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学考论》求取 ⇩

导言“《金》学”论1

“《金》学”提出的必然性3

“《金》学”与一般小说学的关系5

“《金》学”研究的特殊性10

“《金》学”研究的意义21

第一章《金瓶梅》成书考30

万历初成书新证30

成书的上限与下限43

手抄本及其流传46

第二章《金瓶梅》版本论54

甲刻本《金瓶梅》考55

乙刻本《金瓶梅传》考59

崇祯本论64

第一奇书版本论68

在兹堂本是否初刻考72

《凡例》、《非淫书论》真伪辨77

第一奇书最早版本探80

第三章《金瓶梅》作者考84

明代人眼中的作者85

清代人心中的作者91

吴晗与王世贞著作权97

王世贞著的几条内证102

王世贞其人与《金瓶梅》其文111

第四章清河县地理位置考114

“南清河”与“临清”说质疑115

“新河口”与清河县考120

郓王府考127

清河县与东平府位置关系考129

运河东西两“清河”132

第五章第53~57回探原135

五回书之真伪136

补作者并非一人142

半回书原作者笔墨探144

全书叙事规律与逻辑147

三大情节讹误149

原书情节推考150

第六章模拟风气与撰写法考察154

独特的撰写法155

记忆与整合157

口述与笔录164

厌雅倡俗的审美观166

集体创作说质疑169

第七章人情的民族文化底蕴172

人情的魅力172

民族文化情结177

人际关系中的上帝181

百回巨著的情源文心183

第八章人生价值取向的近代化192

晚明思潮的艺术再现193

现实利害的自我调节198

人生思考的近代意义206

关于“写丑说”的不全面208

第九章性爱失衡与家庭危机212

市井女性小说之祖213

失衡与求衡的个性张力218

情爱与死亡222

裙钗队里的人情世理231

性描写之得失237

第十章西门庆新论242

孤独与雄心243

务实社交与朋友义气247

善用能人与经商谋略253

性虐狂与真情汉子265

西门庆形象的历史意义275

第十一章叙事模式论284

波放型环式网状结构285

时空思维新变291

《金瓶梅》叙事模式296

《红楼梦》之承袭及近代意义299

第十二章意象组合智慧303

小说借象表意的特征303

遮蔽型含蓄美307

节略型含蓄美309

对映型含蓄美313

借代型含蓄美316

意象组合智慧探源319

第十三章写人绘心三绝322

细微处见精神的铺陈才华323

捕捉心理焦点的叙事谋略328

营造声音形象的绘声智慧345

第十四章“《金》学”研究二十年352

广征细考作者353

成书年代考359

流传过程及版本研究361

评者与评点研究365

文本研究的拓展与深化367

结语“《金》学”研究的当代价值——河北电视台《燕赵之子》节目采访答记者问378

后记391

1999《金学考论》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许建平著 1999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