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构造学》求取 ⇩

目录1

绪论1

一、区域构造学课程的性质、任务1

二、区域构造的研究方向1

三、区域构造学教材的编写设想2

第一篇古构造分析的理论和方法7

第一章古构造成分的鉴别7

第一节对古断裂构造的分析7

一、依据不同时期断层面力学性质的转变,分析古断裂构造的存在及其性质8

二、依据一定时期的构造层与断裂变动的不整合覆盖关系,确定古断裂构造的存在及其发生时期与力学性质9

三、依据同一断裂切割不同构造层时造成错动幅度的突然变化,分析古断裂构造的存在及其断距大小、断层性质10

四、依据断层面两侧岩系构造变动程度的显著差异,确定古断裂变动的存在及其性质12

五、依据对同沉积断裂的分析,确定古断裂构造的存在及其活动时期与断距规模12

六、依据断裂变动与一定时期岩浆活动的相互关系,分析古断裂构造的存在,展布方向、活动时期及次数15

七、依据断裂变动与一定时期变质作用之间的关系,分析古断裂构造的存在及其性质18

八、依据对断裂变动两侧地质构造及其发展历史的综合分析,推测古断裂构造的存在及其影响18

第二节对古褶皱构造的分析18

二、依据不同构造层中由于形成时物理条件与岩石力学性质的不同,产生的不同褶皱变动特点,分析古褶皱构造的存在20

一、依据新、老褶皱构造的不整合覆盖关系,以及不同构造层中褶皱构造的不同特点,查明有关时期褶皱变动状况20

三、依据同沉积褶皱与后沉积褶皱的相互关系,查明褶皱构造的发生、发展过程21

四、依据同混合岩化的褶皱变动,了解古褶皱构造的形成时期及其形态特征25

五、依据褶皱变动与岩浆活动的某些关系,概略分析褶皱构造的形成时期及其形态特征与方向28

六、依据构造裂隙充填物的规律性分布,确定古褶皱构造的形成时期及其发展过程28

七、依据对主要为同次构造运动形成的变质岩系的构造研究,恢复古老的褶皱构造形象28

八、依据对多次构造运动影响地区的变质杂岩构造的详细观测,确定多期褶皱构造形象及互其相关系31

第一节古构造体系的主要涵义与研究意义34

一、古构造体系的主要涵义34

第二章古构造体系的研究34

二、古构造体系的研究意义39

第二节古构造体系研究的基本途径40

一、准确鉴别与筛分有关时期的古构造形迹是研究古构造体系的基础41

二、把对形成与形变、建造与改造的研究密切结合起来是研究古构造体系的关键41

第三章古构造分析的具体方法及实例剖析48

第一节对褶皱构造发育时期较长的地区,通过观测具有明确时代标志的48

构造裂隙充填物的发育状况,查明褶皱断裂变动的发展过程——48

以桂西北凌云地区的古构造分析为例48

一、工作基础48

三、基本轮廓和主要结论49

二、分析讨论的中心和途径49

第二节对新老构造体系复合地区,通过分析不同时期结构面力学性质的52

转变过程,查明不同时期构造体系的发生与发展——以豫西卢氏52

地区不同时期构造体系分析为例52

一、工作基础53

二、分析讨论的中心和途径53

三、基本轮廓和主要结论53

二、分析讨论的中心和途径55

一、工作基础55

期的古构造轮廓分析为例55

系,查明古构造体系的发育历史——以五台、太行地区前震旦时55

第三节对古老变质岩地区,通过鉴定不同时期的古构造形象及其相互关55

三、基本轮廓和主要结论56

第四节对中、小型聚煤盆地地区,通过研究成煤前、成煤期及成煤后的58

建造、改造特点及其相互关系,查明构造体系的发生、发展及其58

对煤系的形成、改造的影响——以燕辽地区两个侏罗纪煤盆地构58

造体系发展过程的分析为例58

一、工作基础59

二、分析讨论的中心和途径59

三、基本轮廓和主要结论66

查明古构造型式——以祁连山区古构造型式的鉴定为例67

第五节对不同构造阶段的构造成分差别显明地区,通过筛分古构造成分,67

一、工作基础68

二、分析讨论的中心和途径68

三、基本轮廓和主要结论71

第六节对受到多次构造运动影响的前寒武纪变质岩地区,通过鉴别不同72

运动时期的形变特点及其叠加、改造关系,查明前寒武纪的构72

造形变史及古构造型式——以嵩山地区前寒武纪的古构造分析为72

72

三、基本轮廓和主要结论73

一、工作基础73

二、分析讨论的中心和途径73

第七节对受到多次构造运动影响地区,通过由新到老、逐层剥开,研究75

不同构造阶段的古构造体系轮廓及其与成岩、成矿关系,查明不75

同时期构造体系的发生、发展特点及其所反映出的构造运动方式75

——以燕辽及其邻区古构造体系分析为例75

一、工作基础75

二、分析讨论的中心和基本途径77

三、基本轮廓和主要结论77

一、关于不同时期古构造成分的准确“定时”问题85

小结 当前古构造分析中存在的主要问题85

二、关于同沉积构造在力学涵义方面的准确“定性”问题86

三、关于不同时期结构要素与建造资料的准确“定位”、“定向”问题86

四、关于不同时期地球体的“极移”问题86

五、关于古构造研究新途径、新方法的探索问题86

第二篇中国主要构造体系及其发生与发展89

第四章巨型纬向构造体系89

第一节阴山—天山构造带89

一、概述89

二、区域地质构造概况90

三、阴山—天山构造带的演化简史105

四、阴山—天山构造带的主要矿产及分布107

小结108

第二节秦岭—昆仑构造带109

一、概述109

二、区域地质构造概况110

三、秦岭—昆仑构造带的发生、发展及其形成的历史126

四、秦岭—昆仑构造带的主要矿产及其分布129

五、小结131

一、概述132

第三节南岭东西构造带132

二、区域地质构造特征简述133

三、南岭构造带与成矿的一些关系136

第五章经向构造体系138

第一节川滇南北带138

一、概述138

二、区域地质构造特征简述138

三、矿产分布146

四、小结146

一、滇西藏东南北带147

第二节其它南北带147

二、川黔南北带148

三、湘中南北带148

第六章新华夏构造体系149

第一节新华夏构造体系概述149

第二节我国东部沉积建造及岩浆建造发育概况153

一、中生代以前建造发育特征153

二、中、新生代建造155

一、第一隆起带157

第三节新华夏系隆起带区域地质构造特征157

二、第二隆起带158

三、第三隆起带165

四、新华夏隆起带与成矿关系169

第四节新华夏系沉降带区域地质构造特征170

一、第一沉降带170

二、第二沉降带173

三、第三沉降带182

一、关于华夏系、新华夏系、华夏式构造的发育时期191

第五节新华夏构造体系发生、发展等问题的讨论191

二、关于新华夏系一级隆起带与沉降带的发展192

三、关于新华夏构造带的共性和特性问题193

四、新华夏系的近期活动193

第七章山字型构造体系195

第一节淮阳山字型构造195

一、概述195

二、区域地质构造概况196

三、关于淮阳山字型构造的成生、发展的初步讨论221

四、淮阳山字型构造与成矿关系223

五、小结225

第二节祁吕、贺兰山字型构造227

第三节云南、广西、粤北等山字型231

一、云南山字型231

二、广西山字型232

三、梅县山字型233

四、武都山字型及其他233

第八章青藏歹字型构造体系234

第一节纬向构造体系的控矿作用238

一、阴山—天山构造带的矿产分布238

第九章中国主要构造体系与矿产分布关系小结238

二、秦岭—昆仑构造带的矿产分布240

三、南岭构造带的矿产分布241

第二节经向构造体系的控矿作用242

第三节扭动构造体系的控矿作用244

一、多字型构造的控矿作用244

二、山字型构造的控矿作用247

三、入字型构造的控矿作用249

四、旋扭构造体系的控矿作用249

主要参考文献255

1979《区域构造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长春地质学院地地质力学教研室区域构造组编 1979 北京:地质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区域经济学(1998 PDF版)
区域经济学
1998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化学の领域  水の构造さ物性(昭和49年10月第1版 PDF版)
化学の领域 水の构造さ物性
昭和49年10月第1版
国际交流地质学术论文集  1  区域构造、地质力学( PDF版)
国际交流地质学术论文集 1 区域构造、地质力学
地质出版社
地壳发展的规律性与区域大地构造(1955年10月第1版 PDF版)
地壳发展的规律性与区域大地构造
1955年10月第1版 科学出版社
地壳发展的规律性与区域大地构造(1955年10月第1版 PDF版)
地壳发展的规律性与区域大地构造
1955年10月第1版 科学出版社
区域教育学( PDF版)
区域教育学
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
国际交流地质学术论文集  1  区域构造、地质力学(1978 PDF版)
国际交流地质学术论文集 1 区域构造、地质力学
1978 北京:地质出版社
攀西地区新构造(1989 PDF版)
攀西地区新构造
1989 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区域学(1992 PDF版)
区域学
1992 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区域经济学(1997 PDF版)
区域经济学
1997 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
大地构造学基础及中国区域构造概要(1984 PDF版)
大地构造学基础及中国区域构造概要
1984 北京:地质出版社
地壳发展的规律性与区域大地构造(1955 PDF版)
地壳发展的规律性与区域大地构造
1955 北京:科学出版社
区域经济学(1989 PDF版)
区域经济学
1989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盆地构造演化与区域构造地质(1995 PDF版)
盆地构造演化与区域构造地质
1995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华南沿海区域断裂构造分析(1981 PDF版)
华南沿海区域断裂构造分析
1981 北京:地震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