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消费经济学通论》求取 ⇩

第一章绪论1

第一节消费经济学是一门独立的经济科学1

一、消费的概念及其含义1

二、消费经济学是一门独立的经济科学2

第二节现代消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3

一、消费关系及其运动规律是消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3

二、现代消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4

三、学习和研究现代消费经济学通论的现实意义6

第三节消费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7

一、消费与生产的关系7

二、消费与分配的关系8

三、消费与流通的关系9

第二章消费力11

第一节消费力的要素11

一、消费力的定义11

二、消费力的性质12

三、消费力的要素12

第二节消费力的分类13

一、对消费力的分类及其作用13

二、消费力、消费状况与生活水平14

第三节消费力发展变化的规律性17

一、消费力的合理组织和实现17

二、消费力发展变化的规律性17

三、研究消费力的意义和作用19

第三章消费需要21

第一节消费需要的内容21

一、消费与需要21

二、社会需要与市场需求23

三、消费需要的内容24

四、消费需要在社会需要中的地位25

第二节消费需要的发展趋势26

一、需求上升规律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26

二、需求上升规律在经济特区的作用26

三、影响消费需要的主要因素28

四、对消费需要及其结构的预测29

第三节需要结构与生产结构30

一、调整农业内部结构30

二、调整消费品工业的内部结构31

三、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高劳务消费的比重32

第四章家庭消费34

第一节家庭消费的内容和功能34

一、家庭的概念34

二、家庭消费的内容35

三、家庭消费的功能36

第二节家庭收入和支出38

一、家庭收入的来源和影响收入的因素38

二、家庭支出结构和影响消费结构的因素39

第三节家庭消费类型41

一、纯消费型家庭——城镇家庭消费42

二、消费型家庭——乡村家庭42

三、单结构消费家庭和双结构消费家庭43

四、划分家庭消费类型的意义44

第四节家庭消费方式45

一、家庭消费方式的类型45

二、家庭消费方式的合理选择47

三、家庭消费方式的发展趋向48

四、现代化家庭的标志49

第五章社会公共消费51

第一节社会公共消费的内容和作用51

一、社会公共消费的内容和形式51

二、社会公共消费存在的客观基础53

三、社会公共消费的特点54

四、社会公共消费的作用55

第二节社会公共消费发展的一般趋势56

一、社会公共消费的内部结构56

二、社会公共消费发展的一般趋势58

第六章劳务消费59

第一节劳务消费的定义和分类59

一、劳务的定义59

二、劳务消费的分类59

三、发展劳务消费的意义和作用61

第二节我国第三产业的现状及其对策63

一、第三产业的分类63

二、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缓慢的原因66

三、发展我国第三产业的对策69

四、劳务消费的发展趋势70

第三节深圳特区第三产业的发展与对策71

一、深圳特区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72

二、深圳特区第三产业发展快的原因75

三、深圳特区第三产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76

四、深圳特区发展第三产业的对策78

第七章精神消费82

第一节精神消费的含义和特点82

一、精神消费的含义82

二、精神消费的分类83

三、精神消费与劳务消费83

四、精神消费的特点85

五、教师劳动的特点87

第二节艺术消费89

一、艺术消费89

二、影响艺术消费的因素89

三、艺术消费有大发展的趋势91

第三节闲暇时间消费91

一、增加闲假时间是人们精神消费的重要内容91

二、闲暇时间消费的内容93

三、增加闲暇时间要逐步实现劳务社会化95

第四节精神消费在西方国家居民消费中的地位和作用96

一、精神消费在西方国家居民消费中占重要地位96

二、精神消费在西方国家的发展趋势101

第五节精神消费在深圳特区102

一、深圳特区旅游业的发展103

二、深圳特区文化事业的发展103

三、深圳特区教育事业的发展105

四、栽花、养金鱼、养鸟家庭化106

第八章消费环境107

第一节消费与环境107

一、消费环境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体系107

二、环境既是生存资料,又是享受和发展资料108

三、环境消费是消费的外部条件109

第二节消费环境的破坏对消费质量的影响110

一、对人体的直接危害110

二、损害消费资料的质量和功能110

三、破坏消费品生产的条件110

四、环境污染直接危害当代和子孙后代112

五、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影响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112

第三节保护和建设环境的对策114

一、要把环境的治理问题提到议事日程114

二、要加强宣传,使人人懂得保护和治理环境的科学道理114

三、要用法律手段来保护人民生活的良好环境115

四、要为建立良好的生活环境而奋斗115

第九章消费水平117

第一节消费水平的含义及衡量消费水平高低的尺度117

一、消费水平的含义117

二、消费水平的内容118

三、合理消费水平的确定119

第二节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121

一、社会劳动生产率及其增长速度121

二、国民收入总额及其增长速度122

三、人口总量及其增长速度122

四、物价水平及其内部比价122

五、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及产品质量123

六、人民币对外币汇价的变动123

第四节小康水平124

一、小康水平的含义124

二、小康消费水平的具体标志124

三、深圳特区正步入小康消费水平125

四、实现小康消费水平的主要途径129

第十章消费结构132

第一节消费结构及其分类132

一、消费结构的含义132

二、消费结构的分类133

三、消费结构合理化的主要标志134

四、合理消费结构的相对性136

第二节影响消费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137

一、居民收入137

二、消费品的价格141

三、人口总量及其构成142

四、消费心理144

第三节深圳特区居民消费结构的特点145

一、吃穿型145

二、吃用型147

三、吃住型147

四、吃住用型149

五、生活、生产综合型149

第四节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150

一、生存资料、享受资料、发展资料在消费结构中的变化趋势150

二、实物消费和劳务消费在消费结构中的发展趋势151

三、吃、穿、住、用在消费结构中的变化趋势151

四、吃、穿、用内部结构的变化趋势153

五、住宅消费的变化趋势159

六、劳务消费内部结构的变化趋势159

第十一章消费方式160

第一节消费方式与生活方式160

一、消费方式的定义160

二、消费方式与生活方式161

三、决定和影响消费方式的主要因素162

第二节东西方生活消费方式的特点164

一、我国传统性的生活消费方式的特点164

二、当代苏联和东欧人民生活消费方式的特点166

第三节当代我国人民消费方式变化及其发展趋势169

一、我国人民消费方式发展的几个级段169

二、我国人民消费方式变化的特点170

三、我国人民消费方式变化的趋势172

四、深圳特点人民消费方式的变化特点及其变化原因174

第十二章消费市场179

第一节消费市场及其作用179

一、市场和消费市场179

二、市场的种类180

三、消费市场的作用181

四、消费市场的发展趋势183

第二节消费市场的合理结构184

一、消费者对消费市场的基本要求184

二、消费市场的经济成分和经营形式185

三、商品流通渠道和零售商业网点189

第三节市场调查和预测190

一、搞好市场调查和预测的意义190

二、市场调查的内容、步骤、方法和程序191

三、市场预测的种类、内容、步骤和方法193

第十三章消费者心理198

第一节消费者心理活动的表现198

一、消费者心理的概念198

二、消费者心理活动的过程198

三、消费者心理的分类200

四、消费者心理活动的各种表现201

第二节影响消费者心理活动的因素204

一、影响消费者心理的内在因素204

二、影响消费者心理的外在因素205

第三节消费心理的变化规律208

一、节约倾向规律208

二、消费者行为的主动性规律210

三、新奇偏好规律211

四、市场预测规律212

五、诸消费心理规律的相互关系213

第十四章消费者权益215

第一节社会主义制度下维护消费者权益的客观依据215

一、消费者权益的概念215

二、社会主义制度下维护消费者权益的客观依据216

三、生产者和消费者权益之间的矛盾218

第二节消费者权益的内容219

一、在商品(含劳务)面前的平等权219

二、消费生活和购买的自由权220

三、有商品质量的检测、调试、了解和择优权220

四、有物价和度量衡器的监督权221

五、有食品医药卫生监测权222

六、有对生活环境安全保障权224

七、有批评和建议、检举和控告或申诉权225

八、有索取赔偿权226

第三节维持消费者权益226

一、消费者维护自己权益运动的历史227

二、维护消费者权益227

第十五章消费管理231

第一节宏观需求管理231

一、宏观需求管理的主要对象231

二、衡量总需求与总供给是否平衡的指标232

三、当前宏观需求管理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233

四、实现宏观消费管理的途径和方法235

第二节家庭消费管理236

一、家庭消费的管理原则236

二、选择适合家庭消费管理的方式240

三、搞好家庭其它管理242

第十六章消费决策249

第一节消费决策的含义与作用249

一、消费决策的含义249

二、消费决策的作用250

第二节宏观消费决策的客观依据252

一、应以生态、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各方面联系起来决策252

二、应以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及其内部的规律性为依据252

三、应以消费领域中各方面变化发展的规律性为依据253

四、应以生活消费本身所要求的科学标准为依据253

五、应以人口状况为依据254

第三节宏观消费决策的主要内容254

一、三大产业的比例关系、积累与消费比例关系的决策254

二、个人消费基金和社会公共消费基金比例的决策255

三、消费者和消费资料相协调的消费决策255

四、消费者对消费资料若干选择的消费决策256

第十七章消费效益260

第一节消费效益的含义及评价260

一、消费效益的含义260

二、消费效益的评价260

三、消费效益的特点及评价的基本原则263

四、衡量消费效益的指标264

第二节影响消费效益的因素266

一、消费结构对消费效益的影响266

二、消费资料的利用程度对消费效益的影响267

三、消费时间对消费效益的影响269

四、消费费用对消费效益的影响270

五、消费能力对消费效益的影响271

六、消费心理和消费习惯对消费效益的影响272

第三节提高消费效益的途径273

一、要把提高消费品的生产和流通的效益统一起来273

二、大力发展社会服务,提高服务质量274

三、消费结构要合理化274

四、要防止有害消费275

五、要控制突击性消费275

第十八章消费引导276

第一节对消费要进行引导276

一、引导消费是人民政府的经济职能之一276

二、引导消费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276

三、由于部分产品积压、滞销急切需要消费引导277

四、流通环节、流通渠道要进行疏导277

第二节引导消费的指导思想和原则277

一、要以适度消费作为宏观消费指导思想277

二、要把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作为指导消费的根本指导思想278

三、要把引导消费与培养社会新风结合起来278

四、要用社会主义消费观来引导人们的消费活动279

五、要把人们的消费引向经济合理的方向279

六、消费引导要有利于充分利用我国的资源280

七、引导消费要有利于建立合理的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280

第三节引导消费的途径和方法281

一、破除传统过时观念,划清几个界限281

二、要正确认识消费、储蓄与积累的关系283

三、对自由时间的消费活动要加以引导284

四、加强精神消费指导,提高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程度284

五、必须采取行政和社会干预的手段284

第四节商业部门要积极引导消费285

一、要对消费总量进行引导285

二、适应消费结构变化,及时组织货源,引导消费286

三、充分利用价值规律,更好地运用经济杠杆287

四、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288

第十九章消费模式290

第一节消费模式的含义及其决定因素290

一、消费模式的含义290

二、决定消费模式的主要因素291

第二节社会主义消费模式的主要内容和变化的特点293

一、社会主义消费模式的主要内容293

二、我国社会主义消费模式的变化的特点294

后记300

1988《现代消费经济学通论》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徐淼忠编著 1988 深圳:海天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消费经济学(1984 PDF版)
消费经济学
1984 北京:人民出版社
消费经济学(1986 PDF版)
消费经济学
1986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消费经济学(1997 PDF版)
消费经济学
1997 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
家庭消费经济概论(1989 PDF版)
家庭消费经济概论
1989 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消费经济(1986 PDF版)
消费经济
1986 上海:学林出版社
现代消费心理学(1994 PDF版)
现代消费心理学
1994 上海:学林出版社
消费经济学(1997 PDF版)
消费经济学
1997 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消费经济学(1987 PDF版)
消费经济学
1987 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中国消费经济学概论(1994.02 PDF版)
中国消费经济学概论
1994.02 兰州市:兰州大学出版社
消费经济学(1991 PDF版)
消费经济学
1991 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消费经济(1994 PDF版)
消费经济
1994 北京:人民出版社
国家税收理论与实务(1995 PDF版)
国家税收理论与实务
1995 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消费经济学(1994 PDF版)
消费经济学
1994 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
消费经济学概论(1984 PDF版)
消费经济学概论
1984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图书馆学辞典(1958 PDF版)
图书馆学辞典
1958 北京市:商务印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