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科学机构网的形成和发展》
作者 | (苏)Е.А.别利亚耶夫,(苏)Н.С.裴什可娃著;陈仲实译 编者 |
---|---|
出版 |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186 |
出版时间 | 1981(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17176·287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1033804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序言1
前言页1
概论(若干基本概念的定义)6
一、科学机构网的概念6
二、科学网的基本组织成分及其分类问题10
第一章 科学机构网形成的历史条件(1725--1917年)19
一、革命前科学院机构网的演变24
二、高等学校这一科学工作发源地的发展32
三、带有应用性质的基层研究组织36
一、在苏联埃政权年代里科学机构网发展的一般特点42
第二章 苏联的科学机构网42
二、苏联科学院的科学机构网62
三、工业领域内的部门科学机构83
四、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发展110
第三章 苏联发展科学网的区域观点122
一、科学机构网区域发展的基本趋势122
二、苏联科学院分院和基地的形成及其在建立地区性大型研究综合体中的作用128
三、各共和国科学院的科学机构网154
结束语179
1981《苏联科学机构网的形成和发展》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苏)Е.А.别利亚耶夫,(苏)Н.С.裴什可娃著;陈仲实译 1981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 1983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
- 苏联发展科学技术的对策
- 1984
-
- 美国科学机构网的形成和特点
- 中国科研管理研究会
-
- 铸工
- 1931
-
- 苏联社会主义民族的形成与发展
- 1955 时代出版社
-
- 苏联拖拉机技术的发展
- 1954 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
-
- 苏联的发展问题
- 1965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 苏联核科学技术的发展
- 1986 北京:原子能出版社
-
- 苏联统一运输网发展问题
- 1987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
- 化学元素周期律的形成和发展
- 1979 北京:科学出版社
-
- 苏联社会科学机构
- 1978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 国外农工商联合企业的形成和发展
- 1980 北京:农业出版社
-
- 华侨资本的的形成和发展
- 1985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
- 苏联心理科学的发展与现状
- 1984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