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情概览》求取 ⇩

总目录2

国上资源编2

第一章 地理概貌和行政区划2

我国在世界上的位置2

疆界和邻国2

面积和四至点2

地形的基本特征3

海湾及河口3

海峡3

岛屿3

领海3

三大平原4

四大高原4

四大盆地5

主要山脉5

河流概况6

气候的主要特征6

主要沙漠和戈壁6

主要丘陵6

主要外流河7

主要内流河7

主要瀑布7

主要人工河8

主要湖泊8

已经建成和正在建设并预期形成的8

地理位置的优越性9

行政区划9

第二章 土地资源11

土地资源的特点11

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11

土地资源开发利用面临的阿题12

珍惜保护土地资源13

耕地资源的特点及分布13

耕地与粮食问题14

耕地现状发展趋势及对策14

棉花产区和桑蚕基地16

商品粮基地16

沼泽地资源17

第三章 气候资源17

气候资源的特征17

太阳总辐射18

日照与太阳能的地区分布18

气温18

气候带19

降水19

主要气候分界线19

四个水分带19

气候对农业发展的影响20

自然灾害20

气候之最20

中国银行在世界大银行中居第20

第四章 水资源21

地表水资源21

水资源的特点及现状21

地下水资源22

湖泊水资源22

冰川水资源23

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23

三大引水工程23

第五章 生物资源24

野生动物资源24

特有的珍稀动物25

动物王国25

主要畜禽优良品种25

野生植物资源26

淡水渔业生产地和十大商品淡水鱼26

重点畜牧业生产基地26

基地26

植物王国27

山林特产和中药材27

特有珍稀植物27

南方四大果品28

四大产茶区28

最大的热带动、植物资源宝库28

森林资源概况28

主要林区29

森林资源面临的问题30

“三北”防护林30

人工林海30

红树林资源30

沿海防护林带30

最长的果林带31

草原资源31

经济林资源31

微生物资源32

第六章 矿产资源32

矿产资源的概况32

铁矿资源33

硫铁矿、锰铁矿资源分布34

主要的有色金属矿产资源34

主要的非金属矿产资源34

主要的成矿区(带)35

各大区优、劣矿种的分布35

矿产资源的“聚宝盆”35

能源资源的基本特点36

能源资源的优势和劣势36

36

第七章 能源资源36

能源资源在国民经济现代化中的地36

煤炭资源37

石油、天然气资源37

油页岩资源37

水力资源37

铀矿资源38

海洋能资源38

新能源资源38

农村能源资源39

第八章 海洋资源39

海洋资源特点39

海洋生物资源39

海洋渔业生产区和海水养殖基地40

发展海洋渔业和养殖业的条件40

海水化学资源40

海底矿产资源40

珊瑚王国41

第九章 旅游资源41

旅游资源与国民经济41

自然景观旅游资源41

人文景观旅游资源42

重点风景名胜区43

主要旅游区44

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45

第十章 劳动力资源45

劳动力资源的特点45

劳动力资源的构成46

劳动力资源的开发利用48

国土开发整治的历史49

第十一章 国土资源的开发利用与49

劳动力资源的发展趋势49

环境保护49

关系50

国土开发整治战略50

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50

国土开发整治类型区50

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51

我国开展环境保护的历史51

我国环境的现状和问题52

环境保护工作取得的成绩52

我国环境问题是全球环境危机的重要53

组成部分53

我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特点53

作用54

自然保护区54

三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及对环境的54

54

改善生态环境的战略目标、方针、措54

我国面临的十大生态问题54

人口编57

总人口的历史演变57

第一章 总人口与人口构成57

总人口性别构成58

总人口年龄构成60

总人口民族构成61

第二章 人口分布与密度61

人口分布61

人口密度62

第三章 人口道德文化素质62

人口道德素质的提高62

人口科技水平的提高63

人口文盲、半文盲比率的下降63

有文化人口比率的提高63

提高人口道德、文化素质的几点启64

64

第四章 人口与经济64

人口对经济的影响64

经济活动人口情况65

人口就业率66

第五章 人口发展67

生育率对人口发展的影响67

人口死亡率67

未来人口预测和人口发展目标的选68

68

理想适度人口问题70

历史的经验和教训70

马寅初的“新人口论”71

第六章 人口理论与政策71

计划生育政策72

中外人口政策对比72

民族编80

第一章 中国民族80

汉族80

蒙古族80

回族80

藏族81

维吾尔族81

苗族81

彝族82

壮族82

布依族82

侗族83

满族83

朝鲜族83

瑶族84

白族84

土家族84

哈萨克族85

傣族85

黎族85

哈尼族85

傈僳族86

佤族86

畲族86

高山族86

拉祜族87

水族87

东乡族87

纳西族87

景颇族88

柯尔克孜族88

土族88

仫佬族89

羌族89

达斡尔族89

布朗族90

撒拉族90

毛南族90

仡佬族90

锡伯族91

阿昌族91

普米族91

塔吉克族91

乌孜别克族92

怒族92

俄罗斯族92

德昂族93

保安族93

裕固族93

鄂温克族93

京族94

塔塔尔族94

独龙族94

鄂伦春族94

赫哲族95

门巴族95

珞巴族95

基诺族95

端午节96

元宵节96

清明节96

春节96

第二章 民族传统节日96

中秋节97

重阳节97

那达慕97

开斋节97

古尔邦节97

雪顿节98

芦笙节98

跳花节98

火把节98

歌婆节98

目脑节99

端节99

达努节99

关门节与开门节99

三月街99

泼水节99

苗族的游方100

庙节100

第三章 民族传统婚葬习俗100

哈节100

蒙古族的闭门不纳100

维吾尔族的新娘绕火堆100

壮族的入赘101

礼节繁多的朝鲜族婚礼101

侗族的行歌坐月101

瑶族的拿篮子与放背篓101

彝族的姑娘房101

白族的拴红线102

土家族的哭嫁与找“摸米”102

哈尼族的踩路102

哈萨克族的姑娘追102

黎族的放寮102

傈僳族的劈箭与割衣襟102

佤族的相背而卧谈恋爱102

柯尔克孜族的叼羊103

土族难当的“纳信”103

拉祜族的“抢”头巾103

景颇族的无字“情书”103

纳西族的“阿注”婚姻103

高山族的拔齿相赠103

仫佬族的拦门104

羌族的话夜104

布朗族的串姑娘104

阿昌族的逃婚104

普米族的泼水迎亲104

独龙族的父母高唱求婚歌104

赫哲族的洞房训话105

风葬105

火葬105

水葬105

土葬105

少数民族的民间文学106

天葬106

第四章 少数民族的文学艺术106

塔葬106

文身106

少数民族的音乐与舞蹈107

少数民族美术107

少数民族的戏剧与曲艺107

第五章 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108

民族政策108

民族关系109

自治区110

自治州110

民族区域自治110

民族乡1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11

民族委员会111

自治县(旗)1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112

112

宗教编113

第一章 佛教113

佛教及其经典、教义113

佛教的名山道场及寺塔114

佛教的传播114

佛教节日114

建国后的佛教116

佛教对文化的影响116

附:达赖喇嘛的名号及传世年谱117

伊斯兰教及其经典117

第二章 伊斯兰教117

伊斯兰教的教义、礼仪及节日118

伊斯兰教清真寺118

伊斯兰教的传播118

建国后的伊斯兰教119

第三章 天主教120

天主教及其经典、教义120

天主教的教堂、礼仪及节日121

天主教的传播121

建国后的天主教121

第四章 基督教122

基督教及其经典、教义122

基督教的礼仪及节日122

基督教的传播123

建国后的基督教123

道教的产生与发展124

第五章 道教124

道教的经典教义125

道教的宫观及名山126

道教的影响126

道教的现状126

第六章 宗教政策、组织及院校127

宗教信仰自由政策127

中国佛教协会127

中国天主教主教团128

中国天主教神哲学院128

中国天主教爱国会128

中国天主教教务委员会128

中国佛学院128

中国道教协会129

中国基督教协会129

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129

中国伊斯兰教协会129

历史编131

第一章 中国原始社会131

中国大地上的猿人131

血缘家族的形成131

氏族公社的萌芽132

母系氏族公社的形成132

父系氏族公社的确立133

原始氏族公社的解体133

夏朝奴隶制的确立134

商朝奴隶制的发展134

第二章 中国奴隶社会134

第四章 中国封建社会发展时期135

西周奴隶制的进一步发展135

第三章 中国封建社会确立时期136

春秋时期的大国争霸136

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136

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137

战国时期生产的发展137

秦朝封建专制国家的建立138

秦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138

秦朝暴政与农民大起义139

汉武帝的统治措施140

文景之治140

西汉政权的建立140

王莽代汉和绿林、赤眉起义141

东汉的外戚与宦官专权142

东汉的建立与统治142

黄巾大起义与军阀割据143

魏蜀吴的三国鼎立143

东晋的建立与统治144

西晋的短期统144

五胡十六国145

南朝与北朝145

第五章 中国封建社会全盛时期146

隋朝的建立和统146

隋文帝的统治措施146

隋炀帝的残暴统治147

唐朝的建立147

唐太宗和贞观之治148

武则天称帝与统治148

唐玄宗改制与开元盛世149

唐代与周边各族的关系149

安史之乱的爆发与影响150

唐代的藩镇割据151

黄巢起义151

第六章 中国封建社会继续发展时152

152

五代十国152

辽朝的建立与统治152

北宋的建立与统治153

宋与辽、夏的抗争153

金朝的建立与统治154

南宋的建立与统治154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155

南宋军民的抗金斗争155

元末农民大起义156

元世祖的统一措施156

明朝的建立与统治157

明朝前期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157

第七章 中国封建社会衰落时期157

明中期社会矛盾和张居正改革158

明代资本主义萌芽158

明代对外关系159

李自成与张献忠起义159

满族的兴起与建国160

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160

康、雍、乾时期的统治161

清朝早期反沙俄入侵斗争与《尼布161

楚条约》161

洪秀全领导的金田起义162

162

鸦片战争的爆发与《南京条约》的162

签订162

第八章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162

太平天国的建立与政权建设163

捻军的兴起与斗争163

第二次鸦片战争164

太平天国的失败与教训164

清朝的洋务运动165

中法战争与边疆危机166

中日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的签订166

戊戌维新运动167

义和团的反帝爱国运动167

武昌起义168

同盟会的革命活动168

窃国大盗袁世凯169

孙中山与中华民国的建立169

护国与护法运动170

北洋军阀170

五四爱国运动171

第九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71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172

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172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173

“七·一五”反革命政变173

南昌起义和中国红色政权的建立174

土地革命的开展与意义174

中国工农红军的五次反“围剿”斗争175

“九·一八”事变的爆发175

东北军民的抗日斗争176

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176

遵义会议的召开和意义177

“一二·九”运动177

“八·一三”淞沪会战178

步形成178

西安事变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178

陕甘宁边区的建设和发展179

国民党的反共投降路线与皖南事变179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180

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180

重庆谈判与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181

全面内战的爆发与人民解放战争的181

开始181

东北、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182

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182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183

第一章 古代经济186

经济编186

原始社会经济186

奴隶社会经济187

封建社会经济187

古代的货币史188

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和缓慢发展189

第二章 近代经济190

鸦片战争前夕经济概况190

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190

帝国主义列强攫取的经济特权191

帝国主义列强对经济命脉的控制191

官府控制的近代企业192

近代的手工业192

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193

自然经济的分解193

农村经济的半殖民地化与封建土地194

所有制的保留194

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形成和发展194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的主要特195

195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经济196

新民主主义经济概况196

根据地和解放区经济196

解放区的大生产运动197

土地改革的完成197

农村中互助合作运动的初步发展197

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198

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建立和发展198

作用198

解放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地位和198

党和国家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198

新民主主义经济结构199

建国后,私有制改造基本完成前的199

第四章 社会主义经济的确立199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199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00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00

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01

小商小贩的社会主义改造201

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的初步建立202

第五章 社会主义国民经济概览202

各五年计划的编制与执行概况202

各五年计划期间的社会总产值、工204

农业总产值、国民收入及其平204

均年递增率204

能源、交通基本建设的主要成205

205

各五年计划期间全民所有制单位的205

一年达到的主要经济指标206

各五年计划期间及各五年计划最后206

建国后不同时期农业、轻工业、重207

工业基本建设投资额及所占比207

207

建国后不同时期全民所有制单位固207

定资产投资额,基本建设固定207

资产交付使用率和大中型项目207

建成投产率207

建国后不同时期人均国民收入和每208

百元积累增加的国民收入208

速度比较209

动生产率、居民消费水平增长209

建国后不同时期经济增长速度与劳209

社会劳动者的人数及构成210

全民所有制单位工业、建筑业职工211

年龄、工龄、文化程度211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及其发展212

探索与实践214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任务和主要成214

214

第六章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214

第一个五年计划及其成就和经验215

“大跃进”的开展及教训216

人民公社化运动及其“左”倾错误217

对“包产到户”的错误批判217

人民公社的“三级所有,队为基础”218

219

“文化大革命”对国民经济的严重破219

219

三年调整时期的基本方针和主要成219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220

现阶段的个体经济221

现阶段的私营经济221

农业集体经济的演变221

以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环节,不断222

深化企业改革222

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产生和发展223

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运行223

机制223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济发展战略223

目标和战略部署223

国民经济计划管理的三种形式224

计划体制及其演变224

价格改革225

工资制度及其演变226

按劳分配原则在我国的实现形式226

现存的多种分配方式227

经济体制改革的性质和基本任务227

十年改革的伟大成就228

第七章 消费水平与消费结构229

国民收入中历年消费额及其所占比229

229

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提高情况229

居民年平均消费水平231

职工家庭平均每人每月现金收入、231

支出及其构成231

农民家庭平均每人年纯收入、生活232

消费支出及其构成232

居民平均每百人耐用消费品拥有233

233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年底余额233

第八章 工业234

工业布局的演变及成就234

年均增长速度235

工业总产值、主要工业部门总产值及235

工业总产值各种经济类型的变化236

工业企业的数量及不同经济类型的237

比重237

工业劳动者数量及其构成238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在世界位次的238

变化238

钢铁、石油、化工、煤炭、汽车、电239

力基地及产量239

电子工业239

新兴的航天工业240

发展中的核工业240

第九章 农业241

目前农村基层组织情况241

主要的商品粮基地242

主要农作物的产区分布242

主要林区、牧区和渔场243

农业总产值及其构成243

主要农产品总产量及其人均占有245

245

主要农产品平均每公顷产量245

农业现代化水平和主要农业机械拥有246

246

乡镇企业发展概况246

第十章 交通运输与邮电247

建国以来铁路运输事业的发展概247

247

建国以来新建的铁路干线248

建国以来新建的铁路复线249

纵8横铁路网络251

兴建的电气化铁路干线251

建国以来铁路隧道修建的概况252

建国以来修建的特大铁路桥梁252

建国以来修建和改建的公路干线253

建国以来新建的大型公路桥255

主要的沿海港口及其货物吞吐量257

建国以来铁路、公路、水运、民航的259

客运量及其构成259

建国以来铁路、公路、水运、民航的260

货运量及管道输油(汽)量260

邮电通信业务发展简表261

建国以来邮电通信业务发展的基本261

状况261

建国以来历年财政收支总额及指262

262

第十一章 财政与金融262

国家财政分经济类型收入的基本情263

263

国家财政分部门收入的情况265

国家财政分费用类别支出的情况266

1978年以来国家财政对物价的补268

268

社会主义金融体系及主要金融机构268

概况268

人民币的发行270

人民币对主要外币的汇价及其变272

272

国债的基本概况273

1979年以来我国黄金和外汇储备273

情况273

建国以来债务收支概况274

历年公债和国库券发行275

277

中国银行启用行标277

建国以来各种金属纪念币的发行277

新中国保险事业发展概况282

第十二章 商业285

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及其构成285

主要消费品社会零售量285

社会主义市场体系286

城乡集市贸易287

各种物价总指数及其变动287

1979—1989年物价年上涨率(%)287

主要农副产品的统购统销政策及其288

演变288

全国十大百货商店289

全国重点城市的29家大型百货商289

289

第十三章 对外经济关系289

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曲折历程289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外开放的基本格290

局和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主要内290

290

经济特区290

沿海开放城市291

沿海经济开放区291

对外贸易的发展过程292

对外贸易地区结构和进出口商品结构293

的变化293

不同时期出口总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294

比重和位次294

对外贸易的主要机构295

出口商品生产基地296

技术引进和技术输出296

利用外资的历史和成就297

对外投资的历史和现状297

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298

对外经济技术合作298

同联合国的多边经济合作299

第十四章 旅游业300

旅游业发展概况300

近年来接待入境旅游人数300

旅游组织机构301

第一章 政治制度的历史演变302

奴隶社会的政治制度302

政治编302

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303

我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政治制度304

解放区的人民民主政治制度304

社会主义政治制度305

第二章 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体306

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306

人民民主专政是符合中国国情的选择306

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和基本特征307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特征308

第三章 国家机构308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308

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组织结构图309

国务院310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310

附:中华人民共和国历任主席、副主席310

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机构图311

国务院历任总理、副总理、秘书长名312

312

中央军事委员会313

附:历届军委主席、副主席名单313

人民法院314

附:人民法院组织简图314

最高人民法院历任院长名单314

人民检察院315

附:人民检察院组织简图315

历届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315

国家地方权力机关315

国家地方行政机关316

附:中央与地方权力机关结构层次图316

第四章 国家结构317

建立单一制多民族国家的基础317

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简图317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318

民族区域自治制变的基本原则318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319

特别行政区319

行政区划的管理体制及其演变320

划分行政区域单位的原则及其优越性320

“一国两制”的构想321

第五章 阶级结构与阶级斗争322

阶级结构322

工人阶级状况322

农民阶级状况323

个体劳动者状况324

知识分子状况324

私人经济经营者状况325

少数敌对分子状况326

现阶段的阶级斗争及其表现326

现阶段阶级斗争特点327

特殊形式的阶级斗争及其规律性328

第六章 政治关系与党的政策329

统一战线的历史发展329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329

商制度329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330

对知识分子的基本政策331

民族问题及政策331

政策332

对香港问题的基本政策332

对台基本方针及和平统一祖国的基本332

对澳门问题基本政策333

华侨问题及侨务工作方针334

第七章 干部人事制度334

干部人事制度的特点334

干部人事管理体制的确立与演变335

干部人事机构的设置和变化335

干部的录用制度336

干部的调配与交流制度336

干部的考试与考核制度337

干部的监督与罢免制度337

干部的培训制度338

干部的退休制度339

公务员制度的基本原则339

干部的奖惩制度339

公务员制度的基本特点340

干部工作岗位责任制340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原则341

当前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点342

第八章 选举制度342

选举制度的产生与发展342

选举制度的现状343

选举制度的内容与实施344

我国与西方选举制度比较344

第九章 监察制度345

监察工作现状及演变345

监察部门346

群众举报制度346

廉政建设措施347

政治体制改革的指导性文件348

现行政治体制的弊端348

第十章 政治体制改革348

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349

政治体制改革的措施349

政治体制改革的历程350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351

法律编353

第一章 中国的宪法制度353

宪法353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353

1954年宪法354

1975年宪法354

1978年宪法354

1982年宪法355

国体355

政体356

国家结构形式357

选举制度357

公民的基本权利358

公民的基本义务358

国旗358

国徽359

首都359

第二章 中国的刑事法律制度359

刑法359

刑法的任务360

刑法的适用范围360

刑法的犯罪规定361

刑法的类推制度362

刑事责任年龄和责任能力362

刑法关于刑罚的规定363

刑法关于具体犯罪的规定363

刑事诉讼法364

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365

辩护制度365

我国刑事诉讼法的任务365

刑事诉讼中的回避制度366

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刑事案件366

人民检察院自行侦查的刑事案件366

公安机关侦查的刑事案件367

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的刑事案件367

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刑事案件367

高级人民法院管辖的刑事案件367

最高人民法院管辖的刑事案件367

专门人民法院管辖的刑事案件367

刑事诉讼的证据368

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368

刑事诉讼阶段368

民法的民事法律关系和民事法律行为369

民法的任务369

第三章 中国的民事法律制度369

民法的基本原则369

民法369

民法中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规定370

法人制度的作用370

民法规定的法人的种类和条件370

法人成立的程序370

民法的代理制度370

民事诉讼时效370

民法所有权的内容371

民法的合同制度371

民法的知识产权制度371

民法的著作权及其法律保护371

民法的专利权及其法律保护371

财产继承制度372

民法中的商标权及其法律保护372

民法中的损害赔偿及其民事责任的特征372

婚姻法373

结婚的条件和程序373

离婚的种类和程序373

收养制度373

民事诉讼法374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法律制度375

经济法375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375

经济法律关系375

计划法375

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375

专利法376

基本建设与基本建设法376

技术合同法376

经济合同法376

企业破产法(试行)376

商标法377

劳动法377

土地法377

水资源法377

矿产资源法377

森林法377

能源法378

环境保护法378

价格法378

税收法378

会计法378

涉外经济合同法379

保险法379

审计法379

统计法379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380

经济诉讼380

第五章 中国的行政法律制度380

行政法380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381

行政管理法规381

行政组织法381

行政机关工作人员382

行政强制执行382

行政制裁383

行政处罚383

行政行为384

行政争议384

行政监督384

行政复议385

行政诉讼法385

行政诉讼的原则385

行政案件的受案范围386

行政案件的管辖386

行政诉讼的原告和被告387

行政诉讼中的共同诉讼人387

行政诉讼中的第三人388

行政诉讼代理人388

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和诉讼义务388

行政机关在行政诉讼中的举证责任389

妨害行政诉讼的强制措施389

思想文化编390

第一章 思想文化的历史发展390

原始社会文化390

奴隶社会文化392

封建社会文化393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文化395

社会主义社会文化396

第二章 思想文化传统与思想文化398

遗存398

思想文化传统398

传统美德398

文化遗存399

文化典籍400

文化名城401

第三章 文物、博物事业401

博物馆的萌芽和诞生401

博物馆的兴起402

50年代的博物馆事业403

30年代的博物馆事业403

80年代的博物馆事业404

博物馆的组织机构和方针政策405

文博工作的有关法规405

博物馆学刊物和著述406

重要的文博馆介绍407

第四章 考古工作408

考古学的萌生408

考古学的发展408

原始社会考古概况409

奴隶社会考古概况410

封建社会考古概况410

第五章 文字改革411

汉字的产生及历史演变411

推广普通话412

汉字现代化研究会412

汉字简化方案412

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412

建国后汉字改革的指导方针412

汉语拼音方案413

少数民族的文字创造与改革413

汉字在国外的使用413

第六章 社会科学事业414

社会科学的蓬勃发展414

社会科学研究成果415

社会科学研究机构417

第七章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418

《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418

设指导方针的决议》418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方针418

思想政治工作的曲折发展419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419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419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420

社会主义道德教育420

爱国主义教育421

向英模人物学习活动422

文明礼貌教育活动423

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斗争424

文学艺术编427

第一章 中国文学艺术的多民族特点、427

历史地位和工作方针427

中国文学艺术的多民族特点427

中国文学艺术在世界文艺发展史上的428

地位428

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方针428

发展概况429

诗歌创作429

第二章 中国古代文学429

小说创作431

散文创作432

文学理论434

第三章 中国现代文学436

五四文学革命及其发展436

左翼十年的文学运动436

文艺思想斗争与现代文学的发展437

现代文学创作的特色438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发表439

解放区的新文艺创作440

第四章 新中国文学441

当代文学简况441

十七年的文学创作442

新时期的文学创作444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文学444

第五章 中国的艺术445

戏剧445

雕塑447

书法与篆刻448

工艺美术449

建筑450

音乐451

曲艺452

舞蹈452

杂技453

绘画453

电影455

电视456

中国美术家协会457

中国音乐家协会457

中国艺术研究院457

中国戏剧家协会457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457

第六章 中国的文艺团体和艺术院校457

中国作家协会457

中国电影家协会458

中国摄影家协会458

中国曲艺家协会458

中国舞蹈家协会458

中国书法家协会459

中国杂技艺术家协会459

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459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459

长春电影制片厂459

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460

西安电影制片厂460

珠江电影制片厂460

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460

八一电影制片厂460

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460

北京电影制片厂460

上海电影译制厂460

上海市电影总公司460

峨嵋电影制片厂461

中央乐团461

中央民族乐团461

中央芭蕾舞团461

中央歌剧院461

中国京剧院461

中国歌剧舞剧院461

东方歌舞团461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461

中国戏曲学院462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462

中央美术学院462

北京电影学院462

中国青年艺术剧院462

上海音乐学院462

中央音乐学院462

中国杂技团462

中央戏剧学院462

北京舞蹈学院463

科学技术编465

第一章 历史的回顾465

领先世界的五大科学成果465

著称于世的六大技术进步466

四大发明及在科技发展史上的贡献466

古代科学技术对世界文明的影响467

西方科学技术的传入467

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468

传统科学技术的缓慢发展468

第二章 建国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469

成就469

建国后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469

走出中国、面向世界的科学技术470

国家自然科学奖471

国家发明奖471

附:1979—1989年批准发明奖励的472

发明数472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472

国家“星火”科技奖473

“六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473

南极科学考察474

“七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成就474

南沙科学考察475

附:40年重大科技成果475

1978年十项重大成就475

1988年十大科技新闻476

1989年十大科技新闻477

第三章 基础科学及应用科学的发展477

数理科学477

生物及化学478

地学及天文学478

工业科技478

农业科技479

环境科技479

空间科技479

历次卫星发射简况480

生产领域的科技应用482

医药卫生领域的科技应用483

国防领域的科技应用483

第四章 现代前沿科技的发展483

微电子技术483

材料工程及超导技术484

能源工程及核聚变技术484

海洋开发484

生物工程485

遥感技术485

激光技术485

人工智能485

第五章 战略方针、计划与重要会议486

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486

科学技术发展的基本方针487

星火计划488

科学技术发展的长远规划488

“八六三”计划489

“火炬”计划490

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490

“七五”重点科技攻关计划490

科学技术白皮书491

全国科学大会491

全国科学技术工作会议491

全国科学技术奖励大会492

全国首批高级技师颁发证书大会493

第六章 科技机构与队伍建设493

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493

科学技术研究机构493

中国科学院494

中国科学院所属重要科研机构495

中国科学院学部495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496

附: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所属自然497

科学专门学会、协会、研究会497

中国发明协会499

国家自然科学奖励委员会49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499

中国高等技术中心499

科技队伍的发展499

教育编502

第一章 古代教育502

中国是办学历史悠久的国家502

古代教育制度502

私塾教育503

科举制度503

国子监503

儒家教育思想503

太学503

古代书院教育504

岳麓书院504

八股文504

状元504

进士504

举人505

秀才505

第二章 近代教育505

太平天国教育505

教会教育505

庚款兴学506

武训兴学506

京师大学堂506

万木草堂506

同文馆506

洋务教育506

癸卯学制507

北洋军阀的复古教育507

第三章 现代教育507

国民党统治时期教育507

收回教育权运动508

生活教育运动508

平民教育运动508

乡村教育运动509

晓庄学校509

壬戌学制509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509

湖南自修大学509

中华职业教育社510

中华教育改进社510

黄埔军校510

农民运动讲习所510

东北日伪统治时期教育511

蔡元培教育思想511

陶行知教育思想511

第四章 新中国教育512

不断发展壮大的新中国教育事业512

教育方针513

社会主义教育目的513

思想政治教育513

爱国主义教育514

四项基本原则教育514

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514

院系调整514

两条腿走路方针515

重点学校515

教师节515

两种教育制度515

工农速成中学515

特级教师516

三好学生516

人民助学金516

又红又专516

四有教育517

三个面向517

《人民教育》517

人民教育出版社51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517

中国教育工会517

教育视导制度518

学位制518

中国教育学会518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518

高等学校招生制度519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519

博士后研究制度519

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520

面向世界的新中国教育520

义务教育521

普及教育521

扫盲教育521

高等教育522

中等教育522

初等教育523

成人教育524

幼儿教育524

农民教育525

职业教育525

师范教育525

特殊教育526

工读教育526

函授教育526

卫星电视教育527

少数民族教育527

大中学校军训528

附表:一、新中国各级各类学校发展概况528

二、全国研究生数529

《学记》530

《弟子职》530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大事记》530

《三字经》530

第五章 重要教育文献530

三、全国人口文化程度530

《仓颉篇》530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531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及暂行实施办法》531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要求》(试行草案)531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531

《高等院校教师职务聘任》531

《中学生守则》532

《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532

第六章 著名高等学府532

北京大学532

清华大学532

同济大学533

南开大学533

复旦大学533

中国人民大学533

天津大学534

中山大学534

南京大学534

武汉大学534

山东大学534

浙江大学535

湖南大学535

厦门大学535

兰州大学535

四川大学535

吉林大学536

暨南大学536

华侨大学536

深圳大学536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536

中国政法大学536

石油大学537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537

北京医科大学537

中国地质大学537

中国纺织大学537

河海大学537

北京农业大学538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538

北京理工大学538

哈尔滨工业大学538

大连理工大学538

华中理工大学539

华南理工大学539

上海交通大学539

西安交通大学539

青岛海洋大学539

北京师范大学539

中央民族学院540

中国广播电视大学540

经济日报540

华东师范大学540

东北师范大学540

近代新闻事业542

现代新闻事业542

新闻出版编542

古代新阿事业542

第一章 新闻542

建国后的报纸事业543

建国后的广播事业543

建国后的电视事业544

新闻教育544

新闻研究544

广播电视事业与发达国家的比较544

新闻工作的性质、地位与基本方针545

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545

新阿工作的指导性545

新闻工作的任务545

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545

新闻工作的群众性545

新闻工作的职业道德545

人民日报546

新华通讯社546

中国新闻社546

中国日报547

光明日报547

工人日报547

农民日报547

解放军报547

中国妇女报548

中国青年报548

中国少年报548

人民政协报548

华声报548

中国教育报548

中国旅游报549

中国法制报549

中国科技报549

中国乡镇企业报549

健康报549

中国文化报549

中国体育报549

文艺报549

文摘报550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550

专业户经营报550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550

中国人才报550

中国报刊报550

中国广告报550

中央电视台551

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551

中国新闻学会联合会551

附表:主要全国性报纸名录551

现代主要报刊553

建国前我国主要广播电台555

建国前我国主要通讯社555

台湾、香港、澳门主要报纸556

台湾、香港、澳门主要广播电台、556

电视台556

拥有量558

中外广播电视部分指标对比558

1978—1985年收音机、电视机社会558

第二章 出版559

济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559

出版事业史559

经费及其在社会总产值或国民经559

中、美、英、日广播电视机构年559

出版社的主导思想560

出版社的基本任务560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编译简况560

出版事业的指导方针560

建国以来出版事业的发展560

外语小语种词典出版简况561

联合国出版物出版简况561

现代西方哲学译著出版简况561

出版局562

期刊出版简况562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562

音象读物出版简况562

人民文学出版社563

商务印书馆563

外国文学出版社563

中华书局563

荣宝斋563

人民美术出版社563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563

人民出版社563

出版社563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564

法律出版社564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564

世界知识出版社564

人民教育出版社564

北京大学出版社564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564

中国青年出版社564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564

人民音乐出版社564

中国旅游出版社565

地图出版社565

书目文献出版社565

科学出版社565

人民卫生出版社565

人民体育出版社565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565

清华大学出版社565

文物出版社565

北京出版社566

上海古籍出版社566

上海书画出版社566

科学普及出版社566

天津杨柳青画店566

百花文艺出版社566

上海辞书出版社566

民族出版社566

西冷印社566

机械工业出版社566

农业出版社566

外文图书出版社566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567

中国图书进出口总公司567

图书发行公司567

新华书店567

图书发行单位567

中国出版对外贸易总公司567

云南民族出版社567

中国妇女出版社567

工人出版社567

齐鲁书社567

金陵书画社567

统计568

附表:①1949—1981年全国书籍出版568

②全国少数民族文字图书出版569

种数、印数、印张数569

③1986年全国杂志、省级570

以上报纸出版统计570

第三章 图书馆570

图书馆事业的历史简况570

新中国成立后的迅速发展570

图书馆事业建设原则571

图书馆事业建设的主要成就571

图书馆读者工作的基本原则572

图书馆类型的划分572

图书分类法和代号572

图书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与国外573

图书馆事业的对比573

中国图书馆学会574

北京图书馆574

首都图书馆574

图书馆现代化的条件574

变革中的图书馆574

辽宁省图书馆575

吉林省图书馆575

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575

黑龙江省图书馆575

上海图书馆575

山西省图书馆575

筹建中的河北省图书馆575

天津市人民图书馆575

山东省图书馆576

江西省图书馆576

福建省图书馆576

湖北省图书馆576

河南省图书馆576

浙江省图书馆576

南京图书馆576

安徽省图书馆576

湖南省图书馆577

广东省图书馆577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图书馆577

四川省图书馆577

贵州省图书馆577

云南省图书馆577

陕西省图书馆577

甘肃省图书馆577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图书馆578

②中国大型公共图书馆一览表578

附表:①中国公共图书馆单位数578

青海省图书馆578

宁夏回族自治区图书馆578

体育卫生编582

第一章 新中国的体育582

目的与任务582

学校体育582

群众体育582

第二届全运会583

第四届全运会583

第三届全运会583

竞技运动583

第一届全运会583

第五届全运会584

第六届全运会584

全军运动会584

全国工人运动会584

全国城市运动会585

全国青少年运动会585

全国中学生运动会585

全国大学生运动会585

全国农民运动会585

伤残人运动会586

全国十佳运动员评选586

乒乓球运动586

女排五连冠586

武术586

国际体育交往586

第二章 体育组织587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委员会587

中华全国体育总会587

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587

国家体委体育科学研究所588

西安体育学院588

沈阳体育学院588

成都体育学院588

武汉体育学院588

北京体育学院588

第三章 体育院校、研究所588

上海体育学院588

《中小学体育工作暂行规定》589

《裁判员技术等级制度》589

《运动员技术等级制度》589

《高等学校体育工作暂行规定》589

《国家体育锻炼标准》589

第四章 体育规章制度589

北京体育科学研究所589

《教练员技术等级制度》590

《体育运动竞赛制度》590

第五章 体育场馆设施590

首都体育馆590

北京工人体育场590

山西自行车赛车场591

上海江湾体育场591

河北射击场591

北京体育馆591

上海体育馆591

长春冰上训练基地592

武汉新华路体育场592

四川游泳馆592

第六章 近代卫生事业592

卫生组织和医疗机构592

医学科研、教育与医药卫生队伍593

卫生防疫593

中医事业593

第七章 新中国卫生工作的原则和594

特点594

卫生工作的四大原则594

卫生事业的中国特色594

卫生行政组织595

卫生业务组织595

第八章 卫生组织机构595

群众性卫生组织596

公费医疗制度597

劳动保险医疗制度597

合作医疗制度597

第九章 医疗保健制度597

成就598

第十章 新中国卫生事业发展的主要598

大规模除害灭病598

健康保险制度598

中医中药事业599

妇幼保健599

重大医药科技成果600

国境卫生检疫600

医学教育600

药品生产与药政管理601

国际交流与合作601

中国人民解放军604

中国武装力量604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604

民兵604

机构604

第一章 中国武装力量的组成及领导604

军事编604

陆军605

军种605

海军605

预备役部队605

人民武装委员会606

中央军事委员会606

国防部606

战略导弹部队606

空军606

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607

军区607

解放军各总部607

军分区608

人民武装部608

要塞区608

第二章 我军的军事院校和科研单位608

国防大学608

警备区608

省军区608

北京卫戍区608

总后勤部所属院校609

总政治部所属院校609

海军所属院校609

空军所属院校609

总参谋部所属院校609

军事医学科学院609

军事科学院609

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610

第三章 中国的现行兵役制度610

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610

义务兵役制610

二炮所属院校610

国防科工委所属院校610

军区所属院校610

预备役军官611

预备役士兵611

文职干部611

文职干部编制范围和来源611

兵役和兵役的种类611

征兵611

612

文职干部的最低服务年限和转业、退612

现役军官612

现役军官平时任职的最高年龄612

文职干部的待遇612

文职干部的职务和职务等级612

现役军官的待遇613

现役军官退出现役613

士兵的退役、退伍614

我军的优抚政策614

现役士兵614

向离休干部授予功勋荣誉章615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奖章615

军旗6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勋章奖章615

人民军队的创建616

第四章 人民军队的产生与壮大616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人民军队名称的演616

616

军歌616

军徽616

南昌起义617

“八七”会议617

三湾改编618

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618

秋收起义618

平江起义619

井冈山会师619

古田会议619

湘南起义619

广州起义619

百色起义620

红军五次反“围剿”620

遵义会议621

抗日战争时期的人民军队621

二万五千里长征621

新四军622

平型关大捷622

八路军622

解放战争时期的人民军队623

解放战争时期的野战军623

百团大战623

辽沈战役625

淮海战役625

平津战役625

渡江战役626

第五章 社会主义时期人民军队的626

建设与发展626

海军的创立与发展626

空军的创立与发展627

解放西藏627

抗美援朝628

我军首次实行军衔制度628

西藏平叛628

击落美制蒋军U—2飞机628

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628

全军开展“比武”活动629

第二炮兵的创立与发展629

向雷锋同志学习629

培养军地“两用”人才630

西沙群岛自卫反击战630

军民共建精神文明630

珍宝岛自卫反击战630

全军英模代表会631

改建集团军631

实行新的军衔制度631

平息反革命暴乱631

国防建设指导思想的战略性转变631

对越自卫还击作战631

第六章 武器装备与国防科技632

我军的常规武器632

我军的战略武器633

我军的自动化指挥系统633

国防科技633

国防费用634

第七章 毛泽东军事思想635

毛泽东军事思想产生的条件635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635

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636

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636

人民军队的三大任务636

人民军队政治工作的主要原则636

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637

十大军事原则637

毛泽东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思想的发637

637

张骞通西域640

交往640

丝绸之路640

第一章 历史上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友好640

对外关系编640

鉴真东渡641

玄奘取经641

遣唐使641

马可·波罗来华641

安敦遣使通汉641

甘英使大秦641

利玛窦与中西文化交流642

海外华人纪念碑642

郑和下“西洋”642

和原则643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643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643

第二章 新中国四十年来的外交政策643

对外开放政策644

中国对外经济技术援助八项原则644

中国共产党同各国政党间关系的原则644

中国同非洲和阿拉伯国家关系的五项645

原则645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建立国际经645

济新秩序的五项原则645

中国对拉丁美洲的基本政策645

中日友好关系四项原则645

中国同非洲国家经济合作的四项原则645

本立场和主张646

方针和政策646

中国政府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的基本646

加强中日友好关系的八条原则646

中国的核政策以及在裁军问题上的基646

友好交往情况648

中苏谈判648

《中苏会谈公报》的发表648

戈尔巴乔夫访华648

等方面的一些重要事件及与各国648

第三章 建国后中苏、中美、中日关系648

中日建交649

中日民间人士会议649

日本文部省篡改历史教科书事件649

中法建交649

中美建交650

附:中国同各国建交情况及建交日期650

中国同各国缔结的友好省(州)及652

友好城市情况652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654

654

第四章 新中国同各国签订的主要条654

中日和平友好条约655

中国朝鲜友好合作条约655

中国尼泊尔和平友好条约655

中国和巴基斯坦边界问题协定655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缅甸联邦边界条约655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尼泊尔王国边界条655

655

友好合作条约656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领事656

印度之间的通商和交通协定656

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中国西藏地方和656

国友好合作条约656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捷克斯洛伐克共和656

条约656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656

界条约656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蒙古人民共和国边656

656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阿富汗王国边界条656

恢复657

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657

中国一贯支持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657

中国在联合国各个领域的活动657

第五章 中国与联合国组织657

联邦共和国领事条约657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南斯拉夫社会主义657

附:中国加人的联合国组织及有关主要机构情况658

第六章 对外友好机构和团体659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659

中国日本友好协会660

中苏友好协会总会660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660

中缅友好协会660

中日友好二十一世纪委员会660

中国国际交流协会660

中国人民外交学会660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660

中印友好协会661

中越友好协会661

中朝友好协会661

中国尼泊尔友好协会661

中国共产党、民主党派、663

群众团体编663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的建设663

中国共产党的创立与发展663

党的性质和党的建设663

党的建设理论的形成和特点664

坚持党的领导和改善党的领导665

党的思想路线和党的思想建设665

加强党的建设的三项基本要求665

党的政治路线和党的政治建设666

党的干部路线和党的组织建设666

党的优良传统和党的作风建设667

发展党员的方针和原则667

党的纪律和纪律教育667

党务工作和党的建设668

党的思想政治工作668

党员和党性锻炼668

延安整风运动669

解放战争时期的整党运动669

建国初期的整风整党运动669

1957年的整风运动669

中央委员会670

全国代表大会670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的组织机构670

十二大后的整党670

党员登记670

中央顾问委员会671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671

中央政治局671

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671

中央书记处671

总书记671

中央军事委员会671

党的地方组织671

届章程672

党的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672

党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672

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672

党组672

党的基层组织672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会议和历672

“八·七”会议673

遵义会议673

古田会议673

党的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673

党的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673

党的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673

瓦窑堡会议674

洛川会议674

党的六届七中全会674

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674

党的七届二中全会674

党的七届三中全会674

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674

党的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675

党的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67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675

七千人大会675

党的全国代表会议676

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676

1987年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676

党的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676

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676

党的一大章程677

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677

党的二大章程677

党的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677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677

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677

党的三大章程678

党的四大章程678

党的五大章程678

党的六大章程678

党的七大章程678

党的十大章程679

党的十一大章程679

党的十二大章程679

党的九大章程679

党的八大章程679

党的十三大章程680

第四章 民主党派680

中国民主党派的建立和发展680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681

中国民主同盟681

中国民主建国会682

中国民主促进会683

中国农工民主党684

中国致工党684

九三学社685

台湾民主自治同盟686

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686

中华全国总工会687

我国群众团体的建立和发展687

第五章 群众团体687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688

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689

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689

中国少年先锋队690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690

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691

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691

中国红十字会691

中国福利会691

中国老龄问题全国委员会692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692

中国儿童和少年基金会692

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693

中国个体劳动者协会693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693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693

中国作家协会694

中华全国体育总会694

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694

人物编696

(按姓氏笔画排列)696

万里696

马寅初696

毛泽东696

乌兰夫697

王进喜697

王杰697

巴金698

邓小平698

邓子恢698

邓颖超698

艾思奇699

田汉699

叶剑英699

冯友兰700

成仿吾700

老舍700

吕叔湘701

任弼时701

朱德701

朱光潜701

华国锋702

华罗庚702

齐白石702

乔石702

朱伯儒702

刘伯承703

刘白羽703

江青703

刘少奇703

孙冶方704

阳翰笙704

李达704

江泽民704

李四光705

李鹏705

李立三705

李 贞705

李宗仁706

李济深706

李先念706

吴晗707

严济慈707

吴玉章707

李瑞环707

李富春707

何其芳708

时传祥708

何香凝708

吴学谦708

吴仲华708

宋庆龄709

沈钧儒709

宋平709

阿沛·阿旺晋美710

陈云710

沈雁冰710

陈毅711

陈永贵711

陈赓711

陈嘉庚712

陈景润712

张治中712

陈荒煤712

陈伯达712

张春桥713

张海迪713

张闻天713

林彪714

林巧稚714

张鼎丞714

杨尚昆715

林默涵715

杨献珍715

林伯渠715

竺可桢716

罗盛教716

周扬716

范文澜716

杨静仁716

周建人717

周谷城717

周恩来717

周立波717

赵丹718

孟泰718

赵紫阳718

周培源718

胡厥文719

胡耀邦719

胡风719

郭沫若720

修瑞娟720

康生720

欧阳海720

贺龙721

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721

费孝通721

聂荣臻722

聂卫平722

夏衍722

袁伟民722

钱伟长723

钱学森723

钱三强723

徐悲鸿724

徐特立724

姚文元724

徐向前724

高士其725

高岗725

容国团725

姚依林725

曹禺726

黄继光726

梅兰芳726

黄炎培726

梁漱溟727

谢觉哉727

章伯钧727

彭德怀728

董必武728

彭真728

焦裕禄729

傅作义729

雷锋729

蒋筑英729

臧克家730

蔡廷锴730

廖承志730

蔡畅730

翦伯赞731

广播、电视事业发展情况(1949—1995

1991《中国国情概览》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王育民等主编 1991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中国文化概览(1988 PDF版)
中国文化概览
1988 北京:东方出版社
中国外交概览:1990(1991 PDF版)
中国外交概览:1990
1991
中国外交概览  (1993)(1993 PDF版)
中国外交概览 (1993)
1993
阆中市情概览( PDF版)
阆中市情概览
中国水产业概览(1997 PDF版)
中国水产业概览
1997
中国名胜概览  中(1999 PDF版)
中国名胜概览 中
1999 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
中国名胜概览  下(1999 PDF版)
中国名胜概览 下
1999 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
中国年鉴概览(1993 PDF版)
中国年鉴概览
1993 北京:华艺出版社
中东国家概览(1982 PDF版)
中东国家概览
1982 中华民国阿拉伯文化经济协会
中国经济法情报概览(1989 PDF版)
中国经济法情报概览
1989 武汉:武汉出版社
中国社会概览  上(1999 PDF版)
中国社会概览 上
1999 北京市: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治理经济环境建立流通新秩序  经济学家论商品流通体制改革(1989 PDF版)
治理经济环境建立流通新秩序 经济学家论商品流通体制改革
1989 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
中国概览(1987 PDF版)
中国概览
1987 北京:人民出版社
国内外大事记  1980年(1981 PDF版)
国内外大事记 1980年
1981 北京:新华出版社
中国国情与发展总览(1994 PDF版)
中国国情与发展总览
1994 北京市:时事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