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寿评传》
作者 | 杨耀坤著;伍野春著 编者 |
---|---|
出版 |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339 |
出版时间 | 1998(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305032689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1027085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陈寿评传5
第一章 重史之邦5
《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序[匡亚明]5
第二章 蜀汉的政治与陈寿的前半生11
一 蜀汉前半期的政治12
二 蜀汉后半期的政治26
三 陈寿的前半生31
第三章 西晋前期的政治与陈寿的后半生35
一 西晋前期的政治35
二 陈寿的后半生43
第四章 陈寿的思想52
一 英雄史观52
二 爱国思想57
三 政治思想61
四 人才观65
一 劝善益治72
第五章 陈寿的修史态度及《三国志》的特点72
二 秉笔公正78
三 取材谨严85
四 多有回护94
五 文笔简洁102
第六章 《三国志》的价值及后世对它的研究108
一 东晋南北朝时期的《三国志》研究109
二 唐宋元明时期的《三国志》研究124
三 清代以来的《三国志》研究144
结语204
裴松之评传211
第一章 历经曲折的生平211
一 生于乱世 潜心典籍211
二 宦海沉浮 淡泊明志212
三 随军北伐 受命南巡214
四 史学大家 奉诏注史216
一 裴氏重要成员简介223
第二章 源远流长的家世223
二 裴氏的生活态度225
三 裴氏的家学传统227
第三章 全面创新的注史体例233
一 开创充实史料的史注体233
二 建立多元注释的注史例237
三 论证《三国志注》体例的意义241
一 《三国志注》引书的数目247
第四章 魏晋之际三国史研究的总集247
二 《三国志注》引用各书内容的详略256
第五章 现存最早完整的历史考证法261
一 裴松之的历史考证法262
二 裴松之历史考证法的特点与源流268
第六章 坚持实录的史学思想271
一 批魏晋史学之曲笔妄记272
二 评陈寿之《三国志》276
三 裴松之的史学思想及其影响284
第七章 寓意时事的政治思想287
一 宣扬儒学 反对佛教288
二 强调统一 痛斥分裂289
三 加强君权 消灭逆臣292
四 维护世族 谨慎驭民293
五 密切君臣 劝善惩恶295
六 三国兴亡 引以为鉴297
第八章 《三国志注》的史料价值303
一 充实了《三国志》的内容303
二 提供了分析陈寿及《三国志》的对比资料312
三 所引志怪小说的内容曲折地反映了三国史事314
四 所引书目可以补充前人编魏晋艺文志之阙319
五 了解魏晋史学的难得珍藏321
结语326
附录:329
重要人名索引329
词语索引334
主要参考书目337
1998《陈寿评传》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杨耀坤著;伍野春著 1998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陈垣学术思想评传
- 1999 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
- 邹容、陈天华评传
- 1986
-
- 陈亮评传
- 1996
-
- 陈诚评传 风云书系 17
- 群伦出版社
-
- 邵雍评传 附陈抟评传
- 1998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
- 陈献章评传
- 1998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
- 陈亮评传
- 1996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
- 陈独秀评传
- 1990 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
- 陈寿与《三国志》
- 1985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
- 陈子昂评传
- 1987 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
-
- 邹容 陈天华评传
- 1986 开封:河南教育出版社
-
- 寿世传真
- 1986 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
-
- 潘天寿评传
- 1988 杭州: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
-
- 陈英士评传
- 1989 北京:团结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