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原理 下》
作者 | 李权时著 编者 |
---|---|
出版 | 北京:商务印书馆 |
参考页数 | 614 |
出版时间 | 1940(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无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105588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下卷291
第四编岁入论291
第一章岁入的沿革291
第一节 岁入的意义291
第二节岁入的沿革292
一 岁入与社会环境的关系292
二中国历来岁入的沿革293
甲 田赋的沿革293
乙 杂收入的沿革317
三 泰西各国岁入的沿革321
第二章岁入的体系323
第一节 岁入的分类323
第二节 公经济收入与私经济收入的区别324
第三章公共产业收入326
第一节 岁入论应否包括公共企业论(即公共企业论应否独立的问题)326
第二节 公共财产的收入328
第三节公共企业的收入331
一 公共企业的动机331
二 公共企业的分类332
第四节 公共产业收入的术语333
第五节 公共产业收入取费之原则334
第四章税制概论335
第一节 规费与特别课赋应否归入一般税制问题335
第二节 租税的分类336
第三节 税制的意义339
第四节 单一税制的意义及其理论的沿革340
第五节 单一税论的总批评345
第六节 单一税论的分批评348
第七节 复合税制之必要及其组织350
第五章课税原则概论357
第一节课税的次要原则358
一 财政原则358
二 行政原则358
三 经济原则359
第二节课税的首要原则359
一 课税之依据359
二 课税之标准360
三 课税之累进363
四 课税之区别364
五 课税之普遍365
六 课税之划一365
第六章租税之逃逸转嫁与归宿367
第一节租税之逃逸367
一 逃逸与转嫁之区别367
二 人民为何逃逸租税367
三 租税逃逸的合法的及违法的方式369
四 租税逃逸之补救方法374
第二节租税之转嫁和归宿375
一 转嫁的种类376
二 租税之前转单纯前转与复叠前转377
三 租税之后转单纯后转与复叠后转378
四 还元是否为转嫁之一种之讨论380
五 租税之横转381
六 租税之化转381
七 租税转嫁一般原则之研究382
八 租税之归宿387
第七章租税之影响389
第一节 租税之影响概说389
第二节 狭义的租税影响389
第三节广义的(即一般经济的)租税影响390
一租税之生产影响390
(甲)租税对于人民的工作与储蓄能力的直接影响391
(乙)租税对于人民的工作与储蓄愿望的直接影响392
(丙)租税对于各业各地的经济富源拨分的影响392
二 租税之分配影响393
第四节最广义的(即一般社会的和一般政治的)租税影响394
一 租税之社会影响394
二 租税之政治影响395
第八章享益税论(一)规费类捐税396
第一节手续费396
一 注册费398
二 查验费404
三 签证凭照费405
四 诉讼费405
五 特许费408
六 公共建筑物及设备使用费408
第二节 财产移转税——契税408
第三节 验契税409
第四节 印花税410
第九章享益税论(二)特别课赋416
第一节 特别课赋之意义416
第二节 特别课赋徵收之原则416
第三节 筑路徵费办法举例417
第十章享益税论(三)间接消费税类421
第一节关税或国境税421
一 关税之目的421
二关税之种类421
甲出口税422
(一)中国徵收出口税之理由422
(二)中国目前出口税之现情422
乙进口税424
(一)进口税税则之种类424
(二)中国目前进口税之现情426
三 中国近年来关税之实收数428
第二节内国产销税428
一 卷烟统税429
二 麦粉统税432
三 棉纱统税432
四 火柴统税433
五 水泥统税433
六盐税433
甲 全国现行盐税税率简表434
乙 近年来我国盐税收入表443
七 矿产税443
八烟酒税(烟酒公卖费)444
(甲)洋酒类税徵收章程概况446
(乙)薰烟税447
(丙)啤酒厂税447
九 锡箔税447
第三节 近代税制中间接消费税兴盛之理由448
第十一章享益税论(四)营业税类449
第一节中央营业税类449
一 船钞449
二 烟酒牌照税450
三 交易所税452
四 银行兑换券发行税453
第二节地方营业税类454
一省县营业税类454
甲 屠宰税454
乙 牙帖捐税455
丙 当帖捐税455
丁 广告税456
戊 一般营业税456
二直辖市营业税类456
甲 车捐456
乙 船捐458
丙 渡船捐458
丁 划船捐458
戊 广告捐458
己 货菜摊捐458
庚 菜蔬执照捐459
辛 游艺戏剧捐459
壬 茶馆捐459
癸 电气营业税459
子 屠宰税460
丑 牙帖捐税460
第十二章享益税论(五)一般营业税462
第一节 一般营业税在国地税收划分系统中的地位462
第二节各国营业税概况463
甲 日本营业税概况463
乙 德国营业税概况464
丙 法国营业税概况464
丁 苏俄营业税概况468
第三节 法国式贩卖税的沿革470
第四节 法国式贩卖税的优劣474
第五节 营业税税率标准478
第六节 民二十年夏吾国各省市营业税范围标准及税率草案一览479
第七节 目前吾国各省市营业税税率举例489
第十三章能力税论(一)所得税类495
第一节 所得税之种类495
第二节 所得税在赋税标准演进史上之地位497
第三节 所得税之五大优点498
第四节 各国采行所得税之年份502
第五节 中国所得税自筹议迄开办之经过504
第十四章能力税论(二)财产税类(一)遗产税526
第一节遗产税理论526
一 何谓遗产税526
二 遗产税的性质527
三 遗产税理论史略527
四遗产税之各种理论532
(一)遗产课税的法律说532
(二)遗产课税的享益说536
(三)遗产课税的追税说539
(四)遗产课税的能力说540
(五)遗产课税的均富说541
五 反对遗产税者的理论543
第二节 我国近年来对于遗产税之筹拟544
第十五章能力税论(二)财产税类(二)土地税552
第一节 土地的分类与其课税的关系552
第二节 各省田赋正附税概况及减轻附税计划558
第三节土地法内所规定的土地税567
一 地价税568
二 土地增值税568
三 土地改良物税570
第十六章能力税论(三)直接消费税类571
一 使用物税571
二 使用人税571
三 享乐行为税572
第五编公债论(包括战时财政论)573
第一章公债概论573
一 公债论的意义573
二 公债的意义573
三 「出超」或收支不适合的原因574
四 公债与私债之区别575
五 公债成立之条件576
六公债之种类576
(一)国内公债与国外公债576
外债之利弊577
内债之利弊578
(二)有担保公债与无担保公债579
(三)强制公债与任意公债579
(四)短期公债与长期公债580
奖券系租税乎抑系公债乎581
奖券果应绝对禁止乎581
近世各国奖券现状582
(五)国债与地方债583
七公债之发行价格及利息584
八 公债发行时之其他几个问题586
九公债之偿还587
(一)公债掉换之条件587
(二)公债实还之方法588
甲岁计盈余偿还法588
乙 定类偿还法588
丙 指定收入偿还法588
丁 减债基金法589
十 公债之抵赖589
第二章我国公债之现状591
中国公债一览表591
甲中央政府国币公债591
乙 中央政府外币公债594
丙 地方政府公债601
第三章战时财政609
一 何谓战时财政609
二 战时财政研究之必要609
三 作战经费筹措之方法609
四 募集战债与加徵战税孰重610
五 加徵战税的内容怎样611
1940《财政学原理 下》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李权时著 1940 北京:商务印书馆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社会学概论
- 1933 生活书店
-
- 财政学原理
- 1979.1
-
- 现代财政学原理
- 1999
-
- 财政学与中国财政 理论与现实 下
- 1948 北京:商务印书馆
-
- 财政学原理
- 1989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 财政学原理 修订本
- 1997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 财政学原论
- 1986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
- 财政学原理
- 1998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 理财学原理
- 1994 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
-
- 现代财政学原理
- 1999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
- 财政立法原理
- 1934 商务印书馆
-
- 财政原理与比较财政制度
- 1992 三联书店上海分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 财政学原理
- 1969 正中书局
-
- 财政学原理
- 1985 中国经济月刊社
-
- 财政学原理
- 1975 三民书局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