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艺术妙趣百题》
作者 | 彭华生编著 编者 |
---|---|
出版 |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351 |
出版时间 | 1992(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22102149X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145342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用语要求3
一准确3
未若柳絮因风起3
二 形象8
问君能有几多愁?8
三 简洁12
屠格列夫“浓缩”的艺术特色12
四 新颖17
三个贼一般的知青的生涯17
五 新奇20
多情的小和尚20
六 逼真22
散花天女与游客22
七 特色25
《吹剑续录》逸闻25
八 魅力28
“香莲,俺不要他的臭钱!”28
九 通俗(1)32
落选知县怒题诗32
十 通俗(2)35
从张打油说起35
审美情趣43
十一意象(1)43
此物最相思43
十二 意象(2)46
“我看见了雪白的墙”46
十三 意象(3)50
情思和艺术风格的组合50
十四 意象(4)53
二月春风似剪刀53
十五 意境(1)57
峨眉山月半轮秋57
十六 意境(2)63
香菱学诗的故事63
十七 观察(1)66
被折磨的女人66
十八 观察(2)70
郑板桥改诗70
十九 联想74
明成祖二考解学士74
二十 想象(1)80
晋人饮酒说危语80
二十一 想象(2)83
柳絮飞来片片红83
二十二 灵感(1)86
一种甜蜜的战栗86
二十三 灵感(2)89
偶然·无意·反常89
二十四 通感(1)92
调皮的笑92
二十五 通感(2)95
累累乎端如贯珠95
二十六 通感(3)98
从王小玉说唱谈起98
二十七 通感(4)102
超常搭配出新意102
二十八 通感(5)105
三月不知肉味美105
二十九 通感(6)108
横看成岭侧成峰108
三十 美丑111
女郎·主教·敲钟人之一111
三十一 对照114
女郎·主教·敲钟人之二114
三十二 崇高(1)116
牛虻与琼玛的爱情116
三十三 崇高(2)119
《高山下的花环》的军人形象119
三十四 壮美122
冲天香阵透长安122
三十五 悲剧125
一个讽刺喜剧家的结局125
三十六 诙谐129
“夹个大西瓜”129
三十七 色彩(1)133
“赤橙黄绿青蓝紫”133
三十八 色彩(2)136
哑女绣的帐沿136
三十九 绘画美139
野渡无人舟自横139
四十 情绪143
当秀芝姑娘来到小屋的时候143
四十一 情趣146
但愿生儿愚且鲁146
四十二 风趣149
这个婆娘不是人149
四十三 共鸣152
杭州女读《红楼梦》入迷命绝152
四十四 性爱155
《红楼梦》比《金瓶梅》的高明155
四十五 华丽157
“天下奇文”《阿房宫赋》157
四十六 糟粕161
莫泊桑被丑恶压弯了腰161
四十七 体验163
鲁迅先生的遗憾163
表现技巧169
四十八主题169
卖火柴的女孩169
四十九 情节172
托尔斯泰对《活尸》的加工172
五十 结构(1)175
从《归心似箭》谈起175
五十一 结构(2)178
许灵均的内心独白178
五十二 场景181
春光明媚与脏臭不堪181
五十三 细节184
玛丝洛娃的“媚笑”184
五十四 气氛187
流沙河的《老人与海》187
五十五 交融190
《望海潮》与金主南渡190
五十六 动静193
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193
五十七 咏物196
和尚与歌女打赌196
五十八 映衬199
思悠悠,恨悠悠199
五十九 渲染202
武松景阳岗打虎202
六十 个性205
“出水才看两腿泥”205
六十一 影射208
谢灵运在广州被杀208
六十二 悬念211
用奇谋孔明借箭211
六十三 模仿214
三个女婿赋诗祝酒214
六十四 朦胧217
烟笼寒水月笼沙217
六十五 节奏221
古今战场话流动221
六十六 幽默 (1)223
吓得床儿怕223
六十七 幽默(2)226
谌容访美答问226
六十八 含蓄(1)228
西王母瑶池歌赠穆王228
六十九 含蓄(2)231
含情欲说宫中事231
七十 敏捷234
七步成诗与五步成诗234
七十一 分寸237
贾政盛怒打宝玉237
七十二 暗示240
移巢别处觅雕梁240
七十三 工巧243
张三影逸闻243
七十四 巧思246
出人意外的结尾246
七十五 抑扬248
洄洑逶迤,观之不厌248
七十六 点面251
美人痣的启示251
七十七 反讥253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253
七十八 抒怀257
王氏写下《孤燕诗》257
七十九 角度260
今日负前心260
八十 心理描写(1)264
斯汤达笔下的于连264
八十一 心理描写(2)268
珍妮姑娘失去爱情的痛苦268
八十二 创新271
杜撰的由来271
八十三 提炼274
爆炸性的社会效果274
八十四 修改(1)277
地湿厌看天竺雨277
八十五 修改(2)279
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279
八十六 修改(3)282
环滁皆山也282
八十七 淡化285
林黛玉调逗鹦哥做戏285
八十八 抄袭288
拾人牙慧与拾人樱桃核288
八十九 楹联290
烟馆妙对290
九十 风俗293
生活中的唐璜与作品中的唐璜293
九十一 烘托296
万绿丛中一点红296
九十二 回文299
吴绛雪写四季诗299
九十三 藏头302
“烧火老死得好”302
修辞举要307
九十四借喻307
纸上空污数行墨307
九十五 妙喻310
小妹子咏破铜钱310
九十六 讽刺313
“升官发财,莫走别路”313
九十七 象征317
风筝上天了317
九十八 避讳320
明武宗禁止养猪320
九十九 双关323
道是无晴却有晴323
一○○ 夸张326
非凡的冉阿让326
一○一 对比329
陪衬人代办所329
一○二 拟人332
桃花依旧笑春风332
一○三 谐音(1)334
毕竟从来不识修(羞)334
一○四 谐音(2)337
狗啃河上骨,水流东坡诗337
一○五 机趣340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写两地书340
一○六 语境342
秋菊落英342
一○七 语境容量345
探子报喜345
一○八 思谲348
郑板桥写广告诗明码标价348
1992《语言艺术妙趣百题》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彭华生编著 1992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妙语方言
- 1989 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
-
- 妙语联珠的诀窍:谈语言装修艺术
- 石家庄: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
-
- 艺术语言
- 1990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
- 妙趣英语
- 1983 英语研究社
-
- 柜台语言艺术
- 1986 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
- 公关语言艺术
- 1989 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
- 父母语言艺术
- 1991 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
- 英语妙趣
- 1989 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
- 趣味语言妙用 《语言妙用三部曲》之三
- 1994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
- 语言趣谈
- 1979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
- 教师语言艺术
- 1987 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
- 演艺妙语
- 1995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
- 英语语言艺术
- 1988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
- 语言学百题
- 1983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
- 广告语言艺术
- 1998 北京:地震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