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评传》
作者 | 巩本栋著(南京大学文学院) 编者 |
---|---|
出版 |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432 |
出版时间 | 1998(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305032743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1027111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章宋南渡后宋、金长期对峙局面的形成及原因1
一、宋、金对峙局面的形成及维持1
二、宋、金对峙局面长期维持的原因6
(一)金政治局势的变化6
(二)宋统治者的心态、决策与南宋士风10
第二章“峡束苍江对起,过危楼欲飞还敛”:辛弃疾悲剧的一生31
一、幼禀祖训,文武兼资31
二、“壮岁旌旗拥万夫”46
三、《十论》和《九议》49
四、四任帅臣,三为运使66
五、带湖退居77
六、绍熙再出93
七、“期思卜筑”99
八、最后的恢复机缘与遗憾107
第三章“男儿到死心如铁”:辛弃疾南归后的心态115
一、“无说外,闲愁极”116
二、“蛾眉曾有人妒”121
三、“待学渊明,酒兴诗情不相似”132
四、“功名只道,无之不乐,那知有更堪忧”141
第四章“斜阳烟柳”:辛词的忧患感与责任感157
一、“太狂生,转关情”:辛词对重大事件的反映158
二、“何处依刘客,寂寞赋《登楼》”:辛词对孤独寂寞感的抒写164
三、“追往事,叹今吾”:对军旅生活的追忆171
四、“一点凄凉千古意,独倚西风寥廓”:咏史怀古之作中的兴亡感178
五、“不平之鸣,随处辄发”:英雄失志的悲慨185
六、“吾道悠悠,忧心悄悄”:忧生忧世的内心独白193
七、“斜阳烟柳”:一段悲哀的种子199
第五章雄奇刚健与深婉雅丽:辛词的艺术风格及成就206
一、雄奇刚健与深婉雅丽:辛弃疾词的风格206
二、以文为词与兼用比兴:辛词的艺术特征之一234
三、古今雅俗并用:辛词的艺术特征之二243
四、无法而有法:辛词的艺术特征之三258
(一)辛词择调260
(二)辛词结构265
(三)辛词声韵277
第六章“雄泰华”与“巧玲珑”:辛弃疾的文学思想与审美情趣285
一、“胸中今古,止用资为词”:辛弃疾的词体观念286
二、兼融刚柔:辛弃疾的审美情趣292
三、“细吟风雨”:辛弃疾的艺术创作论之一305
四、多方取资,惨淡经营:辛弃疾的艺术创作论之二311
第七章词学苏轼与转益多师:辛弃疾词的艺术渊源319
一、从苏轼、蔡松年、吴激到辛弃疾320
二、苏、辛比较335
三、转益多师342
第八章“作诗犹爱邵尧夫”:辛弃疾的诗歌创作350
一、诗学邵雍及其背景与原因351
二、辛弃疾诗歌的内容与评价360
第九章“所不朽者,垂万世名”:辛弃疾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367
一、辛弃疾在文学史上的地位367
二、辛弃疾在文学史上的影响380
三、辛弃疾研究述略393
索引402
人名索引402
书名索引417
重要词语索引425
后记429
1998《辛弃疾评传》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巩本栋著(南京大学文学院) 1998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辛弃疾
- 1984 北京:中华书局
-
- 辛弃疾词选
- 1988
-
- 辛弃疾词
- 亚细亚书局
-
- 辛弃疾
- 1957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 辛弃疾评传
- 1998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
- 辛弃疾
- 1979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 辛弃疾年谱
- 1987 济南:齐鲁书社
-
- 辛弃疾词传
- 1985 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
- 辛弃疾 稼轩 传
- 1956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 辛弃疾传
- 1955 北京:作家出版社
-
- 辛弃疾
- 1993 天津:新蕾出版社
-
- 辛弃疾词选
- 1984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
- 辛弃疾
- 1982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 辛弃疾词选
- 1988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
- 辛弃疾
- 1983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