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哲学与古代文学理论》
作者 | 高起学著 编者 |
---|---|
出版 |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248 |
出版时间 | 没有确切时间的资料 目录预览 |
ISBN号 | 9787500474845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1428575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自序高起学1
第一章 道家之道6
一、道的概念6
二、道家之道8
三、道的产生及老庄道的概念之异同13
四、道对中国古文论的影响15
第二章 自然论20
一、老庄的自然观20
二、“自然”“无为”与古文论26
三、强调真朴,反对矫饰42
第三章 虚静论53
一、虚无与虚静53
二、古文论中的虚静说59
三、虚静论的性质、特点和意义72
第四章 形神论78
一、道家的形神观78
二、魏晋玄、佛家的形神说81
三、道家的形神观与古文论84
第五章 言意论109
一、道家的“言不尽意”论109
二、魏晋玄、佛家的言意观112
三、“言不尽意”说与古文论118
第六章 意象论139
一、意象139
二、直觉·体悟·灵感145
三、庄子散文的文学性质157
四、规矩、法度与自由地创造160
第七章 方法论166
一、老庄的思辨与艺术辩证法166
二、老庄对现实的批判及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批判性170
三、老庄的理想与中国的浪漫主义文学179
第八章 风格论198
一、道家哲学与艺术风格198
二、以风骨品人与论文202
三、风格的分类及其特点206
四、道与“平淡”、“古朴”的风格211
第九章 意境论219
一、老庄的道与意境219
二、魏晋玄、佛家的意境说227
三、古文论中的意境说232
四、意境的民族特色243
后记高起学247
《道家哲学与古代文学理论》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高起学著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中国古代管理哲学概论
- 1992 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
- 中国古代哲学论丛
- 1957
-
- 哲学论著与哲学家研究(4)
- 1987年10月北京第1版 书目文献出版社
-
- 中国古代哲学史论文选
- 1957
-
- 古代儒家哲学批判 论语新探
- 1950 北京:中华书局
-
- 自然哲学与道德哲学
- 1995 济南:济南出版社
-
- 哲学的伦理学 道德哲学引论
- 1990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 古代哲学家
- 1963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 哲学与哲学史论文集
- 1990 北京:商务印书馆
-
- 道家与道家文学
- 1992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
- 道德、文化、哲学散论
- 1994 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
-
- 道家思想与中国古代文学理论
- 1988 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
-
- 哲学与论理
- 1925 商务印书馆
-
- 西方现代文论与哲学
- 1999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
- 中国古代哲学家
- 1986 常春树书坊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