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 教科书》求取 ⇩

前言1

导言1

第一篇资本主义前的生产方式11

第一章 原始公社的生产方式11

人类社会的产生11

物质生活的条件。劳动工具的发展12

原始社会的生产关系。自然分工15

氏族制度。母权制氏族。父权制氏族16

社会分工和交换的产生18

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原始公社制度的瓦解19

原始时代的社会观念21

简短的结论22

第二章 奴隶占有制的生产方式23

奴隶占有制度的产生23

奴隶占有制度的生产关系。奴隶的地位27

交换的进一步发展。商业资本和高利贷资本31

奴隶占有制生产方式矛盾的尖锐化32

被剥削者反对剥削者的阶级斗争。奴隶起义。奴隶占有制度的灭亡34

奴隶占有制时代的经济观点35

简短的结论37

封建主义的产生39

第三章 封建主义的生产方式39

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封建主对农民的剥削43

中世纪的城市。手工业者的行会。商会46

封建社会的阶级和等级。封建等级制度49

封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51

资本主义生产在封建制度内部的萌芽。商业资本的作用52

资本的原始积累。农民被强制地剥夺土地。财富的积累56

农奴起义。资产阶级革命。封建制度的灭亡59

封建主义时代的经济观点61

简短的结论65

第四章 商品生产。商品和货币69

商品生产——资本主义的起点和一般特点69

第二篇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69

(甲)垄断前的资本主义69

商品及其属性。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二重性70

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73

价值形式的发展。货币的本质74

货币的职能76

黄金和纸币81

价值规律——商品生产的经济规律82

商品拜物教83

简短的结论84

第五章 资本主义的简单协作和工场手工业85

资本主义的简单协作85

资本主义的工场手工业时期87

资本主义的家庭劳动90

工场手工业的历史作用91

农民的分化。徭役经济向资本主义经济的过渡92

资本主义工业的国内市场的形成94

简短的结论95

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工业过渡96

第六章 资本主义的机器时期96

产业革命97

资本主义工业化99

城市和工业中心的增长。无产阶级的形成101

资本主义工厂。机器成为资本剥削雇佣劳动的手段103

大工业和农业106

劳动和生产的资本主义社会化。资本主义制度下应用机器的界限107

简短的结论109

第七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110

资本主义制度的生产关系的基础110

货币变为资本。劳动力成为商品111

劳动力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剩余价值规律——资本主义的基本规律113

资本是生产的社会关系。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117

剩余价值率118

提高剥削程度的两种方法。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119

工作日及其界限。缩短工作日的斗争121

超额剩余价值123

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资产阶级国家124

简短的结论127

劳动力的价格。工资的本质128

第八章 工资128

工资的基本形式130

血汗工资制度133

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135

资本主义制度下实际工资的下落137

工人阶级争取提高工资的斗争141

简短的结论143

第九章 资本积累和无产阶级贫困化144

生产和再生产144

资本主义的简单再生产145

资本主义的扩大再生产。资本积累147

资本有机构成。资本的积聚和集中148

产业後备军149

农业人口过剩152

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无产阶级的相对贫困化和绝对贫困化153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156

简短的结论156

第十章 资本的循环和周转158

资本循环。产业资本的三种形式158

资本周转。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161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161

年剩余价值率。加速资本周转的方法163

简短的结论165

第十一章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166

资本主义的生产费用和利润。利润率166

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和商品价值之变为生产价格168

利润率下降的趋势173

简短的结论175

第十二章 商业、信用和货币流通176

商业利润及其来源176

流通费用178

资本主义商业的形式。商品交易所179

对外贸易180

借贷资本182

利息和企业主收入。利息率及其下降趋势183

信用形式。银行及其业务184

股份公司。虚拟资本187

资本主义国家的货币流通189

简短的结论191

第十三章 地租。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土地关系192

资本主义农业制度和土地私有制192

级差地租194

绝对地租。地价199

采掘工业中的地租。建筑地段的地租201

农业中的大生产和小生产202

城乡对立的加深205

土地私有制和土地国有化206

简短的结论208

第十四章 国民收入209

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209

国民收入的分配211

国家预算215

简短的结论217

社会资本。社会总产品的成分218

第十五章 社会资本的再生产218

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下的实现条件221

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下的实现条件222

市场问题。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矛盾224

简短的结论226

第十六章 经济危机227

资本主义生产过剩危机的基础227

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230

农业危机232

危机和资本主义矛盾的尖锐化233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的掘墓人236

简短的结论237

(乙)垄断资本主义——帝国主义239

第十七章 帝国主义——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239

向帝国主义的过渡239

生产积聚和垄断。垄断和竞争241

银行业的积聚和垄断。银行的新作用245

财政资本和财政寡头247

资本输出248

资本家同盟从经济上瓜分世界。国际垄断组织250

列强完成对世界领土的瓜分和重新分割世界的斗争251

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253

简短的结论257

第十八章 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258

殖民地在帝国主义时期的作用258

殖民地是宗主国的农业和原料附庸260

对劳动群众的殖民剥削的方法263

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267

简短的结论269

帝国主义——资本主义的最後阶段270

第十九章 帝国主义的历史地位270

帝国主义——寄生的或腐朽的资本主义272

帝国主义——社会主义革命的前夜275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276

帝国主义时期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和社会主义在一个国家内胜利的可能性277

简短的结论281

第二十章 资本主义总危机282

资本主义总危机的本质282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资本主义总危机的开始284

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和世界之分裂为两个体系:资本主义体系和社会主义体系286

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危机289

市场问题的尖锐化、企业的经常开工不足和经常的大批失业291

生产过剩危机的加深和资本主义周期的变化293

简短的结论297

第二十一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後资本主义总危机的加深299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资本主义总危机的第二阶段299

国际舞台上两个阵营的形成和统一的世界市场的瓦解302

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危机的尖锐化304

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的加剧。美帝国主义的扩张306

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军事化310

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阶级贫困化的加剧312

资本主义国家农业的衰落和农民的破产314

简短的结论317

资本主义时代的经济学说318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318

庸俗政治经济学的产生321

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322

空想社会主义者323

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323

马克思和恩格斯完成的政治经济学的革命324

资产阶级经济学进一步的瓦解。现代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328

第二国际机会主义者和现代右翼社会党人的经济理论332

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斯大林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一系列新原理的阐明335

第三篇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341

(甲)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341

第二十二章 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的基本特点341

无产阶级革命和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的必然性341

无产阶级专政是建成社会主义经济的工具343

社会主义国有化346

过渡时期的经济成分和阶级。工人阶级同农民的联盟348

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产生353

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的经济政策的基础355

简短的结论363

第二十三章 社会主义工业化364

大工业——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本质364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速度367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法。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资金来源369

苏联从落後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强国372

简短的结论376

第二十四章 农业集体化377

农业集体化的历史必然性。列宁的合作社计划377

全盘集体化的前提382

全盘集体化和消灭富农阶级385

农业劳动组合是集体农庄的基本形式388

苏联从小农经济国家变为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机械化程度最高的农业的国家390

简短的结论392

第二十五章 社会主义在苏联的胜利393

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393

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396

各民族经济不平等的消灭401

苏联进入从社会主义逐步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时期403

简短的结论406

社会主义的物质生产基础的基本特点408

第二十六章 社会主义的物质生产基础408

(乙)社会主义的国民经济体系408

社会主义工业410

社会主义农业412

社会主义制度下技术进步的途径415

社会主义生产的分布418

简短的结论421

第二十七章 生产资料公有制——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422

社会主义的国民经济体系和社会主义所有制422

社会主义所有制的两种形式424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个人财产430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性质431

简短的结论434

第二十八章 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435

社会主义制度下经济规律的性质435

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的主要特点438

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和劳动者福利的增长441

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作用443

简短的结论447

第二十九章 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规律448

社会主义制度下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的必然性448

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的规律的基本特点和要求449

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的规律和社会主义计划化453

计划经济的优越性459

简短的结论461

第三十章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社会劳动462

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的性质。物质利益的原则462

劳动是社会主义社会成员的义务。劳动权利的实现464

按劳分配——社会主义的经济规律466

社会主义的劳动协作468

社会主义竞赛470

劳动生产率的不断增长——社会主义的经济规律472

简短的结论475

第三十一章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货币477

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的必要性及其特点477

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479

社会主义制度下价值规律的作用的性质482

社会主义经济中的货币及其职能486

简短的结论488

第三十二章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工资489

工资和按劳分配的经济规律489

工资形式。工资等级制493

社会主义制度下实际工资的不断增长496

简短的结论500

第三十三章 经济核算和赢利。成本和价格502

节约制度502

企业的经济核算和赢利503

企业的基金。固定基金和流动基金507

产品成本510

国营企业的纯收入。国家集中的纯收入511

工业品价格514

简短的结论515

社会主义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516

第三十四章 社会主义的农业体系516

机器拖拉机站是集体农庄生产的工业基础521

集体农庄的公共经济。集体农庄的生产资料。劳动日525

集体农庄生产的产品。集体农庄的收入529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级差地租533

集体农庄的产品和收入的分配。集体农民福利的增长536

国营农场的发展和提高其赢利的途径539

简短的结论543

第三十五章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流转545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业的本性和作用545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业的基本形式550

国营商业和合作社商业的价格和流通费用552

对外贸易555

简短的结论557

第三十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的国民收入558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558

社会主义制度下国民收入的不断增长560

国民收入的分配562

简短的结论565

第三十七章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国家预算、信用和货币流通566

社会主义的财政体系566

社会主义国家的预算567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信用572

社会主义社会中的银行575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货币流通577

简短的结论580

第三十八章 社会主义再生产581

社会主义再生产的本质581

社会主义社会的国民财富。社会总产品的成分583

社会生产两个部类之间的对比585

社会主义制度下社会基金的形成和用途590

社会主义的积累。社会主义社会的积累和消费592

简短的结论595

第三十九章 从社会主义逐步过渡到共产主义596

共产主义社会的两个阶段596

共产主义的物质生产基础的建立601

消灭城市和乡村间的重大差别的途径603

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间的重大差别的途径607

向“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共产主义原则过渡610

简短的结论613

第四十章 欧洲各人民民主国家的经济制度615

人民民主革命的前提615

(丙)各人民民主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615

人民民主革命的性质616

经济成分和阶级619

社会主义工业化624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627

劳动人民物质福利和文化的增长629

简短的结论631

第四十一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经济制度633

中国人民革命的经济前提633

中国革命的性质635

土地改革。社会主义国有化637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和社会的阶级结构639

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道路644

农业的逐步的社会主义改造647

中国人民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651

简短的结论652

第四十二章 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的经济合作653

世界民主市场的产生和巩固653

社会主义阵营各国间经济关系的性质655

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经济合作的基本形式658

简短的结论662

结束语665

1956《政治经济学 教科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苏联)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 1956 北京: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讲座  第18讲  经济危机(1956 PDF版)
“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讲座 第18讲 经济危机
1956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政治经济学”教科书 译名汇编(1956.03 PDF版)
“政治经济学”教科书 译名汇编
1956.03
政治经济学教科书  (下册)(1955年05月第1版 PDF版)
政治经济学教科书 (下册)
1955年05月第1版 人民出版社
政治经济学  (社会主义部分)(1979年08月第1版 PDF版)
政治经济学 (社会主义部分)
1979年08月第1版 甘肃人民出版社
怎样学习“政治经济学教科书”  上(1956 PDF版)
怎样学习“政治经济学教科书” 上
1956 学习杂志社
政治经济学  教科书  导言( PDF版)
政治经济学 教科书 导言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政治经济学教科书  下(1955 PDF版)
政治经济学教科书 下
1955 北京:人民出版社
政治经济学  教科书  上  蒙古文(1957 PDF版)
政治经济学 教科书 上 蒙古文
1957 北京:民族出版社
政治经济学教科书  增订第4版(1964 PDF版)
政治经济学教科书 增订第4版
1964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评论集(1955 PDF版)
“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评论集
1955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政治经济学  教科书(1956 PDF版)
政治经济学 教科书
1956 北京:人民出版社
政治经济学教程(1996 PDF版)
政治经济学教程
1996 北京:法律出版社
大学专科教材  政治经济学(1989 PDF版)
大学专科教材 政治经济学
1989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政治经济学教科书(1955 PDF版)
政治经济学教科书
1955 北京:人民出版社
政治经济学教程(1982 PDF版)
政治经济学教程
1982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