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赛尔与现象学》
作者 | EDO PIVCEVIC著;廖仁义译 编者 |
---|---|
出版 | 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
参考页数 | 273 |
出版时间 | 1986(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无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1448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自然思维」与「人文思维」之间—代译序廖仁义1
前言1
第一章哲学的新起点1
第一节 胡赛尔对独断论的批判6
第二节 现象学的构成与逻辑的建构12
第三节 何处是出发的起点?16
第二章数学家时期的胡赛尔21
第一节 认识论与逻辑的对抗25
第二节 数目、概念与心理活动29
第三节 弗列格对胡赛尔的批评35
第四节 对这两种理论的评价38
第三章从心理主义到纯粹的现象学41
第一节 胡赛尔「纯粹逻辑」的构想44
第二节 逻辑原理的地位问题49
第三节 客观的真理与主体的「认知活动」54
第四节 构成对象的主体57
第四章何谓「意向性」?61
第一节 心理活动与意识65
第二节 胡赛尔对布朗达诺的批评71
第三节 指示、表式与活动74
第五章普遍对象的问题81
第一节 传统哲学上关于「抽象观念」的论争84
第二节 对柏克莱「代表论」的批判89
第三节 对休姆「抽象论」的批判92
第六章「存而不论」与超越的现象学99
第一节实证论的还原与现象学的还原103
第二节 还原的步骤109
第三节 超越的「存而不论」112
第七章意识与世界119
第一节 胡赛尔观念论的疑点121
第二节 超越的还原与「外在的世界」125
第三节 超越的独我论130
第八章「生活世界」与欧洲学术的危机137
第一节科学意义的危机与科学的客观主义142
第二节 胡赛尔论证中的超越主义基础148
第九章「情感」的现象学与谢勒的人间学155
第一节「技术能力」与人的本质161
第二节生命的等级163
第三节 人是生命的苦行者166
第十章海德格与「存有」的现象学171
第一节「存有」的字面解析175
第二节「存有」不是存在的事物179
第三节「在此存有」是人独特的存有姿态183
第十一章「在此存有」与基础的存有学189
第一节「在此存有」的存在分析192
第二节「关怀」是「在此存有」的活动方式196
第三节「焦虑」与人的自我了解200
第四节「在此存有」的时间性203
第十二章「虚无」的现象学与沙特的存在主义209
第一节「反省前的思想」与沙特的意识理论214
第二节「在己存有」与「为己存有」218
第三节虚无·自由·焦虑222
第十三章沙特的马克思主义及其困境229
第一节 浪漫主义·黑格尔·马克思231
第二节 沙特的马克思主义240
第十四章结语:现象学的成就与限制249
推荐书目265
1986《胡赛尔与现象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EDO PIVCEVIC著;廖仁义译 1986 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现象学与文学
- 1988 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
-
- 胡适印象
- 1997年01月第1版 学林出版社
-
- 声音与现象
- 1999年08月第1版 商务印书馆
-
-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解说
- 1983
-
- 胡赛尔现象学的心理学:历史批判的研究
- 1978
-
- 函数概念
- 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
-
- 外国浪漫主义文学三十讲
- 1986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
- 纳赛尔
- 1976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 当代学术巨擘大系 哲学 现象学宗师 胡塞尔
- 1982 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 声音与现象 胡塞尔现象学中的符号问题导论
- 1999 北京:商务印书馆
-
- 胡塞尔现象学概念通释
- 1999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 熊十力的新唯识论与胡塞尔的现象学
- 1995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 现象学及其效应 胡塞尔与当代德国哲学
- 1994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述评
- 1962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 现象与决策
- 1997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