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语法教材 第2编 词类和构词法》求取 ⇩

(一)词类(系统的总结)(包括“汉语语法十八课”第(十八)课的教学大纲并教材要目)1

(1)五类九品(补授助词和叹词)1

【词类划分的初步理论】1

(甲)实体词3

1、名词4

【名词的语法特征】5

【名词再分类】5

一、特有名词(特名)6

【特名的语法特征】7

【附特名内部再分析】8

二、普通名词(通名)--照词汇分:8

(A)人类8

【附人类通名修辞变例】9

(B)生活和文化10

(C)自然界12

(D)生物界13

(E)时间名词13

(A)一般无形名词14

三、抽象名词(抽名)14

【通名的语法特征】14

(B)动词转成的(散动一)15

【动形转抽名的理论】15

一、在主位16

(C)形容词转成的17

【动形转抽名的特点】17

【抽名的语法特征】18

【名词的广义形态】(七位)18

C 主题,D 罔两,E 副性20

【论动宾关系】20

【论主谓关系】20

A 施事,B 受事20

二、在宾位22

A 受事,B 成就23

C 罔两,D 副性24

三、在足位26

【论谓语和足语的关系】26

A 物主,27

(Ⅰ)统摄性:27

四、在领位27

B 物质,C 主事,D 受事,28

E 所关,F 所在29

(Ⅱ)修饰性30

五、在副位30

【论附加成分和中心词的关系】32

六、在同位33

【论名词的重叠法】35

(A)叠单音词法(AA式)35

【附呼位辨感】35

【论七位的限制性:主谓交融句】35

七、在呼位35

(B)双名叠字法(AA+AA式)36

【名词附类】37

一、方位名词37

【方位名词用法和特征】38

--重叠法(对待词)40

二、量词41

【论量词再分类问题】42

(Ⅰ)形容性(名量或物量)43

(A)对于特名43

(B)对于通名:43

(甲)表个体43

(乙)表质料(度量衡等)51

(丙)表集体56

(C)对于抽名58

【汉语量词特点和趋势】60

(Ⅱ)副词性(动量和形量)60

【量词语法特征】--重叠法:62

(A)叠单音词法(AA式)62

(B)结合‘一 ’:63

甲 AAB式64

乙 ABAB式64

(C)数、量、名全叠法(ABC-ABC式)64

2、代名词65

【代名词名称、分类和特征】65

(A)自称66

【代名词再分类】66

一、称谓代名词(称代)66

【‘咱’的活用和‘洒家’】67

【名词的代词化(谦称)】68

(B)对称69

【尊称构词法】【‘您’的小史】69

(C)自对统称--‘咱们’70

【‘俺’的活用】70

(D)他称71

【修辞上的自对换称】71

【他称在句中特殊结构】74

【他自换称和他对换称】75

【称代单数的多数化--‘俩’】76

【称代的特殊领位形态】77

【称代的不定称(熟语)】77

(E)一般统称--‘大家’78

【附】语尾统称--‘等’‘们’78

【‘们’的用法和‘行’‘家’】80

(F)复称--‘自’86

【广‘自’】87

(G)互称--‘相’88

(H)别称--‘其他’89

【总结称代的语法特征】90

二、指示代名词(指代)91

(A)近指91

(B)远指92

(C)承前指--‘其’‘之’93

(D)不定指(分指、逐指、泛指和统指)96

【指代的语法特征】98

三、疑问代名词(疑代)100

【疑问句中的‘哪’“那”】101

【疑代的语法特征】101

【代名词附类】101

联接代名词(联代)--‘的’101

【联代的定义和辨惑】102

--‘者’103

--‘所’【再论‘所’的性质】104

3、动词106

(乙)述说词106

【动词的语法特征】107

【动词再分类】108

一、外动词(及物,他动词)108

(A)通常行动-使用肢体108

--控制事物-生产和生活110

--(承受义)-得失-行为112

--关系-罔两性114

(B)经验过程--心理活动116

(C)情意作用118

--配合行动118

【外动转形述法(加‘可’】119

【外动的自足用法(省“宾”)】119

(D)使令和认定(带“宾足”)120

(Ⅰ)使令义--般120

--祈请-发动121

--消极-需要123

(Ⅱ)认定义--称名124

--充任(‘以’……为)-情绪125

(E)事物交付(带“双宾”)128

--给与(同义和反义)128

--传达-询问130

二、内动词(不及物,自动词)130

(A)通常动作--一般行动130

【复合内动转外动例】131

【动宾型复动的离合释】132

--肢体活动-罔两性133

--静态的134

(B)关系内动(简称关内;带“副宾”)135

【关内和副性宾语的特征】136

(C)变成内动(带足语)--变成义136

【联系“宾足”的‘准同动’】137

【变成内动广例:成动式】139

--显现义141

(D)情意作用141

【内动带宾语和足语广例】141

(A)表决定的--‘是’142

【动词附类】142

三、同动词142

【‘是’字用法汇释】--同动143

二形,三代,四连,五词素145

【‘是’字小史】147

【判断句的省式和变式】148

--‘即’‘为’等和‘准同动’150

(B)表推校的--‘像’等150

【‘有’字用例汇补】(八组)151

(C)表存在的--‘有’‘没能’151

--文言的‘无’154

【总括同动词语法特征】155

四、助动词155

(Ⅰ)前附于动的155

(A)表可能 (B)表意愿155

(C)表该当158

【‘须’字汇释】158

【助动的名词化(新兴的)】160

(D)表趋向 (E)表被动162

(F)表赐予-‘给’165

【前附助动的语法特征】165

(Ⅱ)后附于动的168

(A)表时态--甲持续--‘着’168

【论‘着’的时态意义】168

【附近古以前动尾‘地’】169

--乙完结-‘了’170

(B)表趋向--甲‘来’等171

--乙兼时态(‘起来’等)172

【复合助动的夹宾式】173

【论后附助动的语尾化】174

【论‘着’‘了’语尾发展过程】177

(C)表可能-‘得’179

【后附助词的语法特征】181

【综述两种助动的语法特征】181

【动词的用法】182

一、主要式182

(A)散动一183

二、散动式:183

(B)散动二184

【附论与中心词的关系】184

(C)散动三185

前附于动的185

--后附于动的(补语)185

(D)散动四186

A 加‘被’,B 省‘被’,C 半被动,D 广被动187

三、被动式:187

【论助动‘被’的发展过程】188

--「为……“所”」之式的揭晓190

四、使动式192

五、意动式193

【附论“为动式”等】194

六、通转法--名转--开转196

【附象声词描态词用作动词】197

七、动词重叠法198

附叠单联用法(AA+BB式)199

(一)叠单音词法(AA式)199

(A)表尝试性和短暂性199

(二)双音词叠词法(ABAB式)200

(三)动宾叠动成三法(AAB式)201

(B)表持续性(附断续性)201

(四)叠单参字法(A着A着式)201

附甲(-A-A式) 乙(A啊A的式)202

【动词的形副化】(AABB式)202

【论汉语动词重叠法的性质】203

【附修辞上的“复说法”】204

(丙)区别词205

4.形容词205

【形容词再分类】206

一、性状形容词(性形)206

【成分上不起作用的词素】209

【对待的复合形容词用法】210

【性状形容词的语法特征】211

(甲)直附的213

(Ⅰ)表定数:213

(A) 计数法213

二、数量形容词(数形)213

【汉语中的数词(附类)】213

【基数外的定数词】215

(乙)数量词(量词的用法)215

【数量词小结】219

一名量219

二动量,三形量221

数量词改错例223

(B)序数法224

(丙)抽象的数词224

(丁)代表空位的“零”等224

(C)倍数和分数法226

(Ⅱ)表不定数:227

(A)一般的227

(B)复用数词表约数230

【成语中数词活用法】232

【数词的语法特征】233

(A)近指和远指234

三、指示形容词(指形)234

(B)不定指和统指235

(C)逐指、别指和专指237

四、疑问形容词(疑形)238

【形容词的用法和特征】240

一、用作区别词240

二、用作述说词:241

(A)直作谓语 (B)作连带成分的足语(C)作后附的副附(补语)241

(Ⅰ)形转他类:242

三、通转法:242

A 转抽名,B 通内动 C 转外动,D 转副词243

(Ⅱ)名动转用作形244

四、形容词重叠法(表‘强度’)245

(一)叠单音词法(AA式)245

(二)双音词叠字法(AABB式)245

附叠单联用法(AA+BB式)247

(三)双音词叠词法(ABAB式)248

(四)双音词首字嵌音叠用法(A里AB式--表‘嫌憎’)249

【附复合形容词拆配法】249

【副词的语法特征】250

5.副词250

【副词再分类】251

一、时态副词:251

(A)表原经251

(B)表刚正 (C)表将会253

(D)表终究-(小结)255

(E)表绵延(F)表急迅256

(G)表权暂 (H)表绥渐259

(I)表乍起 (J)表间发260

【附述地位副词】261

二、性态副词:262

(A)表真确262

(B)表顺势 (C)表样式264

【论“代副词”】266

【附“象声词”表样式例】267

(D)表归结267

(E)表决断 (F)表特故268

(G)表巧幸 (H)表偏却270

(I)表因仍-(小结)273

【转用的性态副词】274

(A)形转275

(B)动转 (C)名转278

【论副词来源和词类转化】280

(D)泛叠(后附)281

Ⅰ.次数284

(A)表次数284

三、数量副词:284

【附论泛叠后附非词尾】284

(B)表重加 (C)表多回285

Ⅱ.程度:287

(A)表约摸(估量)287

(B)表平比 (C)表差比290

(C)表极比 (E)表高度292

(F)表过甚294

Ⅲ.范围:294

(A)表专独294

(B)表空枉 (C)表各别295

(D)表相互 (E)表共同296

(F)表统括297

【说‘都’(兼论“代副词”】298

【附同义副词的重复用法】299

四、否定副词:300

(A)一般的300

(B)过去的 (C)禁戒的301

【否副的特殊用法】302

【附】然否副词305

(B)问原因或方法306

五、疑问副词:306

(A)问数量306

(C)无疑反诘 (D)选择的307

【疑副辨惑】309

【副词的用法】一前附 二后附310

【论副词的语序】311

【论副词的兼职】312

【附谈“动副出了岔”】313

新的定义314

(丁)关系词314

6.介词314

【介词的语法特征】315

【介词再分类】316

第一组: 一般介词316

(A)时空介词:316

一、介所在(‘于’)316

二、介所从 三、介所向320

四、介所到 五、介所距323

六、介所经--(小结)326

(B)原由介词:326

七、介所因326

八、介所为(并所代)328

九、介所由(‘为……所’)331

(C)方式介词336

十、介所用(‘把’‘将’别义)336

十一、介所依 十二、介所比340

十三、介所关(“冠领”法)343

(D)关涉介词343

十四、介所共348

十五、介所除 十六、介所交350

【论介词再分类的必要性】352

【一般介词的语法特征】352

【一般介词的特殊用法】355

一、提宾法355

甲提宾语,356

(Ⅰ)所提成分上:356

【再谈‘把’】356

乙只提宾领,丙实提副位357

(Ⅱ)动词性质上:359

甲外动359

乙使性内动,359

丙非动 丁限制360

(Ⅲ)句子结构上:362

甲宾前有长形附(原因一),乙动后有紧副附(原因二)丙关于动词的规律:363

1 单音363

2 双单,3 诗歌中,4 副附365

1 副词366

丁副附对‘把’的位置:366

2 介及所介,3 语句367

戊动后有其他成分(原因三)368

己构句杂例:369

1 一‘把’双关369

2 ‘把’‘被’双套370

二、冠领法371

三、系足法373

甲翻译的374

四、衬主法:374

乙章法上,丙动词的弱化375

【附介词特用四法辨微】375

【一般介词总说】377

第二组:特殊介词378

(A)引副介词--‘得’378

【再谈‘的’‘得’应分化】379

【‘得’后副词句的类型】380

【引副介词的特征和用法】381

(B)结形介词--‘的’(省略等)383

--‘底’(必要和略史)386

--‘之’(不能改‘的’例)387

--‘的’等插在主谓间问题388

【结形介词的特征和用法】389

(C)煞副介词--‘地’391

【总论副尾‘地’】392

一、构形(副化一切词语句)392

二、用法上的问题(8条)394

【煞副介词的语法特征】398

【附‘之’字兼三种用法】398

【总结介词和‘介及所介’的位置】399

7.连词400

【连词的语法特征】401

【略述连词再分类法】402

(A)并列连词:403

甲、加合式:403

一组--‘和’等403

(一)等立关系的连词403

【连词再分类】403

二组--‘又’‘也’等407

【总结‘和’类连词的能力】411

乙、对待式:--‘一面……一面’等413

(B)进层连词:416

甲、突进式--‘且’‘更’等416

乙、比进式:418

一组衬托--‘不但…而且’418

【小结进层关系的新兴句法】419

二组反逼--‘尚且…何况’421

丙、转进式--‘越…越’421

二组交替-‘不是…就是’422

(C)选择连词:423

甲、商选式:423

一组叙说--‘或者’423

二组疑问--‘还是’426

【附不用选择连词的疑问句】426

乙、限选式:427

一组并举-‘要就…要就’427

三组反推-‘不然’‘否则’428

丙、决选式--‘与其’…‘宁可’429

丁、特选式:430

一组提拔--‘特别是’430

二组惟独--‘只有’432

三组举例--‘例如’‘象’432

(D)转折连词:433

甲、相反式--‘但是’‘然而’433

乙、修补式--‘不过’‘只是’434

丙、意外式--‘不料’‘偏巧’435

(E)承接连词:436

甲、顺承式:436

一组事相接-‘就’‘然后’436

二组效相因-‘所以’‘那么’438

三组语相承-‘而’‘来’439

乙、类提式--‘至于’‘此外’441

丙、解证式-‘就是说’(主申说)-‘这就是’(主注释)-‘比方’(主例证)442

丁、推断式-‘可以说’(主断事)-‘可见’(主推理)-‘原来’(主控因)444

【附论介连分家问题】445

(二)主从关系的连词(从属的连词)445

(A) 时间连词:446

甲、同时446

乙、前时 丙、后时 丁、永久447

(B) 因果连词:448

甲、溯因式-‘因为’‘由于’448

乙、据果式-‘所以’(子句中)449

【申论‘所以 ’词法等关系】451

(C)假设连词-‘假如’‘要是’‘若’454

一组依靠-‘只要’456

(D)条件连词:456

甲、积极的:456

二组经由-‘既’‘经’457

三组惟独-‘只有’459

乙、消极的:459

一组剔出-‘除了’459

二组排除-‘除非’459

丙、无条件-‘无论’‘不管’等460

一式从在主前461

(E)让步连词:461

甲、认容事实--‘虽然’‘尽管’461

二式从在主后(欧化句法)462

三式连词语-‘虽然’(逗断)462

乙、虚拟情况-‘就使’‘纵然’462

(F)比较连词:465

甲、平比式-‘像’‘如同’465

乙、差比式-‘过于’‘不及’466

【连词总说】467

8、助词468

(戊)声态词468

【助词的语法特征】469

【助词再分类】469

(A)助决定句的语气469

(甲)助语气的完结-‘了’469

--‘啦’等471

(乙)助语态的警确-‘哩’等473

-‘泥’‘嘛’等474

-‘的’477

(丙)助语意的限制-‘罢了’等478

(B)助疑商句的语气480

(甲)然否的疑问-‘吗?’480

(乙)特指的疑问-‘呢’?483

(丙)选择的疑问-‘呢’?485

(丁)商或请的语气-‘吧’‘罢’485

(C)助惊喟句的语气-‘啊’‘呀’485

-‘哇’‘哪’等491

【附谈惊喟助词提顿作用】494

9、叹词495

【叹词的语法特征】496

【叹词再分类】496

(A)惊叹声:496

(甲)惊或赞496

(乙)劳动歌呼 (丙)欢或嘲497

(丁)伤惜 (戊)怒斥498

(B)呼应声499

【词类的叹词化和叹词语】500

【叹词的活用】502

【叹词附类】--拟物象声词503

【象声词的词形变化辨惑】505

(2)复习(助词)506

(3)练习(全课程;实例)507

【附】读书标记法(简称‘加线法’)的“线号”总表510

【四线标成分后再用七码分词类的说明和批判】511

本课教学目标512

(A)总说明(五用)513

(二)汉语构词法--多音词(复合词)表513

(B)表例说明(词法名称解释)514

汉语构词法提纲(三类六型)516

一 成分结构(合成词)520

(A)联合式(并立格)520

(A一)双字同义类的520

(1)双名一附联合词组例521

(2)双动一附下字承接例523

(3)双形526

(1)双名 (2)双动 (3)双形528

(A二)双字相对待的528

(B)附加式(偏正格,又向心、主从)529

(B一)形名型529

(1)形附(定语)→名529

(甲)上字是形容词530

(甲一)上字表性状530

(甲二)上字表数量等532

-附递加词组例一532

(乙)上字是动词(散动二)533

-附递加例二;省称例534

(丙)上字是名代(在领位)535

(丙一)上名表领摄535

-附上名标名号535

(丙二)上名表功用536

(丙三)上名表质力538

(丙四)上名表形象539

(丙五)上名表地所539

(甲一)名后缀对住的字540

(甲)下字实同位540

(2)名←形附(名形型,后缀格)540

(丙六)上名表时间540

(甲二)名后缀修饰的字541

(甲三)名后缀量词542

(乙)下字表方位542

(B二)副动型543

(1)副附(状语)→动544

(甲)上字是副词(或助动)544

(乙)上字是副性形和散动三545

(丙)上字是副位名代547

(2)动←副附(补语)(动副型即动补型,后补格)548

(甲)下字是助动(或副词)548

(乙)下字是关内(或介词)549

(丙)下字是形述和散动三551

(丁)下字是泛叠的副词552

(B三)副形型552

(2)形←副附(补语)(形副型即形补型,后补格)553

(乙)上字是副性形动和副位名553

(1)副附(状语)→形553

(甲)上字是一般副词553

(C)支配式(动宾格)554

(1)动(外动)→宾-附动足型554

(2)动→副宾556

(D)述说式(主谓格;子句)557

(A一)词尾(即后置成分)558

(1)名尾-‘子、儿、们’等558

(A)粘附式558

二、形态结构(派生词)558

(2)动尾-‘着、了、起来’等561

(3)形尾-‘的’等562

(4)副尾-‘地’等562

(5)其他-‘者、其、然、则’等563

(A二)词头(即前置成分)563

(1)名词头-‘阿、老、小’等563

(2)其他-如否定词等564

(B)镶嵌式--如‘不、得’等564

(甲)首字嵌音表态法-如‘糊里糊涂’‘小里小气’564

(2) 叠动-如‘看看’‘歇歇’565

(乙)数量叠用逐指法-如‘个个’‘一个个’565

(甲)叠词成四转弱法-如‘休息休息’‘商量商量’565

(乙)末带叠韵作副法-如‘唧里咕噜’‘红不龙东’565

(甲)双名叠字加强法-如‘时时刻刻’‘家家户户’565

(1) 叠名-如‘家家’‘天天’565

(C)重叠式(即重叠格)565

(丙)中嵌数副成三法-如‘看一看’‘走一走’566

(3)叠形、副-如‘大大’‘万万’566

(甲)叠字成四加强法-如‘清清楚楚’‘红红绿绿’567

(乙)叠词成四变性法-如‘痛快痛快’(转动)567

(丙)泛叠后附成三法-如‘笑嘻嘻’‘雄赳赳’567

三、语音结构(单纯词)567

(乙)叠字成四变性法-如‘摇摇摆摆’(转形)568

(A)双声式-如‘蜘蛛、打点、伶俐’568

(B)叠韵式-如‘葫芦、哆索、灿烂’569

(C)联绵式-如‘鹦鹉、蹓跶、马虎’570

(D)衍音式-如‘胡同、骨碌、什么’570

(E)叠音式-如‘爸爸、蝈蝈、往往’571

(F)标音式572

(1)外语译音573

(2)一般特名-附其它575

(三)附录四种576

(1)词类大系(语法上的“词类”和“词汇”分类的联合体系)壹、名物系 贰、动静系 叁、虚助系576

(2)四级形态论(汉语词类划分的标准和结果)580

(1)最狭义的形态(2)狭义的形态581

(3)广义的形态一词类鉴定表581

(4)最广义的形态584

词类的五类九品总表 总结词类特征六个重点587

(3)词组(短语)小结(组合的理论和“镕解律”)589

词组关系表590

短语的“镕解律”590

短语的三类五种类型表591

【附本书的结论】592

(4)汉语语法图解总公式594

附则三章:595

(一)词类鉴定法(二)变式变线法595

(三)句别单复法596

1959《汉语语法教材 第2编 词类和构词法》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黎锦熙,刘世儒著 1959 北京:商务印书馆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法汉短语词组词典(1986 PDF版)
法汉短语词组词典
1986 北京:商务印书馆
汉语词类(1937 PDF版)
汉语词类
1937
新编汉法成语词典(1999 PDF版)
新编汉法成语词典
1999
汉英分类词语汇编  2(1999 PDF版)
汉英分类词语汇编 2
1999
法汉医学词语汇编(1977 PDF版)
法汉医学词语汇编
1977
汉语词类( PDF版)
汉语词类
北京:商务印书馆
词语类编  第2编( PDF版)
词语类编 第2编
四平师范学院《词语类编》编辑组
世界语语法和构词(1981 PDF版)
世界语语法和构词
1981 北京市世界语协会
英语构词法(1959 PDF版)
英语构词法
1959 北京:商务印书馆
汉语的构词法(1964 PDF版)
汉语的构词法
1964 北京:科学出版社
俄语构词法(1955 PDF版)
俄语构词法
1955 时代出版社
汉语造词法(1981 PDF版)
汉语造词法
1981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应用高等数学  上(1999 PDF版)
应用高等数学 上
1999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俄语语法  第2册  词法(1955 PDF版)
俄语语法 第2册 词法
1955 时代出版社
鲁迅文艺思想论稿(1982 PDF版)
鲁迅文艺思想论稿
1982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