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解剖科学会1978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求取 ⇩

一、前言1

二、大会总结及向有关上级领导的报告和建议1

目录1

三、学科专题报告(题目)12

Ⅰ—2 广西出土桂林、天等、大新古尸三例 潘士华 杨永瑾 冯家骏 刘国勋13

Ⅰ—1 下王岗遗址中之骨病所见 河南医学院人体解剖教研组 河南省博物馆  13

四、大会宣读论文摘要13

第一组 大体解剖、人类学组13

Ⅰ—3 广西壮族颅骨测量统计 冯家骏 14

Ⅰ—5 国人跖肌形态的初步调查 焦镛 王可读 李人光 15

Ⅰ—4 西宁地区回族男性正常成人颅骨鼻腔内四条径线的测量 青海医学院解剖教研组 15

Ⅰ—6 国人上、下颌牙糟弓的探讨 张昌贤 吴海涛 16

Ⅰ—7 人体骨骼的应力分析(一)长管状骨抗压强度的测定 陈惟昌17

(二)长管状骨抗弯强度的测定 陈惟昌18

Ⅰ—8 岗上肌岗下肌肌电活动的观察 陆光庭19

Ⅰ—9 上肢静力性负重时,肩臂肌作用的肌电观察 张殿明 孙振德 张春丽20

Ⅰ—10 人心窦房结动脉和房室结动脉 北京医学院解剖教研组 心血管研究组 21

Ⅰ—11 人心冠状动脉X—射线解剖 北京医学院解剖教研究组 心血管研究组22

Ⅰ—13 国人心房动脉(一)心房动脉分支、口径和行径分布 于彦铮 左焕琛 23

Ⅰ—12 人心的心房动脉及其吻合 邵静山 俞寿民 姚新福 23

(二)心房动脉的吻合 于彦铮 左焕琛 25

Ⅰ—15 家兔实验性心肌梗塞血管演变的观察 北京医学院基础部针麻原理形态研究小组 26

Ⅰ—14 结扎家兔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后侧付循环建立过程的研究 河北新医大学解剖教研组 心血管小组26

Ⅰ—16 结扎心冠状动脉后的心肌梗塞与侧支循环 毕建础 王维华 宋翠娥 何娟娟 奚树藩 27

Ⅰ—17 心包内大血管根部及心包窦的观察 何娟娟28

Ⅰ—18 国人脑动脉系统的研究 Ⅲ小脑的动脉 曾司鲁 李旭光30

Ⅳ椎动脉颅内段及基底动脉 李旭光 曾司鲁31

Ⅰ—19 Willis氏环前部的显微外科解剖学 张为龙 32

Ⅰ—20 分期结扎兔两侧颈动脉及椎动脉的侧支循环 曾小鲁 戴惠娟33

Ⅰ—21 颅内外动脉吻合术有关血管的外科解剖 钟世镇 马富 韩震 汪守义 孙博 陶永松 35

Ⅰ—22 肾动脉及其分支的观察 蒙锦昭 36

Ⅰ—23 家兔胃壁血管旁附加血管道的实验性研究 袁龙庆 37

Ⅰ—25 直肠的淋巴流向 王云祥 38

Ⅰ—24 关于面静脉有无办膜之观察 胡滨成 李光照 38

Ⅰ—26 环切肢体浅层结构后的淋巴侧枝循环 淋巴结研究组 山东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39

Ⅰ—27 甲状腺的外科解剖学的研究 邱治民 40

Ⅰ—28 国人长骨滋养孔的调查 李名扬 陈子为 刘朝宝 朱道立41

Ⅰ—29 腓骨的滋养动脉研究 郑思竞 沈宗文 鲍国正 汤式京 陈遥良42

Ⅰ—30 面神经管及其毗邻结构的观察 陈瑞华 陈义蔚 43

Ⅰ—31 胎儿膝关节半月板 陈尔瑜 44

Ⅰ—32 足背和足底的动脉分布 吴晋宝 程心恒 秦月琴 王永珍 范冷艳 45

Ⅰ—34 腹股沟皮瓣血管的解剖 李斌庄 罗克纯 王永贤 46

Ⅰ—33 关于足背皮肤和足趾的血液供应问题 吴晋宝 程心恒 秦月琴 王永珍 46

Ⅰ—35 足背皮瓣的动脉来源 程耕历 何光篪 陈尔瑜 刘正津 47

Ⅰ—36 股薄肌及其血管神经的显微外科解剖 第二军医大学训练部解剖教研室血管研究小组 48

Ⅰ—37 肺内支气管动脉的初步观察 姚作宾 周家宝 49

Ⅰ—38 中国人的肺段静脉 赵集中 蔡德亨 50

Ⅰ—39 甲状腺下动脉的观察 史毓阶 51

Ⅱ—2 前庭脊髓束起源和终止的新发现 舒斯云 鞠躬 52

Ⅱ—1 猫中缝核至脊髓后角之投射——HRP法研究 鞠躬 舒斯云52

第二组 神经针麻52

Ⅱ—4 猫中缝大核至脑干其它核团以及脊髓的传出纤维联系 河南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组 53

Ⅱ—3 下脑干对脊髓后角Ⅰ—Ⅲ层的投射——HRP法研究 鞠躬 舒斯云 53

Ⅱ—5 用辣根过氧化物酶轴突逆行传送法研究猫中缝大核传入神经联系的初步报告 河南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组 54

Ⅱ—7 单个神经原的辣根过氧化酶染色 郑则慧 吴建屏 毛金标 55

Ⅱ—6 用辣根过氧化物酶轴突逆行传递法研究尾核、隔区和扣带回的神经联系 张善庆 郏勇勤 55

Ⅱ—8 注射6——羟多巴胺于中缝背核后对针刺镇痛和单胺能神经元荧光反应的影响 董新文 蒋芝华 付赉文 56

Ⅱ—9 关于针麻原理的形态初步观察 五、中缝苍白核的细胞形态分类及其与脊髓、延髓网状结构的纤维联系 哈尔滨医科大学解剖学教研组 57

Ⅱ—10 家兔红核脊髓束在红核内的躯体定位——实验性研究 唐竹吾 王文贵 58

Ⅱ—11 家兔网状脊髓束的起核——实验性研究 唐竹吾 王文贵59

Ⅱ—12 家兔前庭脊髓束的起核特别论及它的躯体定位——实验性研究 唐竹吾 王文贵 60

Ⅱ—14 大白鼠脑干一些脑神经核的定量研究 吴良芳 关粤玲 61

Ⅱ—13 大脑皮层与耳蜗神经核的直接下行联系——大白鼠的实验研究 宫敬忠 61

Ⅱ—15 关于内脏(胃)牵拉痛的产生部位(敏感区)及其传入途径的实验形态学研究 中国医科大学针麻研究组 形态组 62

Ⅱ—16 舌咽神经原发性传入纤维与脑干、脑干网状结构联系的实验形态学研究 刘万生 张昆 64

Ⅱ—17 家兔束旁核的组织学观察 徐公美 陈惟昌65

Ⅱ—18 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LRH)在大白鼠正中隆起的分布 鲍璇 谢衷明 徐维奇 陆文燕 周寿康 王宝华 徐美红66

Ⅱ—19 人腱内游离神经末梢的超微结构及其可能有的功能意义 叶容 宋秀娥 张铁峰 67

Ⅱ—21 链霉素中毒豚鼠内耳毛细胞早期病理改变的形态学研究 中国医科大学人体解剖教研组 68

Ⅱ—20 对虾巨大突触的精细结构的初步观察 徐科 宋秀娥 张铁峰 68

Ⅱ—22 实验恒河猴灰质炎后遗症期脊髓腰段前角存活大型运动神经元的计数观察 李培基 王彦 69

Ⅱ—23 110例国人迷走神经的解剖学研究 韩子正 徐思多 陈郡 孙琦运70

Ⅱ—24 迷走神经干的类型及其分布 翟元 张源亮 李人光71

Ⅱ—25 在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中有关迷走神经形态特点的观察 胡滨成 姜均本 王銮波 胡克全 毛淑华 杨华章 72

Ⅱ—26 中国人三叉神经根的形态学研究及其外科应用 孙尔玉 刘纯义73

  Ⅱ—27 颈交感干神经节的观察(初步小结) 王志曾 梅璞 74

Ⅱ—28 大白鼠付视系统的观察 张素贞75

Ⅱ—29 国人脑内主要灰质结构的立体定向研究 Ⅰ、冠状切面上的肉眼观察 姚家庆 戴蘅茹 张作楷 杨仁蕙 76

Ⅱ—30 关于渗透开放血脑屏障的实验研究 毕成武 欧阳哲 郑智良77

Ⅱ—32 臂丛的形成及其与腋动脉的关系 杨镇洙 78

Ⅱ—31 猕猴脑的定向定位调查小结 王爱莲 黎昭洪 魏治国 78

Ⅱ—33 两种夜间活动壁虎的视网膜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观察 王厚华 曲富金 张铁锋 79

Ⅱ—34 锁骨下三角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术的局解和临床探讨 皮昕 胡群山 杜培良 石兰珍 80

Ⅱ—36 内关穴区针感感受器的形态学研究 山东医学院人体解剖教研室针麻组 81

Ⅱ—35 面部穴位抑制内脏痛的实验形态学研究 中医研究院针灸经络研究所神经解剖组81

Ⅱ—37 人体穴位针感感受结构 林文注 徐明海 戴京滇 陈国美 沈静燕 82

Ⅱ—38 穴位(兔耳电泳显示点)脉管结构的X线显微技术初步观察 龚启华 曹及人 项雅梅 余爱珍 王红英 陈思敏 83

Ⅱ—39 针麻对大白鼠兰斑超微结构的影响 朱长庚 邓德忠 罗蕙先 刘庆莹 84

Ⅱ—40 针刺镇痛对大白鼠兰斑核的组织化学变化的观察 熊希凯 郑达人 卢金活 陈乃礼 85

Ⅱ—42 “足三里”针刺镇痛点的有髓、无髓传入纤维的配布比例 杨进 谢竞强 吕国蔚 86

Ⅱ—41 电针对大白鼠丘脑内侧区突触超微结构的影响 艾民康 武忠敬 86

Ⅱ—44 大白鼠尾壳复合体头部的传入与传出性联系 周敬修 黄登凯 李宽 87

Ⅱ—43 “足三里”针刺镇痛点的有髓传入神经的直径谱 谢竞强 杨进 吕国蔚 87

Ⅱ—45 人耳穴的神经分布及耳穴针感的产生机制 李珍年 88

Ⅱ—46 大白鼠新皮层与尾核的下行联系(针刺镇痛的下行作用途径探讨之一) 兰州医学院解剖教研组针麻研究组 89

Ⅱ—48 大脑皮层运动——感觉Ⅰ区与三叉神经脊束核、孤束核的下行联系(针刺镇痛的下行作用途径探讨之三) 兰州医学院解剖教研组针麻研究组 90

Ⅱ—47 大白鼠新皮层与丘脑束旁核的下行联系(针刺镇痛的下行作用途径探讨之二) 兰州医学院解剖教研组针麻研究组 90

Ⅱ—49 大白鼠皮质脊髓束的分布(针刺镇痛的下行作用途径探讨之四) 兰州医学院解剖教研组针麻研究组 91

Ⅱ—51 肾上腺素能神经纤维——影响家兔实验性胃溃疡耳廓皮肤电阻的重要因素 北京医学院基础部针麻原理研究形态组 92

Ⅱ—50 针刺镇痛的下行作用途径探讨 五、上位和下位运动神经元损伤对痛阈的影响 兰州医学院解剖教研组针麻研究组 92

Ⅱ—52 正常甲状腺、未治疗及碘酊局部注射治疗地甲病超微结构的研究 王敬之 王云庆 高俊峰 李忠勤 李文浩 徐竹群93

Ⅱ—53 丘脑下部促黄体素释放激素(LH—RH)类似物对白鲢催产作用的组织学和亚微结构的研究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内分泌室细胞组 湖北省长江水产研究所养殖研究室生殖组 94

Ⅱ—54 人绒毛中丘脑下部促黄体素释放激素(LRH)的免疫酶标定位 朱益陶 95

Ⅱ—56 灌洗后冷冻保存对肝组织的影响——组织化学变化的观察 汪如龙 肖道恒 秦光明 李肇春 彭庆廉 96

Ⅱ—55 人胎儿胸腺的内分泌细胞 马仲魁 游诲方 96

Ⅱ—57 3H—硝硫氰胺在动物体内分布的放射自显影研究 彭庆廉 汪如龙 罗贵有 魏文华 97

Ⅱ—58 成人窦房结的亚显微构造 河北新医大学解剖教研组心血管组 河北新医大学基础医学研究所电镜室 98

Ⅱ—60 猕猴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内微体的电子显微镜观察 尹昕 王泽长 朱秀雄 99

Ⅱ—59 利用荧光抗体技术对牛胰腺内糜蛋白酶的定位 许屏 陈佛痴 99

Ⅱ—61 蒙古绵羊的胚胎发生——21天16时7毫米蒙古绵羊胚胎的特征 荀素文 包彬 100

Ⅱ—62 动脉粥样硬化早期主动脉超微结构的改变 李进 朴英杰 苏宇华 黄剑 刘连璞 101

Ⅱ—63 丙种射线照射后大鼠小肠粘膜层毛细血管超微结构的早期变化 朴英杰 刘连璞 陈瑷 田广仁 102

Ⅱ—64 胎儿肝脏的组织发生 何素云 103

Ⅱ—65 心脏生物瓣膜组织——牛心包猪主动脉瓣家兔皮下埋藏的组织学及免疫荧光检查 曾庆云 张友云 姚学军 陈敏诲 熊绪于 姚震 104

Ⅱ—66 氯压定对实验性心肌缺血损伤的影响——超微结构的观察 李文镇 王静懿 应国华 105

Ⅱ—67 清开灵Ⅰ号对实验性肝损伤保护作用的组织学和组织化学的研究 贲长思 叶百宽 俞慧珠 106

Ⅲ—2 口服长效避孕药对子宫内膜影响的电镜观察 上一医组胚教研组计划生育 107

Ⅲ—1 中药穿心莲、雪莲对人早期妊娠的胎盘绒毛的影响——组织学和组织化学的观察 北医组胚教研组计划生育组 107

第三组 组织胚胎组107

Ⅲ—3 子宫结缔组织在用中期引产药物后的肥大细胞反应 杨美林 108

Ⅲ—5 根据羊水细胞X染色质和Y染色质的出现率预测胎儿的性别 计雪文 郑世彬 张令浩 史常旭 109

Ⅲ—4 芫花引产胎盘及胎儿主要脏器的组织学初步观察 王周南 张中英 薜润梅 109

Ⅲ—6 人类染色体三种G带分带方法的比较(胰蛋白酶法、四环素分带法和ASG分带法) 邹恩铭 秦传芳 110

Ⅲ—7 预测胎儿性别的探讨(一)羊水细胞性染色质和嗜氰细胞的观察(二)孕妇血液中性粒细胞核突出物与胎儿性别关系的观察 齐易祥 许在生 张文英 111

Ⅲ—8 胎儿性别预测Ⅱ——羊水细胞Y染色质和X染色质的观察112

  胎儿性别预测Ⅲ——绒毛膜上皮细胞Y染色质和X染色质的观察 罗云秀 姚竹秀 倪秀生 113

Ⅲ—9 中性粒细胞鼓槌体对宫内胎儿性别预测报告 徐锦雯 刘静楣 114

Ⅲ—10 男性腹腔内包入胎儿—例报告 刘静良 舒志俊 杨虎川 115

Ⅲ—11 双头三臂联体怪胎一例报告 顾文祥 罗云秀 116

Ⅲ—12 精子成熟的组织化学研究 Ⅰ、糖蛋白的研究 谢文英 王一飞 王先敏 凌廷玉 吴恒莹 117

Ⅲ—13 激光对家兔睾丸生精过程的影响初步组织学观察 吕卫 林文焜 汪国光 秦石晓 王一飞 卓瑞鹏 马上羊 118

Ⅲ—14 棉酚对大白鼠睾丸生精上皮抗精子发生作用的细胞学、放射自显影及超微结构的观察 薜社普 宗书东 苏树芸 吴嬿婉 刘毅 周增桦 马希信 119

Ⅲ—15 14C—醋酸棉酚在大鼠体内的代谢的研究(一)大鼠内分布、定位的整体及组织放射自显影的动态观察 薜社普 周增桦 吴嬿婉 宗书东 120

Ⅲ—15 (二)14C一酣酸棉酚在体内吸收、分布、排泄的定量分析………薜社著 韩雪梅 费仁仁 刘裕 苏树芸 王乃英 121

Ⅲ—16 醋酸棉酚对人体精子的影响——精子的细胞学、细胞化学及电镜的观察 邵桐荪 叶惟三 游美梅 张炳常 122

Ⅲ—17 男用口服避孕药棉酚临床试用巾精液脱落细胞的研究 宗书东 123

Ⅲ—18 棉酚对正常男性精子影响的电子显微镜观察 杭振镳 王远萍 干德全 刘裕 宗书东 124

Ⅲ—19 棉酚对人体精子影响的电镜观察 上海第一医学院组胚教研组计划生育小组 125

Ⅲ—20 普通棉酚对人精子影响的电子显微镜观察 冯子强 126

Ⅲ—21 棉酚对精子乳酸脱氢酶—X(LDH—X)的影响 陈啸梅 127

Ⅲ—22 棉酚的毒性作用——对再生肝的影响 张适 田启鹏 徐昌芬 128

Ⅲ—23 二氟二溴甲烷抗精子生成的研究 Ⅵ、家犬精子生成的抑制、恢复及毒性观察 陈敏诲 张俊英 赵文先 刘基万 王玉华 129

Ⅲ—25 2、2、3、3、——四氟丙醇——种新的抗生育药物 陈敏诲 张俊英 周启达 赵文先 刘薇茜 刘基万 王玉华 130

Ⅲ—24 二氟二溴甲烷抗精子生成的研究 Ⅶ、对恒河猴(Macaca mulatta)精子发生的抑制和恢复的组织学观察 陈敏诲 张俊英 赵文先 刘基万 王玉华 130

Ⅲ—26 体外培养癌细胞的实验研究之三——中药紫草—Ⅱ对组织培养Hela——细胞动力学作用初观步察 鄂征 聂玉秀 王淑兰 陈玉兰 131

Ⅲ—28 人正常宫颈和异常宫颈脱落细胞的细胞化学观察 谢锦玉 许以侣 李淑莲 李守柔 132

Ⅲ—27 体外培养癌细胞的实验研究之四——用3H-TDR放射自显影术测定紫草—Ⅲ对Hela细胞DNA合成的影响 鄂征 聂玉秀 王淑兰 陈玉兰 132

Ⅲ—29 阴道单纯疱疹病毒诱发小白鼠宫颈癌的实验研究 陈敏诲 陈瑜 周启达 张有新 133

Ⅲ—31 N—甲基—N1—硝基—N—亚硝基胍诱发大白鼠腺胃腺癌的实验研究 北京医学院组织胚胎教研组 134

Ⅲ—30 免疫荧光技术对宫颈癌细胞中单纯疱疹2型病毒(HSV—2)抗原的显示 陈敏诲 潘约新 姚学军 赵文先 蒋文俊 黄风娣 胡继媛 134

Ⅲ—32 胃癌组织内粘多糖的组织化学研究 福建医科大学组织胚胎教研组 135

Ⅲ—34 维生素A缺乏与慢性食管炎、咽炎、胃炎及上皮增生关系的实验研究 梁德才 杨简 赵三妹 136

Ⅲ—33 胃癌组织内β—葡萄糖苷酸酶的组织化学研究 福建医科大学组织胚胎教研组 136

Ⅲ—35 二乙基亚硝胺对大白鼠肝癌的影响——肝癌模型的建立及癌变过程 龚民族 137

Ⅲ—36 真核细胞无丝分裂程序核的形态研究(光镜和电镜下的观察) 福建医科大学组织胚胎教研组 138

Ⅲ—37 胆固醇与肿瘤的关系 程廷楷 邹超 黄永昌 139

A1 股管的观察 崔尚允 140

A 解剖学 人类学140

五、未宣读论文摘要或题目140

A2 国人海绵窦局部解剖特征 魏鑫元 141

A3 中国人腰椎的形态学测量 方竹培 142

A5 中国人翼区的进一步观察 丁士海 谭允西 143

A4 中国人颏孔的观察 刘美音 143

A6 趾骨的放射片观察 沂水医专解剖学教研组 枣庄矿务局中心医学放射科144

A8 足籽骨的放射片观察 沂水医专解剖学教研组 枣庄矿务局中心医院放射科145

A7 手籽骨的放射片观察 沂水医专解剖学教研组 枣庄矿务局中心医院放射科 145

A9 尾骨的放射片观察 沂水医专解剖学教研组 枣庄矿务局中心医院放射科 146

A10 人胸骨柄两侧不对称性的初步测量与观察 姚宗兴 147

A11 中国人骶骨的观察与骶管的测量 张琼珍 148

A12 中国人骶骨的测量 叶铮 149

A13 颞骨解剖位置的测定 韩建生 罗远才 150

A14 颞骨Lempert点与乙状沟之间距离的测量 韩建生 罗远才 151

A16 西宁地区回族颅骨额窦的研究 青海医学院解剖教研组 152

A15 西宁地区回族颅骨额窦类型的观察 青海医学院解剖教研组 152

A17 国人双侧长骨长度和对称性的调查 陈子为 李名扬 刘朝宝 朱道立 153

A18 对人腰脊柱的观察测量 王永贵 余哲 肖芷江 但林芝 刘深怀 易信刚 张光鹏 杨开清 154

A19 279例股骨上段四项测量数值 吴祖尧 谭富生 吴绍尧 向国元155

A20 上肢长骨滋养孔的观察 吴晋宝 王永珍 156

A21 下肢长骨滋养孔的观察 程心恒 柏惠英 秦月琴 范冷艳 157

A23 椎管的研究 柏惠英 陈文英 戴棣华 张美娟 158

A22 中国人下颌角的年龄变化 柏惠英 158

A24 第七颈椎形态学的调查 刘牧之 159

A25 中国成人颧骨眶结节的观察与测量 夏忠圣 160

A26 国人胸骨厚度的测量 卓汉清 161

A27 由身长推算躯干及四肢各段长度的迥归方程 内蒙古医学院解剖教研组 162

A28 髁后管内开口的研究 黎屏周 163

A29 枕大孔的形态及其就近一些结构观察 黎屏周 164

A30 国人颅骨额缝的形态 黎屏周 165

A32 中国人颅骨泪囊窝及鼻泪管的测量 李旭光 166

A31 蝶鞍各径测量和探讨 姚宗兴 166

A33 国人颅骨蝶鞍的测定 张生贵 黎屏周 王海宗 167

A34 国人腓骨长度及滋养孔的测量 王学礼 168

A35 国人颅骨部分项目的非测量性观察 刘牧之 169

A36 颅骨的观察 黎屏周 张生贵 170

A37 国人脊柱自由跌落应变电测分析 赵一清 徐大用 张福保 172

A38 骨骼性别鉴定的新研究——耻骨的性别鉴定 邵象清 173

A39 国人股骨干光测弹性模型应力分布的初步研究 赵一清 金孝维 王桂伦 174

A41 正常学龄儿童手的皮纹学观察报告 李崇高 王京美 韩纪元 175

A40 蒙古族体质人类学研究 内蒙古医学院解剖教研组 175

A43 上颌双尖牙、磨牙在上颌牙槽突的局部特点 魏鑫元 贾兴 176

A42 内耳道的显微解剖 魏鑫元 176

A44 国人兰尾位置和形态的观察 李吉 孙尔玉 178

A45 国人肝内管道系统结构的初步观察 汪兆麟 179

A47 直肠的淋巴流向 王云祥 180

A46 肝冠状韧带、左三角韧带的位置和膈下间隙的区分 高贤华 雷清芳 周德明 张光鹏 180

A48 胃左动脉的形态学及其临床意义 杨振中 181

A50 拇长展肌腱的连属 陈子为 靳仕信 张书琴 182

A49 胆囊淋巴结是外科手术中寻找胆囊动脉的标志 广州军区军医学校 182

A51 左右侧骶棘肌的拮抗作用 陆光庭 183

A53 月经初潮与骨化及遗传的关系 邹蕤宾 刘瑜瑚 解少柏 184

A52 国人掌浅弓类型的观察 刘牧之 马富 184

A54 220例正常人手指甲皱皮肤微循环的观察 张年甲 詹云龙 185

A56 二腹肌的形态再观察 李名扬 刘朝宝 187

A55 旋前园肌和正中神经尺动脉的关系 陈子为 靳仕信 张书琴 187

A57 120侧拇长屈肌及斜索的调查 靳仕信 陈子为 张书琴 朱万鹏 刘永绵 188

A58 掌腱膜与掌筋膜间隙 郭连魁 洛树东 189

A59 梨状肌的应用解剖 孙博 钟世镇 韩震 190

A61 兔心脏的冠状动脉 北京医学院解剖教研组心血管研究组 191

A60 掌长肌腱的活体观察 沂水医专解剖学教研组 191

A62 骆驼指(趾)枕和蹄的结构 郭和以 马仲华 192

A63 肺的淋巴结观察 何娟娟 193

A64 国人肾脏大小和位置的观察 张为龙 吴德昌 194

A65 甲状腺形态的观察 马富 刘牧之 195

A66 利用前,后连合作大脑中动脉X线定位的初步观察 张克劬 戴迪 韩永坚 196

A67 正常成人左心室壁厚度及左室腔大小的观察 陈运文 陈筠心 刘书年 张泽陶 唐绍德 197

A69 窦房结动脉和房室结动脉的观察 河北新医大学解剖教研组心血管组 198

A68 右心房内侧壁部分结构的观察 刘书年 张泽陶 陈筠心 唐绍德 陈运文 198

A70 房室结区的血液供应 程密 谭允西 199

A71 100例国人冠状动脉起点的观察 唐绍德 张泽陶 陈运文 刘书年 陈筠心 200

A72 50例人心冠状动脉的观察 西安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组 201

A74 冠状动脉分支及类型的形态学观察 河北新医大学解教剖研组心血管小组 202

A73 冠状动脉的解剖学观察 三、冠状动脉的心房支 叶鹿鸣 陈以慈 洪纪勋 202

A75 40例狗心冠状动脉的观察 西安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组 203

A76 狗心的心房动脉及其吻合 邵静山 俞寿民 姚新福 204

A77 刺五加根对心肌微循环流量的影响 隋顺霞 吴秉纯 丛者范 205

 A78 主动脉弓及其主要分支的初步观察 史毓阶 刘里庆 206

A79 国人颈总动脉及颈外动脉主要分支的观察 张生贵 丁永善 王海宗 207

A80 100例国人上颌动脉颞下部的解剖 许光全 208

A81 中国人锁骨下动脉分支的观察 刘超濂 209

A82 锁骨下动脉分支的初步观察 夏忠圣 210

A83 国人腋动脉分支的观察 程密 刘美音 211

A84 上臂动脉干的分型及其定名的商榷 邓道钧 212

A85 中国延边地区朝鲜族上肢浅静脉的活体研究 Ⅰ、臂部与肘部的浅静脉 赵集中 俞东郁 崔尚允 池秀容 213

A86 肘窝浅静脉瓣膜的观察及其血流动力学意义的探讨 王启华 林正璞 钟如川 214

A87 头静脉终点的观察 马富 刘牧之 215

A89 手背浅静脉的活体观察 崔尚允 216

A88 手血管的观察 陈以慈 沈其卫 吴孟欣 严伟新 216

A90 100例股深动脉及其分支的比较观察 黎屏周 袁龙庆 217

A91 206例股深动脉及其分支的观察 广州军区军医学校解剖组胚教研室 218

A92 闭孔血管及其分支的观察 张宝庆 翁加颖 219

A93 国人大隐静脉的调查研究 卢守祥 任惠民 220

A94 大隐静脉属支的观察 马富 刘牧之 221

A96 降主动脉和股动脉的口径测量 陈以慈 洪纪勋 222

A95 国人小隐静脉的调查研究 任惠民 卢守祥 222

A98 腹腔动脉分支的类型 陈好德 223

A97 100例腹腔动脉分支类型的观察 马富 刘牧之 孙情 朱公任 徐达传 223

A99 腹腔动脉分支的观察 陈好德 224

A100 脾动脉的外科解剖学 扬顺生 邓道均 225

A101 国人肠系膜上动脉结肠支的研究 李吉 孙尔玉 226

A102 国人肠系膜下动脉结肠支的研究 李吉 孙尔玉 227

A103 肝总动脉及其分支变异的观察 袁琏 杨士豪 228

A104 国人器官外肝动脉的观察 蒋振东 凌凤东 229

E、  针麻230

E1 经络与脉管 龚启华 曹及人 230

A105 器官外肝动脉的观察 陈好德 230

A106 门静脉系的外科解剖 姜均本 胡滨成 王銮坡 胡克全 231

A107 门静脉的分支形式100例观察 中山医学院人体解剖教研组肝研究小组 231

A108 胸廓内动脉与胸廓前壁的局部关系 奚树藩 232

A109 大脑前动脉分支的研究 李吉 刘曜曦 曹郁琦 233

A110 人类垂体血液供应的观察 房子钦 234

A111 甲状腺动脉与喉神经的局部关系 宋翠娥 235

A112 咽喉的淋巴流向以及二器官淋巴系间的联系 王云祥 徐世杰 237

A113 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淋巴系的关系 刘牧之 余鸿文 宋锡瑞 蒙桂才 237

A114 一具元代男尸的解剖组织学研究 芮菊生 吴融酉 徐永庆 黄象洪 陈海明 李次兰 何惠琴 郭常富 238

A115 湖北江陵古纪南城西汉时代人骨的研究报告 张昌贤 吴海涛 洪子聪 240

A116 贵州省黎平县中潮区清代女性古尸一具报告 张泽陶 刘书年 黄源 241

A117 西汉铜鼓葬及汉墓殉葬出土骨骸及人脑 方中祜 冯家骏 莫世泰 张文光 241

A118 狗心冠状动脉 北京医学院解剖教研组心血管研究组 243

A119 国人心冠状动脉 Ⅰ、冠状动脉的起点及其分支 北京医学院解剖教研组心血管研究组 243

A120 国人心冠状动脉 Ⅲ、人心室壁的动脉分布 北京医学院解剖教研组心血管研究组 244

A121a 家兔心肌内血管 北京医学院解剖教研组心血管研究组 244

A121b 家兔实验性心肌梗塞的血管演变 北京医学院解剖教研组心血管研究组 244

A129 国人大隐静脉调查的小结(题目) 徐焕俐 湖南医学院 245

A123 肾脏位置及后邻的观察(题目) 万玉碧等 第三军医大学 245

A124 350例国人手血管的解剖观察(题目) 徐思多 中国医科大学(沈阳) 245

A125 对下王岗遗址中之骨病所见(题目) 河南医学院解剖教研组 245

 A126 广西出土西汉初期(二千年前)人骨骸及人脑(题目) 广西医学院解剖教研组 冯家骏 245

 A127 我国妇女肘部浅静脉的观察(题目) 湖南医学院 王齐宗 韩承枝 245

 A128 主动脉弓及其主要分支的初步观察(题目) 湖南医学院 史毓阶 刘里虞 245

A137 带血管腓骨移植术有关解剖学观察(题目) 哈尔滨医大附属第一医院及哈尔滨铁路卫生学校 246

A130 甲状腺下动脉的观察(题目) 史毓阶 湖南医学院 246

A131 国人腹腔动脉弓初步观察 Ⅰ、腹腔动脉分支类型(题目) 湖南医学院 苏鸿森 246

A132 奇静脉的观察(初步小结) 徐焕俐 湖南医学院 246

A133 国人椎动脉颅内段和基底动脉的观察(题目) 苏鸿森 湖南医学院 246

A134 颅后窝股神经与动脉的位置关系(题目) 苏鸿森 湖南医学院 246

A135 骆驼消化系统的解剖(题目) 阿拉普有旗畜牧兽医工作站 246

A136 肝的静脉导管解剖及其再疏通的临床意义探讨(题目) 哈尔滨医大附属第一医院 李智勋 薜兴文 于跃渊 魏林玉 刘宽民 张树才等 246

B3 腓肠肌籽骨(Fabella)的放射片观察 沂水医专 解剖学教研组 枣庄矿务局中心医院放射科 247

B、发育异常247

B1 右侧颈肋兼十一对肋骨一例 赵集中 247

B2 足副骨的放射片观察 沂水医专解剖学教研组 枣庄矿务局中心医院放科射 247

B7 一例易误为阑尾缺如的阑尾位置异常 陈以慈 248

B4 六例胸骨肌的观察 刘忠浩 左覃骥 248

B5 中国人两侧胸骨肌变异的形态观察 李泽山 248

B6 角环肌一例报告 扈传午 赵金斗 248

B15 罕见的左椎动脉起始及其他血管等异常的一例报告 扈传午 249

B8 马蹄铁形肾一例 刘牧之 249

B9 马蹄肾二例构造 朱世杰 249

B10 右输尿管开口于子官颈管的一例报告 河南医学院人体解剖教研组 249

B11 甲状腺异常一例报告 扈传午 249

B12 骨性外耳道闭锁及其对颞下颌关节功能影响的讨论 胡耀民 249

B13 先天性心包缺损两例报告 江灿荣 苏鸿禁 249

B14 单一冠状动脉一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叶鹿鸣 陈以慈 249

B20 生殖动脉的变异 张年甲 250

B16 关于迷走右锁骨下动脉的研究 林子明 关兴岳 250

B17 双侧上腔静脉复合迷离右锁骨下动脉等少见畸变一例报导畸变性质的讨论 万选才 张肇 250

B18 关于下腔静脉变异的讨论(附四例报告) 王启华 曾尧祥 林正琰 刘庆麟 郑建国 徐金容 250

B19 肾极动脉的观察 张年甲 250

B26 一个有三条腿的小孩 陈以慈 朱家恺 251

B21 马蹄肾血管 朱世杰 251

B22 右肾及右肾动、静脉特殊变异一例 邓道均 251

B23 腹腔动脉缺如一例报告 金奎龙 251

B24 门静脉左干异常一例 汪兆麟 251

B35 右侧坐骨动脉一例 杨镇洙 251

B27 跟骨骨刺与小趾展肌神经 李之琨 莫经国 252

C2 生前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的外形调查 刘公海 253

C、 神经解剖253

C1 大白鼠脑外形的观察 薜振东 卢守祥 253

C3 人类大脑半球脑沟的发生 陈实之 林鸿仪 陈文桢 254

C4 猫的脑外形观察 卢守祥 薜振东 255

C5 束旁核的细胞构筑及其与脊髓传入纤维的联系 哈尔滨医科大学解剖学教研组 256

C6 家兔束旁核的组织学观察 内蒙古医学院解剖组针麻原理研究组 257

C7 家兔尾核头部神经细胞形态的观察 杜树人 施宗尧 陈尧生 丁秀华 窦虹 唐文楚 258

C8 尾核向大脑皮层和丘脑非特异核群的纤维投射 于频 260

C9 猫三叉神经传入纤维与中枢核团的神经联系 河南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组 261

C10 猫中缝核至脊髓后角之投射——HRP法研究—— 鞠躬 舒斯云 262

C13 大白鼠兰斑核区突触的电子显微镜观察(二)突触前袋内大颗粒及无颗粒囊泡 艾民康 武忠敬 胡道松 263

C11 猫中缝大核至脑干其他核团以及脊髓的传出纤维联系 河南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组 263

C12 用辣根过氧化酶轴突逆行传送法研究猫中缝大核神经联系的初步报告 河南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组 263

C14 迷走神经原发性神经纤维与脑干、脑干网状结构联系的实验形态学研究 刘万生 杨振锋 264

C16 网状结构的脊髓投射纤维 哈尔滨医科大学解剖学教研组 265

C15 面神经的原发性传入纤维与脑干、脑干网状结构联系的实验形态学研究 刘万生 张昆 265

C17 人脑第四脑室正中孔的形态观察 刘裕民 祝明芳 266

C18 大白鼠脑干网状结构的观察 颜文俊 张我华 彭贵成 杨华章 周德琼 267

C20 脊神经的传入纤维和在脊髓外侧索内上升的脊髓传入纤维与脊髓、延髓和脑桥核团的联系 王根本 郑智良 欧阳哲 268

C19 胃内脏传入神经与躯体传入神经在中枢联系的实验形态学研究 李泽山 周常渭 左伯庆 边冠鹤 张俊贤 268

C21 国人脊髓的面积和体积 张可仁 芦守祥 郑靖中 269

C22 国人的脊髓节段 张可仁 郑靖中 芦守祥 270

C24 大白鼠视上核的细胞学观察 胡人义 范淑荣 钟昌富 271

C23 脊髓后角Ⅴ、Ⅵ层突触的亚显微结构 胡人义 范淑荣 271

C26 腓肠神经的合成与分布 郑德枢 曹嘉明 272

C25 家兔坐骨神经断伤后再生研究 李泽山 272

C27 坐骨神经的出盆情况和主要分支部位 卓汉清 273

C28 臀上皮神经与临床关系 宁夏医学院人体解剖教研组 274

C29 国人背下部和腰部神经解剖学观察一、后外侧支 苗华 严麟书 275

C30 国人背下部和腰部神经解剖学观察二、后支、后内侧支及有关结构 苗华 严麟书 276

C31 肛门直肠区的神经支配问题 翁嘉颖 李光照 彭贵成 杨华章 毛淑华 277

C32 狗胃的迷走神经观察 姚国刚 陈顺佑 278

 C33 膈神经与副膈神经(颈段)之观察 祝明芳 肖冠宇 279

C35 大白鼠尾壳复合体头部的传入与传出性联系 上海第一医学院针麻研究组 280

C34 人腱内游离神经未稍的超微结构及其可能有的功能意义 叶容 朱秀娥 张铁峰 280

C36 猕猴脑的定向定位调查小结 王爱莲 黎昭洪 魏治国 281

C40 外耳之神经分布 祝明芳 282

C37 人胸导管的感觉及神经分布 李珍年 中国医大组织胚胎教研组 282

C38 闭孔神经关节支的形态特点 张宝庆 282

C39 大脑皮层与耳蜗神经核的下行联系 宫敬忠 282

D1 棉酚对睾丸作用的形态学初步观察 袁德霞 候立琴 曹玉纯 刘新月 王静一 283

D、 计划生育283

D2 棉酚对幼龄大白鼠睾丸精子发生的影响 郭仁舆 孙素霞 汪履真 杨森 284

D4 醋酸棉酚对大白鼠睾丸间质细胞3β甾体脱氢酶的组织化学观察 高仪 郭燕 285

D3 醋酸棉酚对大白鼠睾丸精子及肝细胞核内DNA含量的影响——细胞分光光度计的测定 邵桐荪 285

D5 醋酸棉酚对大鼠垂体促性腺细胞及睾丸间质细胞超微结构影响的观察 叶世隽 游美梅 286

D6 棉酚对垂体、肾上腺和下丘脑作用的组织化学观察 袁德霞 刘新月 曹玉纯 傅志良 王静一 287

D7 醋酸棉酚对雄性阉猪垂体远侧部作用的组织学观察 张家口医专形态学教研组 288

D8 醋酸棉酚对大鼠肝脏、小肠等组织DNA合成的影响 叶惟三 曹承刚 佟大山 289

D10 棉酚对雌性大白鼠抗生育作用的初步探讨 高英茂 291

D11 棉酚对大鼠及猕猴的细胞遗传学效应——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的观察 邵桐荪 张桂香 291

D12 育龄男子服用棉酚前后血浆睾丸酮类似物、双氢睾丸酮和睾丸酮含量的分析 费仁仁 罗锦 292

D13 醋酸棉酚对人体白血细胞染色体影响的初步观察 徐静 叶世隽 李淑华 293

D14 几种中草药的动物抗生育试验 许以侣 王淑兰 294

D17 以孕妇血中性粒细胞核鼓槌体鉴别胎儿性别试验是不可靠的 李之和 杨美林 王周南 295

D16 口服孕激素、雌激素合剂对于小白鼠的效应 管必隆 295

D15 大种鹅儿肠抗早孕的实验研究 贵阳医学院组织胚胎教研组计划生育小组 295

D18 检查孕妇血中性粒细胞鼓槌体出现率予测胎儿性别173例分析 左福生 罗深秋 296

D20 追试妊娠早期胎儿性别鉴定 许以侣 许屏 王泽长 陈佛痴 李淑莲 297

D19 孕妇中性粒细胞槌状突动态观察 杨景山 297

D21 胎儿性别予测(100例小结) 白林 张艳玲 刘木堂 298

D9 棉酚对幼龄大白鼠卵泡发育的影响 郭仁舆 孙素霞 汪履真 杨森 299

D22 棉酚对人精子DNA含量的影响 吴珂 刘汉民 张秀兰 299

E2 电针、吗啡对脑内微循环影响 中医研究院针灸经络研究所中枢组化小组 302

E3 家兔椎旁电针麻醉时脊髓上行通路的初步观察 宁夏医学院组织胚胎教研组 生理教研组 302

E4 穴位刺激结扎后骨骼肌运动终板的胆硷酯酶活性改变 王彦 李培基 303

E5 猫太阳穴和颊车穴下肌内感受结构的组织学初步观察 李玉敏 申临渊 304

E7 疼痛对垂体中叶超微结构的影响 袁德霞 傅志良 黄善生 305

E6 穴位区与非穴位区肌梭的初步观察 张永起 305

E8 家兔电针麻醉时下丘脑视上核分泌物的动态变化 舒志俊 杨虎川 刘静良 胡庆和 王芙蓉 306

E9 电针及手针刺后,被刺皮肤局部的一些组织学及组织化学观察 艾民康 武忠敬 罗秋云 307

E10 针麻胃手术时,对胃壁付交感神经纤维乙酰胆硷酯酶活性的组织化学观察 茹立强 艾民康 罗秋云 武忠敬 熊叔陶 金士翱 308

E11 胃针麻手术肌间神经丛内三磷酸腺苷酶活性的组织化学观察 艾民康 茹立强 罗秋云 熊叔陶 金士翱 309

E12 关于针麻原理的形态学初步观察三、躯体神经与内脏迷走神经在中枢的联结 哈尔滨医科大学解剖教研组 309

E13 关于针麻原理的形态学初步观察 四、脊髓上行纤维的投射 哈尔滨医科大学解剖教研组 310

E14 关于针麻原理的形态学初步观察 五、中缝苍白核的细胞形态分类及其与脊髓、延髓网状结构的纤维联系 哈尔滨医科大学解剖教研组 311

E16 “鼓乳穴”的发现 陈同丰 312

E15 募穴和俞穴在解剖学上的观察 陈同丰 312

E17 同身寸长度和穴位针感深度的测定 陈惟昌 徐公美 博彦国 邱经权 马承忠 李益纯 李定一 张魁亨 313

E18 皮肤与穴位不同深度电阻值的测定以及良导点与经穴关系的讨论 陈惟昌 徐公美 314

E19 一些针灸穴位的组织结构观察 刘国勋 314

E20 针刺镇痛效应外周传入途径的实验性研究 曾司鲁 袁龙庆 高摄渊 王桂秀 315

E21 指压麻醉形态学研究之一:人体太阳穴颞肌肌梭的组织学观察 孙博 邹炯光 偏玉祥 316

E23 面部二针穴位局部解剖学观察 张昆 刘万生 317

E22 电针刺激时电流在人体结构内的分布 内蒙医学院解剖教研组针麻研究小组 317

E24 针麻对分娩镇痛作用的初步观察 翁嘉颖 杨华章 李光照 彭贵成 毛淑华 318

E25 改良次髎穴在针麻妇产科手术中应用 翁嘉颖 彭贵成 杨华章 毛淑华 李光照 319

E26 针麻下进行肛肠病手术对穴位选择定位及穴位深层结构的探索 翁嘉颖 彭贵成 杨华章 毛淑华 李光照 320

E27 针麻手术对白细胞总数和分类以及中性粒细胞的细胞化学变化 石爱荣 周佳音 321

E28 针刺与肥大细胞——大白鼠肠系膜透明窗肥大细胞在电针刺激穴位后的反应 兰州医学院解剖教研组针麻原理小组 322

E30 人体20穴区形态学观察小结 河北省张家口医专形态学教研组 323

E29 穴位与神经血管门的关系 党汝霖 房台生 323

E31 针刺麻醉原理的形态学研究:人体及其七个经络主要俞穴的循经解剖研究及其与一些电生理学研究的关系 王汉卿 边长泰 雷琦 付志良 张朝佑 韩亚男 陈远年 张钰 324

E33 对合谷穴内神经末稍的形态学观察 王仲涛 曹玉纯 吴淑兰 325

E32 人体“足三里”、 “阑尾”穴位解剖的观察 王汉卿 边长泰 付志良 雷琦 扈传午 杨天祝 王礼学 魏宝林 候广琦 黄志远 常万和 张钰 325

E34 水沟(人中)穴针刺所及区域内的神经分布 付志良 杨天祝 吴淑兰 曹玉纯 王仲涛 326

E36 106例甲亢病人经络现象的初步观察 青岛医学院北镇分院感传研究组 327

E37 50例盲人经络感传现象的观察 一、井穴的观察 王沪祥 潘瑶 327

E35 灸激经络感传的传速初测 青岛医学院北镇分院、青岛医学院感传研究组 327

E39 穴位针感部位连续兰点标记法 山东医学院人体解剖教研组针麻组 328

E38 50例盲人经络现象的观察 二、上肢原穴及任督脉的观察 王沪祥 潘瑶 328

E40 比较电针刺激足三里、三阴交穴位对睾丸组织影响的初步观察 施国琳 张锡荣 张艳玲 王金平 329

E41 电针对抑制家兔异体植皮排斥反应的初步观察330

施国琳 张锡荣 张艳玲 翁品光 戚永周 谭宝彬 330

E42 关于合谷区穴位感受器形态学研究…人合谷区骨骼肌感受器的的初步探讨 张保真 朱世英 331

E43 穴位刺激结扎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胆硷酯酶活性反应 李培基 王彦 332

E44 对穴位内肌梭微细结构的观察 曹玉纯 吴淑兰 王仲涛 333

E45 应用大脑皮质体感区神经元网络假说解释经络感传现象 内蒙古医学院解剖教研组针麻研究小组 334

E46 “足三里”穴区Ⅱ类传入神经纤维在“足三里”针刺镇痛中的作用 北京第二医学院针麻科研组 335

E47 “足三里”针刺镇痛效应的外周传入路径 北京第二医学院针麻科研组 335

E48 针刺“足三里”穴对兔实验性神经痛的镇痛效应 北京第二医学院针麻科研组 生理教研组 336

E49 电针、吗啡对脑内缝际背核和兰斑核的组织化学研究 中医研究院针炙经络研究所 中枢组化小组 336

E54 用辣根过氧化酶逆行传递法研究中枢神经系统结构的一些体会 湖南医学院 郑德枢 刘忠浩 337

E52 损毁兔中缝核对针刺镇痛的影响 湖北医学院 周兰仙等 337

E51 用辣根过氧化酶轴突逆行传递法研究猫脑干中缝核神经联系的工作汇报 河南医学院解剖教研组 337

E53 中脑中缝核与丘脑束旁核纤维联系的初步观察 湖北医学院 周兰仙等 337

F1 人染色体的研究 白求恩医科大学 组织胚胎教研室 组织培养组 338

F、 细胞学、组织学338

F3 急性白血病的染色体研究 周开渠 肖道恒 秦光明 陈东丰 340

F2 人体染色体技术的临床应用 福建医科大学 组织胚胎学教研组 医疗系内科学教研组 340

F4 慢粒急变的染色体分析一例报导 肖道恒 秦光明 周开渠 陈东丰 341

F5 理化因子诱发白血病病人染色体畸变易感性的研究 Ⅰ、X—射线、氯霉素诱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病人染色体畸变易感性的研究 云南省白血病协作组 341

F8 脊椎动物红细胞的比较形态 王泽长 342

F9 对中性粒细胞核棘突的观察报告 王士平 342

F7 国人口腔粘膜细胞性染色质的观察(题目) 江西医学院解剖教研组 武景望等 342

F6 人类费城染色体(Ph′染色体)的识别与测定 邹恩洛 孙传芳 张缙鸾 房浚文 342

F10 浆细胞在分化过程中的形态和细胞化学变化 许屏 谢锦玉 许以侣 陈佛痴 李淑莲 344

F11 尿液细胞学对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早期诊断 王庆堂 李肇春 章泳裳 李家贵 345

F12 正常人的血清、唾液、尿液中溶菌酶的平皿测定 山东师范学院生物系细胞研究小组 346

F13 超声作用于兔头部的实验研究 河南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组 346

F14 超声作用兔右季肋区的实验研究 一、肝功能检查与组织学观察 河南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组 347

F15 超声作用兔右季肋区的实验研究 二、肺的组织学观察 河南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组 348

F16 关于受损心肌的组织化学研究 张保真 李培植 林田 张德馨 姚应瑞 348

F17 骨骼肌的损害及其修复——肌原纤维性的解离和肌纤维内结缔组织的生长 张保真等 349

F18 在心肌钙化中锌的参与——克山病人心肌金属的组织化学 张保真 朱世英 汪履贞 杨森 350

F19 X射线对大白鼠横纹肌组织再生的作用的实验研究 李彦 351

F20 半胱胺酸等对横纹肌放射损伤的防护作用的研究 李彦 352

F21 家兔心肌间板的本质 穆家圭 353

F22 线粒体在HRP运输中的作用——电镜观察 舒斯云 鞠躬 353

F23 光线引起的内分泌信息对水貂性腺作用的显微与亚显微结构的研究 中国科学院北京动物研究所内分泌室细胞组 354

F24 突触体内的新型线粒体 彭庆廉 王健本 355

F25 碘剂甲状腺内注射对腺体组织作用的实验研究 李彦 王敬之 王德义 355

F26 同窝家兔异体植皮的实验研究 李彦 王德义 356

F27 我国成肥猪胸腺和胸腺素的研究——一般组织学观察 倪启开 曹玫君 金文秀 357

F28 大面积烧伤应用猪皮植皮的组织学观察 姚竹秀 徐柏林 丁岳梁 358

F29 克山病人胃底腺区磷酸酶和琥珀酸脱氢酶的组织化学 张保真 李培植 林田 张德馨 359

F30 匀强恒定电磁场对小白鼠血液淋巴细胞胆硷酯酶的影响 李成林 陈茂林 360

F31 龟龄集对肾上腺皮质影响的维生素C组织化学研究 李之和 王周南 360

F32 猕猴肾上腺髓质的电子显微镜观察 尹昕 王泽长 朱秀雄 361

F33 维生素C对上皮组织增生及肥大细胞反应影响的研究 杨美林 361

F34 同种异体及异种硬脑膜家兔皮下埋藏的组织学及荧光免疫学检查 张友云 曾庆云 姚学军 陈敏诲 362

F35 前胶原纤维的形态鉴定 穆家圭 363

F36 莱亨鸡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对毛冬青作用的血脂变化及形态学观察 邓漪平 雷自祯 364

F37 “哈什蚂油”药效的组织学分析 阚甸嘉 365

F39 组织放射自显影术在观察小白鼠甲状腺摄取碘131的应用 郭仁舆 孙素霞 陈金典 何天德 366

F38 国人骨髓细胞的放射自显影及增殖抑制因子对其作用 北京医学院组织胚胎教研组肿瘤小组 366

F40 幼令小白鼠各种组织器官在吖啶橙荧光染色之下的观察 张保真 朱世英 杨森 367

F41 体外培养人子宫内膜 鲍璇 陈惠卿 徐维奇 368

F42 食管癌和贲门癌的组织化学研究 一、核酸、糖类、脂类及SH基的组织化学研究 河南医学院组织胚胎学教研组 369

F43 胃癌组织内RNA的组织化学研究 福建医科大学组织胚胎学教研组 369

F44 艾氏(Ehrlich)腹水癌生长过程中细胞化学的观察 胡焕民 何素云 覃国芳 370

F45 人工牛黄对艾氏腹水癌的作用的细胞学分析 程廷楷 黄永昌 李秀华 371

F46 红宝石激光微光束照射体外培养癌细胞分裂期结构研究 鄂征 王淑兰 聂毓秀 陈玉兰 371

F47 用荧光抗体法对组织培养的癌细胞抗原性的探讨 许屏 许以侣 陈佛痴 李淑莲 372

F49 体外培养癌细胞的实验研究之二——体外培养癌细胞分裂的缩时逐格显微摄电影观察 鄂征 聂玉秀 王淑兰 陈玉兰 373

F48 体外培养癌细胞的实验研究之一——人宫颈癌细胞株的建立及其细胞学特征的初步观察 白求恩医科大学组织胚胎教研室组织培养组 373

F51 恶性肿瘤病人周围血液的细胞三种酶的组织学观察初步报告(题目) 黄世清 蔡文琴 第三军医大学组织胚胎教研组 374

F50 农吉利硷(野百合硷)对体外培养的人肝癌细胞株影响的初步观察 青岛医学院 组织胚胎组 生物化学组 374

F53 鼻咽癌脱落细胞涂片研究——Ⅰ 钟如川 何清华 袁雄湘 375

F52 恶性肿瘤病人组织液的耐热试验(题目) 王士平 南瑛 新疆医学院组织胚胎教研组 375

F55 中缝背核的纤维联系(传出部分) 黄登凯 周敬修 李宽孍 376

F54 正常人血白细胞TF对癌细胞的抑制效应 王凯华 376

F56 对虾有髓神经纤维轴突上的微管结构 徐科 宋秀娥 张铁峰 377

E50 面部穴位针感传入途径实验形态学的初步观察(一)三叉神经和三叉神经感受核 河南医学院针麻组 377

F57 猫胫前肌内感受器的组织学观察 鲁子惠 董新文 蒋芝华 378

F58 大白鼠喉气管和肺内的神经支配与末稍分布以及在慢性气管炎形成后某些神经纤维与末稍的形态学改变观察 周敬修 王蕙仁 陈丽琏 379

 F59 人参对家兔直肠粘膜内神经胆硷酯酶活性的影响 茹立强 王果 夏业玲 罗秋云 380

F60 大白鼠茯斑核区突触的电子显微镜观察(二)突触前袋内大颗粒及无颗粒囊泡 艾民康 武忠敬 陈桃香 罗秋云 胡道松 381

F61 下脑干对脊髓后角Ⅰ—Ⅲ层的投射——HRP法研究 鞠躬 舒斯云 381

F63 应用HRP逆行传递法研究中枢神经系结构的一些初步体会 郑德枢 刘忠浩 382

F62 HRP沿神经纤维顺向传送的电子显微镜证明 鞠躬 舒斯云 382

F64 辣根过氧化物酶法的有效摄入范围 鞠躬 舒斯文  383

F65 用辣根过氧化酶法研究大鼠尾核头部自皮质下核团的传入联系 邱树华 384

F66 用辣根过氧化物酶轴突逆行传递法观察猫尾状核的传入纤维 1、来自中脑的传入纤维 关粤玲 丘明 张纪淮 凌兴贵 代生富 385

F67 家兔尾核头部神经细胞形态观察 杜树人 施宗尧 陈尧生 丁秀华 窦虹 唐文楚 386

F68 3H—硝硫氰胺在血吸虫体内分布的放射自显影的研究 彭庆廉 汪如龙 罗贵有 魏文华 387

F69 肌纤维的卫星细胞的电子显微镜观察 黄世楷 曲富金 388

F70 夜蛾(粘虫—Leucania Separata Walker)中间视网膜结构的电子显微镜观察 李朝义 陈德茂 徐杏珍 388

F71 体外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在中医辨证论治中的作用…………………上海中医学院 组织胚胎学教研组 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曙光医院 慢支组 血液组 389

F72 猕猴脑垂体前叶细胞的电子显微镜观察 王泽长 尹昕 朱秀雄 390

F73 脊椎动物红细胞的比较形态 王泽长 391

F74 松果体制剂美乐太镇痛作用的初步实验研究 吉林医学院松果体研究组 391

F78 醋酸可的松对脑垂体前叶影响的组织学研究 陈奕权等 福建医大组胚教研组 392

F79 迷走神经传入纤维与躯体传入纤维在中枢联系的实验形态学研究 李泽山等392

F77 小白鼠血象的观察 王士平 邵兴周 孙玲仙 392

F75 松果体的小白鼠抑瘤实验(制剂774) 吉林医学院松果体研究组 392

F76 松果体提出液(774)对鼠肾上腺皮质的影响:Ⅰ形态学观察 吉林医学院松果体研究组 392

G、 胚胎学与畸胎393

G1 生前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的外形调查 刘公海 393

G2 人胎儿胸腺的内分泌细胞 马仲魁 游诲方 394

G3 胎儿肝脏组织发生 何素云 394

G4 极北小鲵胚胎发育分期及其器官发生(摘要) 马克勤 395

G5 蒙古绵羊的胚胎发生——21天16时7毫米蒙古绵羊胚胎的特征(摘要) 荀崇文 包彬 396

G10 独眼畸形四例报告 丁士海 397

G11 联体畸形五例报告 丁士海 397

G9 无心畸形四例报告 丁士海 397

G6 先天性多发性畸形一例报告(摘要) 王周南 397

G7 内脏完全反位一例报告 广西右江民族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组 397

G8 一例少见的独眼畸形 李忠周 397

G18 主动脉弓的分支异常两例报告 庞祖荫 398

G19 双输尿管畸形一例报告 史毓阶 398

G17 三例右锁骨下动脉起始异常报告 广西医学院解剖教研组 398

G12 双下腔静脉一例报告 丁士海 398

G13 右侧完全重复输尿管一例报告 王荫槐 398

G14 一例Meckel氏憩室 李吉 398

G15 双侧混合性双重输尿管畸形一例报告 胡松林 398

G16 右侧副肾及分叉输尿管一例报告 庞祖荫 398

H4 利用免疫酶标记组织化学方法显示大白鼠垂体内LH细胞 鲍璇 谢衷明 徐维奇 陆文燕 周寿康 王宝华 徐美红 399

H5 辣根过氧化物酶法之固定剂 鞠躬 舒斯云 王喜莲 399

H3 用Grimelins氏法显示胃肠内分泌细胞的初步认识 邹国祥 399

H、技术与方法399

H1 脑内单胺神经递质荧光组织化学技术的某些改良 董新文 蒋芝华 399

H2 尼氏小体整块染色法介绍 重庆医学院组胚教研室 399

H10 全耳蜗铺片术及其应用 戴树宏 王春阳 纪明法 400

H11 关于电子显微镜超薄切片染色及染色工具的改进 朱秀雄 400

H9 检查心传导系的新组织学技术介绍 李益纯 400

H6 HRP束路研究法的棕色反应与兰色反应之比较 舒斯云 鞠躬 400

H7 HRP微电泳法的初步探讨 包新民 鞠躬 400

H8 吖啶橙荧光染色在脱落细胞诊断方面的应用(摘要) 许屏 陈佛痴 王风兰 400

H16 制片用废二甲苯低温回收法(摘要) 李秀华 张纪宁 401

H17 采用“虫吃”法分离颅骨标本 张洪 孙孝雄 401

H15 用35毫米影片代替载玻片和塑料代替盖片的方法介绍 李益纯 401

H12 肌梭的电镜标本制作方法 刘连璞 项文松 401

H13 骨髓电子显微镜标本的制作方法 朱秀雄 王泽长 尹所 401

H14 从全天候的半导体致冷切片到冷箱(摘要) 彭庆廉 401

H22 人脑纤维束剥离标本制做方法研究 何维为 402

H23 应用伍德(Wood)氏合金制作脑室系统铸的方法 欧阳哲 张为龙 402

  H21 同时损毁大白鼠两侧兰斑核的一种方法 曾加明 郑德枢 谭维墉 402

H18 联合损毁大鼠中缝背核和正中核的一种方法 祝明芳 谭维墉 402

H19 脑室铸型标本的简易制作法 扈维瑶 402

H20 冻脑解剖法及其应用 项士孝 402

H28 主动脉弓和心冠状动脉铸型方法 钟世镇 陈清亮 王兴海 李华忠 韩震 403

H29 硫酸钡乳胶在制作X线血管造影标本中应用(摘要) 陈以慈 403

H27 干燥肺制备法 宋景祁 403

H24 选用丁基橡胶及聚甲基丙烯酸丁酯封存解剖标本(摘要) 李瑞祥 张先鹏 403

H25 应用氯丁乳胶全身动脉注射法(摘要) 张宝庆 林亦卿 403

H26 大件甘油干制标本制作方法(摘要) 张宝庆 林亦卿 403

H34 介绍一种简易的立体定位微量注射自动推进器(摘要) 关粤玲 宁吉成 404

H35 新技术介绍:电子计算机断层图的原理及其在解剖学应用(CT解剖学)的展望(摘要) 陈惟昌 404

H33 尸体色素灌注方法的改进 何尚仁 段坤昌 404

H30 淋巴管间接注射法 山东医学院解剖教研室淋巴研究小组 宋景祁 404

H31 人体四肢淋巴管X线造影方法 何尚仁 段坤昌 404

H32 介绍一种显示淋巴管的改良法 俞寿民 邵静山 姚新福 404

H41 内耳雕制法的探讨 曾庆云 405

H42 红曲防腐试验探讨 莫世泰 405

H40 内耳迷路水银灌注显示法 张钰 405

H36 有机玻璃及其单体在解剖技术学上的应用 钟世震 韩震 405

H37 各种塑料在解剖标本铸型中的选择 韩震 钟世镇 405

H38 解剖标本固定与保存技术进展评述(摘要) 陈惟昌 杨海高 405

H39 辣根过氧化酶追踪神经联系法 鞠躬 405

H49 尸体淋巴管X线造影方法的研究 何尚仁 段昌 406

H50 尸体防腐固定及色素溶注法的研究 何尚仁 段昌 406

H48 人脑纤维束剥离标本制作法 何维为 406

H43 损毁大鼠中缝背核和正中核(中央上核)的一种方法 祝明芳 406

  H44 同时损毁大白鼠两侧蓝斑核的一种方法 曾嘉明等 406

H45 切割有机玻璃用的电锯 陈培佳 406

H46 有机玻璃标本匣的制作 王景德 406

H47 以甲基丙烯酸甲脂为原料制作脑模型 张德元 406

I4 针灸治愈射精不能(12例)与神经解剖学的关系 张钦 407

I5 (一)针刺对称疗法(265例)的机制与神经解剖学的关系 张钦 407

I3 肘膝以下穴道的疗效与其在大脑皮层代表区的关系 张钦 407

H51 利用玻璃纤维制做关节模型…………………………………………………阎锡光407

H52 脊髓与椎骨关系教学模型的制作…………………………………………阎锡光407

H53 用环氧树酯封固标本缸盖……………………………………………………丁士海407

I、 综述407

I1 3′、5′环腺苷酸(CAMP)与细胞增殖 施国琳 张锡荣 407

I2 针灸治病与解剖学(摘要) 张钦 407

I10 脑干网状结构及其功能 魏鑫元 李贵晨 408

I11 器官与基层结构密切相关论 姜同喻 408

I9 有关研究微体的文献资料 王泽长 408

(二)几种针刺关节痛的疗法与赫尔通(Hilton)定律 钦张 408

I6 人体肌肉——骨骼系统的动力学分析 陈惟昌 408

I7 肌肉的作用及其教学问题 张世锡 408

I8 应用图论的数学原理研究血管分支分型的标准和血管变异的形成 陈惟昌 408

I16 对中医五脏功能的组织生理学基础的探讨(提纲) 孟文 409

I17 脑血管解剖学 曾司鲁 高摄渊 袁龙庆 李旭光 409

I15 淋巴细胞与免疫 郭仁强 409

I12 近年来有关脊髓损伤和再生的研究进展(文献综述) 王汉卿 边长泰 扈传午 柴戬臣 409

I13 人体观的演变 万选才 409

I14 心脏传导系统形态研究的概况 谭允西 程密 409

I23 心脏传导系统形态研究概况 谭允西 410

I24 生物医学工程的进展及其应用 王永豪 410

I22 临床心脏解剖学及电生理学(综述) 石中梁 410

I18 对我国解剖学词汇审修工作的初步商榷(论文摘要) 赵华盛 410

I19 松果体 吉林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410

I20 十二指肠悬肌 丁士海 410

I21 颅咽管 丁士海 410

I28 脑动脉血管的形态结构和功能问题 侯守仁 411

I27 中枢神经内单胺类神经元的形态和纤维联系 包新民 411

I26 腹部重要器官的静脉变异及其临床意义 陈郡 411

I25 腹部重要脏器动脉变异及其临床意义 徐思多 411

A122 颅内外小血管搭桥术有关解剖学的观察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薜兴文 于跃渊 李智勋 张树才 魏林玉 赵太基 刘相轸 钟震宇 412

《中国解剖科学会1978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