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上海医学讲学组讲稿汇编 流行病学部分》
作者 | 杨宜,郁维主讲 编者 |
---|---|
出版 | 未查询到或未知 |
参考页数 | 114 |
出版时间 | 1959(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无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1555684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总论部分1
一、概念1
二、传染源4
传染源的意义,类型。传染期,潜伏期在流行病学上的意义。4
三、传播8
传染病传播在流行病学上的意义,各种不同方式及途径的传播。8
四、人群易感性15
机体免疫的种类,免疫的由来。15
五、流行过程的类型17
疫源地的意义,流行过程的意义。“流行”“大流行”“爆发”“散发”“地方病”的意义。解释各不同流行过程的相互关系,分析地方病的成因并重点讲述自然疫源地及其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关系。17
六、影响流行发生或停止的因素19
社会及自然因素通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性影响流行的面貌,各举例说明。19
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的意义,调查分析的步骤和方法:初步了解情况,拟订调查表格,现场调查,通讯、实验室检查,资料分析。分析资料的意义和方法。常用的率及其意义。21
七、流行病学调查分析21
八、防疫措施:防疫措施的目的和原则26
1.针对传染源的措施:报告、隔离、治疗的意义,带菌者的发现和管理,接触者医学观察或留验,各项措施中可能存在的困难。26
2.针对传播途径的措施:消毒、杀虫、灭鼠及一般卫生措施如给水卫生,食品卫生等的意义及其中存在的困难。28
3.对易感者的措施:免疫接种的种类和意义,免疫接种计划的拟订,接种时间,对象的选择的方法。29
4.国境检疫的意义。29
5.疫源地的措施。30
各论部分32
一、伤寒32
二、细菌性痢疾47
三、传染性肝炎61
四、流行性斑疹伤寒70
五、恙虫病82
六、钩端螺旋体病93
七、布氏杆菌病107
1959《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上海医学讲学组讲稿汇编 流行病学部分》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卫生学与保健组织学讲义 上
- 1964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讲义(总则部分)
- 1982年08月第1版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讲义(分则部分)
- 1982年10月第1版
-
- 中国文学讲稿 一 古代部分
- 1986.08 北京大学出版社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食品卫生检验方法 理化部分
- 1979 技术标准出版社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讲义 初稿
- 1964
-
- 医学讲座汇编
- 1978
-
- 上海第一医学院 环境卫生学讲义
- 1958
-
- 上海第一医学院 流行病学总论讲义
- 1959
-
- 病理学讲义 病理生理部分
- 1975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