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海洋法 衡平划界论》

第一章导言1

第二章国际海域划界之法律原理之演进5

第一节早期发展与衡平划界之概念5

第一项 早期的历史5

第二项 1909年Grisbadarna案7

第三项 1930年海牙立法会议9

第四项 中线原则之重新定义15

第二节1945年杜鲁门宣言与国际法委员会18

第一项 用语之创设18

第二项 国际法委员会所作的努力(1949~1956)20

第三节1958年联合国海洋法会议与1960年联合国第二次海洋法会议29

第一项 1958年会议与四项日内瓦公约29

第二项 1960年第二届联合国海洋法会议34

第四节 第三届联合国海洋法会议和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35

第五节 摘要——及对衡平原则加以解释之需求56

第三章国家实践中之衡平原则60

第一节海域疆界协定中的衡平考量60

第一项 领海疆界协定60

第二项 超过领海外部界限之疆界协定65

第二节司法与准司法的裁判94

第一项 北海大陆礁层案(1969年2月20日)95

第二项 智利—阿根廷毕哥海峡案(1977年2月18日)98

第三项 英—法大陆礁层仲裁案(1977年6月30日及1978年3月14日)100

第四项 冰岛—挪威简麦因大陆礁层和解案(1981年5月)102

第五项 突尼西亚—利比亚大陆礁层案(1982年2月24日)103

第六项 美国—加拿大缅因湾地区海洋疆界案(1984年10月12日)107

第七项 利比亚—伏尔他大陆礁层案(1985年6月3日)111

第八项 几内亚—几内亚比索海域划界仲裁案(1985年2月14日)114

第四章衡平原则的方法与实质117

第一节决定海域疆界划界模式及其准据法120

第一项 领海疆界及其准据法124

第二项 大陆礁层疆界及其准据法125

第三项 海域疆界及其准据法127

第二节 选择海洋疆界线划界之方法131

第三节衡平考量简表134

第一项 地理上的考量因素135

第二项 地质上的考量因素143

第三项 地形上的考量因素144

第四项 历史利益145

第五项 环境及生态的考量因素145

第六项 社会—经济考量146

第七项 国家行为和禁反言149

第八项 未来争执之预防150

第九项 疆界线之简化151

第四节 五个海洋区域衡平划界之流程图151

第五章达成衡平解决的其他方法159

第六章结论169

附录173

附录一海洋划界图175

附录二 Brazil-France:Treaty of Maritime Delimitation281

附录三 Delimitation of the Overlapping EEZs Between the ROC and the Philippines289

1992《国际海洋法 衡平划界论》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傅崐成著 1992 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国际海底资源与海洋法(1986 PDF版)
国际海底资源与海洋法
1986 北京:海洋出版社
南海争端与国际海洋法( PDF版)
南海争端与国际海洋法
计划与国民经济平衡(1953 PDF版)
计划与国民经济平衡
1953
中国海政治经济形势与法律地位资料选辑之一  译文集(1988 PDF版)
中国海政治经济形势与法律地位资料选辑之一 译文集
1988
国际贸易平衡( PDF版)
国际贸易平衡
北京:商务印书馆
计划与国民经济平衡(1953 PDF版)
计划与国民经济平衡
1953 沈阳: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德国情-统一后的德国(1992 PDF版)
德国情-统一后的德国
1992 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
衡平法初论(1997 PDF版)
衡平法初论
1997 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现代国际海洋法  世界海洋的水域和海底制度(1981 PDF版)
现代国际海洋法 世界海洋的水域和海底制度
1981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论平衡和不平衡(1959 PDF版)
论平衡和不平衡
1959 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国际海洋法(1987 PDF版)
国际海洋法
1987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现代国际海洋法(1988 PDF版)
现代国际海洋法
1988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国际海域划界条约集(1989 PDF版)
国际海域划界条约集
1989 北京:海洋出版社
国际海洋法知识(1989 PDF版)
国际海洋法知识
1989 北京:海军出版社
国际海洋环境保护法(1994 PDF版)
国际海洋环境保护法
1994 北京:海洋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