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忧患 中国就业问题报告》
作者 | 周德田,毛代云主编 编者 |
---|---|
出版 | 沈阳:沈阳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390 |
出版时间 | 1998(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54411113X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1026944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绪论1
一 就业:经济发展中永恒的“主题”1
第一章 人多的烦恼--现阶段劳动力的供求分析1
第一节 失衡的天平:劳动力总供给大于总需求2
二 就业:息息相关伴人生5
三 就业的社会经济功能8
第二节 没有落势的曲线:城镇劳动力的供求状况8
2.1 城镇劳动力供求变动情况8
四 就业难:繁荣中的萧条11
2.2 影响城镇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的因素13
2.3 城镇劳动力供求调节机制17
第三节 农村劳动力的供求状况18
3.1 农村劳动力的供给18
3.2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20
3.3 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24
第一节 变动的我国现阶段就业结构的剖析27
第二章 静动交融的就业局面--现时期劳动力就业结构分析27
1.1 就业结构的内涵28
1.2 研究就业结构的重要意义29
1.3 就业结构的变化规律31
1.4 我国就业结构的现状34
第二节 运行偏差:就业结构变动的严重滞后36
2.1 就业结构转变的历史偏差36
2.2 东重西轻的地区失衡38
2.3 就业产业结构变动的滞后40
第三节 因势利导:就业结构的变动趋势与调整模式43
3.1 三次产业就业人数的变动趋势43
3.2 就业结构的调整模式47
第三章 调控下的市场主导就业--就业管理体制改革与就业新模式50
第一节 新桃与旧符:新旧就业管理体制的比较50
1.1 集权:传统就业管理体制的特点50
1.2 新就业管理体制的基本特征53
2.1 旧瓶装进新酒:旧体制向新体制的转换57
第二节 脱胎换骨: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的管理57
2.2 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的政府行为58
第三节 困境呼唤着深化改革:双轨就业体制的内在矛盾61
第四节 让市场主导就业: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型就业体制66
4.1 面向市场的就业管理体制66
4.2 劳动力市场就业运行机制71
4.3 建立宏观调控下的市场就业模式78
第四章 市场:竞争的无情与有情--现时期劳动力市场的培育与发展88
第一节 几经沧桑:我国劳动力市场的曲折发展88
1.1 从无到有:劳动力市场发展的第一阶段88
1.2 完全消失:劳动力市场发展的第二阶段93
1.3 曲折发展:劳动力市场发展的第三阶段94
第二节 我国现阶段劳动力市场的现状分析99
2.1 现有劳动力市场的结构状态99
2.2 现阶段劳动力市场的发育状态101
2.3 劳动力市场在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作用104
2.4 我国现阶段劳动力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106
第三节 劳动力市场现状分析109
3.1 发展劳动力市场所面临的障碍与矛盾109
3.2 发展和完善劳动力市场的构想111
第五章 春天里的寒流--现时期失业问题透视127
第一节 失业问题:深藏于市场经济自身127
1.1 产业结构调整对劳动力的排斥性128
1.2 经济运行的周期性130
1.3 市场竞争的汰劣性131
1.4 供给与需求结构的差异性132
1.5 劳动力供求双方的选择性133
第二节 中国的失业问题:特殊而复杂的社会背景135
2.1 失衡的劳动力供求关系135
2.2 难以消除的三大障碍137
第三节 我国现阶段失业问题的若干特点140
第四节 换个脑筋看失业:对失业问题的新认识143
5.1 对当前失业的公平与效率分析152
第五节 要公平,还是要效率?152
5.2 解决当前失业问题的政策建议158
第六章 失业救生圈--失业保险问题透视160
第一节 社会安全岛:失业保险的性质与特征160
1.1 失业保险的内涵160
1.2 失业保险的性质162
1.3 失业保险的特征164
第二节 现行失业保险制弊端167
2.1 现行失业保险制度中所存在的主要矛盾167
2.2 失业保险制度运行中的矛盾172
第三节 现行保险制建设方向178
3.1 失业保险制度的建设方向178
3.2 过渡性失业保险方案设计182
第七章 民工向城流--农民在城市就业问题透视187
第一节 民工潮:中国工业化过程中的必然现象187
1.1 农业劳动力过剩的形成187
1.2 “民工潮”:成因和特征190
1.3 民工潮的形成:利大于弊193
第二节 疏导,而非堵截:农民工进城就业中的问题及对策195
2.1 完善市场机制,变无序为有序195
2.2 政策指导:发挥政府的作用196
2.3 发展农村经济,就地安置劳动力199
第八章 影子经济函数--隐性失业与隐性就业问题201
第一节 隐性失业:潜在的威胁201
1.1 计划经济与隐性失业202
1.2 市场经济与隐性失业206
1.3 过渡经济中隐性失业的体制性特征214
1.4 隐性失业的经济后果217
1.5 中国过渡经济中隐性失业问题与治理对策219
第二节 隐性就业:双面效应222
2.1 隐性就业的界定223
2.2 隐性就业的规模估计和产生原因分析226
2.3 隐性就业现象的影响229
2.4 消除隐性就业现象消极影响的对策思路232
第九章 女性就业问题透视236
第一节 山重水复:女性就业的樊篱236
1.1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236
1.2 双重角色,女人不轻松246
第二节 多一份关怀,重塑“半边天”256
2.1 因势利导,调整女性就业方式256
2.2 顺应市场,调整女性就业政策266
第十章 沉重的话题--实施再就业工程中的困难与对策275
第一节 再就业工程:面对千万双企盼的目光275
1.1 民心所盼的再就业工程275
1.2 再就业工程:意义深远277
第二节 十面埋伏:再就业工程所面临的挑战282
2.1 巨大的就业压力282
2.2 再就业的重重障碍287
第三节 理性审视:再就业的出路选择292
3.1 转变观念、转变就业观、择业观是再就业的关键所在292
3.2 根本出路:大力发展经济302
3.3 重要途径:促进劳动力流动314
第四节 伸援之手:积极完善再就业服务体系321
4.1 积极兴办:再就业中的转岗培训321
4.2 大力扶持:劳动就业服务企业326
4.3 上海的探索:再就业服务新路子331
第十一章 曙光在前--中国未来就业前景展望338
第一节 任重而道远:“九五”就业形势展望338
1.1 劳动力供求矛盾仍将突出338
1.2 “九五”新增就业岗位预测344
1.3 解决就业问题任重而道远347
第二节 战略与对策:规划未来就业蓝图351
2.1 就业发展战略351
2.2 近期就业对策354
2.3 建立新型工资体制358
附录 失业问题的国际比较分析362
一、前苏联、东欧国家体制转轨中的失业问题363
二、西方国家的失业问题376
1998《生存忧患 中国就业问题报告》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周德田,毛代云主编 1998 沈阳:沈阳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再就业问题透视
- 1998 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
- 科学发展观专题报告 5 冲突之源与忧患之省
- 国防理论研究资料编写组
-
- 中小学毕业生的劳动就业问题
- 1954 通俗读物出版社
-
- 金海旋流 中国金融问题报告
- 1998 沈阳:沈阳出版社
-
- 中国金融热点问题研究报告
- 1998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 祸兮?福兮? 中国保险业问题报告
- 1998 沈阳:沈阳出版社
-
- 中国行政法学前沿问题报告
- 1999 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
- 就业与发展 中国失业问题与就业战略
- 1998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
- 20世纪中国最忧患的灵魂
- 1993 北京:群言出版社
-
- 失业冲击波 中国就业发展报告
- 1997 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
-
- 深度忧患 当代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 1998 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
-
- 波涌连天 中国证券市场热点扫描
- 1998 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
-
- 投桃报李 中国投资问题报告
- 1998 沈阳:沈阳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