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三家诗学研究》
作者 | 林耀潾著 编者 |
---|---|
出版 | 北京:文津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352 |
出版时间 | 1996(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9576683998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116712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章绪论1
第一节 研究动机1
第二节 研究方法5
第二章西汉三家诗学的时代背景9
第一节西汉博士制度与三家诗学9
壹 儒家博学的传统及「士」身分的演变10
贰 周秦的博士官及西汉初期的杂学博士13
参 西汉初期的专经博士17
肆 武帝以后的五经博士18
伍 博士弟子员的设置23
第二节西汉儒学的混合性格与三家诗学27
壹 秦末汉初学术思想的混合性格27
贰 儒学的法家化30
参 儒学的阴阳家化36
第三章西汉三家诗学的渊源与传承49
第一节西汉鲁诗学的渊源与传承49
壹 申公49
贰 申公弟子61
参 韦孟、韦贤、韦玄成、韦赏、义倩64
肆 王式66
伍 王式弟子及其再传三传弟子69
陆 楚元王刘交、刘郢客、刘戊、刘辟彊、刘向70
第二节西汉齐诗学的渊源与传承72
壹 辕固生72
贰 夏侯始昌77
参 后苍、翼奉、萧望之、匡衡、白奇78
肆 师丹、伏理、满昌、张邯、皮容81
第三节西汉韩诗学的渊源与传承83
壹 韩婴、贲生、韩商、涿郡韩生83
贰 赵子、蔡谊85
参 食子公、王吉、栗丰、长孙顺、张就、发福85
西汉鲁诗学传承表90
西汉齐诗学传承表91
西汉韩诗学传承表91
第四章西汉三家诗学与通经致用93
第一节西汉鲁诗学与通经致用93
壹 司马迁诗说与通经致用96
贰 鲁诗韦氏学与通经致用106
参 王式与通经致用112
肆 薛广德、龚胜、龚舍与通经致用113
伍 刘向诗说与通经致用115
第二节西汉齐诗学与通经致用129
壹 翼奉诗说与通经致用130
贰 萧望之诗说与通经致用139
参 匡衡诗说与通经致用142
第三节 西汉韩诗学与通经致用149
第五章《韩诗外传》的历史渊源与说诗研究159
第一节《韩诗外传》说诗的历史渊源159
壹 以周代言语引诗为远祖160
贰 以孔孟著述论诗为中祖169
参 以荀子引诗说诗为近祖176
第二节《韩诗外传》说诗的类型分析219
壹说《诗经》全书之义220
贰说《诗经》单篇之义222
参说《诗经》单章之义229
肆说《诗经》数句之义232
伍说《诗经》单句之义235
陆说《诗经》单字之义237
第三节《韩诗外传》说诗的融合特色239
壹「诗」与「史」、「理」融合的特色239
贰「诗」与「礼」融合的特色241
参「诗」与「学」融合的特色246
第六章西汉四家诗异同析论259
第一节西汉四家诗整体精神之异同259
壹 西汉四家诗同具讽谏精神与经世精神260
贰 西汉四家诗说诗精神之异268
第二节西汉三家诗与毛诗说诗异同举隅280
壹 西汉三家诗与毛诗说诗之异举隅280
贰 西汉四家诗说诗之同举隅314
第七章结论327
参考书目337
1996《西汉三家诗学研究》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林耀潾著 1996 北京:文津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两汉乐府诗之研究
- 1979 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
-
- 中西诗歌比较研究
- 1987
-
- 五虎平西演义
- 1995.08 上海古籍出版社
-
- 江西诗派研究
- 1986年10月第1版 齐鲁书社
-
- 西洋家族制度研究
- 1922 商务印书馆
-
- 汉代西北屯田研究
- 1988.09 兰州市:兰州大学出版社
-
- 西洋家族制度研究
- 1931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
- 西洋文学研究
- 1985 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
- 阜阳汉简诗经研究
- 1988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 广西客家山歌研究
- 1991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
- 中西诗歌比较研究
- 1987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 西域和卓家族研究
- 1998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 汉初三儒研究
- 1996 合肥:黄山书社
-
- 西洋诗歌研究
- 1986 中央文物供应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