323

第一节宋代国运与兵制之败坏323

甲、政制缺点对兵制之影响323

乙、兵制之缺点329

第二节宋代保甲的兴废与影响332

甲、宋代保甲制度产生的背景332

乙、安石兴保甲之原因333

丙、保甲法的内容335

丁、保甲法施行的经过337

第三节元代兵制得失与影响339

甲、元军力强大之原因339

乙、蒙古军及其兵制之重要性341

丙、元代兵制之得失342

第四节明代的国运与卫所制344

甲、卫所制创设之时代背景344

乙、卫所制之内容与组织345

丙、卫所制之优点349

丁、卫所制之缺点349

戊、卫所制破坏之原因350

己、卫所制破坏与明亡之关系353

第五节明卫所制与唐府兵制之比较356

甲、两者相同之处356

乙、两者不同之处357

第六节清代的兵制360

甲、八旗兵释义与组织360

乙、汉兵的编制362

丙、兵制的得失363

丁、绿营与湘军的兴替364

第十章汉魏南北朝隋唐选士制度369

第一节汉代教育之论述369

甲、汉代教育政策之背景369

乙、汉代大力提倡教育之原因370

丙、西汉教育政策之得失373

丁、东汉教育政策之得失376

戊、两汉学风比较381

第二节汉代郡国察举制及其得失382

甲、察举制的起源382

乙、汉行察举制之目的383

丙、察举制的科目383

丁、察举制之得失385

戊、察举与征辟制度之比较387

第三节东汉左雄对选举的改革389

甲、改革的原因389

乙、改革的内容390

丙、对两汉察举制的影响393

第四节九品官人法之创设及其得失394

甲、九品中正的解释394

乙、九品官人法之创设动机396

丙、九品官人法之缺点397

丁、实施方面的弊端399

戊、优点方面的检讨400

己、对当代及后世之影响402

庚、察举征辟制与九品官人法优劣之比较405

第五节隋唐科举的沿革与内容406

甲、隋代科举之沿革406

乙、唐代科举之沿革407

第六节唐代科举之得失与影响411

甲、汉魏南北朝与隋唐选士之比较411

乙、唐与宋元明之比较413

丙、科举考试制度之弊端414

丁、科举黑暗产生之后果417

戊、唐代科举与门第419

己、科举制度下的唐宋社会421

第十一章宋至清的科举与教育427

第一节宋代科举得失与影响427

甲、宋初诸帝特重科举原因427

乙、宋特重进士科原因429

丙、宋代科举及其得失430

丁、宋科举教育及其流弊434

第二节唐宋科举之比较436

甲、资格问题的比较436

乙、科举内容的比较438

丙、两者影响的比较440

第三节宋代书院盛衰与影响441

甲、书院沿革与兴盛原因441

乙、北宋六大书院概述442

丙、宋书院特盛之原因444

丁、书院的贡献与影响445

戊、范仲淹对宋代学术教育的影响448

第四节明代的考试制度451

甲、优点方面452

乙、缺点方面453

丙、明代之翰林院与庶吉士455

丁、清代之翰林院457

戊、明清翰林院制度之得失457

第五节宋元明科举比较458

甲、科举的内容458

乙、应举人的资格459

丙、考试的时间460

丁、科举的程序460

戊、待遇的比较461

己、优点方面462

庚、缺点方面463

第六节明清八股取士的形式与得失464

甲、八股文体的起源464

乙、八股与六段的内容466

丙、清代试八股之格式467

丁、明清科举八股取士之弊469

第七节明清科举制度之比较471

甲、两代科举制度内容之比较472

乙、两代科举的优劣点476

丙、两代考试制度异同之比较479

第十二章中西交通与政治经济的发展483

第一节张骞通西域的收获与影响483

甲、西域的解释483

乙、张骞通西域的动机484

丙、张骞三次出使西域的经过486

丁、张骞事迹年表488

戊、张骞通西域诸国表489

己、贡献与影响490

第二节大月氏与中西文化沟通的关系494

甲、大月氏的由来494

乙、大月氏与张骞通西域之关系495

丙、大月氏对中国之影响495

第三节东汉班超父子经营西域497

甲、出使之动机497

乙、班超出使西域之经过498

丙、班勇破匈奴定车师、焉耆之经过500

丁、班超父子之贡献与影响501

第四节唐平突厥引致迁徙与影响503

甲、唐平东西突厥之经过504

乙、对中西交通之影响504

第五节蒙古西征对中西交通文化的影响507

甲、蒙古的崛起与二次西征507

乙、蒙古西征的影响508

第六节元代邮驿对中国与欧亚交通之贡献509

甲、元驿制之起源及其重要509

乙、元驿之内容及其推行情形510

丙、元驿与欧亚之交通情况513

丁、元驿对中西交通之影响及贡献514

第七节郑和下西洋的原因与影响515

甲、郑和的先世及其生平515

乙、明代西洋的范围516

丙、郑和出使的动机517

丁、郑和下西洋的经过518

戊、郑和出使对后世的影响523

己、宣宗后停止下西洋的原因527

第十三章中西交通与商业之路531

第一节丝绸之路与中西交通531

甲、丝绸在汉代以前的发展531

乙、丝绸在汉代的发展概况532

丙、丝绸外传之路线533

丁、丝路对东西文化交流的作用534

第二节唐代广州对海外的交通536

甲、唐代广州与海外之商业交通情况536

乙、唐宋时对外交通贸易之影响538

丙、唐代广州屯门的交通地位539

第三节香药之路与中西交通542

甲、香药的产地542

乙、香药的运销542

丙、香药贸易的影响544

第四节白银之路与中西交通548

甲、宋明货币的演变548

乙、中菲贸易发达之因素549

丙、新航路之发现与白银之输入550

丁、清白银外流的原因552

戊、白银贸易之影响553

第十四章历代重要都邑沿革557

第一节长安与洛阳的地理沿革557

甲、长安的重要性及其影响557

乙、洛阳的重要性及其影响558

第二节鄴下与晋阳的地理沿革560

甲、鄴下的重要性及其影响560

乙、晋阳太原的重要性及其影响562

第三节开封与苏杭的地理沿革564

甲、开封(汴京)的重要性及其影响564

乙、杭州(临安)的重要性及其影响566

丙、苏州的重要性及其影响568

第四节泉州与广州的地理沿革569

甲、泉州的重要性及其影响569

乙、广州的重要性及其影响570

第五节金陵与北平的地理沿革572

甲、金陵的重要性及其影响572

乙、北平的重要性及其影响575

1982《中国经世史稿 国史论衡 第3册》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邝士元著 1982 波文书局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