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稿 第7册》
作者 | 《中国史稿》编写组编 编者 |
---|---|
出版 | 北京:人民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835 |
出版时间 | 1995(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010019398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961176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章 清朝建立全国人民的抗清斗争1
第一节 清兵入关和清朝建立1
目录1
第二节 李自成、张献忠相继牺牲北方人民的16
抗清斗争16
第三节 弘光、隆武等政权和东南各省抗清斗争32
第四节 永历政权和农民军联明抗清斗争51
第五节 复明运动67
第六节 清初的政局87
第一节 康熙嗣位和亲政104
第二章 康乾盛世的政治(上)巩固全国统治和104
维护领土完整的措施104
第二节 平定三藩之乱120
第三节 郑成功逐荷复台的斗争清政府完成136
台湾与大陆的重新统一136
插图一 国娃瓶(郑成功军用火药瓶)143
插图目录143
插图二 施琅像150
第四节 准噶尔部噶尔丹兴起对准噶尔的战争152
第五节 统一青海、西藏164
插图三 五世达赖印(钤本)167
插图四 五世班禅印(钤本)171
第六节 抗击沙俄侵略的斗争中俄《尼布楚条约》176
第七节 康熙中后期的政局188
第八节 天地会兴起盛世的人民起义和秘密204
宗教活动204
第一节 雍正即位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措施217
中央集权的加强217
第三章 康乾盛世的政治(下)封建专制主义217
第二节 乾隆继位及其政治举措232
第三节 雍乾对边疆民族地区的经营253
插图五 旧土尔扈特部卓里克图汗之印(钤本)267
第四节 清朝的疆域巩固和加强对边疆的统治276
插图六 伊犁将军印(钤本)277
第五节 政府、军队、法律288
插图七 八旗都统纛图300
插图八 蒙文《理藩院则例》304
第四章 康乾盛世巩固封建统治的经济政策306
第一节 土地政策和垦荒成效306
第二节 赋税制度“摊丁入地”的全面实施327
插图九 纳户执照330
第五章 各民族的社会经济概况 民族间353
友好联系的加强353
第一节 满族与其它东北民族353
插图十 黑龙江镶白旗满洲第一佐领图记356
插图十一 赫哲族(《皇清职贡图》卷三)369
插图十二 鄂伦春正白旗第一佐领图记372
第二节 蒙古、维吾尔、回、哈萨克等北方和西北373
各民族及其与内地联系的加强373
插图十三 维吾尔族(《皇清职贡图》卷二)382
插图十四 哈萨克族(《皇清职贡图》卷二)389
第三节 藏、彝、白、傣等西南各族社会经济的发展395
插图十五 藏族(《皇清职贡图》卷二)396
插图十六 彝族(《皇清职贡图》卷六)401
第四节 僮、苗、瑶、土家、高山、黎等南方各族414
插图十七 苗族(《皇清职贡图》卷八)420
插图十八 高山族(《皇清职贡图》卷三)430
插图十九 黎族(《皇清职贡图》卷四)433
第六章 鸦片战争前的社会经济 资本主义435
的状况435
第一节 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农村生产关系435
萌芽的缓慢成长435
插图二十 乾隆六十年管理刑部事务阿桂题本464
第二节 手工业的发展465
插图二十一 康熙通宝(背台·台湾局铸·拓本)465
插图二十二 乾隆通宝(背乌什·新疆乌什局铸·拓本)466
西藏的银币)467
插图二十三 乾隆宝藏(背藏文·乾隆五十八年铸专用于467
插图二十四 广东佛山炼铁工具472
第三节 国内贸易和对外贸易的繁荣481
插图二十五 北京首式门面图(烟铺)487
第四节 城市行会制度的发展501
第五节 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成长516
第六节 人口的急速膨胀544
和阶级矛盾尖锐化565
第一节 乾隆后期至道光前期的政局 封建制度腐朽565
高涨565
第七章 清朝中期的政治农民阶级斗争的565
插图二十六 道光十三年左有库卖子文契573
第二节 佃农抗租斗争的发展586
第三节 乾隆后期至嘉庆初期的农民起义和民族起义598
第四节 五省白莲教大起义617
第五节 海上起义633
第六节 嘉庆、道光间白莲教和天地会起义继续发展644
外国殖民者的斗争661
第八章 鸦片战争前的对外关系 中国人民反对661
第一节 与亚洲邻国的友好关系661
第二节 中国与欧美的文化交流678
殖民者的斗争695
第三节 东南亚华侨及其与居留地人民共同反对西方695
临近711
第四节 外国殖民者加紧对华侵略和中国民族危机的711
插图二十七 康熙帝对格勒门教皇禁约的朱批724
第一节 清初的早期启蒙思潮728
第九章 鸦片战争前的文化728
插图二十八 黄宗羲像729
插图二十九 顾炎武像731
插图三十 王夫之像733
插图三十一 方以智像(摹本)736
第二节 清初理学与乾嘉汉学753
第三节 清代前期的史学772
第四节 文学艺术的发展(上)784
插图三十二 蒲松龄像795
插图三十三 吴敬梓像(摹本)796
第五节 文学艺术的发展(下)801
第六节 科学技术的状况813
插图三十四 明安图《割圆密率捷法》819
大事年表822
后记832
1995《中国史稿 第7册》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中国史稿》编写组编 1995 北京: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中国近代史稿 第1册
- 1978 北京:人民出版社
-
- 中国国民党史稿 第2册
- 1944
-
- 中国近代史稿 第一册
- 1978
-
- 中外名歌精选 上
- 1987
-
- 中国近代史稿(第二册)
- 1984.06 人民出版社
-
- 中国近代史稿 第三册
- 1984.06 人民出版社
-
- 中国近代史稿 第三册
- 1984年06月第1版 人民出版社
-
- 中国近代史稿 第二册
- 1984年06月第1版 人民出版社
-
- 中国近代史稿 第一册
- 1978年09月第1版 人民出版社
-
- 中国史稿 第6册 第7编 社会主义社会
- 1962
-
- 中国通史 第7册
- 1994 北京:人民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