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荣与艰难之路 中国市场化的理论视角》
作者 | 张天维 编者 |
---|---|
出版 | 未查询到或未知 |
参考页数 | 144 |
出版时间 | 没有确切时间的资料 目录预览 |
ISBN号 | 无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1518769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部分 理论篇1
第一章 市场化的渊源、规制及意义1
第一节 从市场的渊源看市场化:即它的本质特征应是最符合和接近人们自由、平等、富庶的理想1
第二节 人在市场化中的行为特征是否应是追求利益最大化、偏好多样性、有限理性、机会主义倾向等,如此可以说任何形态的组织都存在对此的羁绊4
第三节 作为市场化的经济体制,它也如同其他体制一样具有激励、配置、保险和约束等功能8
第四节 市场化并非是单一的商业目的,它的其它意义似乎更加利益化。它既是探寻人类文明新秩序的过程,又能够给人类带来福祉,更符合民主化的精神表征9
第五节 市场化产非是宁静的酣梦,它的悖论也遭受到批判和纠正,尽管哈耶克、斯蒂格勒、诺齐克等为之辩护14
第二章 市场化的模式、绩效、测度及运行18
第一节 市场化的结构模式多种多样,美国、加拿大、德国、日本、印度各有不同,但都以能够提高整个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为目的18
第二节 市场化的绩效,我们可以从经济增长、经济稳定性以及收入分配等方面作分析,从中我们知道为何国有化在各类市场化国家中都实行过23
第三节 “有数总比无数强”,尽管市场化的效率变化及测定方法各异,观点纷呈,但都在尽力28
第四节 市场化运行中的均衡与非均衡分析,完善的瓦尔拉斯从一开始就成为凯恩斯和科尔内批判的靶子28
第三章 市场化思想在转轨型国家中的演进37
第一节 波兰经济学家兰格由于较早地肯定并探讨了社会主义计划和市场的结合问题,被称为“市场社会主义”最早的创始人37
第二节 东欧最早改革的创导者之一布鲁斯针对经济模式中的集权提出分权模式,以防止高度集权的经济体制的严重危害38
第三节 捷克斯洛伐克经济学家奥塔·锡克认为市场化在协调和解决利益矛盾、克服个别或局部矛盾,在调动企业积极性方面是任何计划经济取代不了的40
第四节 匈牙利经济学家亚诺什·科尔内把导致经济比例失调和市场不均衡的原因主要同经济增长和体制相联系,提出短缺经济和预算约束等概念42
第五节 中国邓小平设计的市场化模式是过渡性的,在社会及其成员能够承受相应压力的同时,增进社会的福利46
第四章 近年来多部门对中国市场化程度和指数的测定49
第一节 1995年国家计委就已探索性的开展市场经济的测度,得出中国市场化已达37%,取得实质性进展的结论49
第二节 1999年中国人民大学对中国市场化程度做了“九五”估计和“十五”测定,提出中国现已进入市场化转轨后期54
第三节 1999年中国天津南开大学在对中国市场化改革里程测度时,提出秩序化和规范化应成为市场化的标志,并把中国市场化的目标定在85%59
第四节 2000、2002年北京国民经济研究所樊纲对中国市场化做了最国际化、最专业化的测度,并提出全方位转轨和乐观态度63
第五节 2003年北京师范大学对中国市场化程度测度为69%,认为中国已是发展的市场经济国家,虽有高估之嫌,但颇鼓舞人心64
第六节 测度过程中的政治性与模糊性——以中国和俄罗斯比较为例67
第二部分 实践篇73
第五章 中国市场化的来源、确定及走势73
第一节 计划经济体制在中国的形成,反思的结果是并非偶然,是当时诸多条件及偏好所形成的“格式塔知觉”73
第二节 中国市场经济的逐步确定,尤如熊彼特由曾对计划经济抱有天真幻想,转为主张以企业家为核心,建立充满竞争的市场76
第三节 虽然存在的标准各异,但目前的中国已成为发展中的市场化国家已是事实,“发展中”这几个字很重要79
第四节 中国2020年市场化的主要指标测算,我们期待着尽快达到目标,但仍与世界差距很大81
第六章 探索市场化与制度的融合86
第一节 马竭尔、刘易斯、缪尔达尔、诺斯等经济学家对制度的认识过程86
第二节 前苏联及东欧国家的转轨、硅谷现象、欧洲货币与市场一体等都与制度关系甚密,制定是什么92
第三节 制度与市场化结合是极其重要的,14世纪中国科技领先世界,但工业革命却出现在英国,解释各异,但都是制度性的94
第四节 制度也是有成本的,其演进过程可以从制度博奕中去分析和解释一下98
第七章 市场化中的政府106
第一节 不同学派和理论对政府行为的定位,这是一个颇值得探讨的问题106
第二节 斯蒂格立茨对东亚政府的研究,遇到了两难困惑,东亚经验是否经得起历史考验108
第三节 存在新的市场失效,我们似乎更需要政府110
第四节 政府失效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如何确定政府在市场中的角色,这是全球都关心的问题112
第八章 市场化中的文化和道德122
第一节 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芾亚·森对市场化中的文化和道德的作用的重新提出122
第二节 斯坦福大学的格瑞夫对地中海沿岸的热那亚和马格里布两个城市的研究,文化作用的问题,给了我们深入思考空间123
第三节 文化往往就是制度,制度文化或文化制度需要我们对这些问题探讨126
第四节 透视市场化中道德及道德建设问题——我们社会在市场中愈来愈重视的问题130
第五节 全球时代文化需要整合,道德也要提升,这才是完整的市场化134
《繁荣与艰难之路 中国市场化的理论视角》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历史的选择-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的艰难历程
- 1991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
- 市场信息经济导论——中国市场经济发展问题新视角
- 1993年09月第1版
-
- 走向市场经济之路 理论的回顾与思考
- 1994 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
-
- 走向经济强市的繁荣之路
- 1996 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
-
- 中国金融市场化与国际化论纲
- 1997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
- 中国铁路走向市场的理论和实践
- 1995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
- 视角与管理
- 1999 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
-
- 繁荣的必由之路
- 1999 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
-
- 路,艰难的选择
- 1989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
- 中国期货市场的理论与实践
- 1999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 日本电影的发展与繁荣的道路
- 1953 中央电影局
-
-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 1998 北京:东方出版社
-
- 法治 中国市场经济的独特视角
- 1997 北京:群众出版社
-
- 艰难延伸的民国铁路
- 1993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