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学导论》求取 ⇩

第一章客家学的学科体系和研究方法1

第一节汉民族及其各民系1

一、汉民族及其基本特征1

二、民系的概念及民系形成的主要原因5

三、汉民族内部的客家民系8

第二节客家学的研究对象与范畴9

一、客家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9

二、客家学研究的意义15

第三节客家学与其它人文学科的关系19

一、客家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19

二、客家学与民族学20

三、客家学与历史学21

四、客家学与文化人类学22

五、客家学与历史人文地理学22

六、客家学与文化区域学22

第四节客家学研究的方法23

一、逻辑与历史的结合研究23

二、田野调查与文献材料的综合分析24

三、家族谱牒与正史文献的相互印证25

四、比较法在客家学研究中的特殊作用27

第二章客家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29

第一节客家学研究的回顾29

一、客家问题研究的发端29

二、罗香林先生的巨大贡献34

三、港台和海外关于客家问题的研究35

四、80年代以来客家学研究在中国大陆的复兴与发展38

第二节近一个世纪以来客家问题研究的成就与不足41

一、成就41

二、不足42

第三节对客家学研究的展望44

一、非客籍学者的介入44

二、各学科的渗透44

三、海内外学术界的携手合作45

四、客家社团、研究机构与学术期刊45

第三章客家学研究中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48

第一节客家民系与汉民族的关系问题48

一、问题的提出48

二、汉族:客家根系所在50

三、汉民族的种族血统与客家51

第二节客家民系与汉民族共同体内其它民系的关系53

一、罗香林先生的初步研究53

二、近年来的新说54

三、对上述两种观点的评价55

四、处理客家民系与汉民族南方各主要民系关系应取的原则59

第三节客家民系与大本营区域土著居民的关系60

一、古越族:客家的先民?61

二、畲族:不是客家的客家67

三、客家与瑶人、僚人、俚人、溪人及疍人的关系69

第四节客家民系的血统问题70

一、客家乃“纯粹汉族”辩证70

二、客家“士族”血统辩证71

第四章客家民系的起源77

第一节客家先民的概念及其基本构成77

一、客家先民的概念77

二、客家先民构成的一元论及其检讨78

三、客家先民构成的多元论及客家民系起源的多线论79

第二节“原生形态的客家先民”之由来81

一、秦汉时期的蛛丝马迹81

二、两汉之际北方人民的南迁83

三、东汉末年的北方人民南迁84

第三节“次生形态的客家先民”之产生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85

一、“次生形态的客家先民”之产生85

二、对“次生形态的客家先民”迁出和迁入地域的分析86

三、对“次生形态的客家先民”整体素质的分析87

四、南北民族大融合过程中的“次生形态的客家先民”89

第四节汉民族南方支系的形成及“再生形态的客家先民”之产生92

一、越海系的形成92

二、湘赣系的孕育95

三、“再生形态的客家先民”之产生98

第五章客家民系的孕育102

第一节客家先民向大本营区域的迁移102

一、客家先民向大本营区域迁移的背景102

二、客家先民迁入大本营地区的三种类型和三大途径103

第二节大本营地区的开发105

一、大本营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105

二、五代至北宋大本营地区的开发109

第三节“新生形态的客家先民”之迁入及相关问题研究112

一、“新生形态的客家先民”之迁入112

二、对“新生形态的客家先民”迁出地的分析113

三、大本营地区人口的激增114

第四节关于客家民系形成于五代宋初的商榷115

一、有关著述中的客家民系形成于“五代宋初”说115

二、对“五代宋初”说有关证据的检讨117

三、“五代宋初”说的悖论118

四、从宋代广东的人口构成看“五代宋初”说之破绽120

第五节 元代大本营地区的人口及经济概况122

第六章客家民系的形成126

第一节客家称谓的由来126

一、客家称谓由来诸说126

二、对上述诸说的辩证127

三、客家称谓由来之再研究130

第二节客家民系的形成134

一、以往关于客家民系形成问题研究的误区134

二、客家民系形成的标准135

三、客家民系形成的时间137

四、客家民系形成的过程及途径144

第七章明清时期的客家149

第一节对明代中期大本营地区人口数的估计149

一、估计明代中期大本营地区人口数的意义149

二、估计明代中期大本营地区人口数的可行性149

三、对明代中期大本营地区人口数的估计150

四、对明代中期大本营地区人口分布格局及相关问题的分析153

第二节明清时期大本营地区的农业生产155

一、以小盆地和梯田为基础的农耕生活155

二、明清时期大本营地区人均占有土地的估算157

三、明清时期大本营地区的粮食作物161

第三节明清时期大本营地区的手工业和商业发展概况165

一、手工业165

二、商业167

第八章客家民系的发展(上)172

第一节由大本营向广东各地的发展172

一、人口压力与客家民系的向外播迁172

二、客家民系向外发展的政治动因173

三、由《赤溪县志》看客家民系在广东的发展175

第二节闽粤客家向江西的迁移177

一、赣南177

二、赣西北和赣东北183

第三节由大本营向湖南、四川、广西和浙江的迁移184

一、由大本营向湖南的迁移184

二、由大本营向四川的迁移187

三、由大本营向广西的迁移189

四、由大本营向浙江的迁移191

第九章客家民系的发展(下)195

第一节由大本营向台湾的迁移195

一、客家人迁入台湾始末195

二、客家人在台湾的分布197

三、客家人移民台湾的特点201

第二节由大本营向海外的迁移204

一、客家人向海外迁移的原因及其过程204

二、客家人在海外的分布206

第十章客家文化的历史生成211

第一节移民与客家文化211

一、移民的时间层次与客家文化的时间层面211

二、移民的地域层次与客家文化的地域层面213

三、迁移生活与文化变异217

第二节土著民族与客家文化220

一、百越民族与客家文化221

二、畲族与客家文化224

第三节 地理环境与客家文化225

第十一章客家社会与客家文化230

第一节农耕文明:客家文化的物质基础230

一、以拓荒、种植为基础的农耕文明230

二、农耕文明背景下的生产和生活方式232

第二节家族制度:客家文化的社会土壤235

一、客家人的家族制度235

二、家族和家庭的运作程序239

三、家族的主要功能241

第三节客家文化的基本特质244

一、质朴无华的风格245

二、务实避虚的精神246

三、反本追远的气质247

第十二章客家的生命礼俗250

第一节客家的婚嫁礼俗250

一、恪守传统的婚嫁礼仪250

二、广家族、衍子孙的婚姻内涵251

三、童养媳与等郎妹252

第二节客家的丧葬礼俗254

一、繁琐复杂的丧葬礼仪254

二、长盛不衰的“二次葬”习俗258

三、客家丧葬礼俗的观念基础261

后记269

1996《客家学导论》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王东著 1996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客家人与客家文化(1998 PDF版)
客家人与客家文化
1998 北京:商务印书馆
客家(1993.06 PDF版)
客家
1993.06 風響社
客家(ハッカ)(1991.06 PDF版)
客家(ハッカ)
1991.06 講談社
客家学概论(1995.08 PDF版)
客家学概论
1995.08 江西高校出版社
榜头镇志( PDF版)
榜头镇志
客家人( PDF版)
客家人
客家情( PDF版)
客家情
香港:香港崇正出版社
和平客家与客家文化( PDF版)
和平客家与客家文化
客家古邑论( PDF版)
客家古邑论
中共河源市委宣传部
客家渊源与客家界定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1997 PDF版)
客家渊源与客家界定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
1997
台湾客家人新论(1993 PDF版)
台湾客家人新论
1993 台原出版社
客家研究导论(1992 PDF版)
客家研究导论
1992 南天书局有限公司
科学图书大库  国际贸易与外销(1983 PDF版)
科学图书大库 国际贸易与外销
1983 台北市徐氏基金会
客家源流新论(1997 PDF版)
客家源流新论
1997 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北京风俗图(1986 PDF版)
北京风俗图
1986 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