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基础设计手册》求取 ⇩

第一节 勘察须知1

一、主要任务1

二、工程地质勘察的几个阶段1

第一章 工程地质勘察1

三、软土地基勘察要点5

四、红粘土地基勘察6

五、动力机器基础工程的勘探8

一、地质时代划分10

二、岩石10

第二节 土的分类10

三、岩石的物理性质指标12

四、岩石的力学性质指标16

五、碎石土17

六、砂土18

七、粘性土19

八、地质图例19

九、地质报告内容、实例23

第三节 钻探、静力触探25

一、钻探25

二、静力触探26

三、静力触探报告实例28

四、桩基静力触探29

第四节 人工填土31

一、人工填土的勘察内容31

二、勘察报告实例32

三、墓坑探查要求33

第五节 地下水成因、基本类型34

一、地下水成因34

二、基本类型35

三、地下水侵蚀性的标准35

四、地下水的危害性37

一、地基容许承载力的确定39

第二章 天然地基39

第一节 地基容许承载力39

二、计算实例43

三、载荷试验47

四、变形模量49

五、载荷试验确定地基容许承载力实例50

第二节 地基变形51

一、分层总和法52

二、常见地基变形计算实例55

三、大面积地面荷载59

四、单层厂房受大面积堆载的影响65

五、软土地基上建筑物的相邻影响72

第三节 预防建、构筑物受软土地基变形危害的措施84

一、减少地基变形的几种措施84

二、使建、构筑物适应地基变形的措施85

三、地基变形引起建、构筑物危害的几个实例86

四、沉降缝88

五、水准点和沉降观测89

第三章 人工地基93

第一节 地基处理93

一、重锤夯实法94

二、机械碾压法97

三、振动压实99

四、换土垫层法100

五、堆载预压、砂井堆载预压104

六、砂桩108

七、灰土密柱、灰土井柱110

第二节 地基局部加固110

八、振动冲水加固111

一、加固处理措施119

二、加固处理实例121

一、桩基的应用125

第四章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桩基125

第一节 桩基介绍125

二、桩的分类127

三、单桩的工作性能127

第二节 桩的容许承载力和沉降129

一、单桩垂直容许承载力的确定129

二、群桩的承载力135

三、单桩水平容许承载力的确定138

四、桩的负摩擦力139

五、桩基沉降141

六、群桩桩基沉降计算实例144

第三节 桩及桩承台的计算146

一、桩的布置和间距146

二、墙下桩基147

三、斜桩受力分析148

四、桩起吊时内力验算149

五、单独基础桩基承台的设计和计算150

六、条形基础承台板有效计算宽度154

七、单独基础桩基计算实例155

八、偏心受压三角形桩基计算实例160

一、土与桩共同作用时的近似计算公式162

第四节 地基土和桩的共同作用162

二、条形墙基土和桩共同作用计算实例163

第五节 预制钢筋混凝土桩标准图164

一、短桩164

二、中长桩164

三、长桩165

四、桩的起吊计算165

第六节 压桩167

一、压桩设备167

二、压桩的施工要求167

四、硫磺胶泥浆锚接施工168

三、压桩的桩详图168

第七节 打(沉)桩须知170

一、打(沉)桩方法170

二、打桩顺序175

三、打(沉)桩时常遇到的问题176

第五章 灌注桩177

第一节 灌注桩的施工和构造177

一、成孔方法177

二、灌注桩的基本尺寸及布置177

三、灌注桩的施工要求177

一、单桩垂直承载力181

第二节 桩的承载力和承台计算181

三、单桩水平承载力185

二、承台、群桩的承载力185

四、桩身强度验算187

五、单独基础灌注桩计算实例189

六、墙下条形桩基承台191

七、承台与桩协同工作的桩基196

八、高层住宅钻孔灌注桩桩基计算实例200

第一节 构造与施工205

一、概述205

第六章 爆扩桩205

二、成孔207

三、炸药及爆扩施工208

四、构造与配筋210

第二节 爆扩桩的设计与计算211

一、单桩垂直承载力211

二、单桩水平承载力、上拔力的计算212

三、群桩计算214

四、桩承台的计算215

五、条形基础爆扩桩计算实例216

六、单独柱基爆扩桩计算实例218

第七章 单独基础222

第一节 基础的分类和构造222

一、基础的分类222

二、构造与配筋222

第二节 基础底面地基压力的计算224

一、轴心受压和单向偏心受压基础的地基压力226

二、双向偏心受压基础的地基压力226

第三节 矩形基础设计231

一、基础有效高度的确定231

二、基础承台内力及配筋计算234

三、轴心受压基础计算实例236

四、偏心受压基础计算实例237

五、杯形基础计算实例238

六、双向偏心受压基础计算实例240

七、双向大偏心受压柱基计算实例242

第四节 柱式、长颈杯形基础及岩石锚桩243

一、柱式基础243

二、柱式基础计算实例244

三、长颈杯形基础245

四、岩石锚桩的设计246

六、锚桩基础计算实例248

五、锚桩施工要求248

第八章 墙基250

第一节 刚性条形基础250

一、刚性条形基础的选择和用料250

二、刚性条形基础的构造252

三、刚性条形基础的计算255

四、偏心受压刚性条形基础258

五、用图表法计算带壁柱刚性条形基础260

六、砖石结构地下室刚性条形基础265

一、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271

第二节 柔性基础271

二、直接查表计算柔性基础274

三、构造要求274

四、墙下钢筋混凝土基础计算实例274

五、联合钢筋混凝土条形墙基及计算实例278

六、偏心受压钢筋混凝土墙基及计算实例279

七、墙下基础梁及计算实例281

第九章 条形基础291

第一节 概述291

一、条形基础的形式及适用范围291

二、常用的条形基础计算法291

一、直线分布假定292

第二节 反梁法292

二、经验系数法及其计算实例294

三、连续梁系数法及其计算实例295

四、静力平衡法的计算实例298

五、反梁法在联合基础上的应用300

第三节 基床系数法306

一、基本假定和适用范围306

二、计算方法307

三、有限长梁计算实例311

四、利用图表计算弹性地基梁314

五、弹性地基上长梁的计算实例317

第十章 筏形基础332

第一节 概述332

第二节 梁板式筏形基础333

一、单向肋形基础计算实例333

二、双向肋形基础计算实例335

第三节 格筏基础339

一、格筏基础的节点集中力分配339

二、格筏基础节点分配力的调整341

三、格筏基础节点力分配计算实例342

第四节 片筏基础345

一、双向底板的计算346

二、纵横基础梁的内力计算347

三、片筏基础计算实例354

第十一章 箱形基础358

第一节 设计须知358

一、箱形基础的特性358

二、设计要求358

三、沉降和整体倾斜360

四、施工要求360

一、局部弯曲与计算实例361

第二节 内力分析361

二、整体弯曲与计算实例369

三、箱形基础实用计算法375

第三节 基础设计381

一、顶板和底板计算381

二、墙板洞口过梁计算及加筋382

三、内、外墙的计算383

第十二章 塔类基础385

第一节 设计和构造要求385

一、基本自振周期、风荷载385

二、设计数据与荷载组合388

三、地基计算389

四、基础构造392

五、底脚螺栓394

第二节 圆柱及圆筒式塔类基础的设计和计算395

一、圆柱式塔类基础的计算395

二、圆柱式塔类基础计算实例397

三、圆筒式塔类基础的计算401

四、圆筒式塔类基础计算实例402

第三节 构架式塔类基础的设计和计算408

一、环形构架式塔类基础408

二、环形构架式塔基计算实例408

一、结构型式及适用范围418

第十三章 壳体基础418

第一节 概述418

二、构造要求419

三、计算图表421

第二节 常用壳体基础的设计425

一、正圆锥壳内力分析及计算实例425

二、M型锥壳内力计算及计算实例428

三、无筋混凝土倒圆台基础及计算实例432

四、双曲扭壳内力计算与计算实例434

一、地震震级和地震烈度438

第十四章 地震区基础设计438

第一节 概述438

二、基本烈度和设计烈度442

三、场地土的分类与建筑场地的选择444

四、需要采取抗震措施的地基和基础446

五、地基土的液化447

六、液化地基的处理449

七、液化土桩基处理计算实例450

八、地震区地基容许承载力452

九、地震荷载453

一、烟囱基础及计算实例458

第二节 构筑物基础抗震计算458

二、水塔基础及计算实例466

三、水池抗震设计与验算实例469

四、贮气罐水槽与验算实例473

五、罐类结构及球罐基础验算实例478

第三节 房屋基础抗震设计482

一、地震荷载482

二、多层框架基础验算实例484

三、地震荷载下桩基中桩的内力分析485

四、高层房屋桩基计算实例一495

五、高层房屋桩基计算实例二498

第十五章 动力机器基础504

第一节 总则504

一、特征、分类504

二、设计须知505

三、天然地基刚度系数与地基刚度506

四、天然地基的阻尼比510

五、桩基刚度、总质量和总惯性矩511

第二节 活塞式压缩机基础513

一、活塞式压缩机的类型513

二、扰力和扰力矩计算514

三、设计要点516

四、卧式压缩机扰力计算实例519

五、立式空压机扰力计算实例520

六、L型压缩机扰力计算实例521

七、动力计算523

八、L型压缩机基础计算实例527

九、M型压缩机基础计算实例531

第三节 锻锤基础534

一、锻锤的分类534

二、设计原则536

三、锻锤基础的计算540

四、单臂自由锻锤基础计算实例541

五、自由锻锤基础计算实例544

六、蒸汽自由锻锤基础计算实例546

七、模锻锤基础计算实例548

第四节 破碎机基础551

一、各种破碎机的工作原理551

二、基础结构的选型及配筋552

三、设计资料和容许振幅553

四、圆锥式破碎机基础计算实例557

五、颚式破碎机基础计算实例557

二、基础的质量和刚度566

第五节 金属切削机床基础566

一、机床类型566

三、地基要求及基础容许振动值567

四、金属切削机基础设计要点568

五、基础计算572

六、龙门刨床基础计算实例573

第六节 滚动式机器基础575

一、动力特征575

二、基础设计的要求577

三、基础的构造要求580

四、回转窑基础计算实例581

一、机械压力机振动特点584

第七节 机械压力机基础584

二、基础选型585

三、静力和动力计算585

四、构造与施工586

五、冲压机基础计算实例588

六、锻造水压机基础591

七、锻造水压机基础计算实例595

第一节 隔振和隔振器602

一、概述602

第十六章 动力基础隔振设计602

二、简易橡胶隔振器604

三、JG型橡胶剪切隔振器及实例608

四、圆柱形螺旋弹簧隔振器及计算实例611

第二节 旋转型机器隔振基础设计615

一、扰力计算615

二、隔振基础的质量和隔振系数617

三、隔振器刚度、布置及阻尼617

四、块体式隔振基础体系的自振频率和位移计算619

五、隔振基础的振幅核算620

六、风机隔振基础计算实例621

一、隔振基础设计要点626

第三节 活塞式压缩机基础隔振设计626

二、冷凝压缩机隔振基础计算实例627

第四节 锻锤隔振基础设计634

一、锻锤隔振基础隔振的目的634

二、锻锤隔振基础设计注意事项634

三、锻锤隔振基础的计算方法635

四、3t模锻锤隔振基础计算实例637

第五节 冲床隔振基础的设计和计算639

一、冲床的类别及其工作概述639

二、冲床振动的原因639

三、隔振基础的计算640

四、K-272冲床隔振基础计算实例644

附录646

附录1 钢筋混泥土构件计算表646

附录2 柔性荷载下基础沉降影响系数?值656

附录3 纯框架结构的地震荷载分配D值法656

附录4 活塞式压缩机的扰力和扰力矩计算658

附录5 刚体质量惯性矩662

附录6 弹性地基梁集中荷载影响线663

附录7 承剪橡胶G型隔振器683

参考文献687

1988《地基基础设计手册》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沈杰编著 1988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设计基础(1997 PDF版)
设计基础
1997 重庆市: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设计基础+构成基础( PDF版)
设计基础+构成基础
机械设计基础  下册( PDF版)
机械设计基础 下册
机械设计基础  (上册)(1979年05月第1版 PDF版)
机械设计基础 (上册)
1979年05月第1版 江苏人民出版社
建筑材料学(第二版)(1986年07月第1版 PDF版)
建筑材料学(第二版)
1986年07月第1版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公路设计手册  墩台和基础(1987 PDF版)
公路设计手册 墩台和基础
1987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金属门窗CAD方法与程序(1992 PDF版)
金属门窗CAD方法与程序
1992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地基与基础施工手册(1997 PDF版)
地基与基础施工手册
1997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工业机械手设计基础(1980 PDF版)
工业机械手设计基础
1980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动力机器基础设计手册(1983 PDF版)
动力机器基础设计手册
1983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地基基础的设计与计算(1981 PDF版)
地基基础的设计与计算
1981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地学基础手册(1984 PDF版)
地学基础手册
1984 北京:测绘出版社
图案设计基础  图册(1991 PDF版)
图案设计基础 图册
1991 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
地基基础设计(1996 PDF版)
地基基础设计
1996 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设计基础(1996 PDF版)
设计基础
1996 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