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思录 革命与建设之路新探》
作者 | 徐博涵著 编者 |
---|---|
出版 |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216 |
出版时间 | 1988(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224006068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1022644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目 录1
序………………………………………………………………何金铭前言1
上 篇3
一、马克思主义新式民主革命理论的产生和发展3
(一)马克思、恩格斯是新式民主革命理论的奠基者6
(二)列宁大大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新式民主革命的理论12
(三)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的新式民主革命理论20
提高到了一个更加完善、更加成熟的阶段20
(四)有中国特色的新式民主革命道路有哪些重26
大突破26
(五)毛泽东作出重大理论新贡献的客观、主观46
条件和原因46
(一)建国后列宁建设社会主义思想发展的分期59
二、列宁如何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建设社会主义理论59
下 篇59
(二)经济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必须采取一系74
列特殊的过渡办法74
(三)《论合作制》的真谛88
(四)对列宁建设社会主义理论的再认识104
(五)布哈林对列宁晚期建设社会主义理论的发挥113
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理论141
的发展141
(一)经济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有一个很长的初级阶段148
(二)经济建设是整个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各项工作的中心164
(三)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87
四、代结束语——迎接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高潮205
后记216
1988《沉思录 革命与建设之路新探》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徐博涵著 1988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
- 1988 厦门:鹭江出版社
-
- 建设之路
-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
- 改革·探索 高校改革新思路
- 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
-
- 中国革命与建设史
- 1991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 沉思录
- 1989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 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探索
- 1996 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
-
- 改革探索之路
- 1999 北京市: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 “改革新思维”与苏联之命运
- 1992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
- 中国革命与建设史 下
- 1989 北京: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
-
- 中国革命与建设史 上
- 1988 北京: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
-
- 探索经济建设之路
- 1984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 新技术革命与我国法制建设
- 1988 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