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鱼资源》
作者 | (日)青山恒雄编;张如玉,李大成译 编者 |
---|---|
出版 | 北京:农业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363 |
出版时间 | 1983(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16144·2674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1068289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章 底层鱼类资源概况1
一、资源及渔况概况1
二、生物学特性8
(一)生态特性8
(二)生理特性18
三、底层鱼类资源的分布24
(一)底层鱼类资源的分布和海洋环境25
(二)主要分布在大陆斜坡的底层鱼类资源28
(三)主要在大陆斜坡底层鱼类的渔获水深32
(四)有开发可能性的主要底层鱼类的可捕量37
第二章 底层鱼类资源的变动45
一、资源量的计算45
(一)根据渔获量的计算法45
(二)根据标志放流实验的推测法49
(三)用探鱼仪的直接计测法50
(四)其他方法57
二、与资源变动有关的生物学特性58
(一)亲鱼与仔鱼的关系58
(二)种间关系67
第三章 底层鱼类资源的管理76
一、底层鱼类资源的管理方法和存在问题76
(一)日本的底层鱼类资源管理的经过76
(二)欧洲资源管理的发展79
(三)国际组织对底层鱼类资源的管理现状81
(四)资源管理的定义85
(五)渔业限制的方法和生物学基础86
(六)资源管理的推进方法100
(一)网目限制的设想及其起源102
二、网目限制102
(二)网目的选择及其测定法103
(三)网目限制的实施113
第四章 底层鱼类资源各论118
一、以西底层鱼类资源118
(一)渔业的变迁和现状118
(二)东海、黄海的渔场特性124
(三)主要鱼种的生物学特征127
(四)资源状况的评估149
(五)渔获努力量的标准化164
(六)资源管理166
二、西南海区底层鱼类资源170
(一)渔业的变迁和现状170
(二)渔场的形成及其环境175
(三)主要鱼种的生物学特征182
(四)资源评估和变动的预测195
三、东北海区底层鱼类资源202
(一)渔业的变迁和现状202
(二)渔场的形成及其环境204
(三)主要鱼种的生物学特征206
(四)资源变动与现况210
(五)资源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213
四、北海道海区底层鱼类资源215
(一)渔业的变迁和现状215
(二)200海里时代的国际关系220
(三)渔场环境226
(四)主要鱼种的生物学特征228
五、日本海海区底层鱼类资源241
(一)渔业的变迁和现状241
(二)渔场的形成及其环境243
(三)主要鱼种的生物学特征245
(四)资源评估和变动预测253
(五)资源的管理256
六、太平洋北部海域的底层鱼类资源258
(一)渔业的变迁和现状258
(二)白令海渔场的形成及其环境265
(三)白令海主要鱼种的生物学特征273
(四)白令海主要资源的变动与现状288
(五)白令海底层鱼类资源的管理292
(一)渔业的变迁和现状299
七、远洋底层鱼类资源299
(二)渔场的形成及其环境313
(三)主要鱼种的生物学特征323
(四)资源评估和管理333
八、海山、浅滩的底层鱼类资源352
(一)渔业的变迁和现状352
(二)渔场的形成及其环境354
(三)主要鱼种的生物学特征356
(四)资源的变动359
(五)尚未利用的海山的概况361
1983《底鱼资源》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日)青山恒雄编;张如玉,李大成译 1983 北京:农业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南海鱼类资源调查报告
- 1972 广东省南海鱼类资源调查
-
- [一国两制]法律问题面面观
- 1989
-
- 鱼——その资源·利用·经济
- 1980年04月第1版
-
- 浮鱼资源 新水产学全集 9
- 昭和57年01月第1版
-
- 东、黄海底层鱼类资源的研究
- 1962
-
- 鱼类资源评估模式
- 1978
-
- 中上层鱼类资源
- 1986 北京:农业出版社
-
- 伊犁河鱼类资源及渔业
- 1998 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
- 云南湖泊鱼类资源
- 1990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
- 湖南省娄底地区农业气候资源
- 1987 北京:气象出版社
-
- 国际海底资源与海洋法
- 1986 北京:海洋出版社
-
- 1974年清澜浮水鱼鱼讯鲐鲹鱼类资源调查小结 1974年8月
- 1974 海南行政区水产研究所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