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大学学习学 修订本》求取 ⇩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学习学的兴起与发展历史以及现代大学学习学的研究对象2

一 学习学的兴起与发展2

二 现代大学学习学的研究对象及主要内容4

第二节 现代大学学习学的性质、特点和作用7

一 本课程的性质和特点7

二 本课程的作用9

第二章 大学培养目标和学习目标20

第一节 大学的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20

一 培养目标及制定依据20

二 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21

第二节 大学学习目标的选择26

一 选择学习目标的重要性26

二 选择学习目标的依据27

三 选择学习目标的主要方法28

第三节 自我识别31

一 自我识别的重要意义31

二 自我识别的主要内容32

三 自我识别的主要方法34

第四节 大学学习计划36

一 学习计划的组成36

二 学习计划的制定与执行37

附录:农林科、医科、理科培养目标及基本规格41

第三章 大学学习过程及其特点46

第一节 大学学习过程46

一 基础课学习阶段46

二 技术基础课学习阶段49

三 专业课学习阶段51

四 综合实践阶段51

第二节 大学学习特点53

一 大学学习具有专业性53

二 大学学习具有社会性54

三 大学学习具有实践性54

四 大学学习具有自主性55

五 大学学习具有探索性56

第三节 大学学习过程中的三个转变56

一 大学低年级要尽快地进入大学学习角色,完成从中学学习到大学学习的转变57

二 大学中年级要从接收性学习向接收性与创造性相结合的学习转变58

三 大学高年级学习要完成大学学习与社会就业接轨的转变58

第四节 正确处理大学学习中的几个矛盾60

一 广博与专深的矛盾60

二 理论与实践的矛盾62

三 专业学习与全面发展的矛盾63

四 竞争与合作的矛盾63

五 成功与挫折的矛盾63

第四章 大学学习理论65

第一节 学习理论概述65

一 学习的定义与功能65

二 学习理论简介68

第二节 学习基本原则76

一 确立目标原则77

二 学贵有恒原则78

三 学思结合原则78

四 学以致用原则79

五 继承与创新结合原则80

第三节 大学学习观81

一 终身学习观81

二 自主学习观83

三 创造性学习观85

四 勤奋学习观86

第五章 大学生学习的脑生理基础及心理特征89

第一节 人的中枢神经系统89

一 神经元及其突触89

二 中枢神经化学传递物质91

三 大脑学习功能93

第二节 高级神经活动学说95

一 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学说95

二 鲁利亚脑机制系统学说97

第三节 合理开发和运用智力101

一 人脑智力的潜力是无穷无尽的101

二 智力开发的主要原则102

第四节 大学生的心理特征104

一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在一生中智力发展的高峰时期105

二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个性心理品质逐步成熟的时期106

三 大学生的社会情感得到充分发展110

第六章 大学生的学习动力114

第一节 学习动力概述114

一 什么是学习动力114

二 学习动力的功能与作用117

第二节 影响大学生学习动力的主要因素119

一 影响大学生学习动力的外部因素119

二 影响大学生学习动力的内部因素122

第三节 如何增强大学生的学习动力124

一 激发高尚的学习动机124

二 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126

三 保持稳定的情感129

四 锻炼坚强的意志132

五 形成良好的性格135

第七章 大学生的智能培养138

第一节 知识、智力和能力138

一 知识、智力和能力的含义138

二 知识、智力和能力的相互关系139

三 知识、智力和能力的结构140

第二节 大学生的智力发展144

一 如何提高观察力145

二 如何集中注意力147

三 如何丰富想象力150

四 如何增强思维力152

第三节 大学生的能力培养154

一 大学生应着重培养的几种能力154

二 大学生能力培养的基本途径158

第八章 大学学习与思维163

第一节 思维概述163

一 思维的概念163

二 思维的特性、分类和过程164

第二节 大学生的思维训练171

一 在学习中训练思维171

二 训练科学思维方法,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173

三 通过活动训练思维174

第三节 创造性思维及其培养175

一 创造性思维概述175

二 创造性思维的组成177

三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182

第九章 大学生的学习记忆与迁移187

第一节 学习记忆概述187

一 记忆的实质187

二 记忆的过程190

三 遗忘的实质及其防止192

第二节 记忆方法与记忆能力的培养197

一 高效记忆方法197

二 记忆能力的培养202

第三节 学习迁移概述207

一 学习迁移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08

二 认识结构与迁移209

第四节 影响迁移的因素及促进迁移的方法211

一 影响迁移的因素211

二 促进迁移的方法213

第十章 大学生的一般学习方法215

第一节 课堂学习方法215

一 预习215

二 听课217

三 课堂笔记218

四 复习219

五 作业221

六 考试222

第二节 课外学习方法224

一 课外学习方法概述224

二 几种典型的学习方法225

第三节 自学能力的培养229

一 大学生自学能力培养的重要性229

二 大学生自学能力培养的主要途径230

第十一章 实践学习方法235

第一节 实验环节与学习方法235

一 实验课分类235

二 实验课的要求与组织236

三 实验学习方法237

第二节 实习环节与学习方法238

一 认识实习238

二 课程实习239

三 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240

第三节 课程设计(学年论文)与学习方法241

一 课程设计的要求241

二 课程设计的学习方法242

第四节 毕业设计(毕业论文)与学习方法243

一 毕业设计的要求243

二 毕业设计的学习方法245

第五节 科研活动与学习方法246

一 大学生应主动参加各种学术活动246

二 大学生要积极参加科研活动247

第六节 社会实践与学习方法248

一 社会实践的内容与形式248

二 社会实践的特点与学习方法249

第十二章 大学基础课学习方法251

第一节 高等数学学习方法251

一 高等数学特点251

二 强化基本概念的学习253

三 重视数学基本技能的训练254

四 自主地学习探索大学学习方法256

第二节 普通物理学习方法258

一 物理学的特点258

二 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的差别258

三 大学物理学习中应注意些什么260

四 大学物理学习中的一些具体方法261

第三节 大学英语学习方法267

一 关于词汇量的积累267

二 处理好精读与泛读的关系271

三 语言技巧的提高275

四 写作问题277

第十三章 大学生的学习评价280

第一节 学习评价概述280

一 学习评价的概念与意义280

二 学习评价的功能281

三 学习评价的发展历史与未来趋势简介282

第二节 学习评价的分类284

一 学习潜能的评价——诊断性评价284

二 学习状态的评价——形成性评价286

三 学习成果的评价——终结性评价287

第三节 学习评价的技术(上)——学习潜能评价技术288

一 学习潜能的内涵288

二 学习潜能评价的指标体系289

三 学习潜能评价自测表291

第四节 学习评价的技术(中)——学习状态评价技术296

一 学习状态的内涵296

二 学习状态评价的指标体系297

三 学习状态评价自测表299

第五节 学习评价的技术(下)——学习成果评价技术302

一 学习成果的内涵302

二 学习成果评价的指标体系303

三 学习成果评价自测表305

参考书目308

后记310

1993《现代大学学习学 修订本》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刘智运主编;张巽根,胥青山副主编 1993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