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学近代化进程》
作者 | 蒋俊著 编者 |
---|---|
出版 | 济南:齐鲁书社 |
参考页数 | 383 |
出版时间 | 1995(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533304055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14696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绪论1
第一章“新史学”的形成及发展14
第一节 “新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14
第二节 梁启超与“新史学”19
第三节 “新史学”的发展及其特点35
第二章“实验主义史学”的兴起48
第一节 “实验主义史学”形成的原因48
第二节 “实验主义史学”的理论渊源53
第三节 胡适的“实验主义史学”思想62
第四节 “实验主义史学”的历史地位71
第三章“古史辨”学说及其影响77
第一节 顾颉刚与“古史辨”77
第二节 “古史辨”的理论与方法86
第三节 史学界对“古史辨”的评论97
第四章“史料建设派”的思想与方法(上)108
第一节 “史料建设派”的形成108
第二节 王国维的学术思想与“二重证据法”115
第三节 傅斯年论史学就是史料学124
第五章“史料建设派”的思想与方法(下)137
第四节 陈寅恪以考据为主的治史途径137
第五节 陈垣对传统治学方法的总结与发展152
第六章“历史研究法派”的史学思想168
第一节 梁启超后期思想变化和他的《中国历史研究法》168
第二节 梁启超对中国传统史学的总结172
第三节 梁启超论史料179
第四节 梁启超后期的历史观和史学方法186
第五节 何炳松的史学思想197
第七章几个理论问题的讨论208
第一节 三十年代到四十年代史学思想的发展概况208
第二节 关于历史学性质问题的讨论213
第三节 关于历史认识问题的讨论226
第四节 关于历史学价值问题的讨论243
第八章史观述评(上)250
第一节 民生史观及其流派250
第二节 生机主义史观与“文化的生物学观”272
第三节 社会有机体论282
第九章史观述评(下)300
第四节 文化形态史观300
第五节 其他史观320
第十章三十年代至四十年代史学发展的动向334
第一节 史学研究的多元发展334
第二节 史学与抗战349
第三节 史学与国内的政治斗争360
后记383
1995《中国史学近代化进程》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蒋俊著 1995 济南:齐鲁书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追求集 近代中国历史进程的探索
- 1998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 中国近代史教程
- 1991
-
- 中国革命史标准化试题辅导
- 1990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 中国近代史教程 上
- 1989.01 重庆市: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
- 中国近代史学史 上
- 1989 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
- 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 1999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 中国史学之进化
- 1947 生活书店
-
- 中国近代史学学术史
- 1996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 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农民
- 1998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
- 中国近代史学的历程
- 1994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
- 徐寿和中国近代化学史
- 1986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 近代中国与近代文化
- 1988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
- 中国近代史教程
- 1993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 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 1994 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
- 中国文学研究现代化进程
- 1996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